1
|
论《诗经》句中的“其”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6
|
|
2
|
词气、训诂与音韵——《经传释词》的得失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1
|
|
3
|
《段注》与《释名》 |
毛毓松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4
|
桂林独秀峰石刻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 |
毛毓松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2
|
|
5
|
《段注》“音义皆同”的同源字与“音义皆同”的异体字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6
|
关于孔子“诗可以兴”的理解 |
毛毓松
|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3
|
|
7
|
《容斋随笔》与语文学 |
毛毓松
|
《文献》
|
1997 |
0 |
|
8
|
《段注》与玉文化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9
|
《段注》对《毛传》的考察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0
|
也谈“彼其”“此其”——兼与王凡同志商榷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1
|
儒家诗教是“政教工具论”吗?——与王启兴同志商榷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2
|
|
12
|
《段注》与《广韵》 |
毛毓松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3
|
好学深思 以求其是——读《说文解字注》 |
毛毓松
|
《古籍研究》
|
2001 |
0 |
|
14
|
段玉裁《说文注》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阐释 |
毛毓松
|
《东方丛刊》
|
2003 |
0 |
|
15
|
从《说文》段注看毛、许释义之不同——兼论毛、许传写讹误及段引《毛传》之失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6
|
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因文求义”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17
|
《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与粤西地域文化 |
毛毓松
|
《桂学研究》
|
2017 |
0 |
|
18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关于“词”的修辞语法功能阐释 |
毛毓松
|
《河池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9
|
通以声音,明以训释——读黄侃《经传释词》批语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20
|
《经传释词》“所”“可”互训异议 |
毛毓松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