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在患者输血疗效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2 位作者 连俊慧 陶琳 高玉云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对输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临床上DAT阳性需输血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DAT阴性需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对60例DAT阳性标本作抗体及补体分型试验和抗体强度测定,并对两组患者以及DAT阳...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对输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临床上DAT阳性需输血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DAT阴性需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对60例DAT阳性标本作抗体及补体分型试验和抗体强度测定,并对两组患者以及DAT阳性抗体不同类型与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显效率对比分析。结果DAT阴性患者输血后有效率为88.33%、其中显效率为63.34%;DAT阳性患者输血后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率为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DAT阳性患者抗体类型以多种抗体组(含IgG+C3d及在IgG+C3d抗体基础上含有IgM、IgA型抗体和/或C3c补体)为主占61.67%、单纯IgG占20.00%、单纯C3d占18.33%;单纯C3d组输血后有效率高于单纯IgG组(P<0.05)、单纯IgG组输血后有效率高于多种抗体组(P<0.05);不同抗体强度之间比较发现,3+~4+组输血后显效率明显低于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是影响患者输血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治疗效果与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检测、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对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类型 抗体强度 输血疗效
下载PDF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秉政 连俊慧 +2 位作者 王淑莲 陶琳 高玉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 目的:探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抗体凝集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低离子抗人球蛋白卡对182例DAT阳性患者标本作凝集强度检测和抗体及补体类型鉴定,并对DAT阳性不同凝集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有效率对比分析。结果:182例DAT阳性患者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凝集强度3~4+分别为85.7%和76.2%,占比较其他疾病高;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DAT阳性患者抗体凝集强度也明显增强;DAT阳性重度贫血患者中抗体凝集强度3~4+占87.5%,而轻度贫血患者中只占13.5%;单纯C3d DAT阳性凝集强度3~4+为9.1%,而复合型IgG+IgM+C3d+C3c DAT阳性凝集强度3~4+占比为71.4%。且DAT阳性的不同凝集强度患者之间输血前后血红蛋白比较,凝集强度为3~4+组增长水平明显低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患者的凝集强度与疾病类型、输血次数、贫血程度和抗体及补体类型相关,且DAT阳性患者治疗效果与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阳性患者抗体及补体凝集强度对DAT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凝集强度 输血效果
原文传递
Rh表型检测在临床血液病患者输血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秉政 连俊慧 +2 位作者 陶琳 王淑莲 孙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55-357,361,共4页
目的分析918例血液内科需多次输血患者Rh表型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探讨需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血前检测Rh表型及选择相匹配的Rh表型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法对918例需多次输血患者进行Rh抗原分型,并采用微柱凝胶检测... 目的分析918例血液内科需多次输血患者Rh表型及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探讨需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输血前检测Rh表型及选择相匹配的Rh表型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法对918例需多次输血患者进行Rh抗原分型,并采用微柱凝胶检测卡法进行抗体筛选及鉴定。结果918例患者共检出Rh(D)阳性911例,其中911例血标本Rh阳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386例)>CcDEe(332例)>CcDee(79例)>ccDEE(64例)>ccDEe(30例)>CCDEe(10例)>CcDEE(7例)>ccDee(2例)>CCDEE(1例);6例Rh(D)阴性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4例)>Ccdee(1例)>CcdEe(1例);1例弱D表型为DCc Ee。D、C、c、E、e抗原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D(99.67%)>e(93.96%)>C(91.00%)>c(48.96%)>E(42.92%)。进行Rh配合性输注后共检出不规则抗体6例,其中新产生Rh血型系统相关的不规则抗体仅为1例。结论对于多次输血患者输血选用Rh表型匹配的血液输注,从根本上减少和预防患者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提高输血疗效,尤其对Rh系统免疫过的患者再次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表型 多次输血血液病患者 不规则抗体 安全输血
原文传递
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被引量:6
4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5期71-72,共2页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经成为输血领域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是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输血护理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经成为输血领域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是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输血护理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做好输血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输血风险,保证安全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输血 护理 管理
下载PDF
冷沉淀凝血因子在治疗Ⅲ期褥疮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高玉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0期1456-1457,共2页
目的观察冷沉淀凝血因子在治疗Ⅲ期褥疮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两组分别采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涂抹治疗及常规换药并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褥疮治疗效... 目的观察冷沉淀凝血因子在治疗Ⅲ期褥疮创面中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Ⅲ期褥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两组分别采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涂抹治疗及常规换药并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褥疮治疗效果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3周内褥疮治愈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78.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为(8.68±3.61)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5.74±5.26)d,两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简单,保存方便,使用安全,能够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和控制褥疮感染,为褥疮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凝血因子 Ⅲ期褥疮 红外线 照射 治疗
下载PDF
探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对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陶琳 秉政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研究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差异,分析孕妇产前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关系。方法收集483例O型孕妇的血清标本(其丈夫血型为非O型),依次使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 目的研究采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差异,分析孕妇产前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的关系。方法收集483例O型孕妇的血清标本(其丈夫血型为非O型),依次使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其IgG抗A、IgG抗B抗体效价;另外对该483例孕妇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分别使用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和试管法抗人球蛋白试验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热放散试验),分析两种试验方法检出溶血病的差异,并评价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ABO-HDN之间的关系。结果483例O型孕妇共娩出34例ABO-HDN患儿,总体ABO-HDN发生率为7.04%。随着产前血型IgG抗体效价升高,新生儿ABO-HDN发病率也逐渐增长。125例疑似HDN病例中溶血三项试验微柱凝胶法阳性率均高于试管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O-HDN的发生率和孕妇血型抗体效价的高低呈正相关,孕期定期检测抗体效价可预测ABO-HDN的发生。产后使用微柱凝胶法对新生儿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可以早期诊断和评估新生儿溶血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法 抗人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 抗体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秉政 聂荣莲 钱震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2期497-498,共2页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PAT)和异体输血(HBT)者对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应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AT和HBT两组患者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PAT)和异体输血(HBT)者对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应用XE-5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AT和HBT两组患者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比率指标的变化差异。结果选取心脏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PAT者48名,比较其贮血前与术后一周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同时选取心脏外科择期手术中应用HBT者50名,比较其术前与术后1周以及与PAT组术后1周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采集输注自体血131U,平均2.73U。而同期未做贮存式自体输血者输异体血432.8U,平均8.65U;PAT组贮血前与术后7d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HBT组术前与术后7d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AT与HBT二组比较,术前所研究血小板参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二组所研究血小板参数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具有操作方便,无需进行交叉配合试验等优点。同时贮存式自体输血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同时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机体循环,且对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还具有明显恢复和保护作用。自体输血不仅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而且安全、经济、有效,对稀有血型的患者意义尤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式自体输血 异体输血 血小板参数
下载PDF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2种不同血小板成分输注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连俊慧 秉政 +3 位作者 陶琳 孙婷 聂荣莲 高玉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6期971-973,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在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成分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7-2019-02临床各科室需要进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63例进行分组研究,统计分析2种血小板成分输注对不同血... 目的:观察临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在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成分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07-2019-02临床各科室需要进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输注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63例进行分组研究,统计分析2种血小板成分输注对不同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及血小板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163例不同疾病组(血液系统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疾病组78例、恶性肿瘤及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组23例、外科出血性血小板减少组27例)患者,输注2种类型血小板成分的输注有效率比较,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的有效率较输注单采血小板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组产生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低于输注单采血小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组及单采血小板组血小板抗体的分布,结果显示多次输注血小板,单采血小板组较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组更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需要多次血小板输注治疗时,建议以输注去白细胞单采血小板为主,并监测血小板抗体,有效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降低血小板抗体产生概率,达到血液资源的安全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原文传递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放置方式的溶血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瑞君 秉政 +4 位作者 鞠春梅 宋艳红 白燕 霍蓉 隋素琴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对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FHb)和红细胞溶血率的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方法选择20例无偿献血者每人400 ml 的全血,24 ml 内制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将其等量均匀分...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储血袋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对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FHb)和红细胞溶血率的影响,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方法选择20例无偿献血者每人400 ml 的全血,24 ml 内制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将其等量均匀分装成10袋,随机分成2组,每组5袋,一组以直立放置,一组以水平放置,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储存,分别在储存的第7天,14,21,28,35天时随机从各组取出1袋血液,分别测定其 FHb 和红细胞溶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Hb 和红细胞溶血率在贮存的第21天时检测的结果,直立放置组分别为(217.310±48.477)mg/L 和(0.250±0.056)%,水平放置组分别为(173.972±39.027)mg/L 和(0.189±0.045)%,直立放置组的结果要高于水平放置组,统计学结果分别为 t=3.114,P =0.003<0.05和 t=3.798,P =0.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液储存期内,储血袋水平方式放置可减少红细胞破坏,对血液的贮存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血袋 贮存时间 放置方式 游离血红蛋白 溶血率
下载PDF
储血袋的不同放置方式红细胞携氧指标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瑞君 秉政 +4 位作者 鞠春梅 张顺利 隋素琴 闫景刚 单春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001-5002,共2页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pH、游离血红蛋白(FHb)在血液贮存期内储血袋2种不同放置方式下的差异。方法选择20名无偿献血者所献的各400mL全血,在24h内将其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并将...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三磷酸腺苷(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pH、游离血红蛋白(FHb)在血液贮存期内储血袋2种不同放置方式下的差异。方法选择20名无偿献血者所献的各400mL全血,在24h内将其制备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均匀分装成10份,随机分成直立贮存组和水平贮存组,分别在储存的第7、14、21、28、35天测定ATP、2,3-DPG、pH值、FHb数据并记录,对2种贮存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随着血液贮存时间的延长,ATP、2,3-DPG、pH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ATP、2,3-DPG水平在血液贮存第14天后,pH、FHb在血液贮存第21天后,水平放置组与直立放置组测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血袋水平放置贮存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对红细胞携氧指标的影响小于直立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放置方式 携氧指标 储血袋.
下载PDF
储血袋不同放置方式对红细胞贮存损害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李丽莉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14期4-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储血袋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对悬浮红细胞贮存期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iphosphoglycerate,2,3-DPG)、pH值、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 目的通过检测储血袋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对悬浮红细胞贮存期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iphosphoglycerate,2,3-DPG)、pH值、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K^+的影响进行分析,选择最佳放置方式,减少贮存损伤,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用血。方法 2013年9月—2014年1月,取2 U悬浮红细胞20袋,并将其平均分装为1 U/袋,随机分为直立组和平放组各20袋,保存在同一贮血冰箱内。分别在贮存第0、7、14、21、28、35天时测定ATP,2、3-DPG、pH值、LDH、FHb、K+的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不同储存时间ATP、2,3-DPG、pH值、LDH、FHb、K^+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储存第14、21、28、35天,平放组ATP、2,3-DPG、pH值均高于直立组,LDH、FHb、K^+含量均低于直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悬浮红细胞储血袋平行放置的贮存方式较直立放置可明显减缓红细胞贮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方式 悬浮红细胞 贮存损伤
原文传递
储血袋的两种放置方式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瑞君 秉政 +3 位作者 鞠春梅 隋素琴 白燕 曹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讨储血袋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保证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名无偿献血者每人400 ml的全血,制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将其等量均匀分装成10袋,随机分为2组,1组直立放... 目的:探讨储血袋的两种不同放置方式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保证临床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名无偿献血者每人400 ml的全血,制成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制品,将其等量均匀分装成10袋,随机分为2组,1组直立放置,1组水平放置,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储存,分别在储存的第7、14、21、28、35天时随机从各组取出1袋,分别测定其部分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立放置组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中的K^+、LAC水平在第14天、LDH在第28天时高于水平放置组(P<0.05);而Na^+在第28天、Glu在第35天时的含量低于水平放置组(P<0.05);Cl^-含量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储存期内储血袋不同放置方式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生化指标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血袋 贮存时间 放置方式 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一种血液增菌培养基的研制和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刘改凤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目的 研制一种质优价廉的新型血液增菌培养基。方法 以西红柿汁肉汤和巧克力琼脂制成双相培养基 ,和常规培养基分别对 16 8例血标本进行振摇培养。结果 研制培养基阳性 37例 (2 2 0 2 % )常规培养基阳性 19例 (11 31% ) ,两者有显... 目的 研制一种质优价廉的新型血液增菌培养基。方法 以西红柿汁肉汤和巧克力琼脂制成双相培养基 ,和常规培养基分别对 16 8例血标本进行振摇培养。结果 研制培养基阳性 37例 (2 2 0 2 % )常规培养基阳性 19例 (11 31% )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研制培养基细菌生长速度较常规培养基快约 2 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增菌培养基 研制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储血袋不同放置方式对红细胞携氧功能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秉政 张瑞君 焦建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储血袋在冰箱内的最佳放置方式。方法取2U悬浮红细胞20袋,将每袋悬浮红细胞平均分装为1U/袋的两个无菌袋中,一袋直立放置,一袋平行放置保存,分别于贮存第7、14、21及35天检测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和2,3-DPG水平... 目的探讨悬浮红细胞储血袋在冰箱内的最佳放置方式。方法取2U悬浮红细胞20袋,将每袋悬浮红细胞平均分装为1U/袋的两个无菌袋中,一袋直立放置,一袋平行放置保存,分别于贮存第7、14、21及35天检测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指标和2,3-DPG水平。结果从第14天的检测时间点开始,平行贮存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和2,3-DPG水平明显高于直立贮存组(P<0.05)。结论悬浮红细胞储血袋平行放置的贮存方式更有利于保留红细胞在贮存过程中的携氧功能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放置方式 携氧功能
下载PDF
中青年眩晕病人的TCD改变
15
作者 王淑莲 秉政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9期106-107,共2页
目的:对108例中青年眩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以探讨其病因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结果:中青年眩晕病人以女性多见,与支配血管壁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血管壁舒缩功能异常有关。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病症 治疗方法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分析
16
作者 王淑莲 秉政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年第S4期112-113,共2页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程度的诊断,了解盗血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TCD仪对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患者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颅多普勒可以连续及动态观察椎动脉、基底动...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TCD)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程度的诊断,了解盗血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TCD仪对20例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患者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颅多普勒可以连续及动态观察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方向和速度,观察颅内其它动脉被盗血的影响程度,是盗血综合征的敏感指标,可以评价治疗效果和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经颅多普勒(TCD) 椎基底动脉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17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S1期36-37,共2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近5年来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逐年增长,而同期临床分离的764株ECO对其耐药...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近5年来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临床分离菌株,采用K-B法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逐年增长,而同期临床分离的764株ECO对其耐药率上升也较快。结论: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可能与其使用频度的增长有关,临床应合理应用该类药物,以防止或减缓ECO耐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头孢菌素 耐药
下载PDF
肠球菌属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8
作者 秉政 曹英 王保华 《包头医学》 2000年第2期7-8,共2页
关键词 肠球菌属 鉴定 抗生素 耐药性
下载PDF
聚凝胺方法在新生儿脐血血型鉴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秉政 王淑莲 《中外医疗》 2009年第30期86-86,共1页
目的研究聚凝胺方法在新生儿脐血血型鉴定的应用。方法通过盐水卡片凝集试验、盐水试管凝集试验、聚凝胺试验三种方法对新生儿脐血血型鉴定的对比分析。结果盐水卡片试验积分为2856,盐水试管凝集试验积分为3506,聚凝胺试验积分为5442。... 目的研究聚凝胺方法在新生儿脐血血型鉴定的应用。方法通过盐水卡片凝集试验、盐水试管凝集试验、聚凝胺试验三种方法对新生儿脐血血型鉴定的对比分析。结果盐水卡片试验积分为2856,盐水试管凝集试验积分为3506,聚凝胺试验积分为5442。结论聚凝胺凝集试验能明显增强凝集反应,有利于新生儿血型的判断和最终血型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凝胺 新生儿脐血 血型
下载PDF
正反鉴定血型检出抗原减弱1例的原因分析
20
作者 秉政 钱振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6期105-105,共1页
血型是一种遗传性状,不会轻易改变,但临床上某些疾病如实体瘤、再障、白血病等患者可能产生抗原减弱或缺失,这种现象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正确的ABO血型鉴定,是临床安全输血的关键。笔者在常规工作中遇到抗原减弱1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血型 抗原 血清学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