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免疫球蛋白、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两种证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苏婕 +2 位作者 封亮 阮为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24期2670-267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种中医证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2种中医证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分为风热乘脾型40例(A组)与脾胃积热型40例(B组)。收集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hs-CRP、IL-6、TNF-α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患儿的流涎、头痛、惊厥的发生率为77.50%、22.50%、20.00%,显著高于B组(52.50%、5.0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咳嗽、呕吐、腹痛、腹泻等发生率比较(82.50%vs.80.00%、60.00%vs.52.50%、35.00%vs.32.50%、25.0%vs.27.50%、92.50%vs.9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为(30.33±2.39)、(51.94±6.89)、(40.10±2.19)mg/L,均显著高于B组[(22.49±3.32)、(41.87±7.24)、(29.38±5.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血清IgG、IgA、IgM值为(8.02±0.34)、(0.78±0.12)、(0.84±0.11)g/L,显著低于B组[(9.78±0.41)、(1.38±0.24)、(1.09±0.1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血清IgG、IgA、IgM、hs-CRP、IL-6、TNF-α与中医证型均存在相关性(r=-0.564、-0.613、-0.388、0.563、0.445、0.514,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hs-CRP、IL-6、TNF-α在脾胃积热型与风热乘脾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上述指标可能是影响该疾病患儿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免疫球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证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活性组分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挡 姜梦华 +4 位作者 李陈子 孙娥 封亮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291-4298,共8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效组分/成分,并对其潜在作用靶点、机制进行网络数据分析。通过活性成分筛选,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路注释等技术对其活性成分、潜在靶点进一步优选,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挖掘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有效组分/成分,并对其潜在作用靶点、机制进行网络数据分析。通过活性成分筛选,蛋白相互作用分析,通路注释等技术对其活性成分、潜在靶点进一步优选,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通过该技术筛选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41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菊苣酸、绿原酸、汉黄芩苷、芦丁、紫堇灵、七叶内酯等在内的16种生物碱类组分、13种有机酸类组分、11种黄酮类组分和1种香豆素组分。另外筛选出腮腺炎相应靶点6个、扁桃体炎相应靶点48个,咽喉炎相应靶点22个,共涉及疾病信号通路22条,包括与炎症密切相关的4条通路,其中IL-17 signaling pathway的degree最大,可能与炎症疾病最为密切相关。通过数据挖掘,该研究初步探索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并研究其治疗相关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关键的作用机制,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深度研究和产品提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网络药理学 腮腺炎 扁桃体炎 咽喉炎 有效组分
原文传递
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新悦 朱越 +2 位作者 汪建民 张镇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4期4739-4742,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WBC、CRP、NEU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2%vs.83.88%,P<0.05);研究组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WBC、CRP、NEU水平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WBC、CRP、NEU水平指标比较(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8%vs.16.67%,P<0.05)。结论: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的降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控制炎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蓝芩口服液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基于抗炎活性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标志物的辨识 被引量:14
4
作者 姜梦华 李超 +4 位作者 朱法根 孙娥 贾晓斌 封亮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299-4306,共8页
以抗炎活性为基础结合多指标筛选出用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志物并进行含量测定。通过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炎症模型,逐一考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主要化学成分抗炎作用,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发... 以抗炎活性为基础结合多指标筛选出用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控制的质量标志物并进行含量测定。通过采用脂多糖(LPS)诱导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炎症模型,逐一考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主要化学成分抗炎作用,明确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发挥抗炎整体功效物质基础,进而确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标志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筛选出的质量标志物的含量。结果显示腺苷、表告依春、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和千层纸素A在特定浓度下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以及IL-6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综合考虑各单体成分的IC50和质控成分的全面性等因素,提出将腺苷、菊苣酸、紫堇灵、黄芩苷和汉黄芩素作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标志物,并对此5种成分进行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3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中此5种成分的含量较稳定。该研究通过抗炎活性试验筛选出的质控成分物质基础明确,覆盖全部4味原料药,更能全面反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量情况,有效提升了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质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抗炎活性 质量标志物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苏婕 +1 位作者 毕明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32期3608-3611,3642,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干预组在西医治疗的...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干预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敷贴处理,观察随访1年,比较2组随访期内急性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变化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敷贴后半年及1年停止西药治疗的例数。结果干预组急诊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C-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1年后FVC%、FEV1%及PE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干预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贴敷后半年时停止西药治疗28例,对照组20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后1年时,干预组停止长期西药治疗58例,对照组42例,干预组停止长期西药治疗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少,轻微,均自行恢复。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敷贴 儿童哮喘
下载PDF
凉血化瘀通络法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斌 孙轶秋 +6 位作者 任现志 袁雪晶 李辉 孔飞 袁增辉 叶琛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669-1672,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继发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68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继发肾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将68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中药颗粒丹芍颗粒Ⅲ号治疗,对照组3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尿N-酰-β-D-葡萄糖苷酶(尿NAG)、尿-β-D-半乳糖苷酶(尿GAL)的变化情况;随访结束后,回顾性分析68例HSP患儿,分肾损组与非肾损组,对继发及未继发肾损害患儿的临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反复情况及腹痛、关节痛不同肾外伴随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尿常规异常例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周末、12周末、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末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期尿NAG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GAL变化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继发肾损害以男性患儿居多(男∶女=2.07∶1),发病年龄平均(9.7±3.28)岁,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7.8±1.46)岁,(P<0.01);肾损害的发生与性别、病程及关节症状无明显相关(P﹥0.05);发生肾损害与未发生肾损害者皮疹反复率分别为70.0%、28.9%,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3.3%、34.2%,两组对比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化瘀通络法可降低HSP患儿尿常规异常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尿NAG的排泄量,能够有效地预防儿童HSP肾损害;HSP肾损害的发生与性别、病程及并发关节症状无明显相关,年龄较大、皮疹反复及并发消化道症状者易并发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化瘀通络法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预防
下载PDF
清热退黄灌肠方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近期神经行为影响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叶红玉 阮为勇 +2 位作者 马鹏胜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清热退黄灌肠方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8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蓝光照射、苯巴比妥及金双歧口服等常规治疗5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热退黄灌肠方灌... 目的:探讨清热退黄灌肠方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高胆红素血症患儿58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蓝光照射、苯巴比妥及金双歧口服等常规治疗5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热退黄灌肠方灌肠治疗5天。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白蛋白(Albumin,AL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计算总胆红素/白蛋白(B/A)值,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BIL、IBIL、B/A值均有下降,且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及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SE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组内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试验组上升更明显,组间及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黄疸患儿IBIL、B/A值均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但NSE水平与NBN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出现腹泻2例,对照组有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明确,可促使新生儿的部分神经行为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神经行为 清热退黄灌肠方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源头把控——基于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蒲公英药材质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超 苏晓楠 +6 位作者 朱法根 吴菲 封亮 贾晓斌 姜梦华 孙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307-4315,共9页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炎症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蒲公英作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处方中的君药,其多来源、多产地的特点,以及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批次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不稳定性的潜在因素。该...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炎症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蒲公英作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处方中的君药,其多来源、多产地的特点,以及不同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批次的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质量不稳定性的潜在因素。该文采用Thermo Scientific Vanquish超高效液相系统,利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处理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对蒲公英主要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含量测定。建立不同产地蒲公英药材指纹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5个产地共29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同时建立测定蒲公英中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菊苣酸、木犀草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条件通过方法学验证,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30%~101.8%。结果表明同一成分在各产地蒲公英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的含量差异明显,不同成分的波动范围不同。建立不同产地蒲公英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蒲公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也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品质提升提供了源头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蒲公英 超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中药洗浴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及β-葡萄糖苷酸酶水平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邹祥阳 陈园园 +3 位作者 阮为勇 马圆圆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7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洗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探究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酸酶(β-GD)水平随胆红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证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西医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等基础对症治疗;口服茵栀... 目的:观察中药洗浴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探究血清中β-葡萄糖苷酸酶(β-GD)水平随胆红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证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西医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等基础对症治疗;口服茵栀黄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服用茵栀黄口服液;中药洗浴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洗浴方洗浴。以5天为1治疗周期,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中胆红素值及β-GD水平变化,每天记录患儿排便次数。结果:中药洗浴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下降程度、临床有效率高于口服茵栀黄组及西医治疗组(P<0.05),其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口服茵栀黄组及西医治疗组(P<0.05),其每日平均排便次数低于口服茵栀黄组(P<0.05)、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患儿β-G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β-GD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洗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中药洗浴可操作性较强,能有效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腹泻发生几率,从而有助于黄疸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中药洗浴 β-葡萄糖苷酸酶
下载PDF
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中医敷贴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 目的分析中医敷贴法在小儿腹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儿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敷贴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在脱水、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方面的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即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00%,对比两组数据,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对患者行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敷贴法,可以快速解除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治疗效果,促使患儿早起康复,对于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实践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敷贴法 小儿腹泻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大黄上清液联合母乳对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阮为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9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观察大黄及母乳对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及母乳防治NEC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TNF-α诱导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Caco-2细胞。TNF-α诱导模型组共分为4组,向TNF-α诱导模型组中分别加... 目的观察大黄及母乳对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及母乳防治NEC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TNF-α诱导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Caco-2细胞。TNF-α诱导模型组共分为4组,向TNF-α诱导模型组中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1%的大黄上清液、1%的母乳上清液及1%大黄上清液联合1%母乳上清液,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oll样受体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1%大黄上清液、1%母乳上清液、1%大黄上清液联合1%母乳上清液对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对于加入常规培养液的TNF-α诱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母乳、大黄上清液及两者联合可抑制Caco-2炎症细胞Toll样受体的表达,Toll样受体可能参与了Caco-2炎症细胞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母乳 大黄上清液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凉血化瘀通络法预防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斌 孙轶秋 +6 位作者 任现志 袁雪晶 李辉 孔飞 袁增辉 叶琛琛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9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及对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3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HSP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中药颗粒丹芍颗粒Ⅲ号治疗,对照组3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通络法对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及对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3例入组前均无肾损害的HSP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凉血化瘀通络复方中药颗粒丹芍颗粒Ⅲ号治疗,对照组31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证候、体征、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尿N-酰-β-D-葡萄糖苷酶(尿NAG)、尿-β-D-半乳糖苷酶(尿GAL)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HSP患儿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尿常规异常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4周末、12周末、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末尿m-Alb均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不同时期尿NAG活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GAL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凉血化瘀通络法治疗儿童HSP不仅明显减轻临床症状,而且能够有效地预防儿童HSP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丹芍颗粒Ⅲ号 凉血化瘀通络法
下载PDF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中医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7期1125-1127,共3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HSP)病程中出现的肾实质受累,病理改变以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及肾小球系膜病变为主,部分患者呈急进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或)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该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之一,
关键词 过敏性肾癜肾炎 儿童 中医
下载PDF
蒋长庚主任医师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婕 +1 位作者 蒋长庚(指导) 阮为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24期88-90,123,共4页
蒋长庚主任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经验值得借鉴,文章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验案等方面,总结蒋主任在临床上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蒋长庚主任认为儿童抽动症属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肝,风动痰扰是该病病机关键,注重病因辨证和五脏... 蒋长庚主任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经验值得借鉴,文章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验案等方面,总结蒋主任在临床上治疗儿童抽动症的经验。蒋长庚主任认为儿童抽动症属中医肝风范畴,病位主要在肝,风动痰扰是该病病机关键,注重病因辨证和五脏辨证相结合,治疗上以搜风涤痰为大法,自拟搜风涤痰汤应用于临床,且重视心理疗法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取得显著临床疗效。蒋长庚主任从风痰论治儿童抽动症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搜风涤痰法为治疗儿童抽动症的重要治疗大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抽动症 抽动障碍 搜风涤痰汤 蒋长庚 经验
下载PDF
大黄上清液联合母乳对Caco-2炎症细胞核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阮为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2期2212-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大黄上清液及母乳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炎症细胞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通过运用炎症因子TNF-α诱导NEC肠道炎症细胞模型,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A组)、1%的大黄上清液(B组)、1%的乳清(C组)、1%大黄上清液加1%乳清(D组),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大黄上清液及母乳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炎症细胞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通过运用炎症因子TNF-α诱导NEC肠道炎症细胞模型,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A组)、1%的大黄上清液(B组)、1%的乳清(C组)、1%大黄上清液加1%乳清(D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各组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及RTPCR检测法测定各组NF-κB P65蛋白下游产物IL-1β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均可下调NF-κB P65蛋白表达,下调程度D组最大,C组次之,B组最小。与A组比较,B、C、D组均可抑制IL-1βmRNA表达(均P<0.01);D组较B组效果明显(P<0.01);D组较C组作用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C较B组作用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上清液及乳清可抑制Caco-2炎症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P65蛋白及其下游产物IL-1βmRNA的表达,此机制可能为大黄及母乳防治NEC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大黄上清液 母乳 核转录因子
下载PDF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苏婕 +1 位作者 毕明远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6期3003-3007,共5页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后支气管哮喘儿童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干预组在西医治疗的基...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后支气管哮喘儿童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干预组(7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干预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敷贴处理,观察随访一年,比较2组随访期内急性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峰值呼吸流速(PEF)变化情况;记录各组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敷贴后半年及一年停止西药治疗的例数。结果干预组急诊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贴敷后半年时停止西药治疗的例数相近为28例,对照组为20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后一年时,干预组停止长期西药治疗的例数为58例,对照组为42例,干预组停止长期西药治疗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轻微,均自行恢复。结论“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西医疗法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敷贴 联合西医疗法 儿童哮喘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蒲地蓝配合揿针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对CR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越 王新悦 +2 位作者 高志妹 高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3期4552-4555,4560,共5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配合揿针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小儿颈部淋巴结炎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 目的:探讨蒲地蓝配合揿针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结炎对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小儿颈部淋巴结炎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儿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治疗,联合组给予蒲地蓝配合揿针治疗,疗程都为14 d,记录治疗效果与CRP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P<0.05)。联合组的局部消肿时间、局部压痛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CRP值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比例都高于治疗前,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CD8+T淋巴细胞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配合揿针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结炎能抑制CRP的释放,提高小儿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消失,提高总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 揿针 小儿颈部淋巴结炎 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Caco-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时母乳对促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王宇军 阮为勇 +2 位作者 毕明远 《中外医疗》 2015年第4期1-2,5,共3页
目的研究母乳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炎症细胞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通过建立Caco-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向正常细胞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未加热乳清、加热灭活乳清。继续培养6 h后用... 目的研究母乳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炎症细胞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通过建立Caco-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向正常细胞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未加热乳清、加热灭活乳清。继续培养6 h后用ELISA法检测Caco-2细胞分泌于培养液中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正常细胞组,未加热乳清和加热灭活乳清均可下调IL-1β、IL-6水平,未加热乳清较加热灭活乳清下调明显,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复氧损伤后IL-1β、IL-6、TNF-α均明显表达,未加热乳清和加热灭活乳清均可下调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加热乳清较加热灭活乳清下调IL-1β明显。结论母乳上清液可下调Caco-2炎症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尤其缺氧复氧损伤后TNF-α也下调明显,此类机制可能为母乳防治NEC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母乳 IL-1β IL-6 TNF-α
下载PDF
清热退黄灌肠方对新生儿黄疸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9
作者 马圆圆 颜佳佳 +2 位作者 阮为勇 苏婕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2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先筛选出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证)前后血浆代谢物的差异,然后探究该治疗方案可能的代谢组学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黄疸新生儿共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代谢组学的技术和方法,先筛选出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证)前后血浆代谢物的差异,然后探究该治疗方案可能的代谢组学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黄疸新生儿共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治疗组)与治疗组(联合中药灌肠方),每组各10个新生儿,治疗疗程为5天。2组患儿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采集血浆,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即PCA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即OPLS-DA分析)结合单变量、多变量统计分析,结合人类代谢组学数据库(HMDB)、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根据差异代谢物,揭示清热退黄灌肠方代谢组学方面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共得出种差异代谢物17种,其中α-酮戊二酸、2-氨基己二酸、胆碱、乙酰胆碱等物质的含量上调,尿酸、肌酸酐、泛酸等含量下调;治疗后,2组共得出1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α-酮戊二酸、胆碱、乙酰胆碱等物质含量上调,尿酸、肌酸等含量下调。结论本研究能够阐释清热退黄灌肠方治疗新生儿黄疸(湿热郁蒸证)前后的代谢物的差异;清热退黄灌肠方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及胆碱能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退黄灌肠方 湿热郁蒸证 新生儿黄疸 代谢组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