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彦 崔小岑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3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茂名市中心血站供应血液范围内的2家三甲医院和6家二甲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分段统计8家医院临床用血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 目的通过对茂名市中心血站供应血液范围内的2家三甲医院和6家二甲医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分段统计8家医院临床用血及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多见,临床输注滤白血液制品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滤除白细胞产品能有效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输血 不良反应 预防对策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概念的“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采供血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吕均芳 +4 位作者 燕丽 黄彦 邓云芳 张颖 颜沛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767-769,共3页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概念建立的"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血站-医院信息系统)对供用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站建立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市21家具有储血功能二级及以上医院血液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并及时观察与记录采供用血情...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概念建立的"血站-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血站-医院信息系统)对供用血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站建立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全市21家具有储血功能二级及以上医院血液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并及时观察与记录采供用血情况;比较血站-医院信息系统启用前(2017年4月~2018年3月)后(2018年4月~2019年3月)血站供血岗位人员工作强度、血液预约情况及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用血满意率。结果血站-医院信息系统启用前后相同时段,本站的采血量(U)为78 249 vs 87 044.5、供血总量(U)为225 276.5vs 249 303,增长率分别为11.24%、10.67%;供血岗位人员人均日工作强度(s)为68.68±4.13 vs 41.71±3.76(P<0.01),日均面积强度(m~2)9.82±3.51 vs 3.31±3.49(P<0.05)。临床用血电话预约时间(s)为110.34±6.79 vs 56.38±4.18(P<0.01),网络预约时间(s)为28.55±2.27 vs 13.48±2.76(P<0.01);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35%(11/31 250)vs 0.012%(5/42 314)P<0.05);临床用血满意率分别为85.71%(18/21)vs 100%(21/21)(P<0.01)。结论血站-医院信息的启用提升了血站采供血效率,减轻了供血岗位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有益于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提高用血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信息管理系统 血站-医院 互联网 采供血 工作强度 供血岗位 输血反应 临床用血满意率
下载PDF
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的可行性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邓云芳 +1 位作者 颜沛云 刘飒爽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对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就其可行性进行报告分析。方法:选取茂名市10所医院为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对照组医院输血科不与血站信息系统进行联网。结果:研究组医... 目的:对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的可行性进行探究,就其可行性进行报告分析。方法:选取茂名市10所医院为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进行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进行联网,对照组医院输血科不与血站信息系统进行联网。结果:研究组医院输血科人工成本、纸质成本低于对照组同时工作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输血科与血站信息系统联网后能有效节约纸质成本,减少手工管理人员,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医院输血科和血站血液管理使用工作的进行,提高输血安全性,可行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科 血站 信息系统 联网 可行性
下载PDF
无偿献血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彦 符雪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4期123-123,126,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在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献血后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全面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在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献血后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全面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的观察组采血反应发生率、疼痛感觉出现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mL采集人数、提出再次献血意愿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无偿献血 效果研究
下载PDF
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 被引量:9
5
作者 车火娇 李诗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6期171-171,17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38名血站采血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职业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4.2%。其中,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头刺伤者占68.6%,穿刺过程...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38名血站采血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职业暴露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4.2%。其中,采血过程中发生针头刺伤者占68.6%,穿刺过程中接触血液者占11.2%,检测或处理血样时接触血液或其他污染物者占15.2%,不规范操作的占5.0%。结论分析导致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对职业暴露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对降低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率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血护士 职业暴露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冷沉淀解冻后凝血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其隆 +4 位作者 陈龙菊 甘芳香 符雪丽 黄彦 车火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后-30℃保存。样本在37℃融化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4℃保存,另一组置于24℃保存,两组分别于0、3、6、12、24、36、48、60 h进行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Ⅷ、FⅨ、FⅪ水平测定。结果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不同温度保存,PT、APTT、TT、FIB、FⅤ、FⅨ、FⅪ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Ⅱ、FⅦ和FⅧ变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两组温度保存48 h,APTT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在4℃6 h及24℃36 h,FⅧ水平下降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4℃组保存,FⅧ衰减速度更快。除APTT、FⅧ外,其他指标在两种温度下60 h均无明显的改变。结论融化后的冷沉淀在60 h的保存期内,除FⅧ外,其他凝血因子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输注上,除非急需补充FⅧ,融化后保存60 h的冷沉淀仍可输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凝血因子 活性 温度 时间
下载PDF
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彦 +4 位作者 邓金莲 龚慧英 陈龙菊 符雪丽 李诗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本站2016年5月~2017年2月采用五联袋(CPDA-1)采集贮存于22℃的400mL全血180袋,分成A1、A2、B1、B2、C1、C2六组,每组30袋。A1组于采血后8 h内,A2、B1、B2、C1、C... 目的探讨24 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本站2016年5月~2017年2月采用五联袋(CPDA-1)采集贮存于22℃的400mL全血180袋,分成A1、A2、B1、B2、C1、C2六组,每组30袋。A1组于采血后8 h内,A2、B1、B2、C1、C2组于采血后20~24 h内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分离出白膜上层的血浆速冻作为制备冷沉淀的原料血浆。用血凝分析仪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Ⅷ因子(FⅧ)、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比较采血后不同制备时间(A1组、A2组)、不同速冻方法(B1组、B2组)、不同冷沉淀制备方法(C1组、C2组)对冷沉淀FⅧ、FIB含量和合格率的影响。结果两种保存时间对冷沉淀FⅧ、FIB质量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速冻机的速冻效果和冷沉淀制备方法对去白膜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质量的影响较大,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1、A2、B1、B2、C1、C2六组FIB均合格,但C1、C2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血后22℃、24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可作为冷沉淀原料血浆,确保冷沉淀FⅧ、FIB质量的关键是血浆中心温度和冷沉淀制备方法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膜血浆 冷沉淀 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彦 +1 位作者 张颖 符雪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质量。方法调查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采血小板共计2152人次的情况,统计分析两年发生67例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现象。结果献血者献血前饮食高糖食品,单采血小板解聚困...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质量。方法调查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采血小板共计2152人次的情况,统计分析两年发生67例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现象。结果献血者献血前饮食高糖食品,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发生率超过26%;单采血小板室温环境平放静置解聚时,血袋直接接触金属板面,血小板解聚困难发生率达到7.8%。结论献血者在献血前4小时,禁止饮食高糖食品,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单采血小板室温环境静置存放解聚时,加垫毛巾,血袋标签向下平放,不直接接触金属板面,也可有效地预防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发生,确保血小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解聚困难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空气消毒机在采供血环境中的消毒效果评价
9
作者 燕丽 +1 位作者 符雪丽 吴剑云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7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空气消毒机在采供血环境中的消毒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采供血环境空气消毒监测结果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采供血环境空气消毒监测结果作为研究组。2018年1—12月共抽检环境样品84份,2019年1—12月共抽检环境样品84... 目的:探讨空气消毒机在采供血环境中的消毒效果。方法:将2018年1—12月采供血环境空气消毒监测结果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采供血环境空气消毒监测结果作为研究组。2018年1—12月共抽检环境样品84份,2019年1—12月共抽检环境样品84份。2018年1—12月共抽检贮血设备样品75份;2019年1—12月共抽检贮血设备样品75份。对照组使用紫外线+二溴海因消毒剂+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研究组使用空气消毒机+二溴海因消毒剂+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方法清洁消毒后的采供血环境及贮血设备合格比率,静止状态下两组消毒后的平均空气菌落数水平差异,不同工作时间下两组的平均空气菌落数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消毒后环境及贮血设备消毒合格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后,静止状态下研究组平均空气菌落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工作2、3及4 h后,研究组平均空气菌落数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空气消毒机、二溴海因消毒剂联合有效氯消毒剂对采供血环境及贮血设备进行消毒,可显著降低空气污染,提高环境及贮血设备的消毒合格比率,降低平均空气菌落数水平,利于临床用血安全的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消毒机 空气菌落数 环境 消毒效果
下载PDF
全血于22℃保存24h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及浓缩血小板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彦 符雪丽 +3 位作者 李诗敏 高艳 陈龙菊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14-318,共5页
目的评价全血于22 ℃保存24 h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及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茂名市中心血站招募的6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 目的评价全血于22 ℃保存24 h分离制备悬浮红细胞及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茂名市中心血站招募的60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献血者献血前体检及相关血液学检查结果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的相关规定。将6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两组献血者均分别采用五联采血袋采集全血各400 mL,共计60袋全血。研究组献血者全血置于22 ℃保存和运输,并于采血后24 h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对照组献血者全血于22 ℃保存和运输,并于采血后8 h内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两组献血者全血均采用白膜法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浓缩血小板。悬浮红细胞4 ℃保存至储存期末(制备后35 d),采用Bact/ALERT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其进行无菌试验;并比较两组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水平、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储存期末溶血率,以及K+、Na+、Cl-浓度。浓缩血小板22 ℃保存至储存期末(制备后5 d),采用Bact/ALERT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其进行无菌试验;并比较两组浓缩血小板的血小板含量、红细胞混入量、FHb水平、储存期末pH值、黏附率、聚集率及K+、Na+、Cl-浓度。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悬浮红细胞储存35 d后,均无细菌生长;两组浓缩血小板储存5 d后,均无细菌生长;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悬浮红细胞储存35 d后,其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水平、储存期末溶血率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18469-2012)的相关规定;两组悬浮红细胞的红细胞计数、HCT、Hb水平、FHb水平、储存期末溶血率及K+、Na+、Cl-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5、0.51、1.18、0.48、0.72、2.86、2.07、2.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保存 血液成分除去法 红细胞 血小板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献血者ABO血型初筛不符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燕丽 +3 位作者 张哲 其隆 杨文杰 甘芳香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9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茂名市中心血站献血者ABO血型初筛不符的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274349例为观察对象,ABO血型初定不符115例。对所有血样进行初检和复检,将初检和复检血型结果不相符的血样送至质量管理... 目的:分析茂名市中心血站献血者ABO血型初筛不符的原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茂名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274349例为观察对象,ABO血型初定不符115例。对所有血样进行初检和复检,将初检和复检血型结果不相符的血样送至质量管理科进行原因分析。对2018-2021年初定血型不符总体情况、2018-2021年按季度初筛血型不符情况及初筛血型不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1年共274349例献血者,ABO血型初定不符115例,不符率0.04%;春季、夏季、秋季的ABO血型初定不符率均0.04%;冬季ABO血型初定不符率0.05%;免疫学因素12例,占血型不符比例10.43%,人为因素103例,占血型不符比例89.57%;免疫学因素中,由于抗原减弱导致血型不符的比例高于冷凝集和亚型;人为因素中,采血判读错误导致血型不符的比例高于信息录入错误和采血个人信息互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O血型初定不符主要原因包括免疫因素和人为因素两部分,人为因素是导致ABO血型初定不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初定不符 献血 ABO血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液报废常见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彦 符雪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8期164-165,共2页
目的统计分析茂名地区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将不合格的全血及各类红细胞制品,按不合格的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血液报废率在第三、第四季度较高,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 目的统计分析茂名地区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将不合格的全血及各类红细胞制品,按不合格的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血液报废率在第三、第四季度较高,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梅毒、抗-HCV、HBsAg阳性。结论献血前宣教、咨询及体检筛查工作,可减少血液的浪费;检测模式的改建及SOP的完善,可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报废/血液 实验室检测 外观检查
下载PDF
学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符雪丽 李小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8期90-92,共3页
总结分析了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包括连锁性献血反应、空腹献血、疲劳和睡眠不足、采血时间过长和晕针等。认为加强献血前心理疏导,及时中止连锁性献血反应,可大大降低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学生 献血反应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茂名地区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彦 +1 位作者 燕丽 符雪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茂名地区的510例受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受血者在临床治疗中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对照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受血者输注血浆前后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茂名地区的510例受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受血者在临床治疗中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对照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受血者输注血浆前后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比较两组中围术期受血者输注血浆后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输注血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血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受血者输血前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术期受血者经输注血浆后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降低,与输注血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围术期受血者经输注血浆后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受血者基本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可减轻围术期受血者因输注血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地区 病毒灭活血浆 临床应用 效果
下载PDF
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在制备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燕丽 +3 位作者 邓金莲 张颖 龚慧英 吴剑云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6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在制备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中心血站收集的108袋400 ml全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袋)与实验组(54袋)。对照组在22℃的条件下离心,采... 目的探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在制备浓缩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中心血站收集的108袋400 ml全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袋)与实验组(54袋)。对照组在22℃的条件下离心,采用人工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实验组在22℃的条件下离心,使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比较两组的浓缩血小板合格率、浓缩血小板计数、酸碱度。结果实验组的浓缩血小板计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红细胞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浓缩血小板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的效果优于人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 浓缩血小板 白膜法 合格率
下载PDF
单采2个治疗量血小板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彦 符雪丽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献血者单采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PLT)的安全性及个体影响因素,以建立科学、合理、安全的献血者筛选标准。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站行单采2个治疗量PLT的389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献血者献血前PLT计数(PLT0)不... 目的探讨献血者单采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PLT)的安全性及个体影响因素,以建立科学、合理、安全的献血者筛选标准。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本站行单采2个治疗量PLT的389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献血者献血前PLT计数(PLT0)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PLT前〈250×10^9,n=118);B组PUT前为(250299)×10^8,n=1503;C组(PLT∞≥300×10^9,n=121)。以1个治疗量PLT产品的PLT,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计数作为产品质量目标;献血者采血后PLT,红细胞比容(HCT),处理全血量作为献血者安全性评价指标,考察献血者献血前PLT高低对PLT产品质量和献血者安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389例献血者中安全性指标达标率为97.17%;各组安全性评价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采血后,献血者的PLT,HCT,RBC显著下降(P值均〈0.05),但仍在安全范围内。12例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率为3.08oA。2个治疗剂量PLT产品中,383袋合格,合格率为98.46%。结论选择体重≥60kg,PLT前≥220×10^9,HCT前为0.40~0.48的献血者,采用智能化血细胞分离机,1位供者单采2个治疗量血小板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2个治疗量血小板 产品质量 献血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