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预测模型对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预测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汤梦莹 宋晓坤 +3 位作者 牛娜 唐沛莹 黎燕宁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92-1396,共5页
目的建立三种预测模型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数据,训练集数据为2004年1月—2017年12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分别建立季... 目的建立三种预测模型分析流行性腮腺炎的季节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数据,训练集数据为2004年1月—2017年12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分别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Winter linear and seasonal exponential smoothing,Holt-Winters)模型和神经网络自回归(neural network autoregressive,NNAR)模型,以2018年1—12月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数据作为测试集,评估三种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004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流行性腮腺炎月度发病率最高月份是2012年6月,发病率最低月份是2016年2月,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大高峰发生在每年的4—7月,小高峰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SARIMA模型、Holt-Winters模型和NNAR模型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是18.63%、18.65%和16.3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0.29、0.36和0.39,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error,MAE)0.26、0.30和0.30,R^(2)分别为93.43%、83.79%和78.24%。预测效果最好的为SARIMA模型,其次为Holt-Winters模型,NNAR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差。结论SARIMA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全国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可为今后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预测 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温特线性与季节指数平滑模型 神经网络自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2017—2022年生长发育状况及趋势分析
2
作者 朱意 刘丹梅 +3 位作者 黎燕宁 炎炎 牛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5-779,共5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某医院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本地区进一步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南宁市某医院的学龄前儿童的体检相关资料,采用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并用Z评分法(标... 目的:了解南宁市某医院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为本地区进一步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2年南宁市某医院的学龄前儿童的体检相关资料,采用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并用Z评分法(标准差的离差法)对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8 895名研究对象,其中男童4 860名(54.64%),女童4 035名(45.36%)。2017—2022年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从3.92%、3.03%下降到1.72%、1.19%。生长迟缓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变化不大,但各年份男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趋势检验显示2017-2022年儿童低体重、消瘦检出率呈下降趋势(低体重Z=-3.860,P<0.001;消瘦Z=-2.845,P=0.004);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前儿童的低体重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现上升趋势(Z=4.081、2.631、3.104、3.098,均P<0.05),而生长发育迟缓率呈下降趋势(Z=-2.019,P=0.044)。结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总体较好,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超重率和肥胖率存在性别差异但各年份并没有明显变化,应关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问题,尤其是男童的超重和肥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 学龄前儿童 Z评分
下载PDF
风险列线图模型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防控中的应用
3
作者 黎燕宁 +2 位作者 黄娟 周子筌 郭世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28-2433,共6页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为KP患者产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广西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拆...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感染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为KP患者产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广西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以7∶3的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1 484例)和验证集(636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将训练集分为耐药组(260例)和非耐药组(1 22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P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对住院患者CR-KP感染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痰、尿液标本是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来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检出前住院天数、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联用抗菌药物、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是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训练集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00(95%CI:0.769~0.831),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DCA阈值概率范围为5%~55%;验证集模型AUC值为0.827(95%CI:0.783~0.871),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DCA阈值概率范围为5%~57%。结论 住院时间长、患有基础疾病、联用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CR-KP感染的风险较高,经列线图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好地预测CR-KP感染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危险因素 感染防控 列线图模型 风险预测 住院患者
原文传递
2004—2018年中国内地伤寒和副伤寒疫情时空统计分析
4
作者 杨丹凌 +2 位作者 苏海霞 文立 黎燕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伤寒和副伤寒疫情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情况,为伤寒和副伤寒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平台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并采用Joinpoint回...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伤寒和副伤寒疫情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情况,为伤寒和副伤寒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平台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并采用Joinpoint回归、空间自相关、空间扫描分析疫情的时空效应。结果:2004—2018年我国内地伤寒和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5岁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且发病率呈现上升,2011—2018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6.5%(P<0.05)。2004—2018年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Moran’s I指数为0.087~0.389,Z>1.960,P<0.05)。时空扫描发现:聚集时间为2004—2006年(LLR=29380.06,RR=2.70,P<0.001),季节为4—9月;伤寒主要聚集在云南、广西、贵州(LLR=77653.50,RR=4.571,P<0.001);副伤寒主要聚集在广西、贵州、云南、浙江、江西、湖南(LLR=54280.50,RR=3.455,P<0.001)。结论:我国内地伤寒和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5岁儿童仍是发病主要人群,疫情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好发于夏季及我国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和副伤寒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