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慧社会的数字人权保护——基于“能力路径”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12
1
作者 《法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3,共11页
如何为信息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并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妥善的制度安排是数字人权研究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上,数字人权的人性基础源于人的社会属性在智慧社会的拓展,而其法律渊源来自基础人权依据情境变化的拓展以... 如何为信息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伦理基础,并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妥善的制度安排是数字人权研究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上,数字人权的人性基础源于人的社会属性在智慧社会的拓展,而其法律渊源来自基础人权依据情境变化的拓展以及重要国际人权文件的背书。在内容上,数字人权由“网络接入权”和“数据自主权”两项衍生人权及其相关特定权利组成,并以防御、尊重、保护和促进机制维系个人、网络企业和国家三元结构的良性运作。在实践中,数字人权以“能力路径”为指导,通过创造良好的外部机会和提供有效的内在驱动提升个人数字素养,以在人权保障和企业发展之间找到恰当平衡。本研究既深化了数字人权理论,也为其与实践对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会 衍生人权 数字人权 能力路径 数字素养
原文传递
以“三治融合”重塑基层治权 被引量:8
2
作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84,共10页
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此,国家视角的制度分析往往忽略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复杂逻辑;底层视角的经验研究虽然揭示出了这种复杂逻辑,但没有将其与国家制度创新进行有效衔接。作为上承国家意志、下接... 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此,国家视角的制度分析往往忽略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复杂逻辑;底层视角的经验研究虽然揭示出了这种复杂逻辑,但没有将其与国家制度创新进行有效衔接。作为上承国家意志、下接民众诉求的关键结点,基层治权视角对深入理解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然而,当前的资源下乡和规范下乡对基层治权赖以运转的价值、组织和社会基础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推高基层治理成本的同时,也束缚了其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为此,重回中国特色的简约治理,并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重塑基层治权才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治权 基层政府 简约治理 乡村社会 农民行动 群众工作
下载PDF
论法治理念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习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法治理念是对法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法律实践中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的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理性的观念模式。其中法律权威理念和权力制约理念是法治理念的灵魂,人权保障理念是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对法律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理性认知、把握和建构,是法律实践中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对法的价值的解读而形成的一种理性的观念模式。其中法律权威理念和权力制约理念是法治理念的灵魂,人权保障理念是法治理念的根本宗旨,而和谐司法理念是法治理念的实现形式,四者结合构成了完整的法治理念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理念 法治理念
下载PDF
新时期信访治理的若干思考--基于中部某省基层信访工作的调研 被引量:8
4
作者 陆朋 +1 位作者 卢安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基于中部某省信访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的信访工作存在职权不对称、人治色彩浓厚、考核不合理、人员素质不足等问题。据此,文章就新时期的信访治理提出了十点思考。更具体地说,要形成信访治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机制,在事前阶段,要变... 基于中部某省信访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的信访工作存在职权不对称、人治色彩浓厚、考核不合理、人员素质不足等问题。据此,文章就新时期的信访治理提出了十点思考。更具体地说,要形成信访治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机制,在事前阶段,要变"堵塞"为"疏导",加强信访工作的预警、防范和排查工作;在事中阶段,要变"稳控"为"化解",增强化解疑难问题的能力,扩大群众参与,并推进制度化解决信访问题的实践;在事后阶段,要健全信访积案化解机制,正确引导舆论,并坚持诉访分离。唯有如此,才能顺利推进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信访治理 动向 思考
下载PDF
以“三治融合”促进基层治理:基于村庄社会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3,共9页
完善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资源下乡和规范下乡,乡村治理却出现了一些效能低下和形式主义的问题。对此,应该充分重视乡村区域差异和村庄事务类型差异,厘清阻碍基层治理有效的现实因... 完善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然而,近年来伴随着资源下乡和规范下乡,乡村治理却出现了一些效能低下和形式主义的问题。对此,应该充分重视乡村区域差异和村庄事务类型差异,厘清阻碍基层治理有效的现实因素;深入分析基层治理的历史演变过程,挖掘兼顾规范治理和简约治理的理论资源。基于上述分析,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在理解乡村社会治理基础、兼顾规范治理和简约治理优势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三治之中,自治是建立村庄内生秩序并整合村庄内外资源的基本前提,法治是界定不同类型的村庄治理边界并优化相应问责容错机制的制度保障,德治是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主体性并有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的价值导向。三者的良性互动为优化资源下乡、完善基层治理、克服形式主义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从而为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下乡 形式主义 村庄社会差异 三治融合 治理有效 基层治理
下载PDF
应对缠访、闹访与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被引量:8
6
作者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如何应对缠访、闹访是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十分重大的理论现实问题。既有的"社会中心"的抗争视角和"国家中心"的制度建构视角均无法很好地解释缠访、闹访的发生机制,进而也无力回应这一重大的理论现实问题。基于实... 如何应对缠访、闹访是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十分重大的理论现实问题。既有的"社会中心"的抗争视角和"国家中心"的制度建构视角均无法很好地解释缠访、闹访的发生机制,进而也无力回应这一重大的理论现实问题。基于实证分析,应采用"国家—地方政府—上访人"的三重分析框架,从国家的多元合法性、中央地方政府间的压力型体制、基层政府的治理资源欠缺和抗争者的策略性选择四个方面对缠访、闹访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信访考核体系、信访终结机制、信访意识形态和信访社会调解四个方面对当前的信访工作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访 闹访 社会管理 三重分析 信访制度改革
原文传递
发展权全球法治机制建构 被引量:4
7
作者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发展权全球法治机制的建构源于对治理理论缺陷的反思。通过以发展权定位全球对话与合作,以法治弥补治理之不足,实现发展权的全球保障。而权利的保障最终取决于具体的制度建构,所以发展权全球法治机制应设计为确权机制、规范机制、监督... 发展权全球法治机制的建构源于对治理理论缺陷的反思。通过以发展权定位全球对话与合作,以法治弥补治理之不足,实现发展权的全球保障。而权利的保障最终取决于具体的制度建构,所以发展权全球法治机制应设计为确权机制、规范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和救济机制,这五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发展权全球保障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全球法治 发展权 全球保障 机制
下载PDF
论发展权认知障碍的超越 被引量:3
8
作者 汪习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35,共6页
发展权理念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发展权全球保障实现的认识障碍,为此必须实现发展权理念在方式、主体、时空、地位、动力、目的上的"多重超越",以全新的人类发展理念指引发展权全球保障的实现。
关键词 理念 发展权 人类发展
下载PDF
重新理解“政治”:对信访治理困境的政治社会学解读 被引量:5
9
作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比较中国信访制度和西方请愿制度的功能和定位,是区分、理解政治的"目的论"(即理想)和"道义论"(即权利)的关键,而两种政治"互嵌"所产生的阶段性矛盾,是导致当前信访治理困境的根源。这其中,道义论政治在... 比较中国信访制度和西方请愿制度的功能和定位,是区分、理解政治的"目的论"(即理想)和"道义论"(即权利)的关键,而两种政治"互嵌"所产生的阶段性矛盾,是导致当前信访治理困境的根源。这其中,道义论政治在改善国家规范合法性的同时,也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削弱了基层治权,并助长了民众的权利意识;而对目的论政治的强调,在提升政绩合法性的同时,又通过一系列政策指令,导致了地方官员的怠政、钉子户的缠闹和基层政府的妥协。如何解决两种政治"互嵌"产生的阶段性问题,将是下一步信访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治理 政治 权利 理想 互嵌
下载PDF
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实践机制及其改进 被引量:3
10
作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4,共6页
基于中部某省信访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的信访工作同时受到法制化思路和行政化思路的双重塑造,这进而便利了上访人的抗争,约束了基层政府的妄为,但也同时造成了花钱买平安的现象。为此,信访工作必须既在宏观层面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 基于中部某省信访工作的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的信访工作同时受到法制化思路和行政化思路的双重塑造,这进而便利了上访人的抗争,约束了基层政府的妄为,但也同时造成了花钱买平安的现象。为此,信访工作必须既在宏观层面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也要在中观层面完成工作制度的改进。唯有如此,信访工作才能在新时期更好地履行其疏导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信访工作 实践机制 建议
下载PDF
拆迁钉子户的生产机制:不平等的示范和倒逼效应 被引量:3
11
作者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第13期35-41,共7页
基于对中部某县拆迁纠纷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钉子户和其他拆迁户之间的"补偿差异"正在成为主导征地拆迁走向的一个关键变量,这一差异产生了"不平等的示范和倒逼效应"。而夹在中央政府和拆迁户之间的基层政府因为缺... 基于对中部某县拆迁纠纷的田野调查,本文发现钉子户和其他拆迁户之间的"补偿差异"正在成为主导征地拆迁走向的一个关键变量,这一差异产生了"不平等的示范和倒逼效应"。而夹在中央政府和拆迁户之间的基层政府因为缺少"拔钉子"的手段,而无力应对这一困局。结果拆迁户人人争当钉子户,以避免自身利益的"相对剥夺"。实践中,种种怀柔政策或者强拆之举,不是鼓励了钉子户的缠闹逻辑,便是加剧了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冲突。这一现象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关系和基层治理方式,后者正是宏观制度设计在微观经验层面得以"贯彻"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 补偿差异 相对剥夺 冲突升级
下载PDF
“以发展促进人权”中国方案的国际话语权优势——基于《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的理论阐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26,186,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促进人权”的中国道路。围绕《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结合具体的经验过程分析,中国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促进人权”的中国道路。围绕《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结合具体的经验过程分析,中国人权方案在认识论、目的论和方法论上相对于西方人权模式具有三大比较优势。它反对理论先行,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摒弃强权政治,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人权治理;警惕激进民主化导致的政治衰败,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各项权利。“以发展促进人权”的中国方案不仅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探寻独立自主的人权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也对中国在国际人权治理中掌握话语权和发挥影响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人权保护 中国方案 国际人权话语权
下载PDF
论发展权全球保护的对话机制
13
作者 汪习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9,共6页
共识性国际政治意愿的缺失是阻碍发展权全球保护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在理论上应当就对话机制的伦理基础进行反思,并以"天下之论"的视野消解对话机制的现实障碍;在实践中必须遵循对话机制的逻辑建构,以科学新颖的对话模式达致... 共识性国际政治意愿的缺失是阻碍发展权全球保护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在理论上应当就对话机制的伦理基础进行反思,并以"天下之论"的视野消解对话机制的现实障碍;在实践中必须遵循对话机制的逻辑建构,以科学新颖的对话模式达致共识性意愿,并在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建立切实有效的机制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权 全球保护 对话机制
下载PDF
司法“异化”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汪习根 《政法学刊》 2008年第1期18-21,共4页
司法独立、程序理性和职业同质是现代司法权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本质要素;而受传统司法文化的牵绊,这些本质要素在当下中国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应该寻找隐于其后的文化积弊,通过对工具主义司法观、实质思维模式和道德至上选任标准的... 司法独立、程序理性和职业同质是现代司法权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本质要素;而受传统司法文化的牵绊,这些本质要素在当下中国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应该寻找隐于其后的文化积弊,通过对工具主义司法观、实质思维模式和道德至上选任标准的反思和批判,为当代司法实践问方抓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权 异化 文化反思
原文传递
合法性构成的调整与上访治理逻辑的演变--一个历史社会学的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6,共9页
国家视角的上访研究近年来受到学界关注,但从何种理论切入却一直不甚明朗。本文发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国家合法性遭遇了"主观"民意凸显而"客观"传统弱化的挑战,这迫使国家重新寻找理论资源,在巩固其"权力来... 国家视角的上访研究近年来受到学界关注,但从何种理论切入却一直不甚明朗。本文发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国家合法性遭遇了"主观"民意凸显而"客观"传统弱化的挑战,这迫使国家重新寻找理论资源,在巩固其"权力来源"的同时,亦强调其"权力效用"。这一调整引发上访治理逻辑从"惩戒—动员—权衡"的历史演变。借助合法性的"主/客观基础"和"权力来源/效用"两个维度,本文更加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由"宏观要素"调整引发的"微观机制"改变,从而在理论和方法上推进了既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性 历史分析 主/客观基础 权力来源/效用 上访治理
下载PDF
论发展权全球保障评价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习根 《法治研究》 2007年第12期3-7,共5页
评价机制的构建是发展权全球保障得以实现的现实依托。基于此,本文在立足于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人类发展指数、发展权国际责任指数和幸福指数为主要内容构建发展权全球保障的评价机制,以期助益于实践。
关键词 发展权 全球保障 评价机制
下载PDF
论发展与对话——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权对话机制探析
17
作者 汪习根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10-114,共5页
对话机制的建构是发展权全球保障能够消除分歧、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分析对话机制现实障碍,找出对话机制建构的理论逻辑,在吸收生物安全议定书有益经验和千年发展目标监督性指标的基础上,才能建构发展权全球保障的对话机制。
关键词 发展权 全球保障 对话机制
下载PDF
论法治文明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习根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7-71,共5页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和法治两者相互融合与作用的必然产物。法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工程,其中,理念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先导;法律制度体系在形式上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载体;社会主体行为,尤其是权力运行行为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关键;... 法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和法治两者相互融合与作用的必然产物。法治文明建设是一个复合的系统工程,其中,理念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先导;法律制度体系在形式上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载体;社会主体行为,尤其是权力运行行为的文明是法治文明的关键;以人权为内核的秩序文明是法治文明的根本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文明 政治文明
下载PDF
“权宜式信访治理”的塑造与后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法律和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期275-304,共30页
“权宜式信访治理”是官僚体系中的“变通”现象在信访领域的具体表现。既有研究虽对此多有论述,但缺少整体系统的解释。基于宏观要素的机制分析,“权宜式信访治理”在宏观层面源于规范合法性和政绩合法性的同步提升,两者之间的冲突通... “权宜式信访治理”是官僚体系中的“变通”现象在信访领域的具体表现。既有研究虽对此多有论述,但缺少整体系统的解释。基于宏观要素的机制分析,“权宜式信访治理”在宏观层面源于规范合法性和政绩合法性的同步提升,两者之间的冲突通过中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影响了信访治理的微观运作。其中,改善规范合法性的制度改革削弱了基层政府的治访能力,而强调政绩合法性的行政指令却在此时强化了基层政府的责任,上述因素促使信访官员通过有限强制、反复消耗和适当妥协与钉子户达成和解,并最终催生了“被潜规则束缚的上访”。对此,需要认真思考“道义论”政治和“目的论”政治的兼容之道,让信访制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治理 意识形态 潜规则 信访工作 基层官员 钉子户
原文传递
抗争治理:一个剖析抗争中国家作用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中国乡村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460-486,共27页
基于对海内外近20年来有关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的述评,本文指出了现有文献中的一个不足,即'国家'视角的缺失,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抗争治理'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包括'多元合法性的张力''国家能力的变化''... 基于对海内外近20年来有关中国社会矛盾研究的述评,本文指出了现有文献中的一个不足,即'国家'视角的缺失,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抗争治理'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包括'多元合法性的张力''国家能力的变化''信访体系的矛盾''官僚机构间的分歧''官民权力利益关系的强弱'和'抗争治理的策略'六个方面,从'政府官员'的视角更细腻地剖析了国家与社会在抗争中的互动,对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争 治理 国家 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