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菌发酵降低牛乳蛋白过敏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微 满朝新 +2 位作者 王辉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综述了乳酸菌发酵降低牛乳蛋白过敏性及其抗过敏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乳酸菌在抗过敏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乳酸菌 过敏症 牛乳蛋白 机制
下载PDF
婴儿肠道菌群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彦宏 李虹甫 +5 位作者 陈思涵 刘昕宇 满朝新 徐红华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96-100,108,共6页
结合传统培养方法与基于PacBio Sequel平台的单分子实时(Single-molecule real-time,SMRT)三代测序技术,对中国婴儿肠道菌群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多样性,同时探究抗生素治疗对婴儿肠道乳酸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稀释涂布法培... 结合传统培养方法与基于PacBio Sequel平台的单分子实时(Single-molecule real-time,SMRT)三代测序技术,对中国婴儿肠道菌群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分析其多样性,同时探究抗生素治疗对婴儿肠道乳酸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稀释涂布法培养分离粪便样品菌落,运用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并分析不同菌株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提取整体粪便样品的基因组DNA进行16S rDNA全长SMRT测序,利用QIIME、Mothur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婴儿肠道菌群中乳酸菌丰度及多样性普遍较低,传统培养方法分离出7种共32株乳酸菌,经鉴定为Lactobacillus rhamnosus、Enterococcus faecalis、L.gasseri、L.plantarum、L.casei、Pediococcus pentosaceus与Bifidobacterium longum; SMRT测序技术共获得11种乳酸菌,分别为L. rhamnosus、E.faecalis、L. gasseri、L. casei、P. pentosaceus、L. paracasei、L. salivarius、L. paraplantarum、L. porcinae、B. pseudocatenulatum、B.longum。其中,抗生素组仅分离检测到2种乳酸菌,分别为L.porcinae和E.faecalis。传统培养方法与SMRT测序技术对婴儿肠道菌群中乳酸菌多样性的分析存在差异,且抗生素的使用会降低婴儿肠道菌群中乳酸菌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肠道菌群 乳酸菌 多样性分析 抗生素 单分子实时测序
下载PDF
副干酪乳杆菌TD062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宇 姜毓君 +6 位作者 党芳芳 潘瑞丽 陈思涵 张雅硕 满朝新 张微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2,共7页
对Ⅱ型糖尿病小鼠分别灌胃109,108 CFU/mL和107 CFU/mL副干酪乳杆菌TD062,研究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同时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降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TD062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血... 对Ⅱ型糖尿病小鼠分别灌胃109,108 CFU/mL和107 CFU/mL副干酪乳杆菌TD062,研究其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同时检测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降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TD062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脏器指数和体重,显著提高葡萄糖耐受性及抗氧化能力,并通过降低GSK-3β的相对基因表达量,调节糖尿病模型中糖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为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副干酪乳杆菌TD062 降糖作用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短乳杆菌CGMCC 6683细胞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紫薇 +2 位作者 党芳芳 满朝新 姜毓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29,共5页
研究了1株高富硒率乳酸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 6683在降解Na_2SeO_3过程中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短乳杆菌在含有Na_2SeO_3的培养基中生长24 h后,生物量由108CFU/mL最多下降至104CFU/mL,菌体富硒后其膜表面形态发生变... 研究了1株高富硒率乳酸菌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CGMCC 6683在降解Na_2SeO_3过程中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短乳杆菌在含有Na_2SeO_3的培养基中生长24 h后,生物量由108CFU/mL最多下降至104CFU/mL,菌体富硒后其膜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甚至产生破损。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结果显示,编码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以及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基因发生显著上调,表明菌体内被诱导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后续丙二醛含量检测结果与此互为印证,表明菌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综合表明,菌体代谢Na_2SeO_3过程中体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产生的反应活性氧与菌体膜脂质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膜受损,最终导致菌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乳杆菌CGMCC 6683 膜损伤 氧化应激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