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上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418
1
作者 陈佑启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5-100,共6页
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 进入 90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 (LUCC)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与热点课题。在研究内容与方法上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本文将对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履盖 国际研究 新进展
下载PDF
森林生物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175
2
作者 薛立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论述了森林生物量的发展历史、概念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森林经营、混交、造林密度等对生物量的影响:连栽的林分生物量逐代下降;林分间伐后,林分总的生物量有所降低,但是提高了林分质量;合理混交有利于提高林分总生物量;一定密度范围内林... 论述了森林生物量的发展历史、概念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森林经营、混交、造林密度等对生物量的影响:连栽的林分生物量逐代下降;林分间伐后,林分总的生物量有所降低,但是提高了林分质量;合理混交有利于提高林分总生物量;一定密度范围内林分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不同密度林分的生物量接近一个常数 最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连栽 间伐 混交林 密度
下载PDF
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4
3
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2 位作者 周清波 陈仲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879-2888,共10页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 遥感技术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农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本文系统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指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监测主要根据遥感传感器记录的不同农作物光谱特征的差异,进行不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光谱特征、基于作物物候特征和基于多源数据的农作物遥感识别方法。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作物复种模式监测主要根据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描述的作物季节活动过程,利用不同的拟合方法得到作物生长曲线,实现作物复种模式有效监测。农作物种植方式遥感监测是更高层次的遥感应用,主要利用时间序列遥感数据,根据作物植被指数的变化规律区分不同作物生育周期,判断不同复种模式下作物的种植顺序和方式。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建立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和改进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优化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平滑技术和提高信息提取的自动化与流程化将是农作物空间格局遥感监测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空间格局 种植面积 复种模式 种植方式
下载PDF
双语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6
4
作者 苏秦 张陵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2年第10期34-35,共2页
我国加入WTO以后,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我校从1999年起在部分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2001年又设立了24项双语教学教改专项(目... 我国加入WTO以后,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不断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我校从1999年起在部分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2001年又设立了24项双语教学教改专项(目前已实施了21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本文通过调查,对双语教学的教材使用、授课方式及手段、考试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了分析,对深化双语教学改革作了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改革 教学评价 高等教育 教材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研究 被引量:135
5
作者 金波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7,共9页
档案数据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重塑、社会政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信息支撑作用,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动... 档案数据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重塑、社会政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信息支撑作用,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探析了档案数据治理内涵,提出从档案数据质量控制、整合集成、共享利用、安全保障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指导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实现档案数据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档案数据 治理
原文传递
近30年中国水稻种植区域与产量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28
6
作者 刘珍环 李正国 +5 位作者 李志 吴文斌 游良志 唐华俊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0-693,共14页
通过综合80年代初以来的农作物面积与产量统计、耕地分布、农业灌溉分布以及作物生长适宜性分布等多源数据,利用基于交叉信息熵原理的作物空间分配模型(Spatial Production Allocation Model,SPAM),获得了我国10km像元尺度的水稻分布信... 通过综合80年代初以来的农作物面积与产量统计、耕地分布、农业灌溉分布以及作物生长适宜性分布等多源数据,利用基于交叉信息熵原理的作物空间分配模型(Spatial Production Allocation Model,SPAM),获得了我国10km像元尺度的水稻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80年代初以来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来看,在全国水稻种植区域内发生变化的地区中有超过50%的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出现缩减态势,但仍有近70%的地区水稻产量在增加。空间变化来看,种植面积缩减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和浙江等省,而增加主要出现在东北地区的吉林和黑龙江等省,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因此向东北方向迁移约230km,产量重心向东北迁移约320km。同时,研究还发现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对产量增减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产量增加表现为面积与非面积因素的共同作用,数据显示种植面积扩展对水稻增产的平均贡献率约54.5%,而在产量减少的区域,面积缩减对减产的贡献率高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作物空间分配模型 时空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3
7
作者 胡琼 吴文斌 +3 位作者 宋茜 余强毅 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0-1914,共15页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特征参量法更适用于农作物种植结构复杂区域,基于多特征参量的统计模型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混合像元问题,但模型的鲁棒性有待提高。此外,遥感与统计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法在国家及全球大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取中具有优势,但较低的制图分辨率使得数据产品的区域适宜性较差。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将以区域"作物一张图"为目标,充分发挥多源数据组合利用的优势,围绕多类型作物同步提取和大范围作物种植结构提取开展深入研究,重点加强遥感数据预处理、特征参量提取和分类器高效选择等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时空尺度,满足多方位的农业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结构 遥感 分类 方法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15
8
作者 刘珍环 +2 位作者 吴文斌 李正国 游良志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0-851,共12页
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从种植结构类型和种植比例变化趋势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县域种植结构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近30年来中国前10位的种植结构类型有16种,2002年后多元种植结构逐步替代单一型种植结构。粮食作... 综合运用时序变化趋势、空间集聚分析等方法,从种植结构类型和种植比例变化趋势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县域种植结构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近30年来中国前10位的种植结构类型有16种,2002年后多元种植结构逐步替代单一型种植结构。粮食作物占优的单一种植结构类型呈逐年递减趋势,其中1980年全国82.7%的县级农业种植结构是水稻、小麦、玉米及其组合种植类型,2002年后的果蔬类型增加改变了种植结构格局。2全国种植县中有47%的水稻、61%的小麦和29.6%的玉米的种植比例显著减少,其他作物呈现增加趋势。粮食作物由以水稻为主的格局调整为水稻、小麦和玉米共存格局,其中玉米种植面积比例在空间上变化最为显著,在中国形成北东—西南向的"玉米减少带"。种植结构调整热点的城市地区,城市化对种植结构变化影响显著,水果和蔬菜类种植比例在城市化地区快速增加。3种植结构变化趋势在1300个县形成空间集聚效应,水稻的高高聚集占全国县数的2.86%、小麦占5.64%、玉米占6.11%、大豆为4.53%、麻类为1.62%、棉花占7.77%、蔬菜占8.24%、薯类占12%、水果占10%、糖料占1.41%、油料占9.35%,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新疆和沿海的城市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植结构类型 时空变化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流感疫苗应用现状及促进预防接种的政策探讨 被引量:105
9
作者 彭质斌 王大燕 +13 位作者 张延炀 陈健 陈涛 郑亚明 郑建东 姜世强 徐莉立 康敏 秦颖 赵梦娇 李中杰 冯录召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5-1050,共6页
流感是一种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流感疫苗在我国是二类疫苗,年平均接种率仅2%-3%。接种率低的原因包括公众对流感和流感疫苗认知不足、医务人员极少推荐、接种服务可及性和费用等... 流感是一种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流感疫苗在我国是二类疫苗,年平均接种率仅2%-3%。接种率低的原因包括公众对流感和流感疫苗认知不足、医务人员极少推荐、接种服务可及性和费用等。为促进我国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降低流感对公众的健康危害和经济负担,应考虑采取综合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包括采用不同筹资方式和机制,提高重点人群的接种意愿和接种率、改进免疫服务公平性的效果和效率;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流感和疫苗预防的认识,改进临床预防实践,通过制订临床指南、路径、专家共识等多种渠道,推动临床医生对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建议的推荐;加快预防接种工作体系建设,为公众提供更方便、可及和规范的预防接种;加大新型流感疫苗研发支持力度,加快新型流感疫苗上市应用;修订我国药典中“妊娠期妇女为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的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促进 政策建议
原文传递
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 被引量:102
10
作者 冯录召 +9 位作者 张涛 傅传喜 秦颖 张奕 马春娜 刘兆秋 王全意 赵根明 余宏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5-1319,共25页
一、前言 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5万至50万死亡[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促进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降低其所致的发病... 一、前言 流感是严重危害全球和我国公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WHO估计,每年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可导致全球300万至500万重症病例,25万至50万死亡[1].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为促进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降低其所致的发病和死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中国季节性流感疫苗应用技术指南(2014-2015)》(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季节性流感 指南
原文传递
4117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情况分析 被引量:97
11
作者 潘春煦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其影响。方法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4 117例为观察组,剖宫产指征包括瘢痕子宫(68.0%)、胎儿窘迫(4.9%)、胎位异常(5.9%)、妊娠合并内科疾病(5.1%)等;选... 目的分析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其影响。方法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4 117例为观察组,剖宫产指征包括瘢痕子宫(68.0%)、胎儿窘迫(4.9%)、胎位异常(5.9%)、妊娠合并内科疾病(5.1%)等;选择2 270例二次妊娠初次剖宫产的患者为对照组,均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观察组初次剖宫产不同术式者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次剖宫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3%,高于对照组的4.3%(P<0.05)。观察组并发症以盆腔或腹腔粘连发生率最高,为47.9%,其次为产后出血(12.8%);对照组以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为2.9%。观察组盆腔或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和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初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术式者2 428例,腹壁纵切口术式者1 689例,前者总手术时间、分娩时间长于后者,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后者(P均<0.05)。结论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高,且首次剖宫产的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二次妊娠 剖宫产 并发症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8
12
作者 任战利 于强 +4 位作者 崔军平 祁凯 陈占军 曹展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含油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为2.8℃/100m,属于中温型盆地。根据现今地层测温及地温梯度,编制了盆地3个重要烃源岩发育层位延长组长7段、石炭二叠系、奥陶系顶面现今地温分布图,分析了3个界... 鄂尔多斯盆地为大型含油气盆地,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盆地现今地温梯度为2.8℃/100m,属于中温型盆地。根据现今地层测温及地温梯度,编制了盆地3个重要烃源岩发育层位延长组长7段、石炭二叠系、奥陶系顶面现今地温分布图,分析了3个界面现今地温分布特征。根据收集及实测的奥陶系沥青反射率资料,编制了奥陶系顶面镜质体反射率等值线平面分布图。盆地不同层位的镜质体反射率值随着深度增加或层位变老,镜质体反射率值逐渐增高,在各地层分界面处不存在镜质体反射率(Ro)明显的错断。各构造单元镜质体反射率(Ro)与深度关系曲线图差异主要表现为曲线斜率的差异及曲线接近地表起始值的差异,这两项差异反映了地温梯度及后期剥蚀厚度的差异。不同层位的镜质体反射率的高值区均位于盆地南部的庆阳—富县—延安—吴旗一带,盆地南部不同层位镜质体反射率高值区的存在表明盆地南部热演化程度高,存在热异常。盆地热演化史恢复表明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发生过一期构造热事件,地层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大古地温。早白垩世以后,鄂尔多斯盆地整体大幅度抬升剥蚀,地温梯度减小,地层冷却降温。现今地层温度远小于在早白垩世末达到的最大古地温,油气的生成主要受古地温控制。早白垩世的构造热事件控制了上、下古生界、中生界3套主要烃源岩油气的主要生成、成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 生油期 成藏期 构造热事件 热演化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83
13
作者 牟一平 +4 位作者 严加费 陈其龙 袁晓明 朱玲华 徐晓武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81-583,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到2004年1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病例共102例,作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47例,常规开腹结肠癌根... 目的评价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到2004年1月间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腹腔镜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病例共102例,作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47例,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开腹组)55例。比较两组病例术中和术后情况、病理分期及随访结果。结果2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和手术方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分别为(182±62)min和(141±37)min],而其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5.3±1.9)d和(8.2±1.2)d]。两组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清扫数和Dukes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48个月(平均21个月),两组均未发现切口转移,两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的优点;而在根治彻底性、复发率与生存率方面与传统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结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2012-2015年北京市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量:83
14
作者 段玮 孙瑛 +4 位作者 吴双胜 张莉 石伟先 庞星火 《首都公共卫生》 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 ... 目的了解北京市2012-2015年流感流行特征和流感病毒优势株的变化。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 2012年第27周至2015年第26周,北京市流感样病例(ILI)、流感样病例百分比(ILI%)与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一致(r=0.801,P〈0.001;r=0.737,P〈0.001),发病高峰为每年冬春季。不同监测季,流感样病例年龄组构成不同(χ^2=2.143,P〈0.001),各监测季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8起,其中62起(91.18%)由甲型H3N2引起,发生在小学校的疫情最多,为35起(51.47%)。结论 2012-2015年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流感、乙型Yamagata系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ILI、ILI%和流感病毒阳性率三者的高峰基本吻合,证实了北京市流感监测系统在预警预测流感流行趋势和暴发疫情中的实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样病例 分型
下载PDF
“数智”赋能档案治理现代化:话语转向、范式变革与路径构筑 被引量:80
15
作者 金波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1,共8页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数智”技术全方位、多维度赋能档案治理,驱动档案治理立体化、系统性、整体式重塑。本文通过分析“数智”话语情境的全面来临和档案治理范式的数智化演进,提出从战略治理、数据治理、智...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等“数智”技术全方位、多维度赋能档案治理,驱动档案治理立体化、系统性、整体式重塑。本文通过分析“数智”话语情境的全面来临和档案治理范式的数智化演进,提出从战略治理、数据治理、智慧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五个维度构筑“数智”时代的档案治理路径,推动档案事业数字化数据化转型、智能化智慧化升级,增强档案治理能力,提升档案治理能级,助力档案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档案数据 档案治理 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75
16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3 位作者 吴文斌 姚艳敏 李志斌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8-904,共7页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是处理好人口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基于...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是处理好人口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观点,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叠加制图、基于GIS多指标决策方法和人工智能建模。对于目前常用的基于GIS多指标决策和人工智能建模两种方法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评价方法正向精确化、综合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注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空间尺度转换,力争在未来实现网络化、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 研究进展 国外 GIS 展望
原文传递
2007—2012年北京市流感样病例和流感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75
17
作者 吴双胜 +11 位作者 石伟先 卢桂兰 彭晓旻 张代涛 刘医萌 赵佳琛 张莉 段玮 郑阳 张漫 马春娜 王全意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阐明2007—2012年北京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数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 目的阐明2007—2012年北京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方法使用“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二级以上医院流感样病例数和百分比的周数据以及流感病原学监测周数据,分析流感样病例发病趋势和流感病毒构成情况。结果2007—2012年,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共监测流感样病例3,045,527例,其中流感样病例百分比2.11%。期间共检测标本49,868件,检出阳性标本8,289件,其中甲型H1N1亚型573件(6.91%)、甲型H3N2亚型2,578件(31.10%)、甲型H1N1流感2,021件(24.38%)、B型Victoria系945件(11.40%)、B型Yamagada系681件(8.22%)。各年度流感病毒亚型构成不同:2007—2008年度主要为B型Yamaga—da系(60.36%)和甲型H3N2亚型(23.68%),2008—2009年度为甲型H1N1亚型(78.63%),2009—2010年度为甲型H1N1流感(40.28%)和甲型H3N2亚型(20.29%),2010—2011年度为甲型H3N2亚型(64.34%)和甲型H1N1流感(23.44%),2011—2012年度为B型Victoria系(57.28%)、B型Yamagada系(20.80%)和甲型H3N2亚型(18.66%),2012—2013年度为甲型H3N2亚型(77.40%)和甲型H1N1流感(20.36%)。结论近年来,甲型H1N1亚型、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流感、B型Victoria系和B型Yamagada系均有流行,且各年度优势毒株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流感样病例 亚型 监测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典型物候期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75
18
作者 李正国 +5 位作者 唐华俊 吴文斌 陈仲新 周清波 邹金秋 张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180-4189,共10页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类型(水稻、玉米、春小麦和大豆)典型物候期(出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气候倾向率(θ)确定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和典型物候期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对应关系。【结果】近20年...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作物类型(水稻、玉米、春小麦和大豆)典型物候期(出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气候倾向率(θ)确定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和典型物候期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对应关系。【结果】近20年来,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10℃初日出现了提前趋势,初霜日不断推迟,温度生长期天数持续增加,≥10℃积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在此背景下,水稻和玉米均出现了出苗期提前(0.04<θ<0.55 d.a-1和0.04<θ<0.35 d.a-1)、成熟期推后(0.09<θ<0.35 d.a-1和0.23<θ<0.38 d.a-1)、以及生育期延长(0.31<θ<1.26 d.a-1和0.11<θ<0.57 d.a-1)的趋势;大豆则表现为出苗期提前(0.01<θ<0.61d.a-1)、成熟期提前(0.18<θ<0.19 d.a-1)、生育期缩短(0.06<θ<0.17 d.a-1)的趋势;而春小麦典型物候期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使作物生长期内温度适宜程度偏向好转,总体上有利于早种晚收、生育期长的作物品种的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物候期 气候变化 生育期 东北三省
下载PDF
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1
19
作者 吴文斌 +2 位作者 唐华俊 Ongaro Luca Shibasaki Ryosuke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97-1702,共6页
【目的】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方法】选择4类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人工林、灌丛和耕地),分别在山西寿阳县和四川丹棱县野外采集土壤样方进行测定,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 【目的】研究探讨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性。【方法】选择4类土地利用方式(天然林、人工林、灌丛和耕地),分别在山西寿阳县和四川丹棱县野外采集土壤样方进行测定,利用统计分析法研究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含盐量等普遍高于人类影响较强的土地利用方式。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具有空间差异。即便在相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的耕作制度和田间管理措施(灌溉、施肥、农药等)也会造成土壤特性的区域异质性。【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的区域差异揭示了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地"的复杂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在区域土地规划、作物栽培布局和水土保持政策制订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性质 区域 差异 人类活动
下载PDF
金属矿山尾矿问题及其综合利用与治理 被引量:57
20
作者 蔡嗣经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4期89-92,共4页
我国金属矿山在地面积存的尾矿已达 40多亿t,并以每年约 2 . 1亿t的速度在增长。金属矿山尾矿的主要特点为颗粒极细、数量极大、毒性很强、浓度很低。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 ,尾矿库工程事故 ,尾矿对地面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等 ,迫切需要... 我国金属矿山在地面积存的尾矿已达 40多亿t,并以每年约 2 . 1亿t的速度在增长。金属矿山尾矿的主要特点为颗粒极细、数量极大、毒性很强、浓度很低。尾矿库占用大量土地 ,尾矿库工程事故 ,尾矿对地面环境和地下水源的污染等 ,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开展对尾矿综合利用和治理的研究与开发 ,包括回收利用尾矿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利用尾矿制作建筑材料或磁性肥料 ;采用各种措施全面治理尾矿 ,如设立地下尾矿库 ,利用地面尾矿库作排土场 ,尾矿膏体地面无坝堆放与同步复垦等 ,其最终目标是建立“无尾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尾矿 环境污染 地下尾矿库 尾矿膏体 无尾矿山 利用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