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X-2选择性抑制剂治疗疼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
作者 罗剑刚 李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广泛用于疼痛和炎症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限制其使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选择性抑制药既有一定的消炎镇痛作用,也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广... 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被广泛用于疼痛和炎症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限制其使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选择性抑制药既有一定的消炎镇痛作用,也能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和围手术期疼痛。然而,一些研究证实COX-2选择抑制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其临床应用应该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和分析药物的风险。本文将对COX分类、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机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COX-2选择性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 疼痛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面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温雪彬 +4 位作者 邢倩倩 赵旭 麻树霖 龚顺之 傅志俭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面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 方法按照2014年面肌痉挛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面肌痉挛患者54例,年龄26~73岁,性别不限,病程6个月~17年,术后随访1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评价面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的效果。 方法按照2014年面肌痉挛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面肌痉挛患者54例,年龄26~73岁,性别不限,病程6个月~17年,术后随访1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7):面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组(A组)和单纯神经阻滞组(B组)。A组行面部四白穴、夹承浆穴、下关穴和翳风穴注射混合药液(2%盐酸利多卡因5 ml、复方倍他米松1 ml、甲钴胺溶液1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8 ml)2 ml,每5 d注射1次,共3次;经茎乳孔行面神经阻滞,药物同上(5 ml),每5 d阻滞1次,共3次;行星状神经节阻滞(1%利多卡因6 ml),每天阻滞1次,左右交替各5次。B组只行经茎乳孔面神经阻滞及星状神经节阻滞,不进行面部穴位注射。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3个月和1年时记录Cohen分级和Shorr疗效,治疗后3月和1年时观察复发情况。 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第10天、3月和1年时Cohen分级降低,有效率升高,治疗后3月和1年时复发率降低(P〈0.05)。 结论面部穴位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面肌痉挛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疾病 穴位疗法 面神经 星状神经节 神经传导阻滞
原文传递
消退素D1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炎症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志华 左玲 +4 位作者 苗贵申 王珺楠 傅志俭 孙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研究消退素D1(Resolvin D1,Rv D1)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炎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大鼠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v D1... 目的:研究消退素D1(Resolvin D1,Rv D1)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炎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选取30只雄性大鼠建立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Rv D1组(100 ng)。术后连续3天模型组和Rv D1组分别鞘内注射10μl磷酸盐缓冲液、Rv D1。于术前1天及术后连续7天检测各组大鼠术侧50%缩足阈值(50%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术后第7天,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术侧L5 DRG中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DRG中p-ERK及NF-κB/p65的阳性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50%PWT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升高(P〈0.01);p-ERK、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2~7天,Rv D1组与模型组相比,50%PWT显著升高(P〈0.05);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ERK及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Rv D1促进背根神经节炎症的消退,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TNF-α和IL-1β的表达及ERK和NF-κB/p65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退素D1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病理性疼痛 ERK NF-ΚB/P65
下载PDF
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其机制探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阳 王胜涛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97-203,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辅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状态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就诊并确诊为带... 目的观察经皮耳迷走神经电刺激(TaVNS)辅助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外周血T细胞活化状态以及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于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就诊并确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迷走神经组(n=10)和非迷走神经组(n=10)。全部患者在给予普瑞巴林口服(75 mg/次,2次/d)基础上,迷走神经组给予耳甲艇处TaVNS,非迷走神经组于患侧耳垂处给予经皮非迷走神经电刺激,2次/d,30 min/次,共治疗1周。记录患者每日治疗后NRS评分,取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中CD71及nAChRα7的表达,用ELISA检测其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结果迷走神经组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2.9±1.2)比(5.4±0.8),P<0.05],非迷走神经组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2)比(5.1±0.9),P>0.05];迷走神经组治疗5 d后NRS评分较非迷走神经组下降明显(P<0.05)。迷走神经组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CD71表达较治疗前及非迷走神经组明显下降(P<0.05),nAChRα7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非迷走神经组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中CD71与nAChRα7表达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迷走神经组外周血中TNF-α与IL-1β表达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非迷走神经组外周血中TNF-α与IL-1β表达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迷走神经组IL-1β表达较非迷走神经组下降(P<0.05),TNF-α表达较非迷走神经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aVNS对于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T细胞活性、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迷走神经 经皮神经电刺激
原文传递
乳糜尿患者的肾脏集合系统表层形态学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金讯波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乳糜尿患者肾脏集合系统表层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为其发病机制的解释提供一定的证据。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9例乳糜尿患者中16例进行了输尿管软镜检查。结果 16例乳糜尿患者行输尿管软镜检查,均观察到患者肾脏集合... 目的观察乳糜尿患者肾脏集合系统表层的大体形态学改变,为其发病机制的解释提供一定的证据。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19例乳糜尿患者中16例进行了输尿管软镜检查。结果 16例乳糜尿患者行输尿管软镜检查,均观察到患者肾脏集合系统粘膜呈现一种糜烂、溃疡性病变,可以清晰地看到肾盂及各个肾盏处的淋巴瘘口。结论乳糜尿的发生是基于以下两个条件的:首先由于某种因素破坏了肾盂粘膜及粘膜下淋巴管,形成淋巴瘘;同时如果合并淋巴循环发生障碍,淋巴管迂曲扩张,淋巴液返流,过多的淋巴液由肾盂处的瘘口流出,造成严重的淋巴瘘。这两个条件协同作用,导致了乳糜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尿 淋巴瘘
下载PDF
外源性消退素D2对大鼠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蓝予 左玲 +5 位作者 朱庆 刘志华 温爽 傅志俭 孙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 评价外源性消退素D2对大鼠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8周龄,体重230~ 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组(P组)和外源性消退... 目的 评价外源性消退素D2对大鼠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8周龄,体重230~ 27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组(P组)和外源性消退素D2组(R组).鞘内置管后3d,S组仅暴露相应手术部位;P组和R组取自体髓核组织覆盖于右侧L5背根神经节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模型.造模后3d内每天鞘内注射相应药物,P组注射10μl PBS溶液,R组注射10μl 1 ng/μl消退素D2溶液,给药后3组均以10μl生理盐水冲管.造模前1d和造模后1~7d每天测定术侧机械缩足反应阈(MWT).造模后第7天取术侧腰膨大段脊髓背角,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G蛋白偶联受体18与GFAP共表达情况.结果 与S组比较,P组造模后1~7 d MWT降低,GFAP表达上调(P<0.05);与P组比较,R组造模后3~7 d MWT升高,GFAP表达下调(P<0.05).G蛋白偶联受体18与GFAP存在共表达.结论 外源性消退素D2可减轻大鼠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神经痛,其机制与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类 神经痛 椎间盘移位 星形细胞
原文传递
脉冲射频治疗阴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胜涛 +1 位作者 傅志俭 宋文阁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827-831,共5页
目的观察阴部神经脉冲射频在阴部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6例确诊为阴部神经痛的患者,采用阴部神经脉冲射频调节治疗,于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治疗后1个月(T2)、治疗后3个月(T3)和治疗后6个月(T4... 目的观察阴部神经脉冲射频在阴部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16例确诊为阴部神经痛的患者,采用阴部神经脉冲射频调节治疗,于治疗前(T0)、治疗后1周(T1)、治疗后1个月(T2)、治疗后3个月(T3)和治疗后6个月(T4)进行VAS评分及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并记录并发症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全部随访成功,T1、T2、T3和T4时患者VAS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T0时(P〈0.05)。随访期间有3例患者复发,经再次脉冲射频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随访期间疼痛较前加重,经口服药物可控制疼痛。本组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结论脉冲射频是治疗阴部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部神经痛 脉冲射频 镇痛
原文传递
应用NO_2和雌激素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振华 +1 位作者 史雪 史精华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364-367,共4页
目的: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大鼠,引起鼻黏膜类似慢性鼻炎的表现,对比几种方法的结果,探索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用NO2染毒,NO2染毒+肌注雌激素,SO2染毒+肌注雌激素(阳性对照组),分别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并与空白对照组... 目的: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大鼠,引起鼻黏膜类似慢性鼻炎的表现,对比几种方法的结果,探索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用NO2染毒,NO2染毒+肌注雌激素,SO2染毒+肌注雌激素(阳性对照组),分别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用HE染色中鼻甲黏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其余3组大鼠鼻黏膜的病理的改变,并测量黏膜的厚度、白细胞计数。在透射电镜下观察NO2染毒组中鼻甲黏膜改变。结果:光镜下单纯NO2染毒对鼻黏膜损伤严重,上皮细胞层几乎不见,黏膜下层充血水肿,腺体破坏严重,腺泡间炎细胞浸润;予以雌激素后,由于雌激素具有致黏膜上皮细胞鳞状化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且雌激素还能使黏膜上皮下结缔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增生,分泌增加,加上NO2的刺激作用,使得鼻黏膜呈现与慢性鼻炎相似的病理改变。行统计学的SNK比较和Tukey比较,空白对照组的黏膜厚度和炎细胞计数与其余3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黏膜显著变薄,炎症反应出现。NO2染毒和雌激素注射组的黏膜厚度和炎细胞计数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独NO2染毒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NO2染毒结合注射雌激素可以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电镜下细胞及细胞器明显肿胀,甚至破坏,胞浆内溶酶体增加,吞噬细胞器的残余碎片。结论:NO2染毒和雌激素肌注可以作为建立慢性鼻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慢性 疾病模型 动物 二氧化氮 雌激素 电子显微镜检查 透射
下载PDF
正中神经阻滞疗法中国疼痛学与麻醉学专家共识(2023版)
9
作者 姚军 李玲芝 +9 位作者 蒋文臣 李琳 任玉娥 史计月 孙涛 王珺楠 王颖 赵沛钰 张挺杰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02-219,共18页
为促进我国正中神经阻滞疗法的规范化,提高急慢性疼痛的治愈率和缓解率,本团队搜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编写了正中神经阻滞疗法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以下内容: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及影像学诊... 为促进我国正中神经阻滞疗法的规范化,提高急慢性疼痛的治愈率和缓解率,本团队搜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近年来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编写了正中神经阻滞疗法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以下内容:解剖和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及影像学诊断标准、适应证和禁忌证、常用药物、操作方法、术后并发症、效果评定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疼痛管理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神经影像学测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艳红 钟波 +4 位作者 王胜涛 张思彦 李三亮 陈华永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8-823,共6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技术评估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神经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志愿者30例行MRN检查,测量其L2~S1神经根发出于硬膜囊起始点位置... 目的利用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技术评估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神经安全性。方法自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选择志愿者30例行MRN检查,测量其L2~S1神经根发出于硬膜囊起始点位置、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测量L2~L5神经根与同侧硬膜囊边缘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2、L3、L4神经根均起始于对应上位椎间盘平面以下;70%的L5神经根起始于对应上位椎间盘平面以下,26.7%的起始于L4/5椎间盘平面,3.3%的起始于L4/5椎间盘平面上缘;70%的S1神经根起始于L5/S1椎间盘平面上缘,30%的起始于L5/S1椎间盘平面。左、右侧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同侧别的L2、L3、L4相比,L5、S1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较小,且S1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小于L5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2、L3、L4、L5神经根与同侧硬膜囊边缘距离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节段左、右侧神经根与同侧硬膜囊边缘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N可准确地测量腰脊神经解剖参数、确定L2/3~L5/S1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神经安全工作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经椎板间隙入路 完全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原文传递
消退素D1对突出髓核所致根性神经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华 左玲 +4 位作者 苗贵申 王珺楠 傅志俭 孙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9-824,共6页
目的研究消退素D1对突出髓核所致根性神经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选取5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消退素Dl10ng组、消退素Dl100ng组,每组14只,建立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症模型。术后1d... 目的研究消退素D1对突出髓核所致根性神经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选取56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消退素Dl10ng组、消退素Dl100ng组,每组14只,建立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症模型。术后1d、2d、3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10μl,消退素D110ng组和消退素D1100ng组分别注射含有消退素D110ng和100ng的PBS10μl。于术前1d及术后连续7d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术侧后肢50%缩足阈值(PWT)。术后7d,取大鼠脊髓组织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转录因子NF-κB/p65(NF—κB/p65)的含量变化。结果术后1d至7d,模型组大鼠50%PWT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3d、4d、5d、6d、7d,消退素10ng组与模型组比较,50%PWT显著升高(P〈0.05);术后2d、3d、4d、5d、6d、7d,消退素100ng组与模型组比较,50%PWT显著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退素10ng组和消退素100ng组的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消退素100ng组的蛋白含量下降更显著(P〈0.05)。与似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ERK、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消退素10ng组和消退素100ng组p-ERK及NF-κB/p6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消退素100ng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结论消退素D1通过蒯节炎症介质表达及p-ERK和NF—κB/p65通路的活性,促进神经根炎症的消退,为治疗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退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 根性神经痛 ERK NF—κB/p65
原文传递
消退素D2对椎间盘突出所致根性神经痛的作用
12
作者 张蓝予 左玲 +5 位作者 朱庆 刘志华 温爽 傅志俭 孙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 观察消退素D2(RvD2)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根性神经痛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RvD2组,每组大鼠12只。模型组和RvD2组均采用自体髓核组织填充法制作... 目的 观察消退素D2(RvD2)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根性神经痛模型大鼠的影响。 方法 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RvD2组,每组大鼠12只。模型组和RvD2组均采用自体髓核组织填充法制作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相应手术部位,不作其它处理。造模成功后连续3d对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鞘内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10μl,RvD2组则鞘内给予RvD2溶液10ng/10μl。于造模前1d和造模成功后连续7d观察3组大鼠术侧的50%缩足阈值(PWT),并于造模成功后第7天获取大鼠术侧L4至L6节段脊髓背角,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t-AKT),磷酸化的糖原合成激酶3β(p-GSK-3β)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的蛋白表达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10(IL-10)的蛋白表达含量。 结果 造模成功后第1~7天,模型组和RvD2组大鼠50%PWT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第3~7天,RvD2组的50%PWT分别为(6.31±2.11)g、(7.37±1.58)g、(7.96±1.73)g、(8.46±1.55)g、(8.55±1.44)g,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第7天,模型组和RvD2组的p-AKT和p-GSK-3β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vD2组的p-AKT和p-GSK-3β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第7天,模型组和RvD2组大鼠脊髓背角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以及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RvD2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以及抗炎因子TGF-β1和IL-10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vD2可减轻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大鼠的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退素D2 椎间盘突出症 根性神经痛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脂氧素A4对椎间盘突出所致大鼠根性神经痛的影响
13
作者 苗责申 孙涛 +4 位作者 丛木林 罗剑刚 丁欣利 傅志俭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7,共6页
目的观察脂氧素A4对椎间盘突出所致大鼠根性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建立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1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10μl生理盐水)、脂氧素A。10ng组(模型... 目的观察脂氧素A4对椎间盘突出所致大鼠根性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8只,建立非压迫性椎间盘突出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1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模型+10μl生理盐水)、脂氧素A。10ng组(模型+10ng脂氧素A4)、脂氧素A4 100ng组(模型+100ng脂氧素A4),每组12只。手术当天及术后连续3d鞘内注射脂氧素A4或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并测定50%缩足阈值(50%PWT)。术后7d取大鼠术侧腰段脊髓背角,用Westernblot法测定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蛋白表达量,并用ELISA技术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假手术组50%PWT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与组内术前比较,对照组和脂氧素A4 10ng组术后各时间点的50%PWT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术后同时间点比较,对照组和脂氧素A4 10ng组术后各时间点的50%PWT较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脂氧素A4 10ng组术后3d[(8.90±2.76)g]、5d[(8.56±2.77)g]的50%PWT较高(P〈0.05)。脂氧素A4 100ng组术后2d、3d、4d、5d、6d、7d的50%PWT显著较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脂氧素A4 10ng组和脂氧素A4 100ng组p-JNK、p-ERK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脂氧素A4 10ng组和脂氧素A。100ng组p-JNK、p-ERK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脂氧素A4 100ng组下降更明显(P〈0.05),呈剂量依赖性。各组t-JNK和t-ERK蛋白含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脂氧素A4 10ng组和脂氧素A4 100ng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脂氧素A4 10ng组和脂氧素A4 100ng组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氧素A4 椎间盘突出 炎症 根性神经痛
原文传递
卡介苗(BCG)免疫治疗T_1期膀胱高级别移行细胞癌病人的长期随访
14
作者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T<sub>1</sub>期膀胱肿瘤的治疗将临床医师置于一进退两难的境地。大部分泌尿外科医师倾向于首先行TUR切除一切肉眼可见的肿瘤,而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其复发。BCG在T<sub>1</sub>G<sub>3</sub>... T<sub>1</sub>期膀胱肿瘤的治疗将临床医师置于一进退两难的境地。大部分泌尿外科医师倾向于首先行TUR切除一切肉眼可见的肿瘤,而后进行膀胱灌注治疗,预防其复发。BCG在T<sub>1</sub>G<sub>3</sub>膀胱癌患者非常成功地减少了疾病的复发和进展,因而被认为是高危表浅性移行细胞癌(TCC)的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T<sub>1</su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行细胞癌 复发时间 肿瘤复发 患者 治疗后 病理分级 持续灌注 进展 辅助性治疗 长期随访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讯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纠缠不清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6
作者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10期45-45,共1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病。民间称它为“缠腰龙”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该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据统计,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9%~34%,且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皮肤病。民间称它为“缠腰龙”等,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该病好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据统计,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9%~34%,且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病毒 春秋季节 水痘 及时治疗 再次激活 缠腰龙 后遗症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真的是“天下第一痛”吗
17
作者 《家庭健康(医学科普)》 2019年第9期44-44,共1页
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占70%~80%,10岁以下亦有个别发病。疼痛主要是发生在半侧面部,下颌、牙龈、牙齿及眼部周围,呈发作性的烧灼样、针刺样疼痛,可因说话、洗脸... 被称为“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者占70%~80%,10岁以下亦有个别发病。疼痛主要是发生在半侧面部,下颌、牙龈、牙齿及眼部周围,呈发作性的烧灼样、针刺样疼痛,可因说话、洗脸、进食、刷牙等动作,触动“扳机点”而引起疼痛发作,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根据资料统计,其患病率为182.8人/10万,女性略多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神经系统疾病 中老年人 身体健康 发作性 常见病 疼痛 扳机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