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骨关节炎两种动物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瑞甫 胡蕴玉 +4 位作者 吴银松 黄鲁豫 吕荣 白建平 王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497-1499,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两种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效果及其适用条件。[方法]17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Hu lth模型组、韧带切除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建模后第1、3、6周取双侧股骨髁部,比较各组骨关节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结果]两模型组M ank in&... [目的]探讨建立两种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效果及其适用条件。[方法]17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Hu lth模型组、韧带切除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建模后第1、3、6周取双侧股骨髁部,比较各组骨关节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结果]两模型组M ank in'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软骨退变进行性加重。Hu lth模型组关节炎程度较严重,类似骨关节炎中晚期,韧带切除模型组类似骨关节炎早期或中期。[结论]Hu lth模型组和韧带切除模型组均能建立标准的骨关节炎动物模型。Hu lth模型组适用于外科手术治疗方面研究,韧带切除模型适合发病机理、药物治疗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Hulth模型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复位结合克氏针对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付立策 瑞甫 许卫东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3843-384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克氏针联合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1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给予外...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克氏针联合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期间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中心收治的1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术后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掌倾角[(4.61±1.32)°vs(4.57±1.40)°]、尺偏角[(15.22±2.81)°vs(15.28±2.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7.99±1.34)°vs(7.93±1.38)°]、尺偏角[(19.26±2.83)°vs(19.25±2.81)°]均显著增加,且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背消肿时间、疼痛环节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2±1.9)d、(3.1±0.5)d、(34.2±8.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7±2.2)d、(4.8±0.6)d、(45.4±8.3)d,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复位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快,腕关节功能恢复理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足母]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明武 宋健 +4 位作者 宋力 周立 瑞甫 幸超峰 李士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足母]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6例拇指V度缺损的患者,采用[足母]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骨、关节、肌腱等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跖趾关节附近截... 目的探讨[足母]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6例拇指V度缺损的患者,采用[足母]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骨、关节、肌腱等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跖趾关节附近截断跖骨头.跖骨头沿矢状面由背侧向跖侧翻转70°~80°,修整骨折断面后与跖骨重组.重建掌指关节及部分掌骨。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再造拇指6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相近.指端两点分辨觉1.0~2.0cm。对掌功能恢复满意,掌指关节活动度屈曲最大可达50°同时有适度背伸功能。指骨愈合良好、无明显骨质吸收及关节变性。供足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例,良3例。结论应用躅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复合组织再造的拇指.重建了掌指关节及部分掌骨.使再造后的拇指恢复了掌指关节的生理弧度及合适的长度,功能满意,是修复拇指伴掌骨缺损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甲皮瓣 跖骨 第二足趾 拇指再
原文传递
以腓动脉远端穿支血管供血为蒂的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力 幸超峰 +5 位作者 熊颖杰 瑞甫 王飞云 王瑞金 李士民 周明武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感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对23例足踝部软组织(跟腱)缺损及骨感染的患者,设计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管蒂,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供血的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瓣在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骨感染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9月,对23例足踝部软组织(跟腱)缺损及骨感染的患者,设计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管蒂,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腓动脉下段穿支供血携带腓肠神经逆行岛状(复合)皮瓣或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切取范围3cm×5cm~10cm×18cm。结果术后21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后经过二期扩创游离植皮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21d。随访2~9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无色素沉着、溃疡,皮瓣感觉恢复约S2,跟腱重建患者踝关节达功能位,恢复了劳动能力。结论以腓动脉远端穿支血管供血为蒂的小腿后外侧(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变异率低,切取方便,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且不牺牲肢体主要血管,是修复小腿中下部、踝关节周围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尤其对修复足踝部骨外露,骨髓炎,跟腱缺损,复合组织瓣(携带跟腱及肌肉)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皮瓣 腓动脉 足踝 穿支血管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幸超峰 周明武 +2 位作者 李士民 瑞甫 宋力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467-46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加。继而引起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也明显增多。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谵妄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于麻醉对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和术后谵妄的护理方面。但整体来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接受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加。继而引起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也明显增多。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谵妄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集中于麻醉对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和术后谵妄的护理方面。但整体来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在国内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外科医师的重视。为此,笔者对术后谵妄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髋部 术后谵妄 老年人
下载PDF
自固定式人工椎体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瑞甫 王臻 +1 位作者 李涤尘 刘金广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817-820,共4页
目的 :设计一种勿需联合使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器的自固定式人工椎体 ,用于治疗脊柱肿瘤和椎体爆裂性骨折。方法 :提取脊柱各项数据 ,经CAD设计软件处理及有限元分析 ,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14V加工制成。将 8具成人新鲜尸体的腰椎 (L1~L5... 目的 :设计一种勿需联合使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器的自固定式人工椎体 ,用于治疗脊柱肿瘤和椎体爆裂性骨折。方法 :提取脊柱各项数据 ,经CAD设计软件处理及有限元分析 ,采用医用钛合金Ti6A14V加工制成。将 8具成人新鲜尸体的腰椎 (L1~L5)随机分组 ,测量正常脊柱及人工椎体替换模型的生物力学性能 ,进行医学统计分析。结果 :与正常椎体对照组相比 ,人工椎体置换模型在纵向压缩、前曲、后伸、左右侧弯方面稳定性较好 (P <0 .0 5 ) ,在左右扭转及屈服强度实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疲劳实验中人工椎体模型完好。结论 :该人工椎体设计合理 ,生物力学性能良好 ,能重建脊柱稳定 ,勿需联合使用前路或后路内固定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体 生物力学 内固定器 腰椎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骨(膜)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明武 幸超峰 +6 位作者 宋力 瑞甫 朱杰 王飞云 李士民 宋鹏 熊颖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以穿支血管为蒂胫后动脉穿支骨(膜)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手部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前行小腿部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依据胫后动脉造影结果及解剖特点,选择以胫骨滋养动脉... 目的探讨以穿支血管为蒂胫后动脉穿支骨(膜)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例外伤性手部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前行小腿部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依据胫后动脉造影结果及解剖特点,选择以胫骨滋养动脉或胫后动脉发出的骨(膜)皮穿支血管为蒂,切取胫后动脉穿支胫骨骨(膜)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骨和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瓣切取大小为1.5cm×0.6cm×0.4cm。3.5cm×0.7cm×0.5cm。皮瓣切取面积为4.0cm×3.5cm~7.0cm×4.0cm。结果术后9例复合组织瓣完全存活,随访时间为3-18个月,骨缺损植骨处骨折线于术后3—4个月消失,骨折全部愈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8.9%,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手部复合组织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胫骨骨(膜)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不牺牲主干血管,供区与受区血管管径相当,便于血管吻合,组织移植后对供区影响小,骨愈合时间短,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复合组织瓣
原文传递
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前足中小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8
作者 宋力 幸超峰 +6 位作者 沈立云 周明武 瑞甫 王飞云 熊颖杰 朱杰 李士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前足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给予骨折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皮肤回植及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等处理,7~10d后,待组织坏死界限清晰后,进行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 目的 探讨游离腓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3例前足严重创伤患者,急诊给予骨折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皮肤回植及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等处理,7~10d后,待组织坏死界限清晰后,进行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术,皮瓣切取面积为3.0cm×5.0cm~6.0cm×10.0cm,供区全厚皮打包加压包扎.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动脉血管危象,探查后部分成活,植皮后痊愈.10例获得了1个月~2年随访,无色素沉着及溃疡,外观满意.8例感觉达S 3,4例达S 2.结论 游离腓浅动脉单一穿支皮瓣为穿支皮瓣的延伸,符合现代皮瓣移植的最新观点,具有可一期修薄,不牺牲主干血管,解剖相对简单,供区损伤小,手术在同一区域等优点,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浅动脉 前足缺损 穿支皮瓣
下载PDF
不同供血方式的小腿后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付立策 瑞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供血方式小腿后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12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研... 目的:探讨选择不同供血方式小腿后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126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研究组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观察术后供区成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供区穿支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PSV)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68%、皮瓣成活率为96.8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27%、皮瓣成活率为10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皮瓣长度、皮瓣宽度、皮瓣长宽比、皮瓣面积、住院天数、手术次数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皮肤温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7d、14d、30d、3个月PSV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供血方式小腿后外侧带蒂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各有优缺点,要结合患者病情、年龄、皮瓣大小及功能需求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方式 小腿后外侧带蒂皮瓣 足踝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振峰 瑞甫 +3 位作者 江小萌 付立策 张凯 周明武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修复前臂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应用MSAP修复前臂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9~57岁,平均41岁;其中前臂6例,足部7例,足部创面均位于前... 目的 探讨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SAP)修复前臂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应用MSAP修复前臂及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9~57岁,平均41岁;其中前臂6例,足部7例,足部创面均位于前中足.皮瓣切取面积为3.0 cm×4.0 cm^7.0 cm×15.0 cm.修复足部创面时均选用同侧小腿,小腿供区创面均进行一期直接缝合.术后通过门诊复查及微信方式,对皮瓣外形、感觉及供区恢复情况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及坏死,3例术后存在感染,给予换药及抗炎治疗后创面逐渐愈合.术后随访11例(2例外省患者失访),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2个月,未发现供区明显功能障碍,受区皮瓣外形良好;7例感觉恢复至S2~S3,TPD 6~9 mm.结论 游离MSAP不损伤主干血管,血管蒂长,穿支恒定,皮下脂肪相对较薄,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及足部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前臂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中上段穿支走行特点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扬 周明武 +5 位作者 瑞甫 朱杰 宋力 熊颖杰 张迅 周立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6期527-530,共4页
背景:目前临床中缺乏对小腿内侧中上段胫后动脉穿支及其分支走行特点的解剖学研究。目的:探讨小腿内侧中上段胫后动脉穿支及其分支走行特点,为以穿支为蒂的游离或桥式组织瓣设计与切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 背景:目前临床中缺乏对小腿内侧中上段胫后动脉穿支及其分支走行特点的解剖学研究。目的:探讨小腿内侧中上段胫后动脉穿支及其分支走行特点,为以穿支为蒂的游离或桥式组织瓣设计与切取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收集2004年6月至2014年12月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保存的有关小腿内侧中上段胫后动脉穿支走行的临床病例解剖照片,并查阅相关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对部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小腿内侧中上段胫后动脉穿支走行有5种类型。依据穿支的不同类型,临床的应用结果:胫后动脉穿支皮瓣278例,以穿支为蒂双叶皮瓣5例,以穿支为蒂嵌合组织瓣17例,以健侧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骨皮瓣桥式转移修复患侧胫骨骨缺损、骨髓炎2例。术后随访,均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以胫后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或桥式组织瓣不会牺牲知名血管,对供区影响小,受区恢复好,是一类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内侧 胫后动脉穿支 皮瓣移植 临床解剖
下载PDF
掌背动脉逆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复杂损伤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力 沈立云 +5 位作者 周明武 瑞甫 幸超峰 熊颖杰 李士民 朱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7期691-693,共3页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并血管、神经、肌腱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掌背动脉的血供解剖学特点,设计以第2、3、4掌背动脉为供血的逆行岛状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携带皮下浅静脉桥接指固有动脉缺损、掌...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损伤并血管、神经、肌腱缺损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掌背动脉的血供解剖学特点,设计以第2、3、4掌背动脉为供血的逆行岛状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携带皮下浅静脉桥接指固有动脉缺损、掌背神经桥接指固有神经缺损、示小指固有伸肌腱修复关节囊或肌腱缺损、掌骨骨(膜)瓣修复指骨缺损。结果 19例中18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第1天肿胀,静脉回流不畅,拆除缝合线,远端约1 cm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温度觉、深感觉良好,皮瓣两点分辨率为4-10 mm。修复伸肌腱者无需二次松解,患指外形及功能满意,供区外形及功能正常。按皮瓣功能7项检查指标进行评定:优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 掌背动脉逆行复合组织瓣是修复杂手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具有解剖简单、一期完成手术、血管变异率低等优点,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掌背动脉 组织移植
原文传递
打造精品显微专科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侯建玺 瑞甫 谢书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郑州仁济医院是国内首家三级创伤显微外科专科医院。二十余年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理念,通过4个“五年规划”,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加强优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显微外科专科优势,贡献出“断指17节段再植成功”“... 郑州仁济医院是国内首家三级创伤显微外科专科医院。二十余年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理念,通过4个“五年规划”,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发展,加强优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强化显微外科专科优势,贡献出“断指17节段再植成功”“九个月幼儿断臂再植”“断臂寄养再植”“断臂产子”“阴茎多节离断再植成活”等多个经典案例,在国际、国内显微外科学术舞台上展现郑州仁济医院风彩。未来医院必将继续努力奋斗,传承创新,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民营医院 血管吻合 学科建设 人才队伍 发展规划
原文传递
兔骨关节炎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瑞甫 胡蕴玉 +5 位作者 吴银松 王臻 黄鲁豫 吕荣 王军 白建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便捷实用的兔骨关节炎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方法,以适应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关节炎软骨缺损研究的要求。方法5-7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2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kg。根据侧别,分为改良侧(左侧膝)及对照侧(右侧...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便捷实用的兔骨关节炎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方法,以适应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关节炎软骨缺损研究的要求。方法5-7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2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kg。根据侧别,分为改良侧(左侧膝)及对照侧(右侧膝)。改良侧分别切除兔内侧半月板、前十字韧带并在股骨髌沟部制造一直径4mm,深3mm的软骨缺损,对照侧仅切除内侧半月板和前十字韧带。分别在术后第3周和第6周在双侧股骨髁部和髌沟部取材,比较两种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大体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Mankin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周,改良侧股骨髌沟软骨缺损仍明显存在,但缺损面直径减小,股骨髌沟墨汁染色均达Ⅳ级,光学显微镜下示股骨髌沟软骨缺损达钙化层以下;而对照侧股骨髌沟墨汁染色均未达Ⅳ级。术后3周,改良侧股骨髌沟部Mankin法OA评分(11.82±1.07)分,对照侧(2.37±0.62)分;术后6周,改良侧股骨髌沟部Mankin法OA评分(13.29±1.15)分,对照侧(5.65±1.03)分;改良侧与对照侧股骨髌沟部M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股骨髁部Mankin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侧关节软骨退变进行性加重。结论改良侧和对照侧均能获得满意的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改良侧在股骨髌沟处形成一个明显的陈旧性软骨缺损,为应用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骨关节炎软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种便捷实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关节 模型 动物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5
作者 幸超峰 周明武 +5 位作者 瑞甫 宋力 李士民 王飞云 王瑞金 熊颖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切取面积32cm×17cm~15cm×7cm.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蒂8例,以腓动脉终末穿... 目的 探讨应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皮瓣切取面积32cm×17cm~15cm×7cm.以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蒂8例,以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为蒂4例.结果 皮瓣完全成活11例,1例术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面积约1.0cm×1.5cm),经换药伤口愈合.随访时间6个月~3年,皮瓣外形满意,供区植皮无溃疡或磨损,行走步态接近正常.结论 采用跨区供血小腿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供血可靠,是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动脉穿支 跨区供血 移植 腓浅动脉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异位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明武 罗彦平 +5 位作者 瑞甫 宋力 李扬 张迅 徐立博 王义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904-190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兔同种异体大段胫骨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再血管化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健康成年(6月龄)中国白兔70只,体质量(2.5±0.5)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30只、对照组(自体骨组)30只,余10只用作制备同种异...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段兔同种异体大段胫骨与自体大段胫骨异位再血管化程度的差异性。方法健康成年(6月龄)中国白兔70只,体质量(2.5±0.5)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同种异体骨组)30只、对照组(自体骨组)30只,余10只用作制备同种异体骨供体。实验组将制备好的1.5 cm长兔异体胫骨段置于兔大腿隐动脉处的股直肌与股内侧肌的间隙内,1.0克氏针固定于股骨上。对照组取与实验组相同部位等长自体胫骨同法置于兔大腿相应部位。分别于术后4、8、12周通过大体标本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CD34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VEGF主要存在于新生血管周围、成骨细胞、软骨细胞以及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CD34主要分布在以哈弗管为中心的血管内皮细胞。术后4、12周,实验组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4.50±2.01)vs(5.50±1.35),术后12周(4.10±1.52)vs(3.60±1.58),P>0.05)];术后8周,实验组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0±1.07)vs(8.60±2.17),P<0.05],且两组VEGF的表达量4周少于8周(P<0.05),8周多于12周(P<0.05)。术后4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0±1.83)个∕视野vs(7.30±1.34)个∕视野,P<0.05];术后8、12周,实验组CD34阳性血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13.30±1.95)个∕视野vs(13.80±2.62)个∕视野,术后12周(10.90±2.28)个∕视野vs(11.80±1.22)个∕视野,P>0.05];两组CD34阳性血管数4周少于8周(P<0.05),8周多于12周(P<0.05)。结论兔同种异体大段胫骨段置于含有知名血管血供丰富的肌肉间隙内2个月能够完成再血管化,与自体骨无明显差异,证实了同种异体大段胫骨段异位再血管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骨 皮质骨 血管化 VEGF CD34
下载PDF
以腓肠肌内侧血管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士民 刘林嶓 +6 位作者 周明武 幸超峰 瑞甫 宋力 朱杰 王飞云 王瑞金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患肢腓肠肌内侧血管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胫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良好。结论对小腿主干血管损伤伴骨外露、骨髓炎的...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患肢腓肠肌内侧血管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小腿胫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良好。结论对小腿主干血管损伤伴骨外露、骨髓炎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患肢腓肠肌内侧血管供血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避免采用健侧血管供血的桥式皮瓣修复,有效地保护了健侧小腿的胫后动脉,缩短疗程,减少双腿固定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小腿 移植 缺损
下载PDF
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46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幸超峰 周明武 +1 位作者 宋力 瑞甫 《人民军医》 2013年第9期1061-1062,共2页
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跖、趾骨复杂骨折,骨质、肌腱外露。虽创面面积不大,但因部位特殊,修复要求较高,临床处理较为困难[1-3]。近年来,随着对穿支皮瓣的深入研究,使得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突破了采用交腿皮瓣修复或培养肉芽植... 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跖、趾骨复杂骨折,骨质、肌腱外露。虽创面面积不大,但因部位特殊,修复要求较高,临床处理较为困难[1-3]。近年来,随着对穿支皮瓣的深入研究,使得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突破了采用交腿皮瓣修复或培养肉芽植皮等传统方法的限制。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们采用不同供区穿支皮瓣带蒂或游离移植,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4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前足 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辛伐他汀对IL-1α诱导的兔关节软骨胶原降解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银松 胡蕴玉 +2 位作者 瑞甫 魏义勇 白建萍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软骨基质中胶原降解的保护作用。方法取5周龄兔膝关节软骨进行体外组织块培养,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双氯芬酸钠及地塞米松预处理,再用IL-1α诱导软骨基质降解,15天后收集培养上清,用碱水解法检测其中羟脯氨酸...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软骨基质中胶原降解的保护作用。方法取5周龄兔膝关节软骨进行体外组织块培养,分别给予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双氯芬酸钠及地塞米松预处理,再用IL-1α诱导软骨基质降解,15天后收集培养上清,用碱水解法检测其中羟脯氨酸的含量,以评价软骨基质中胶原的降解程度。结果辛伐他汀可抑制软骨基质中胶原的降解,并与药物浓度成正比;双氯芬酸钠未显示出对胶原降解的抑制作用,而地塞米松在低浓度时没有抑制作用,只有在高浓度情况下才有抑制作用。结论辛伐他汀对IL-1α诱导的软骨基质降解具有保护作用,它在骨关节炎等软骨破坏性疾病中的应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羟脯氨酸 关节软骨
下载PDF
一蒂双叶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幸超峰 周明武 +4 位作者 瑞甫 李士民 宋力 王飞云 王瑞金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7期577-579,共3页
目的探讨一蒂双叶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 ̄05—2012 ̄05依据胫后动脉各穿支分布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并切取以胫后动脉为蒂的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肢体两邻近创面16例,将两分叶穿支皮瓣重新组合... 目的探讨一蒂双叶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6 ̄05—2012 ̄05依据胫后动脉各穿支分布的解剖学特点,设计并切取以胫后动脉为蒂的双叶穿支皮瓣修复肢体两邻近创面16例,将两分叶穿支皮瓣重新组合改形后修复不规则创面6例。其中游离移植12例,同侧带蒂转移8例,健侧桥式转移2例。结果 22例44叶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优良,供区植皮无溃疡或磨损。结论对于肢体两邻近创面、洞穿性创面以及不规则形状的创面,采用胫后动脉分叶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具有设计灵活、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皮瓣供血可靠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组织移植 显微外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