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语水平影响双语者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机制:链式中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毅 姜可欣 李亚丹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39,共9页
以往研究虽验证了二语水平对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影响,并确认了创造性思维领域的双语认知优势,然而对这种影响可能存在的复杂认知机制及影响路径缺少系统探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语言背景问卷、双语切换问卷、认识灵活性测验和创造性思维测验... 以往研究虽验证了二语水平对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影响,并确认了创造性思维领域的双语认知优势,然而对这种影响可能存在的复杂认知机制及影响路径缺少系统探究。为此,本研究通过语言背景问卷、双语切换问卷、认识灵活性测验和创造性思维测验,采用链式中介分析方法,以探究二语水平影响创造性思维的潜在认知机制。结果表明,在二语水平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既有直接效应,也有间接效应。直接效应表现为"二语水平→创造性思维"的认知路径,间接效应则包括了"二语水平→双语切换能力→创造性思维""二语水平→认知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和"二语水平→双语切换能力→认知灵活性→创造性思维"三条认知路径。研究结果为创造性思维领域双语认知优势的有关理论解释提供了实验证据,也拓宽了外语教育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水平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 双语切换 认知灵活性
下载PDF
二语水平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执行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毅 李亚丹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0,共7页
以往研究虽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创造性思维中的双语优势效应,但鲜有研究致力于二语水平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机制的探讨,且相关结论并不一致。为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深入探究二语水平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本研究通过5个实验对二者间... 以往研究虽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创造性思维中的双语优势效应,但鲜有研究致力于二语水平影响创造性思维的认知机制的探讨,且相关结论并不一致。为弥补先前研究的不足,深入探究二语水平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本研究通过5个实验对二者间的关系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显示:大学生二语水平对其创造性思维有显著影响,二语高水平被试的整体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思维均显著高于低水平者,但不同二语水平被试在聚合思维上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执行功能在上述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即仅当被试的抑制功能和转换功能水平较低时,二语水平对创造性思维的显著影响才会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水平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执行功能
原文传递
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亚丹 杜颖 +4 位作者 谢聪 刘春宇 杨毅 李阳萍 邱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9-534,共16页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为探究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且有效的研究方法。近些年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创造力联想理论及扩散激活模型,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 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为探究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提供了可靠且有效的研究方法。近些年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基于创造力联想理论及扩散激活模型,通过元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的整体关系,并且分析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本文经过文献检索和筛选后获得14项研究,提取r值作为效应值(共53个效应值,4729个独立样本),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显示: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379,95%CI[0.300,0.452]);二者的相关强度受到被试年龄和创造性思维不同测量指标的调节。研究结果表明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关系密切,同时解释了以往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上述结果不仅能为更深入地探讨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解释,而且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语义距离与创造性思维二者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为更好地解释、预测和提升创造力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语义距离 创造力测量 元分析
下载PDF
口译之听辨与理解
4
作者 杨毅 刘真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22-125,共4页
口译过程主要由原语听辨、理解和译语复述三大环节组成,其中对原语的听辨是口译的基础,之后的两个环节依此才能得以展开;而对原语的理解则是口译的核心,理解的核心又是意义,辅之以逻辑关系、语外信息等技术。因此意义连接了听辨和... 口译过程主要由原语听辨、理解和译语复述三大环节组成,其中对原语的听辨是口译的基础,之后的两个环节依此才能得以展开;而对原语的理解则是口译的核心,理解的核心又是意义,辅之以逻辑关系、语外信息等技术。因此意义连接了听辨和理解连个程序,在口译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详细描写听辨、意义和理解的要素、过程及各自的层次,最终说明了三者的运作机理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译 听辨 意义 理解
下载PDF
论“对等”范畴在西方译史中的变迁
5
作者 杨毅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翻译标准在很长时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等,这种对等可以看作翻译过程中某一方面的等值不变。文章从翻译史演进的角度探讨"对等"范畴从古至今的变迁,从古代字对字的死译到后来较为灵活的意译,再到现代的多元系统论、女性主义... 翻译标准在很长时期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等,这种对等可以看作翻译过程中某一方面的等值不变。文章从翻译史演进的角度探讨"对等"范畴从古至今的变迁,从古代字对字的死译到后来较为灵活的意译,再到现代的多元系统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后殖民翻译理论等,都在寻求文本中某些方面的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史 翻译理论 直译 意译 对等
下载PDF
中西口译研究历史特征之比较
6
作者 杨毅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158-161,共4页
口译研究是译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鉴于其瞬时性和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又是译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全球化、脑科学、语言学的带动下,口译研究取得实质进展。其神秘色彩被渐渐被剥落,但又显现出口译学科的极端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 口译研究是译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鉴于其瞬时性和对其他学科的依赖性又是译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全球化、脑科学、语言学的带动下,口译研究取得实质进展。其神秘色彩被渐渐被剥落,但又显现出口译学科的极端复杂性。长期以来西方口译研究一直在该领域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中国口译界则积极吸收其理论成果,步伐紧随其后,但仍未能摆脱"跟随"实质。近年来中国口译研究在积极寻求"走出去"之路,逐渐形成了稍具中国特色的口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口译 译员
下载PDF
会话含义理论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真 杨毅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132-133,150,共3页
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典型特征的反映。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将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所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引入习语翻译中,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原... 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典型特征的反映。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将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所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引入习语翻译中,探讨英语习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含义理论 习语翻译 非规约含义 文化背景
下载PDF
语篇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
8
作者 旷战 杨毅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7-22,共6页
语法隐喻的系统层次体现具有元冗余特征,这种元冗余特征促成了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在于词汇语法层次的意义潜势选择延伸到概念语法隐喻与人际语法隐喻的语义区域,与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相冗余。语篇隐喻的... 语法隐喻的系统层次体现具有元冗余特征,这种元冗余特征促成了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在于词汇语法层次的意义潜势选择延伸到概念语法隐喻与人际语法隐喻的语义区域,与隐喻性主位和隐喻性新信息相冗余。语篇隐喻的转移本质源于语法隐喻的元冗余效应,这种内在的隐喻体现特征促成语篇隐喻效应形成的同时,也限制了语篇隐喻在词汇语法层的可操作性,因而语篇隐喻的概念是冗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隐喻 元冗余效应 语篇隐喻 可操作性
下载PDF
翻译批评的性质及地位解析
9
作者 杨毅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10期122-124,141,共4页
总体上看翻译批评的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两个方面是关于其性质和地位的研究。在性质方面,由于翻译批评是一种同时兼顾感性因素和含理性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性质中包含六大要素,即主观性与客观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 总体上看翻译批评的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两个方面是关于其性质和地位的研究。在性质方面,由于翻译批评是一种同时兼顾感性因素和含理性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其性质中包含六大要素,即主观性与客观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通过对这些特性的论述,说明了翻译批评拥有两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翻译本身即为一种批评,二是翻译批评即批评之上的批评。在此基础之上,最终论证了发展翻译批评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翻译批评 翻译理论 翻译实践
下载PDF
穿行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凶年纪事》复调话语的空间维度
10
作者 朱晓媛 杨毅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9期111-113,共3页
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深度感、历史感和主体性之后进入了一个"杂语"的时代。巴赫金的"复调"之义正在于此,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声音彼此相互对话交流。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借助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 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深度感、历史感和主体性之后进入了一个"杂语"的时代。巴赫金的"复调"之义正在于此,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声音彼此相互对话交流。后殖民文学代表人物J.M.库切借助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形式,通过杂糅了虚构与非虚构,在《凶年纪事》中以其独特叙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声部的世界,使作品极端地体现其复调话语无限的空间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与后现代 复调话语 对话性 《凶年纪事》
下载PDF
后现代视域下情感隐喻的体验基础探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孝英 杨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情感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抽象的和难以用实证来研究的理论之一。鉴于此,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神经语言学三方面对情感隐喻体验基础理据的探究发现: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研究认知语言学里的情感隐喻理论不失为... 情感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抽象的和难以用实证来研究的理论之一。鉴于此,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神经语言学三方面对情感隐喻体验基础理据的探究发现: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研究认知语言学里的情感隐喻理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拓宽了情感隐喻研究的视野;同时也验证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性与体认性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隐喻 后现代主义 认知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神经语言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