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预测 被引量:78
1
作者 周晓农 +4 位作者 洪青标 孙乐平 梁幼生 黄轶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62-265,i001,i002,共6页
目的 预测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程度及范围。 方法 利用全国 193个气象站 195 1~2 0 0 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GIS)气象数据库 ,分析全国日均温度变化趋势。利用已建立的钉螺和日本血吸虫有效积温 (SDT... 目的 预测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程度及范围。 方法 利用全国 193个气象站 195 1~2 0 0 0年的气象数据资料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 (GIS)气象数据库 ,分析全国日均温度变化趋势。利用已建立的钉螺和日本血吸虫有效积温 (SDT)模型的结果 ,构建全国不同地区血吸虫病气候 传播模型 ,计算各地钉螺和日本血吸虫年有效积温(ET) ,并应用GIS等技术比较分析ET/SDT比值的时空分布。以 2 0 3 0年和 2 0 5 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 1.7℃和2 .2℃为依据 ,预测未来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扩散趋势和高危地带。 结果 建立了全国血吸虫病气象GIS数据库 ,在以前的 5 0年中全国平均温度略呈上升趋势 ,尤其在上世纪 90年代后上升趋势明显 ,回归方程为T年平均 =0 .0 198X -2 8.476。构建了血吸虫病气候 传播模型 ,钉螺和日本血吸虫的ET/SDT的比值随年代略呈上升趋势 ,日本血吸虫的潜在分布区域大于钉螺潜在分布区域。 2 0 3 0年和 2 0 5 0年血吸虫病潜在传播区域预测分布图显示 ,血吸虫病流行区将明显北移 ,2 0 5 0年血吸虫病潜在流行的敏感区域较 2 0 3 0年的明显扩大。 结论 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将随气候变暖出现北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流行区 钉螺 日本血吸虫 ET 比值 上升趋势 高危 有效积温 日均温 立地
下载PDF
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Ⅲ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后疫情回升地区疫情变化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林丹丹 +16 位作者 吴晓华 朱蓉 汪奇志 吕尚标 韩阳清 肖瑛 张奕 陈文 熊孟涛 林睿 张利娟 徐俊芳 张世清 汪天平 闻礼永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0-357,共8页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控制(传控)和传播阻断(传阻)后疫情回升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为修订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巩固达标地区防治成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7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中的12个疫情回升县(市、区),采用...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达到传播控制(传控)和传播阻断(传阻)后疫情回升地区的疫情变化情况,为修订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巩固达标地区防治成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7个血吸虫病流行省中的12个疫情回升县(市、区),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各县达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至2008年或2009)的疫情数据及相关资料,分析其疫情变化情况及达标后疫情回升因素。结果达传控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5±3年。山丘型和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分别在达标后第7年和第12年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10%以上,水网型流行区钉螺面积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感染性钉螺密度的回升时间与活螺密度的回升高峰基本一致;湖沼型流行区在达传控后2年居民感染率即回升至〉10%。达传阻后疫情回升县的疫情巩固时间平均为7±4年。达传阻后湖沼型、水网型和山丘型流行区的人群感染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但钉螺面积在达传阻后的3~6年先后回升至历史累计有螺面积的2%以上,而活螺密度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则在钉螺面积回升的当年或随后2~3年相继出现回升。结论受生物、自然、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控和传阻达标地区疫情回升主要表现为螺情回升。建议修订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流行区的螺情变化规律、钉螺面积或感染性钉螺密度等因素对疫情的影响。传控和传阻地区应建立敏感而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达标后的疫情监测和巩固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传播阻断 疫情 回顾性调查 中国
原文传递
全球气候变暖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52
3
作者 周晓农 +4 位作者 孙乐平 洪青标 王汝波 华政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血吸虫病 传播 潜在影响
原文传递
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布态势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胡晓抒 周晓农 +4 位作者 孙宁生 赵金扣 武鸣 王培桦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江苏 恶性肿瘤 GIS 地理分布特征 空间分析
原文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在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5
作者 周晓农 +1 位作者 孙乐平 洪青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78-381,共4页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下载PDF
全国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周晓农 孙乐平 +10 位作者 姜庆五 郭家刚 汪天平 林丹丹 洪青标 黄轶昕 张世清 汪奇志 胡飞 郭京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1-263,I001,共4页
目的 了解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空间分布。方法 收集全国两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 ,建立相关数据库 ,在ArcView 3 .0a软件的支持下 ,与建立的数据库相联 ,并进行空间分析。对抽样调查的人群和耕牛感染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目前我... 目的 了解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空间分布。方法 收集全国两次血吸虫病抽样调查资料 ,建立相关数据库 ,在ArcView 3 .0a软件的支持下 ,与建立的数据库相联 ,并进行空间分析。对抽样调查的人群和耕牛感染率作相关分析。结果 目前我国血吸虫病分布的高危地区主要分布于沿长江的江湖洲滩 ,可将全国血吸虫病病区划分为 5个主要空间分布区域。发现耕牛血吸虫病的空间分布范围及粪检阳性率较人群血吸虫病的严重。两次抽样调查的人群感染率和耕牛感染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不同区域内的血吸虫病防治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抽样调查 空间分布 地理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7
作者 钱颖骏 李石柱 +4 位作者 王强 吕山 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4期241-247,共7页
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 从高温热浪、极端气候事件、空气污染、海平面上升等角度综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就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水源性、食源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及部分慢性非传染病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重点,包括法律体系的建立、机理的研究、疾病负担的测量以及成本效益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体健康 极端气候 传染病
下载PDF
安徽、江西及江苏3省血吸虫病患者与钉螺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37
8
作者 周晓农 +3 位作者 汪天平 林丹丹 洪青标 孙乐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 目的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分析江苏、安徽、江西 3省血吸虫病疫情空间分布规律。 方法 收集 3省近 2 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 ,建立 GIS空间数据库。在 Arc View3.x,S- PL U S及 Spatial Statistics软件 (模块 )支持下对建立的血吸虫病 GIS数据库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结果 安徽及江西省血吸虫病患者总数及钉螺总面积不同代表年份中 ,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上钉螺分布的相关系数 (Moran′I )大于患者的相关系数 ,并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江苏省钉螺总面积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空间聚集性显著高于血吸虫病患者数 ,两者间缺乏空间聚集性。 结论 空间自相关分析可用于血吸虫病患者、钉螺分布的地域聚集性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血吸虫病 钉螺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安徽 江西 江苏
下载PDF
江苏省疟疾流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4
9
作者 周晓农 +7 位作者 JB Malone JC McCarroll 汪天平 刘建翔 高琪 张小萍 洪青标 孙乐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5,F003,共4页
目的 建立江苏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 (GIS)数据库和疟疾流行GIS模型 ,对江苏省的疟疾流行区进行空间分析。方法 在ArcView 3 0a软件中建立江苏省疟疾流行病学GIS数据库 ,从世界粮农组织的FAOCLIM气象资料库中提取出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 目的 建立江苏省疟疾地理信息系统 (GIS)数据库和疟疾流行GIS模型 ,对江苏省的疟疾流行区进行空间分析。方法 在ArcView 3 0a软件中建立江苏省疟疾流行病学GIS数据库 ,从世界粮农组织的FAOCLIM气象资料库中提取出江苏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气象数据 ,计算疟原虫生长发育累积度 日 (TGDD) ,在ArcView 3 0a软件支持下对TGDD进行空间分析。结果 获江苏省疟疾TGDD预测分布图 ,江苏省疟疾流行的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轻 ,并可分为 3个地带 ;获江苏省 14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布图 ,江苏省中部、西部地区疫情较重 ,江南太湖流域的苏、锡、常地区、南通及江苏北部边界少数县疫情较轻 ,其他地区的发病率介于两者之间 ,江苏省 14年疟疾平均发病率分布图与江苏省疟疾TGDD预测分布图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疟疾 流行地理信息系统 预测模型 流行病学 数据库
原文传递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Ⅰ.钉螺冬眠温度与越冬致死温度的测定 被引量:34
10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黄轶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 目的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实验测定钉螺适生性中的重要因子冬眠温度和越冬致死温度。方法 现场采集江苏省湖沼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hupensis) ,在实验室采用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分别进行实验测定。结果 钉螺半数冬眠温度 (ET50 )为 5 .87℃ (95 %可信区间为 5 .3 2 -6.2 3℃ ) ;13℃以下温度与钉螺冬眠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为 :Y=10 1/(1+ e0 .83 73 0 4x-5.44 2 476) (F =3 5 7.85 4,P<0 .0 0 1)。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低温半数致死温度 (L T50 )分别为 -2 .3 4℃ (95 %可信区间为 -2 .19℃至 -2 .5 1℃ )和 -2 .72℃ (95 %可信区间为 -2 .5 4℃至 -2 .91℃ ) ,低温和钉螺死亡率间的 logistic回归方程分别为 :Y干 =10 1/(1+e1 .3 3 54 99x+3 .3 3 8748) (F =5 7.677,P<0 .0 0 1) ;Y潮 =10 1/(1+ e0 .92 1 0 3 4 x+2 .763 1 0 2 ) (F =69.866,P<0 .0 0 1)。结论  11℃以下钉螺开始出现冬眠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血吸虫病 钉螺 冬眠温度 越冬致死温度
下载PDF
江苏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Ⅱ基于Google Earth的实时操作与表达平台的建立 被引量:35
11
作者 孙乐平 梁幼生 +9 位作者 田增喜 戴建荣 洪青标 高扬 黄轶昕 汪伟 李伟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8-372,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操作与表达平台,实现监测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有效利用。方法利用Google Earth(谷歌地球)和Picasa 3.1图片管理软件,建立监测预警点地标库和网络相册管理系统,将现场监测的疫情资料、图片资料和实... 目的研究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操作与表达平台,实现监测预警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有效利用。方法利用Google Earth(谷歌地球)和Picasa 3.1图片管理软件,建立监测预警点地标库和网络相册管理系统,将现场监测的疫情资料、图片资料和实验检测结果导入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管理文档,将信息管理文档发送至终端用户,实现网上实时查询和表达。结果江苏省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成功构建操作与表达平台,实现了异地实时查询和共享,具有图文显示直观清晰,操作简便快速的优点,初步应用后现场图片的总浏览次数已达331次,平均每个监测预警点信息被浏览7.36次,在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基于Google Earth开发的江苏省血吸虫病网络实时监测预警平台的方法,可作为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中优选研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监测 预警 表达 操作 平台
原文传递
多因素空间复合模型预测我国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 被引量:32
12
作者 周晓农 +3 位作者 J.B.Malone J.C.McCarroll 汪天平 刘建翔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对全国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进行预测。 方法 在ArcView 3 .0a软件及spatialanalyst模块的支持下 ,分别对疟原虫年生长发育累积度日 (TGDD)、降雨、相对湿度进行单因素的表面趋势空间分析 ,并根据Delphi法... 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对全国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进行预测。 方法 在ArcView 3 .0a软件及spatialanalyst模块的支持下 ,分别对疟原虫年生长发育累积度日 (TGDD)、降雨、相对湿度进行单因素的表面趋势空间分析 ,并根据Delphi法咨询结果 ,按上述 3种气象因素的 5∶3∶2比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以建立GIS复合模型。  结果 获多层GIS空间复合模型 ,在此基础上获TGDD、降雨、相对湿度的全国疟疾影响因素多层分布图 ,预测了全国疟疾流行地区分布态势。 结论 多因素GIS复合模型预测的全国疟疾流行区域分布与以往的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似 ,因此 ,本法可供疟疾传播区进行大范围、多因素预测作参考。目的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对全国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进行预测。 方法 在ArcView 3 .0a软件及spatialanalyst模块的支持下 ,分别对疟原虫年生长发育累积度日 (TGDD)、降雨、相对湿度进行单因素的表面趋势空间分析 ,并根据Delphi法咨询结果 ,按上述 3种气象因素的 5∶3∶2比例进行空间叠加分析 ,以建立GIS复合模型。  结果 获多层GIS空间复合模型 ,在此基础上获TGDD、降雨、相对湿度的全国疟疾影响因素多层分布图 ,预测了全国疟疾流行地区分布态势。 结论 多因素GIS复合模型预测的全国疟疾流行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区 多因素空间复合模型 疟疾 地理信息系统 流行病学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被引量:25
13
作者 周晓农 胡晓抒 +9 位作者 洪青标 孙乐平 孙宁生 汪天平 JB Malong JC McCarroll 林丹丹 张治英 徐德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 构建可用于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研究的基础数据库 ,以合理应用已有的数据资源 ,并成为一个空间决策系统。方法 采集不同资料来源 ,经统一标化后构成基本资料源。主要的资料源包括 :(1 )覆盖中国地区的卫星遥感图片库 ... 目的 构建可用于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 (GIS)应用研究的基础数据库 ,以合理应用已有的数据资源 ,并成为一个空间决策系统。方法 采集不同资料来源 ,经统一标化后构成基本资料源。主要的资料源包括 :(1 )覆盖中国地区的卫星遥感图片库 ;(2 )GIS数字化地图库 ;(3)疾病资料库与相关模型库。结果 已获卫星遥感图片库中的植被指数遥感图片、地面温度遥感图片、数字化高程图片、数字化土地利用图片等 ;GIS数字化地图库中的中国行政区划数字化地图、环境数据矢量地图、人口分布图、气象资料分布图等 ;疾病资料库与相关模型库中包括了多种疾病的调查报告、疾病防治年报表等资料 ,以及疾病的传播模型和媒介 中间宿主潜在自然孳生地模型 ,及恶性肿瘤发病因素相关图。结论 该数据库的构建使不同来源的数据达到统一性 ,数据库收集的数据量以足能为国内卫生专业人员应用为前提 ,希望通过更多疾病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卫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 血吸虫病 疟疾 肿瘤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原文传递
江苏省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新策略与新技术 被引量:31
14
作者 梁幼生 黄轶昕 +9 位作者 洪青标 孙乐平 戴建荣 余传信 田增喜 葛均 吴红辉 高琪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本文围绕国家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要求,结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该省自2004年以来,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钉螺为突破口,依靠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新技术,通过采取重点地域综合治理、重点人群重点防治及重点水域监... 目的本文围绕国家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要求,结合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该省自2004年以来,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钉螺为突破口,依靠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新技术,通过采取重点地域综合治理、重点人群重点防治及重点水域监测预警等防控新策略,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持续下降,到2010年底,提前5年实现全省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策略与技术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Ⅱ传播控制县达标前后疫情变化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朱蓉 林丹丹 +16 位作者 吴晓华 汪奇志 吕尚标 韩阳清 肖瑛 张奕 陈文 熊孟涛 林睿 张利娟 徐俊芳 张世清 汪天平 闻礼永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传播控制(传控)地区病情和螺情逐年变化过程,探索达到传控标准前后钉螺指标变化对病情影响的规律,为今后我国修订血吸虫病传控标准中钉螺等相关指标,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8个...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传播控制(传控)地区病情和螺情逐年变化过程,探索达到传控标准前后钉螺指标变化对病情影响的规律,为今后我国修订血吸虫病传控标准中钉螺等相关指标,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8个省21个已达传控或传播阻断(传阻)阶段的湖沼型和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调查县达到传控标准前10年和以后各年的疫情资料,建立全国疫情回顾性调查数据库;分析不同年份钉螺和感染螺、人群血吸虫感染率等变化趋势,以及达标前后不同流行类型和疫情类别地区螺情和人群感染率等疫情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在达传控标准前,流行区人群血吸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湖沼型流行区人群平均感染率在达传控前4年左右已降至<5%,山丘型流行区则在达标前8年左右已降至<3%;两类地区在传控达标年平均感染率分别降至2.10%和1.45%,但在达传控后3~4年开始出现回升,且回升多发生在湖沼型流行区。湖沼和山丘型流行区钉螺分布面积和密度,均在达传控前10年开始逐年下降,其有螺面积占历史累计有螺面积较传控达标年分别降至最低点的2.75%和0.55%,活螺平均密度在达传控前3~4年至达传控后9~10年间保持较低水平;但在传控达标年后6~7年开始出现新发现钉螺环境,9~12年后出现钉螺面积和活螺密度回升。结论湖沼和山丘型流行区在达传控后螺情能维持10年左右的较低水平而无明显波动,但病情在达传控后5年左右即出现反弹。在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措施时,仍应重视对钉螺的控制和监测工作,并建议今后在修订我国血吸虫病传控标准时,应将"钉螺面积下降比例"和"感染性钉螺控制"作为达标验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控制 疫情 回顾性调查 中国
原文传递
长江下游江滩地区血吸虫病再流行规律的研究 Ⅰ.钉螺的迁入与消长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乐平 周晓农 +6 位作者 洪青标 蔡刚 王裔林 黄轶昕 马玉才 吴锋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阐明长江下游地区钉螺再次迁入无螺江滩后的钉螺消长和分布变迁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 ,每年春季现场调查钉螺分布。结果 每一滩块从局部有螺到全滩有螺平均时间为 4.33年 ,堤外江滩从钉螺迁入到全面有螺的时间需 8... 目的 阐明长江下游地区钉螺再次迁入无螺江滩后的钉螺消长和分布变迁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 ,每年春季现场调查钉螺分布。结果 每一滩块从局部有螺到全滩有螺平均时间为 4.33年 ,堤外江滩从钉螺迁入到全面有螺的时间需 8年 ,试区从开始有螺到向堤内垦区扩散时间需 7年 ;10年间钉螺面积、钉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分别增加了 74.97倍、90 .75倍和 10 6倍 ;有螺框出现率呈指数曲线 y=0 .1331e0 .5844 x上升 ;钉螺迁入早期以面积增长为主 ,在面积扩增到一定程度后 ,则转变为以螺口增长为主。结论 螺口数量的增加是钉螺扩散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滩地区 钉螺 再流行 消长 扩散 血吸虫病
下载PDF
全国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回顾性调查 Ⅰ传播阻断县达标前后疫情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林丹丹 吴晓华 +16 位作者 朱蓉 汪奇志 吕尚标 韩阳清 肖瑛 张奕 陈文 熊孟涛 林睿 张利娟 徐俊芳 张世清 汪天平 闻礼永 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传阻)前后的疫情变化规律,为今后修订传阻标准以及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9个省17个血吸虫病传阻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县达到... 目的分析我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传阻)前后的疫情变化规律,为今后修订传阻标准以及更科学、规范地考核和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全国9个省17个血吸虫病传阻县,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记录各县达到传播控制标准(传控)前10年和以后各年(截止2008年或2009年)疫情资料并建立数据库;分析、比较达标前后不同流行类型和地区的各疫情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达传阻后,各类型疫区人群感染率均降至最低水平,少部分湖沼型和山丘型疫区分别在传阻后4年和9年有小幅上升,但均<1%。湖沼型和水网型疫区活螺密度较高、变化较大,山丘型则较低并在传阻前后4年间降至最低;湖沼型疫区感染性钉螺时有发现,水网型和山丘型疫区则分别在达传阻后6年和10年发现有感染性钉螺复现。17个调查县从传控至传阻所历时间平均为17年。疫情非回升县达传阻前无感染性钉螺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71±1.10)年,其中湖沼型疫区为(3.80±1.43)年。结论达传阻后人群感染水平能维持在较低水平,而疫情回升主要表现在螺情回升。感染性钉螺可作为反映一个地区包括传染源控制等防治工作成效以及流行与传播危险程度的综合指标,持续而有效地控制感染性钉螺,是血吸虫病疫情达到传阻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能力条件下,可将连续5年以上查不到感染性钉螺作为传阻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传播阻断 疫情 回顾性调查 中国
原文传递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江苏、安徽和江西省血吸虫病流行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汪天平 周晓农 +5 位作者 J.B.Malone J.C.McCarroll 刘建翔 张世清 汪奇志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6-89,F002,共5页
目的 利用气象参数建立模型来预测长江下游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收集江苏、安徽和江西省以及周边地区各气象站数据 ,采用 Malone氏血吸虫传播指数公式 ,计算各地血吸虫传播指数。采用 Arc View3.2软件的空... 目的 利用气象参数建立模型来预测长江下游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方法 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收集江苏、安徽和江西省以及周边地区各气象站数据 ,采用 Malone氏血吸虫传播指数公式 ,计算各地血吸虫传播指数。采用 Arc View3.2软件的空间分析方法 ,根据各观察站点的传播指数的高低 ,以不同颜色在不同空间、时间上表示适合血吸虫生长发育传播强弱的区域 ,并合成传播月份血吸虫传播生长期复合图。取 1995年 AVHRR卫星遥感片资料 ,按 4个季节制成复合图 ,将各季节的传播指数和 NDVI在 Arc View3.2软件进行叠加分析。将选取的观察点实际血吸虫病流行情况按流行程度和流行与否 ,与预测结果进行等级相关性检验 ,以判别相关吻合程度。结果 血吸虫传播指数的大小与流行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GIS技术可以作为血吸虫病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GIS) 气象参数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II.钉螺越夏致死高温与夏蛰的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黄轶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探讨钉螺适生性中的生态因子之一的越夏致死高温和夏蛰现象。方法 对采自江苏省江滩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 hupensis) ,采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 目的 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大陆钉螺分布的潜在影响 ,探讨钉螺适生性中的生态因子之一的越夏致死高温和夏蛰现象。方法 对采自江苏省江滩地区的湖北钉螺指名亚种 (O.hupen-sis hupensis) ,采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逐步改变温度的方法 ,测定钉螺的越夏致死高温 ,并观察其夏蛰现象等。结果 钉螺在干燥和潮湿环境中的半数致死高温 (L T50 )分别为 4 0 .0 1℃ (95 %可信区间为 39.76 - 4 0 .2 7℃ )和 4 2 .13℃ (95 %可信区间为 4 1.5 9- 4 2 .6 8℃ )。高温和钉螺死亡率的回归趋势可分别拟合 logistic方程为 :Y干 =10 1/ (1+e6 1 .4 0 2 2 6 9- 1 .5350 58X) (F=6 9.997,P<0 .0 0 1) 潮 =10 1/ (1+e76 .4 4582 5- 1 .84 2 0 6 8X) (F=2 4 .6 99,P<0 .0 0 1)高温对钉螺的活动抑制较明显 ,39℃时 10 0 %钉螺呈闭厣状态 ,但仅有 14 .94 %的钉螺出现夏蛰现象 ;即使温度上升至 4 0℃ ,也仅为 2 7.78%的钉螺表现出夏蛰状态。结论 部分钉螺可表现出夏蛰现象 ,但似乎没有冬眠现象普遍 ;处于潮湿环境中的钉螺比在干燥环境中 ,对极限高温的耐受性更强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中国 血吸虫病 传播 钉螺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研究 Ⅳ自然环境中钉螺世代发育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洪青标 周晓农 +3 位作者 孙乐平 黄轶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研究钉螺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世代发育的有效积温。方法 将钉螺按常规方法饲养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其从螺卵生长发育至成螺并产卵所需的发育历期与积温,并按公式T=Σ(Ti-C)计算其完成世代所需的有效积温。结果 钉螺从螺卵发育至成熟产卵... 目的 研究钉螺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世代发育的有效积温。方法 将钉螺按常规方法饲养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其从螺卵生长发育至成螺并产卵所需的发育历期与积温,并按公式T=Σ(Ti-C)计算其完成世代所需的有效积温。结果 钉螺从螺卵发育至成熟产卵(即完成世代发育)的平均历期为(334.22±7.52)d、平均积温为(5821.38±70.05)日度,平均有效积温为(3846.28±32.59)日度。结论 本方法观测的钉螺发育有效积温较精确,为气候变暖影响日本血吸虫病传播的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适生性 发育 有效积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