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第五讲 风险特征(续四) 被引量:47
1
作者 孙庆华 杜宗 +1 位作者 杜艳君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0-642,共3页
风险特征是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中继暴露评价后的第四个步骤,该步骤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后续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定义暴露评... 风险特征是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四步法"中继暴露评价后的第四个步骤,该步骤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为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后续风险管理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美国国家环保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定义暴露评价(exposure assessment)是对暴露剂量进行定量的过程,而定义风险特征(risk assessment)是综合危害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健康 风险评估 风险特征 致癌风险 非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北京市2013年1月雾霾天气事件中PM_(2.5)相关人群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湉湉 崔亮亮 +6 位作者 陈晨 孙庆华 刘悦 王秦 杜艳君 杜宗 徐东群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8期668-671,共4页
目的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PM2.5相关的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计算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15-d)重度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 目的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PM2.5相关的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方法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计算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对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应用比例风险模型估算北京市2013年1月17-31日(15-d)重度雾霾PM2.5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同时与2008-2011年1月17-31日的年均超额死亡风险比较分析。结果北京市2008-2011年间,PM2.5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总死亡风险增加0.28%(95%CI:0.18%~0.41%),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32%(95%CI:0.16%~0.47%)和0.31%(95%CI:0.01%~0.63%)。北京市2013年1月雾霾天气PM2.5污染导致的超额死亡风险为164人/15-d,显著高于2008-2011年1月17-31日的15天超额死亡风险57人/15-d(χ2=51.800,P〈0.01)。朝阳区和海淀区超额死亡风险是10个区(县)中最高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是PM2.5污染的敏感性疾病。在重度雾霾天气期间,PM2.5可增加人群超额死亡风险,并表现出一定地区差异,以人口密集和污染浓度高的中心城区健康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PM2.5 超额死亡风险 时间序列分析 暴露-反应关系
原文传递
2013年上海夏季高温热浪超额死亡风险评估 被引量:15
3
作者 杜宗 莫杨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57-760,共4页
目的分析2013年上海高温热浪特征,定量评估其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定量数据支撑。方法采用2003—2013年上海夏季日气温数据,及文献报道的上海气温对死亡的热效应暴露-反应关系系数,计算夏季每日... 目的分析2013年上海高温热浪特征,定量评估其对人群造成的超额死亡风险,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定量数据支撑。方法采用2003—2013年上海夏季日气温数据,及文献报道的上海气温对死亡的热效应暴露-反应关系系数,计算夏季每日热相关死亡数,以每年夏季热相关超额死亡数及每年夏季热浪相关超额死亡数作为最终的健康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比较2013年结果与2003—2012年各年的结果,分析2013年上海夏季高温热浪相关的超额死亡风险的程度。结果 2013年夏季上海高温日数达到44 d,热浪总持续天数达到38 d,明显高于2003—2012年各年。2013年上海夏季热相关总超额死亡人数为1 889人/年,是2003—2012年各年热相关超额死亡数平均值的2.2倍;2013年热浪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为1 347人/年,占总超额死亡人数的71.3%,是过去10年热浪相关超额死亡数平均值的3.9倍。结论 2013年夏季上海发生的高温热浪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相关超额死亡风险远高于2003—2012年各年平均值,相关的人群超额死亡风险极高,今后需采取措施控制热浪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热浪 健康风险 超额死亡
原文传递
基于脆弱性的高温热浪人群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湉湉 杜艳君 +3 位作者 莫杨 杜宗 黄蕾 程艳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预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高温热浪事件无论在频率、强度还是持续时间上都将会继续增加,由于高温热浪具有...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预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高温热浪事件无论在频率、强度还是持续时间上都将会继续增加,由于高温热浪具有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因此评估及预测未来高温热浪人群健康风险对制定及实施高温热浪预警、预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简要介绍了气候变化背景下高温热浪的健康危害,对高温热浪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方法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最后对此方面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热浪 健康风险 脆弱性 预测
原文传递
2010年北京热浪对医院急诊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娅 杜宗 +3 位作者 王越 张文静 费腾 李湉湉 《华南预防医学》 2014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探索2010年北京高温热浪对总就诊量及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种人群急诊就诊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的北京市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数据均来自于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U.S.NationalClimaticDataCenter,NCDC)网站。急诊就诊量... 目的探索2010年北京高温热浪对总就诊量及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种人群急诊就诊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的北京市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数据均来自于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U.S.NationalClimaticDataCenter,NCDC)网站。急诊就诊量数据来源于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按日最高气温持续3d≥35℃选择热浪期(2010年7月22-30日),按照与热浪期同季节就近、天数相同、星期匹配、以及期间无高温日等原则选择对照期(2009年7月23-31日)。通过计算热浪期与对照期医院急诊就诊量的相对危险度(RR),分析热浪对医院各类人群急诊就诊量的影响。结果北京某医院热浪期急诊就诊总量达1567人次,较对照期(1433人次)增加9.4%,热浪期相对于对照期总就诊风险有所升高(RR=1.09,95%CI:1.05—1.13)。热浪期儿童急诊就诊总量为434人次,较对照期(269人次)增加61.3%,热浪期相对于对照期儿童急诊就诊风险相对较高(RR=1.61,95%CI:1.49—1.74)。热浪期老年人急诊就诊总量为243人次,较对照期(193人次)增加25.9%,热浪期相对于对照期老年人急诊就诊风险相对较高(RR=1.26,95%CI:1.14~1.39)。热浪期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就诊总量为497人次,较对照期(434人次)增加14.5%,热浪期较对照期急诊就诊风险有所升高(RR=1.15,95%CI:1.07~1.22)。热浪期较对照期不同性别人群急诊就诊风险均有所增加,男性RR为1.08(95%CI:1.03—1.14),女性RR为1.11(95%CI:1.05~1.16)。结论热浪会增加人群的急诊就诊风险,其中老年人、儿童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热浪健康影响的敏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急诊 就诊人数
原文传递
北京二区县2013年1月雾霾事件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晨 杜宗 +2 位作者 孙庆华 许丹丹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2013年1月雾霾事件PM_(2.5)暴露对城区和郊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急性健康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4年间北京PM_(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以及二区县(某城区和某郊县)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以连续3 d以上超过2013... 目的探讨北京2013年1月雾霾事件PM_(2.5)暴露对城区和郊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影响的急性健康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4年间北京PM_(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以及二区县(某城区和某郊县)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以连续3 d以上超过2013—2014年PM_(2.5)年均浓度为基准对2013年1月雾霾事件划分时间段;基于流行病学事件回顾性研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同时控制星期效应、死亡时间趋势、日均温和日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分析北京2013年1月雾霾事件各时间段内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是否与非雾霾事件期存在差异,并通过敏感性分析观察模型稳定性。结果 2013—2014年北京PM_(2.5)年平均浓度和2013年1月雾霾事件期间PM_(2.5)日均浓度分别是99.75μg/m^3和194.30μg/m^3。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与2013—2014年非雾霾事件期比较,该雾霾事件1月10—16日时间段内PM_(2.5)污染暴露使得二区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提高75.93%(95%CI:14.13%~171.21%)和147.81%(95%CI:11.62%~450.16%);而在后续两个雾霾时间段(1月18—23日和1月26—31日)中PM_(2.5)暴露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与非雾霾事件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北京2013年1月10—16日雾霾事件PM_(2.5)高暴露期所致人群呼吸系统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事件 PM_(2.5) 呼吸系统疾病 死亡风险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婉荧 张翼 +10 位作者 杜鹏 陈晨 王蛟男 方建龙 班婕 吕跃斌 杜宗 王琼 唐宋 李湉湉 施小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2月7日,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32个区/县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0~89岁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为在该区域居住≥2年者;排除标准为听觉障碍... 目的探讨大气PM2.5暴露与中老年人群焦虑之间的关联。方法于2017年10月10日至2018年2月7日,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32个区/县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0~89岁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纳入标准为在该区域居住≥2年者;排除标准为听觉障碍或语言障碍者。最终纳入5 997名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及体格检查收集人口学、社会经济、健康状况等信息,并通过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状态。以调查前3年PM2.5的滑动平均浓度作为暴露估计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M2.5暴露与焦虑之间的关联,并采用似然比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超重、教育、吸烟、饮酒、慢性病等因素与PM2.5暴露的交互作用。结果5 997名调查对象男性2 995名(49.94%);受教育程度为中学及以上者4 092名(68.23%);自报患有慢性病者2 576例(42.95%);焦虑患病率为6.64%(398例)。PM2.5、O3和SO2浓度分别为(53.50±13.38)、(90.58±13.26)和(40.29±12.56)μg/m^3。焦虑与PM2.5暴露有关联,调查前3年PM2.5滑动平均浓度每升高10 μg/m^3,焦虑患病的OR(95%CI)值为1.17(1.05,1.31)。与女性[OR(95%CI)值为1.07(0.93,1.23)]、自报无慢性病[OR(95%CI)值为1.06(0.93,1.20)]、小学及以下学历者[OR(95%CI)值为0.90(0.75,1.09)]相比,男性[OR(95%CI)值为1.35(1.12,1.63)]、自报患有慢性病[OR(95%CI)值为1.77(1.31,2.38)]、中学学历[OR(95%CI)值为1.43(1.22,1.67)]、大学及以上学历者[OR(95%CI)值为1.68(1.05,2.67)]焦虑与PM2.5暴露之间的关联更强(P交互值均<0.05)。结论焦虑患病与PM2.5暴露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在男性、自报患有慢性病、学历较高者中关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焦虑 横断面研究 中老年人
原文传递
2008—2013年冬季北京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庆华 杜宗 +3 位作者 陈晨 莫杨 袁大勇 李湉湉 《环境卫生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2-506,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冬季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2013年北京市冬季能见度的年、月、日以及小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SPSS20.2进行Spearman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能见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之间的关系。最后用... 目的探讨北京市冬季能见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8--2013年北京市冬季能见度的年、月、日以及小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利用SPSS20.2进行Spearman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能见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之间的关系。最后用R语言构建能见度与其相关性较高的气象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2008-2013年,北京市冬季平均能见度在16~21km之间,能见度最高的为2010—2011年,最低的为2012—2013年。然而并未发现12—2月能见度月均值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能见度小时观测值由高到低为:6:00、12:00、0:00、18:00。能见度与风速、温度、大气压力呈正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0.085、0.320;与PM2.5、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79、-0.53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能见度;X1:风速;X2:相对湿度;X3:气压)。结论本研究获得了2008-2013年冬季北京能见度变化特征并确定其3个重要影响因素,为能见度的预报乃至空气污染的健康预警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北京市人群对热浪的关注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杜宗 班婕 +1 位作者 陈晨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索北京市人群对热浪关注度水平以及影响关注度的因素。方法于2013年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北京A区637人和B区591人热浪关注度水平,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获... 目的探索北京市人群对热浪关注度水平以及影响关注度的因素。方法于2013年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取北京A区637人和B区591人热浪关注度水平,并利用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获得北京市不同人群对热浪关注度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人群对热浪关注度平均得分为4.58分。其中B区得分(4.49)低于A区得分(4.66),年龄在60岁以上、教育水平在大学以上、家庭月人均收入在1 401~5 000元水平、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有热浪经历的人群对热浪关注度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家中有无空调、是否经历过热浪是人群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有无空调、热浪经历等因素显著影响人群对热浪关注度水平,因此,针对热浪健康风险的政策性建议应对关注度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热浪健康宣传和防护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关注度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温度对血压变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丹丹 张翼 +3 位作者 班婕 陈晨 杜宗 王蛟男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1-157,161,共8页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国内外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温度与血压之间关系,但是相关的综述却很少。该文对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温度与血压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进行综述。联机检索数据库包括Pub Med、Web of... 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虽然国内外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温度与血压之间关系,但是相关的综述却很少。该文对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温度与血压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进行综述。联机检索数据库包括Pub 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CNKI、万方,甄选的方法采用关键词和相关参考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1980—2016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温度与血压关系的所有流行病学文献。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31篇,关注温度对血压影响的研究26篇,极端低温对血压影响的研究3篇,极端高温对血压影响的研究2篇。多数研究证明温度与血压呈负相关关系,部分研究结果发现温度对血压变化的影响存在温度阈值,其中,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高于温度阈值时,温度与血压才呈负相关关系;另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在低于温度阈值时,温度与血压呈负相关关系,高于温度阈值时,温度与血压呈正相关关系。关于亚人群易感性的分析仍存在争议,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血压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济南市三城区居民热浪健康风险感知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婉荧 班婕 +6 位作者 杜宗 王琼 刘霞 姜超 韩联宇 王锐 崔亮亮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索山东省济南市三城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18日至2016年8月6日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历城区和市中区共3 06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对... 目的探索山东省济南市三城区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感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7月18日至2016年8月6日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历城区和市中区共3 06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对热浪健康风险感知水平等信息,并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热浪健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济南市居民对热浪健康风险的关注度水平相对较高,其余各维度感知状况处于一般水平。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室内空调、健康状况等对部分维度的热浪风险感知水平具有影响,而温度变化对热浪健康风险各维度的感知水平均具有影响,最大效应出现在对自身健康危害的感知水平(OR=1.33; 95%CI:1.19~1.48)。结论年龄、BMI、受教育程度、室内空调、健康状况以及温度是居民热浪风险感知水平的影响因素,且温度对热浪所致健康风险不同维度的感知水平均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浪 温度 风险感知 居民 健康
原文传递
2017年7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3
12
作者 涂文校 王霄晔 +8 位作者 李昱 王亚丽 刘小波 任瑞琦 杜宗 孟玲 洪志恒 倪大新 向妮娟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评估2017年7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 目的评估2017年7月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传染病的风险。方法根据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邀请省(直辖市、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参与评估。结果根据既往监测数据,预计7月全国总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和病例数将较6月下降,主要与学校放假、传染病暴发事件下降有关。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高发,我国输入病例将持续增加,南方重点省份的本地传播风险将上升;而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其他蚊媒传染病也存在输入性病例和输入后发生本地传播的风险。食物中毒事件将继续上升。7-8月也是毒蘑菇中毒事件高发期,且毒蘑菇中毒往往是引起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死因。洪涝灾区灾后发生的水源性、食源性、动物源性和接触性传染病风险将有所上升。人感染H7N9禽流感在7月将继续下降,但仍可能发现散发病例。7月持续高温潮湿天气,中暑病例易出现高峰。结论预计2017年7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相对较少;需重点关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一般关注人感染H7N9禽流感、霍乱和高温中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风险追踪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班婕 杜宗 李湉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0-553,共4页
全球范围内24%的疾病负担可归因于环境因素[1],而在我国,大气、水体、土壤、室内空气污染及重金属暴露等危害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于复合化,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1-3],因此理清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的关系进而控制和减缓健康问... 全球范围内24%的疾病负担可归因于环境因素[1],而在我国,大气、水体、土壤、室内空气污染及重金属暴露等危害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于复合化,造成严重的环境健康问题[1-3],因此理清环境因素与健康效应的关系进而控制和减缓健康问题成为了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获取环境与健康综合数据,是研究和解决环境健康问题的重要前提。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对环境因素、健康效应同时开展监测,从而系统地获取环境污染物水平、人群健康效应现状与其二者的关系,这不仅对推进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环境健康管理宏观决策与具体政策的制定[4-5],因此在我国开展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暴露 环境监测 美国国家环境健康追踪体系
原文传递
我国多地区室内外PM_(2.5)浓度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彦文 杜艳君 +4 位作者 杜宗 方建龙 王琼 董小艳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43-1047,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多地区室内外PM_(2.5)浓度水平,分析室内外PM_(2.5)浓度差异的来源,为研究我国居民PM_(2.5)暴露的健康影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成都、常州、济南、石家庄、以及哈尔滨5个地区各招募20个调查家庭进行室内PM_(2.5)浓度监测,... 目的了解我国多地区室内外PM_(2.5)浓度水平,分析室内外PM_(2.5)浓度差异的来源,为研究我国居民PM_(2.5)暴露的健康影响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成都、常州、济南、石家庄、以及哈尔滨5个地区各招募20个调查家庭进行室内PM_(2.5)浓度监测,收集同期距离调查家庭地址最近的室外环境监测站点PM_(2.5)浓度,通过问卷调查记录室内PM_(2.5)污染源及去除途径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定量评估室内外PM_(2.5)浓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室外PM_(2.5)浓度对室内PM_(2.5)浓度偏回归系数为0.96(P<0.01);空气净化装置运行时长对室内PM_(2.5)浓度降低具有贡献,烹饪对室内PM_(2.5)浓度的贡献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对于室内PM_(2.5)浓度具有显著正贡献,偏回归系数为0.28(P<0.01)。结论室外PM_(2.5)是室内PM_(2.5)的重要来源,室内吸烟对于室内PM_(2.5)浓度具有显著贡献,其强度高于烹饪等室内PM_(2.5)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室内空气 多重线性回归模型 差异性 贡献
原文传递
我国不同城市老年人群行为活动模式暴露参数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琼 王彦文 +4 位作者 杜宗 杜艳君 方建龙 石碗荧 董小艳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12-220,共9页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城市老年人群行为活动模式暴露参数现状,为开展老年人群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以一对一询问的方式对哈尔滨、石家庄、无锡、武汉、成都和珠海地区社区随机抽取的(60~89)岁人群进行...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城市老年人群行为活动模式暴露参数现状,为开展老年人群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月以一对一询问的方式对哈尔滨、石家庄、无锡、武汉、成都和珠海地区社区随机抽取的(60~89)岁人群进行行为活动模式和交通出行模式等电子问卷调查。结果研究对象休息日在家室内所待时间最长的城市为武汉(22.0 h/d),在家室外、其他室内和其他室外所待时间最长的城市为成都(家室外3.0,其他室内1.0,其他室外2.0 h/d),交通出行时间最长的城市为成都(2.0 h/d),6个研究地区老年人群首选的出行方式为步行出行。不同性别和教育程度对老年人群行为活动模式和交通出行模式影响不大。结论不同研究城市老年人群的行为活动模式参数和交通出行模式参数不同,精细化暴露参数调查有利于进行更准确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露参数 行为活动模式 交通出行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热浪对人群健康的风险及健康经济损失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湉湉 杜宗 程艳丽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45-848,共4页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以及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均指出,预估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是制定适应性政策的重要基础。2009年,《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21世纪最严...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以及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均指出,预估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人群健康风险是制定适应性政策的重要基础。2009年,《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21世纪最严重的全球性健康危害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频频发生,威胁了人群健康风险并且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健康经济损失。世界灾害报告显示,从1999到2008年,全球有超过20亿人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群健康 健康风险 经济损失 极端天气事件 评估报告 专业委员会 2009年
原文传递
不同地区室外大气及个体暴露PM_(2.5)浓度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彦文 方建龙 +5 位作者 杜宗 杜艳君 王琼 董小艳 张翼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室外环保监测站点PM_(2.5)浓度与个体暴露监测PM_(2.5)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人群PM_(2.5)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支持。方法于2017年9月—11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和四川...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室外环保监测站点PM_(2.5)浓度与个体暴露监测PM_(2.5)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人群PM_(2.5)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支持。方法于2017年9月—11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四个地区共选取79名调查对象开展个体PM_(2.5)暴露水平的监测,同时开展问卷调查,记录调查对象的时间-活动模式并收集附近环保站点的PM_(2.5)浓度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个体暴露浓度与室外环保监测站点浓度的相关关系。结果四个地区个体PM_(2.5)小时平均浓度明显高于环保监测站点PM_(2.5)浓度。每个地区调查对象在家停留的时间约占1 d的70%。辛集调查对象居住地离环保监测站点距离为(42 108.8±643.1)m,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地区。每个地区大气PM_(2.5)浓度与个体暴露浓度具有较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0.84(P<0.001)。研究地区监测站点与个体暴露浓度线性拟合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哈尔滨道里地区拟合水平相对较低。结论个体暴露PM_(2.5)浓度与大气污染程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居住地附近的固定监测站点数据可对人群污染物暴露水平的进行较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暴露评估 个体暴露 PM2.5
原文传递
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质量核查与评估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班婕 杜宗 +3 位作者 朱鹏飞 宋卿卿 王文韬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5-1019,共5页
目的建立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质量核查评估方法模型,并以某市环境健康数据对该方法模型进行验证,探索适用于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等大规模数据质量的核查方法。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构建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质量核查评估方法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某市201... 目的建立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质量核查评估方法模型,并以某市环境健康数据对该方法模型进行验证,探索适用于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等大规模数据质量的核查方法。方法基于文献调研,构建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质量核查评估方法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某市2013—2015年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质量评估中,首先评价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健康数据(死因数据、慢病监测数据)的各项核查指标,然后通过综合指数法计算各类数据质量的综合指数。结果该方法模型能够对环境健康综合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可识别各类数据具体问题且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年份间数据质量的对比。单项指标核查结果表明某市2013—2014年环境因素数据的缺失率最高,为5.75%,2014—2015年健康效应数据的逻辑错误率高于10%;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健康效应数据质量相比环境因素数据存在问题较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模型可操作性较强,能够为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等全国大规模监测数据质量核查提供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健康 数据质量核查 核查评估方法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居民对疾病负担归因的主要危险因素感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班婕 张翼 +3 位作者 杜宗 崔亮亮 石婉荧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群对于WHO发布的东亚国家疾病负担归因的主要危险因素的主观感知。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获取140名济南城市居民样本并进行入户调查,调查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出研究人群对各危险因素的感知水平... 目的了解我国人群对于WHO发布的东亚国家疾病负担归因的主要危险因素的主观感知。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获取140名济南城市居民样本并进行入户调查,调查数据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性分析方法,得出研究人群对各危险因素的感知水平;同时对比基于研究人群主观感知的危险因素排序与基于疾病负担评估得出的危险因素排序,考察二者一致性。结果人群对同一危险因素不同维度的感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对环境健康类危险因素的关注和了解较少。人群对东亚国家疾病负担贡献较大的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与这些危险因素客观的风险水平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提示对不同危险因素应当采取针对性的风险交流与干预策略,提示了关注人群感知的切实意义与加强健康风险交流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风险因素 风险感知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宗 班婕 +2 位作者 张翼 王情 李湉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初步建立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探索国内外环境健康监测指标差异,以期为开展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外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网站平台和国内环境健康数据资源开展调研,归纳总结出国... 目的通过梳理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初步建立我国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探索国内外环境健康监测指标差异,以期为开展环境健康综合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外环境健康综合监测网站平台和国内环境健康数据资源开展调研,归纳总结出国内监测指标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我国的环境健康综合监测指标体系。结果本研究初步整理的环境健康指标监测体系分为环境类、健康效应类和人口与社会经济学因素类,环境类包括空气、气象、土壤和饮用水监测数据;健康效应类包括慢性病监测、医院监测、死亡监测、高温中暑、出生监测和地方疾病监测数据;人口与社会经济学类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空间数据和生活方式等数据。基于国内外监测指标对比,发现我国目前缺乏对婴儿死亡率、吸烟率、期望寿命和空调拥有率等指标的全国性综合监测。结论通过对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的调研,初步建立了我国环境健康指标综合监测体系,探讨了国内外环境健康指标的差别,为进一步完善指标监测体系和为开展综合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健康 环境健康指标 环境健康综合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