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休克患者实施抢救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方法休克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在两组患者行常规抗休克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巴胺+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多巴胺注射治疗。对比两...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休克患者实施抢救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方法休克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在两组患者行常规抗休克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巴胺+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多巴胺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1、5 h的血压上升效果、心律失常、死亡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升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逐渐稳定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前者(7.8±2.3)h明显少于后者(12.5±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后死亡率为6.90%,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则分别为34.48%、27.59%,观察组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为休克患者行常规抢救后,联用多巴胺与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更为有效地加快患者血压的恢复与稳定,降低死亡率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推广的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为休克患者实施抢救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方法休克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在两组患者行常规抗休克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巴胺+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多巴胺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1、5 h的血压上升效果、心律失常、死亡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升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逐渐稳定的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前者(7.8±2.3)h明显少于后者(12.5±4.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后死亡率为6.90%,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则分别为34.48%、27.59%,观察组均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在为休克患者行常规抢救后,联用多巴胺与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更为有效地加快患者血压的恢复与稳定,降低死亡率与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