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大豆品种对触杀型除草剂的耐受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兵福 蒋凌雪 +3 位作者 顾海蓝 金龙国 邱丽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1-555,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除草剂处理大豆叶片,对4个大豆品种的草铵膦和百草枯耐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两种除草剂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中豆32对百草枯耐受浓度最高为0.24mg/L;中黄10号次之,为0.18mg/L;东农50和小粒豆最低为0.12mg/L... 采用不同浓度除草剂处理大豆叶片,对4个大豆品种的草铵膦和百草枯耐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两种除草剂的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中豆32对百草枯耐受浓度最高为0.24mg/L;中黄10号次之,为0.18mg/L;东农50和小粒豆最低为0.12mg/L。中豆32对草铵膦耐受浓度最高为6mg/L;吉林小粒豆1号次之,为4mg/L;中黄10号和东农50的耐受浓度均为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草铵膦 百草枯 耐受性 点样和涂抹
下载PDF
OBE理念下“食品化学”课程的考核模式改革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燕 +3 位作者 罗洁 全威 罗凤莲 刘霞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9期214-216,共3页
为加强学生对“食品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OBE理念,对“食品化学”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全过程考核代替平时成绩+封闭式考核,对比发现全过程考核更有利于提高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对于学生思维... 为加强学生对“食品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基于OBE理念,对“食品化学”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全过程考核代替平时成绩+封闭式考核,对比发现全过程考核更有利于提高课程的目标达成度,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还需进一步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进行全过程考核,以更有效地提高“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效果,更好实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食品化学 考核模式
原文传递
案例+问题引导教学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刘霞 +1 位作者 刘洋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期138-139,共2页
案例教学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水分活度为案例,将知识点融入《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深度挖掘生活现象实现教学互动,通过问题引导、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点剖析案例引出新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专... 案例教学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水分活度为案例,将知识点融入《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深度挖掘生活现象实现教学互动,通过问题引导、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点剖析案例引出新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发掘生活中的专业知识,提高《食品化学》课程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引导教学 引导 水分活度 应用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和模式识别的菊花品种无损鉴别 被引量:6
4
作者 嘉仪 余梅 +2 位作者 郑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9-1133,共5页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滁菊、贡菊、杭菊和亳菊是常见的几类药用品种菊花。不同品种菊花在外观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非专业人员仅凭肉眼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鉴别分析。常规仪器分析法检测成本较高,分析时间较长,且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头状花序,滁菊、贡菊、杭菊和亳菊是常见的几类药用品种菊花。不同品种菊花在外观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非专业人员仅凭肉眼难以对其进行准确鉴别分析。常规仪器分析法检测成本较高,分析时间较长,且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影响了产品的二次销售。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绿色、简单、快速的新型检测技术,在中药鉴别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菊花品种无损鉴别方法。利用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滁菊、贡菊、杭菊和亳菊完整以及粉末状两种物理形态样品的光谱,采用单一以及组合光谱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存在的干扰,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法、软独立模式分类法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法)分别构建了不同品种菊花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由于仪器的限制及样品物理性状的原因,光谱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背景、基线漂移以及噪声的干扰,完整样品由于物理性状的原因,基线漂移干扰尤为严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光谱预处理方法无法实现不同品种菊花的准确鉴别,完整样品最佳鉴别正确率仅为8.33%,粉末样品最佳鉴别正确率为52.38%;通过软独立模式分类法结合预处理方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鉴别结果,完整样品光谱数据经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优化后鉴别正确率为95%,粉末状样品数据采用原始数据的鉴别正确率为92.5%;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结果最佳,完整样品数据经连续小波变换优化后可以得到97.5%的鉴别正确率,粉末状样品采用原始光谱便可得到100%鉴别正确率。以上结果表明,当采用合适的预处理和建模方法,完整样品和粉末状样品鉴别结果较为一致,基于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可实现对不同品种菊花的准确无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 菊花 无损鉴别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
下载PDF
磁性纳米酶显色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佳银 罗磊 +3 位作者 熊蓥姿 刘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6-423,共8页
磁性纳米酶显色技术是指利用磁性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性质,在显色底物的存在下,对目标物进行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的新型技术。与天然酶相比,磁性纳米酶易制备、易保存、易回收、成本低。本文简单介绍了磁性纳米酶的催化机理和活性调... 磁性纳米酶显色技术是指利用磁性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性质,在显色底物的存在下,对目标物进行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的新型技术。与天然酶相比,磁性纳米酶易制备、易保存、易回收、成本低。本文简单介绍了磁性纳米酶的催化机理和活性调节,重点综述了磁性纳米酶显色技术在食品中农兽药和重金属残留、食源性致病菌及其它有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目前,该技术仍存在酶活性较弱、检测应用范围较窄、选择性欠佳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酶 类过氧化物酶 比色法 食品安全检测
下载PDF
“双万计划”背景下“食品化学”案例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洁 +3 位作者 全威 王燕 程安玮 刘霞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75-177,202,共4页
总结了“食品化学”案例式教学改革和探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悉案例式教学受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案例式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展“食品化学”“金课... 总结了“食品化学”案例式教学改革和探索。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悉案例式教学受学生的接受程度,并且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案例式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展“食品化学”“金课”建设、推进“食品化学”课程改革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案例教学 改革与探索 问卷调查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
7
作者 罗凤莲 罗洁 +3 位作者 刘霞 周玥 石星波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225-228,共4页
成果导向教育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介绍“食品分析”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课程目标评价达成度分析结果,旨在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 成果导向教育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介绍“食品分析”的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课程目标评价达成度分析结果,旨在对“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满足工程教育认证条件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OBE理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原文传递
Fe_(3)O_(4)@COOH纳米酶比色检测食用纯植物油的过氧化值 被引量:2
8
作者 栗鑫 罗磊 +3 位作者 熊蓥姿 王玲 刘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52-359,共8页
利用Fe_(3)O_(4)@COOH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建立比色法检测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的方法。在0~0.3 g/100 g的POV范围内,5种食用纯植物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的POV与其吸光度呈现良好... 利用Fe_(3)O_(4)@COOH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建立比色法检测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的方法。在0~0.3 g/100 g的POV范围内,5种食用纯植物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的POV与其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能准确检测出3种不同方式(紫外灯照射、烘箱加热、自然放置)氧化处理的食用纯植物油的POV。应用所建立的比色法和国家标准方法,测定5种食用纯植物油(25个样品)的POV,两种方法测定的POV差值均小于0.0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13%、5.84%、6.82%、3.62%、5.75%,表明所构建的比色法对食用纯植物油POV测定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本研究为检测食用纯植物油的POV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COOH纳米酶 食用植物油 过氧化值 比色检测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茯苓掺假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郑郁 董怡青 +5 位作者 赵芷岚 范伟 刘霞 杜国荣 《中国果菜》 2021年第10期52-55,75,共5页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茯苓掺假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本项目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开发了一种茯苓掺假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近红外...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然而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茯苓掺假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本项目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开发了一种茯苓掺假无损检测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消除光谱中的干扰,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掺假茯苓粉的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原始光谱中存在较大的基线漂移和背景干扰,采用原始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法无法实现茯苓粉的准确鉴别分析。而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消除光谱中的干扰,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多元散射校正、连续小波变换以及求导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均可实现对不同比例掺假茯苓粉的100%鉴别分析。以上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茯苓掺假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无损检测 光谱预处理
下载PDF
大豆微核心种质对草甘膦的耐受性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化宿南 +7 位作者 郭兵福 刘明 宋健 陈建港 周福来 于莉莉 陶波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0-946,954,共8页
以萌发初期大豆弯曲的子叶节为靶点,利用草甘膦(Roundup)点施鉴定法,分析了221份大豆微核心种质的草甘膦耐受性及其与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AG5601的差异,结果表明,草甘膦对不同大豆种质的抑制程度与点施的草甘膦浓度呈正相关,Rou... 以萌发初期大豆弯曲的子叶节为靶点,利用草甘膦(Roundup)点施鉴定法,分析了221份大豆微核心种质的草甘膦耐受性及其与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AG5601的差异,结果表明,草甘膦对不同大豆种质的抑制程度与点施的草甘膦浓度呈正相关,Roundup稀释浓度为1/1000、1/10000时,草甘膦对大豆生长几乎无影响;Roundup稀释浓度为1/10时,草甘膦显著抑制大豆生长,导致植株死亡;Roundup稀释浓度为1/100时,不同大豆种质对草甘膦耐受性差异显著,并鉴定出对草甘膦具有较好耐受性的种质10份。虽然大豆微核心种质对草甘膦的耐受程度远远低于AG5601,但不同大豆种质对草甘膦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为利用转基因和杂交转育技术培育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受体或轮回亲本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草甘膦 耐受性 鉴定 微核心种质
下载PDF
纤维素酶催化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的条件探究
11
作者 王紫涵 胡雨萌 +1 位作者 夏菠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32期92-94,100,共4页
目的:探究特定纤维素酶是否具备将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能力。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建立白藜芦醇苷反应体系,以明确目标纤维素酶转化白藜芦醇苷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反应条件。结果:目标纤维素酶可... 目的:探究特定纤维素酶是否具备将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能力。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单因素试验,建立白藜芦醇苷反应体系,以明确目标纤维素酶转化白藜芦醇苷的可行性以及合适的反应条件。结果:目标纤维素酶可成功将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在酶用量为4%、反应时间为16 h时,酶对底物的转化效果较好。但酶添加量和反应时间与酶活性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目标纤维素酶能够有效催化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从而促进白藜芦醇苷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白藜芦醇 纤维素酶 生物转化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罗洁 +3 位作者 全威 王燕 程安玮 刘霞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6期255-257,共3页
“食品化学”是食品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由于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知识量多、难度大、兴趣低等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 “食品化学”是食品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由于课程存在教学内容多、课时少、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知识量多、难度大、兴趣低等困难。如何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与应用能力,成为“食品化学”课程教和学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文章阐述了“食品化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后复习的实践经验,提出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后回顾组织教学活动,以期为促进“食品化学”教学效果提供指导,为课程学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化学 思维导图 课后复习 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UPLC-Orbitrap-HRMS技术的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蓥姿 赵振 +5 位作者 成婧 佳银 罗磊 刘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超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对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Agilent 5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2%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阱-超高分辨率质谱技术对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鉴定。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为Agilent 5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0.2%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阱质量分析器(orbitrap),喷雾电压3500 V(正离子模式)。通过1,1-二苯基-2-吡啶并肼基-高效液相色谱(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PPH-HPLC)方法,发现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中,存在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进一步扫描相应色谱峰的紫外吸收光谱,结合标准品质谱数据、MsBank、mzCloud质谱数据库和相关文献等多种方式,解析其质谱信息,从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中共鉴别出20种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10种,分别为原花青素二聚体、芦丁、异槲皮苷/金丝桃苷、山萘酚-3-O-β-D-芸香糖苷、槲皮素-3-O-β-D-木糖苷、山萘酚-3-O-β-D-葡萄糖苷/山萘酚-3-O-β-D-半乳糖苷、槲皮苷、槲皮素、山萘酚、阿福豆苷。其他化合物有糖类物质1种,核苷类2种,氨基酸类1种,B族维生素3种。苎麻籽乙醇提取物中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苷元,表明苎麻籽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苎麻籽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籽 乙醇提取物 化学成分 液相质谱联用
下载PDF
大豆转基因育种及产业化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龙国 郭勇 +5 位作者 张万海 郭兵福 张宪丽 常汝镇 邱丽娟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5期32-39,共8页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作物种植已经成为全球普及最为迅速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区域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转基因作物种植已经成为全球普及最为迅速的生物技术。转基因大豆是目前种植区域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已成为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的大豆产量居世界第四位,但转基因大豆育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转基因大豆产业化发展方面潜力巨大。我国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成果,借鉴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发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育种 产业化发展 现代生物技术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作物 作物种植 种植区域
下载PDF
改进移动窗口目标转化因子分析算法用于有机磷农药的高通量定性分析
15
作者 黎才婷 杨清华 +5 位作者 雷紫依 赵芷岚 刘霞 杜国荣 《中国果菜》 2021年第9期65-69,共5页
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但由于农药残留种类繁多,多农药残留GC-MS信号易受到基线漂移、谱峰重叠等干扰的影响,增大了多农药残留的检测难度。本文结合常见农药残留标准质谱库,利用改进移动窗口目标... 目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药残留检测,但由于农药残留种类繁多,多农药残留GC-MS信号易受到基线漂移、谱峰重叠等干扰的影响,增大了多农药残留的检测难度。本文结合常见农药残留标准质谱库,利用改进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算法,对有机磷农药混合标准样品GC-MS数据进行了高通量解析。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在10 min的洗脱时间内可以实现17种有机磷农药的准确定性分析,表明该算法结合标准质谱库可以实现多农药残留的高通量检测,为复杂样品多农药残留自动化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高通量分析 改进移动窗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 化学计量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常见花茶的功能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云霞 +4 位作者 张灿 刘霞 刘仲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1-373,共13页
花茶是通过对植物的花或者叶子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加工而形成的茶,因其富含多种营养功能成分,对人体的健康有积极地作用。花茶不仅具备养生的功能,同时还有一定的健身功效,因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都喜欢将其作为日常... 花茶是通过对植物的花或者叶子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加工而形成的茶,因其富含多种营养功能成分,对人体的健康有积极地作用。花茶不仅具备养生的功能,同时还有一定的健身功效,因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都喜欢将其作为日常的饮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茶市场越来越兴盛,花茶种类繁多,有玫瑰花茶、有茉莉花茶、金银花茶、菊花茶、桂花茶和蒲公英等各类花茶百余种。该研究综述了茉莉花茶、玫瑰茶、菊花茶、金银花茶四种常见花茶的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总结发现,上述四种花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糖、儿茶素、茶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营养和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与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防治心血管疾病、杀菌抑菌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茶 玫瑰花茶 菊花茶 金银花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基于Fe_(3)O_(4)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比色检测蔬菜中6-苄氨基腺嘌呤残留
17
作者 刘艺丹 栗鑫 +2 位作者 王婧丽 刘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76,103,共9页
[目的]实现蔬菜中6-苄氨基腺嘌呤(6-BA)残留的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基于Fe_(3)O_(4)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Fe_(3)O_(4)MMIP NPs)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特异识别性,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选择性检测6-BA的比色方法,并用于蔬菜... [目的]实现蔬菜中6-苄氨基腺嘌呤(6-BA)残留的快速、灵敏、可视化检测。[方法]基于Fe_(3)O_(4)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Fe_(3)O_(4)MMIP NPs)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特异识别性,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高选择性检测6-BA的比色方法,并用于蔬菜中6-BA残留检测。[结果]在pH 4.0、H 2O 2浓度0.02 mol/L、TMB浓度0.02 mol/L和反应时间5 min时,Fe_(3)O_(4)MMIP NPs表现出最佳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6-BA在1~3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空白和样品吸光度值的差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697 ng/mL。该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蔬菜(黄瓜、西红柿、黄豆芽、绿豆芽)中6-BA残留检测,回收率为83.47%~106.76%,相对标准差为0.37%~5.66%。此外,4℃下,Fe_(3)O_(4)MMIP NPs贮存60 d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结论]基于Fe_(3)O_(4)MMIP NPs检测6-BA的比色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经济等优势,能够用于蔬菜中6-BA残留检测,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分子印迹纳米粒子 类过氧化物酶 6-苄氨基腺嘌呤 比色检测 蔬菜
下载PDF
冲泡方式对祁门红茶茶汤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灿 +1 位作者 殷奔新 刘仲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9507-9513,共7页
目的探究冲泡方式对祁门红茶茶汤品质的影响并确定祁门红茶最佳冲泡方式。方法选取冲泡温度(80、100℃)、冲泡时间(5、10、15 min)、冲泡水质(自来水、纯净水)这3个因素,研究其对祁门红茶茶汤的总黄酮、总酚、氨基酸等主要功能成分、抗... 目的探究冲泡方式对祁门红茶茶汤品质的影响并确定祁门红茶最佳冲泡方式。方法选取冲泡温度(80、100℃)、冲泡时间(5、10、15 min)、冲泡水质(自来水、纯净水)这3个因素,研究其对祁门红茶茶汤的总黄酮、总酚、氨基酸等主要功能成分、抗氧化活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的冲泡方法对祁门红茶抗氧化活性及功能成分影响不同。随冲泡时间延长,祁门红茶茶汤中的功能成分的浸出率均会增加, 15 min时达到最高,茶汤的抗氧化活性先增强再减弱,在10min时最强;随冲泡温度升高,茶汤中的功能成分浸出率增加,100℃时达到最高,茶汤抗氧化活性在80℃时最强;纯净水对茶汤中功能成分的浸出率和茶汤抗氧化活性影响效果优于自来水;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使用100℃纯净水冲泡10 min茶汤感官品质最佳。结论使用100℃的纯净水冲泡10 min,祁门红茶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抗氧化作用,并且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冲泡方式 抗氧化活性 功能成分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