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的理解与表达——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德汉语对翻译评析(2022)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永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4-168,共5页
本文基于“理解”与“表达”这两个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对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德汉-汉德参赛译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原文理解入手,分析原文的语篇类型、语言风格和交际目的,再就词汇、构句、篇章层面的翻... 本文基于“理解”与“表达”这两个翻译过程中的主要阶段,对第三十四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德汉-汉德参赛译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从原文理解入手,分析原文的语篇类型、语言风格和交际目的,再就词汇、构句、篇章层面的翻译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微观翻译策略。最后,针对评审译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提高翻译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理解 译语表达 汉译德 德译汉
原文传递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0期61-63,共3页
本文首先对跨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翻译和外宣翻译作了解释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归化和异化的代表人物、理论基础、二者的辩论关系作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外宣翻译策略。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归化和异化 外宣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小语种人才素质及素质培养措施——以德语专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期265-267,共3页
以2012版教学大纲中的小语种人才素质要求为标准,分析了小语种人才素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母语学习力度、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借助社会有利资源延伸知识触角四条培养小语种人才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 中国文化走出去 小语种人才 素质培养
下载PDF
非遗新闻编译中的叙事建构策略——以人民网德文版为例
4
作者 朱越 李永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1-72,共2页
文章结合人民网德文版非遗新闻相关编译实例,解读译者运用选择性采用、搭建时空框架、加标记建构这三种叙事建构策略,从而收到良好的翻译效果,为叙事理论指导非通用语种新闻编译注入新内涵。在新闻编译工作中恰当地使用叙事建构策略,有... 文章结合人民网德文版非遗新闻相关编译实例,解读译者运用选择性采用、搭建时空框架、加标记建构这三种叙事建构策略,从而收到良好的翻译效果,为叙事理论指导非通用语种新闻编译注入新内涵。在新闻编译工作中恰当地使用叙事建构策略,有助于推进非遗新闻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编译 叙事 建构策略
下载PDF
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及其特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44期5-9,共5页
德国是语言丰富的国家,移民人口比例明显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了探究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的结构及特征,该文梳理了德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界定依据及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脉络及现状;通过对《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及德国... 德国是语言丰富的国家,移民人口比例明显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为了探究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的结构及特征,该文梳理了德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界定依据及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脉络及现状;通过对《欧洲区域或少数民族语言宪章》及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的阐释,总结出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的五条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少数民族 语言政策 《宪章》 特点
下载PDF
德国汉学家顾彬对杜牧诗歌研究管窥
6
作者 李永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他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晚唐诗人杜牧的政治观、历史观、自然观并借研究情与景的关系提出杜牧诗中存在的三重境界。他还提出杜牧是个折中主义者,受儒、道、佛三元思想的影响,是晚唐知性的迷茫的典型代表,这些... 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他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入分析了晚唐诗人杜牧的政治观、历史观、自然观并借研究情与景的关系提出杜牧诗中存在的三重境界。他还提出杜牧是个折中主义者,受儒、道、佛三元思想的影响,是晚唐知性的迷茫的典型代表,这些都是在研究杜牧作品内涵及其精神世界时应该重点关注的。通过研读,我们认识了西方汉学界鉴赏、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之处。无论是研究的切入点还是研究方法、研究深度,顾彬教授都为我们开了另一扇窗,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彬 杜牧 历史观 自然观 情与景 折中主义者
下载PDF
用身边的生活,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精彩的活力
7
作者 李永 《希望月报(下)》 2007年第12期48-48,共1页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随...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让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探究,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发现数学问题,探求数学规律,构件数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生活化 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 课堂知识 教育理念 新华字典 元里 教育发展 自然体 明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