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秦征服古蜀与“成都”得名 被引量:8
1
作者 殿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5-39,共5页
关于"成都"的得名有许多见解,体现得更多的是浓厚的古蜀文化人文情愫而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之后,这个名称是由征服者所取,它的意义更主要是体现在军事上。作为征服者的秦国在统一文字的过程... 关于"成都"的得名有许多见解,体现得更多的是浓厚的古蜀文化人文情愫而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之后,这个名称是由征服者所取,它的意义更主要是体现在军事上。作为征服者的秦国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灭亡了蜀文字,他们为新设立的"县"和新建立的"城"取名"成都",这个名称就一定没有古蜀文化的因素而只有中原文化的因素。秦国占领蜀和巴的主要目的是从军事战略考虑的,由"丁"和"戈"组成的"成"字体现的是军事意义,这是秦文化也是中原文化,是征服者的心理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得名 古蜀文化 征服者 军事战略
下载PDF
再论“成都” 得名是在秦灭蜀后 被引量:6
2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14年第6期45-50,共6页
本文认为,《华阳国志》中的"开明立,号曰丛帝。……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并不是"成都"的得名,而是用秦汉时期的地名去追记古蜀事迹;《太平寰宇记》中的"《史记》曰……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成都&q... 本文认为,《华阳国志》中的"开明立,号曰丛帝。……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并不是"成都"的得名,而是用秦汉时期的地名去追记古蜀事迹;《太平寰宇记》中的"《史记》曰……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成都",乃是误引《史记》,是按封建大一统的中原观念,硬要将当时还未纳入大一统体系的西南夷套进去。人谓金沙遗址的发掘将成都建城历史从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根据目前的资料,还不足以下这样的结论。现有的资料只能证明"成都"是以中原文字命名的城市,是在秦征服古蜀后才新建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得名 古蜀事迹 中原观念 秦征服古蜀
下载PDF
关于“焚书坑儒”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07年第6期28-32,共5页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大一统的秦王朝宣告成立。为了巩固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自称“始皇帝”的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如设立郡县、整齐官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大一统的秦王朝宣告成立。为了巩固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自称“始皇帝”的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如设立郡县、整齐官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制和车轨制等,但其中影响最大的却是“焚书坑儒”。几千年来,人们对“焚书坑儒”进行了许多研究,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书坑儒 中央集权 文化制度 秦王朝 公元前 大一统 秦始皇
下载PDF
“打(倒)孔家店”的历史误会 被引量:4
4
作者 殿元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不是新文化运动本身的产物,而是由于历史的误会,后人给新文化运动的附加物。这个附加物不仅未能正确地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还大大歪曲了它的精神。对孔子、儒学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只能坚持“打”而不是... “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不是新文化运动本身的产物,而是由于历史的误会,后人给新文化运动的附加物。这个附加物不仅未能正确地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还大大歪曲了它的精神。对孔子、儒学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只能坚持“打”而不是“打倒”的方式,即采取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的方式,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并有助于时代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孔家店 鲁迅 胡适 吴虞
下载PDF
论“成都”得名研究中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三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后 被引量:5
5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15年第2期57-61,共5页
在今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诸见解中,存在着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乐史,而蜀人并不接受乐史对"成都"的释名;"成都"得名研究中浓厚的乡土情结作祟,使其见解体现得... 在今人关于"成都"得名的诸见解中,存在着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乐史,而蜀人并不接受乐史对"成都"的释名;"成都"得名研究中浓厚的乡土情结作祟,使其见解体现得更多的不是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浓厚的古蜀文化人文情愫;"成都"两字是中原文字,得名研究是绕不开秦文化即中原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得名 学术研究 古蜀情结 秦文化 情感纠结
下载PDF
略论“汉王”与“汉中王”对历史的影响
6
作者 殿元 吴新星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历史上的“汉王”“汉中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爵号,不能混淆,都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汉王”,不是“汉中王”。刘邦之后,“汉”字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是有关汉代或汉族的典章制度、文化学术乃至生... 历史上的“汉王”“汉中王”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爵号,不能混淆,都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汉王”,不是“汉中王”。刘邦之后,“汉”字不仅是一个时代的代表,而是有关汉代或汉族的典章制度、文化学术乃至生活习俗,均可以“汉”字冠之。“汉”字成为汉族、汉人、汉军、汉仪,汉学、汉字、汉语、汉服等的名称。刘备是“汉中王”不是“汉王”,刘备称“汉中王”的决定,正式确定了三国鼎立的事实,而且也造就了巴蜀之地在历史上的重新辉煌。在刘邦、刘备之外,还有一些汉王、汉中王,弄清楚“汉王”“汉中王”称谓的来龙去脉和影响,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王 汉中王 刘邦 刘备 来龙去脉 影响
下载PDF
论古蜀道助推葭萌作出历史大贡献
7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连接巴蜀和中原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的昭化提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这样的广告宣传语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学术定位都不恰当。昭化是杜葭萌建立苴国的都城所在地,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的一个国家的国都遗址。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连接巴蜀和中原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的昭化提出“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这样的广告宣传语无论是从历史文化还是学术定位都不恰当。昭化是杜葭萌建立苴国的都城所在地,是在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的一个国家的国都遗址。秦统一中国的进程是从葭萌开始的,葭萌是最早纳入大一统国家体制的都市,是巴蜀之地在以后的历史中始终成为国家统一的坚强后方基地的开始,故是国家统一之源。刘备、诸葛亮集团是从葭萌开始走向建国之路的,葭萌是蜀汉立国的发祥地。所以,昭化是“苴侯立国之都,国家统一之源,蜀汉建国之始”,这三条独具特色的宣传语才准确概括了昭化在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化地方名片 苴侯立国之都 国家统一之源 蜀汉建国之始
下载PDF
道桥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8
作者 殿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138-0141,共4页
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水平稳步提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工艺都得到合理完善与优化。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各项施工技术实践效果,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各道路桥梁施... 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水平稳步提升,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施工材料与施工技术工艺都得到合理完善与优化。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项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各项施工技术实践效果,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各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均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鉴于预应力技术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阐明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运用场景,继而根据工程实例,梳理预应力技术流程及其具体应用和应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桥施工 预应力施工技术 技术应用
下载PDF
论“川帮”对中医药文化的贡献
9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作为中医药文化中的“川帮”,蜀地有丰厚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以川医、川药、川方支撑着四川的中医药文化。四川自古出名医,从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就有一千余人,影响医坛两千多年。这期间形成的中医药“川帮”对中医药发展... 作为中医药文化中的“川帮”,蜀地有丰厚的中医药文化传承,以川医、川药、川方支撑着四川的中医药文化。四川自古出名医,从汉代至明清,见诸文献记载的四川医家就有一千余人,影响医坛两千多年。这期间形成的中医药“川帮”对中医药发展影响深远。四川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优势显著,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无川药不成方”的美誉。对于中药炮制而言,“川帮”为国内四大传统帮派之一,其特色是道地药材的炮制和复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川帮 丰厚传承 资源优势
下载PDF
一个应当纠正的历史错误——关于刘备“汉”政权被篡改为“蜀”的内幕及其还原历史真实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10年第2期32-35,共4页
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是最为人们所熟知并津津乐道的历史。人们习惯将当时鼎立的三个国家分别称为魏、蜀、吴;或者是曹魏、蜀汉、孙吴。影响很大的90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就是让刘备的人马扛着“蜀”字大旗跑来... 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三国时期的历史是最为人们所熟知并津津乐道的历史。人们习惯将当时鼎立的三个国家分别称为魏、蜀、吴;或者是曹魏、蜀汉、孙吴。影响很大的90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就是让刘备的人马扛着“蜀”字大旗跑来跑去的。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称谓显然是存在问题的。因为:魏、吴分别是曹氏政权和吴氏政权的国号,而刘氏政权的国号是“汉”而非“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氏政权 “蜀” 历史 刘备 《三国演义》 还原 内幕 篡改
下载PDF
古蜀国有“成都、新都、广都”这“三都”吗? 被引量:4
11
作者 殿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3-48,共6页
《华阳国志》说:"蜀以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古蜀历史的研究者因此都认为古蜀国有"三都"。其实,这个"蜀"不能肯定就指古蜀国,当时以"蜀"字作为区域或国家名称的,除了古蜀国,还有秦... 《华阳国志》说:"蜀以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号名城。"古蜀历史的研究者因此都认为古蜀国有"三都"。其实,这个"蜀"不能肯定就指古蜀国,当时以"蜀"字作为区域或国家名称的,除了古蜀国,还有秦汉时期的蜀郡、三国时期刘备的蜀汉国。《华阳国志》记古蜀史并无新都、广都为"都",考古发掘古蜀国之"城"亦不见新都、广都。"成都、新都、广都为三都"当为蜀汉时期之史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有“三都” 古蜀国 蜀郡 蜀汉国 华阳国志 东汉—蜀汉时期
下载PDF
秦汉之际的两次分封──应当重新评价项羽“分封十八王” 被引量:3
12
作者 殿元 《天府新论》 1998年第4期73-78,共6页
关键词 项羽 "分封十八王" 秦朝 汉朝 分封制 阶级关系 历史背景 封建割据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应该为扬雄洗冤 被引量:3
13
作者 殿元 刘宗林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3-38,共6页
扬雄是西汉末至东汉初学术界的著名领军人物,在文学、哲学、语言学诸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对扬雄的评价在南宋前以褒为主。南宋时,因为理学和当时形势的需要,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否定了扬雄的人品;清初,康熙皇帝为统一中国士大夫... 扬雄是西汉末至东汉初学术界的著名领军人物,在文学、哲学、语言学诸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对扬雄的评价在南宋前以褒为主。南宋时,因为理学和当时形势的需要,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否定了扬雄的人品;清初,康熙皇帝为统一中国士大夫的思想,亲自上阵批驳扬雄。这一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至今还影响着包括《辞海》在内的工具书对扬雄的评介,应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扬雄评价 封建正统 为扬雄洗冤
下载PDF
读《三国志·李严传》的困惑 被引量:3
14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 三国时,由于蜀汉未置史官,因而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的文书档案。陈寿撰写《三国志》时,对魏、吴的资料颇感顺手,分别撰写了30卷和20卷;对蜀,则因资料欠缺而只撰写了15卷。简洁的文字记载后来虽经裴松之作了大量的注释,仍常有语焉不详的感觉。读《三国志·蜀书·李严传》,这种困惑就特别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李严 文书档案 文字记载 撰写 裴松之 简洁
下载PDF
渝水为古阆中之水考
15
作者 殿元 晋超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23年第1期146-152,共7页
历史上有三条“渝水”。与四川东北部的“渝水”有关者有三——流江、渠江、嘉陵江。发源于阆中的流江有“渝水”之名,注入渠江,再注入嘉陵江。从文献资料方面考查,流经阆中的嘉陵江不仅被称为“阆水”,也被称为“渝水”。从文献资料的... 历史上有三条“渝水”。与四川东北部的“渝水”有关者有三——流江、渠江、嘉陵江。发源于阆中的流江有“渝水”之名,注入渠江,再注入嘉陵江。从文献资料方面考查,流经阆中的嘉陵江不仅被称为“阆水”,也被称为“渝水”。从文献资料的先后看,从巴人的起源看,阆中与“渝水”关系的密切程度还远超渠县。因为有了嘉陵江,造就了阆中这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城。重庆虽被称为“渝州”,但“渝”字与重庆还是缺了点缘分。到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认为“渝”字的本义有“变”之意,遂改渝州为恭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水 流江 嘉陵江 阆中 历史文化名城
下载PDF
论修建都江堰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大禹、李冰为中心 被引量:4
16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18年第6期35-39,共5页
都江堰的修建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大禹是第一个治理岷江的伟人,他开创了蜀地治水的基调。开明"凿玉垒山,疏金堂峡",实践了大禹"导"与"别"的治水理论。因为蜀地在秦的统一战略中很重要,秦国... 都江堰的修建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大禹是第一个治理岷江的伟人,他开创了蜀地治水的基调。开明"凿玉垒山,疏金堂峡",实践了大禹"导"与"别"的治水理论。因为蜀地在秦的统一战略中很重要,秦国统治者派"知天文地理"的李冰为蜀守,在大禹、开明对蜀地水患治理的基础上,修建了都江堰,完成了由"除害"到"兴利"的理论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江堰 治水理论 历史发展 必然性 偶然性
下载PDF
蜀道文化的广义延展--《中国西南陆海走廊》的巴蜀文化元素提炼
17
作者 殿元 王洪林 《文史杂志》 2023年第5期19-22,共4页
《中国西南陆海走廊》具有三个特点:一、提出了巴蜀古道可通过“泸州道”汇于南海的逻辑;二、阐述了沱江、长江、赤水河古航运铸就的交通“十字架”;三、对巴盐与古江阳盐和今自贡盐作用于通道产生的文化具有深刻把握力。
关键词 泸州道 十字架 赤水河莲花 三角叉 川盐
下载PDF
论“成都”改名“南京”的有关问题
18
作者 殿元 《文史杂志》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成都在历史上曾经改名“南京”,新旧《唐书》对此都有非常清楚的记载。根据史籍记载,可以明确四点:成都改名“南京”是在唐肃宗时期而不是唐玄宗时期;成都被称为“南京”的时间是三年而不是一年;成都改名“南京”为“府”,故“成都县”... 成都在历史上曾经改名“南京”,新旧《唐书》对此都有非常清楚的记载。根据史籍记载,可以明确四点:成都改名“南京”是在唐肃宗时期而不是唐玄宗时期;成都被称为“南京”的时间是三年而不是一年;成都改名“南京”为“府”,故“成都县”仍然存在;成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得名“南京”的大都市。对史书未记载后来取消“南京”之名的原因,我认为,一是安史之乱已经彻底平定,唐肃宗的地位已经非常稳定,后方根据地已经不太重要;二是成都的发展并未得利于“南京”其名,甚至,在文化人聚集的成都,他们还会评价“南京”之名虽然高大上,却远没有“成都”这个名称更有历史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名南京 成都府 时间三年 得名最早
下载PDF
“借荆州”的是是非非 被引量:3
19
作者 殿元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借荆州 三国演义 《三国志》 先主 耳食之论 罗贯中 江表传 取长沙 湘水 江夏
下载PDF
基于超级蜂窝夹芯板材的野战弹药箱组
20
作者 邹坚 张鑫磊 +5 位作者 马海洋 邹志成 王婷 汪凤林 殿元 马文国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5-50,84,共7页
为应对野战条件下弹药面临的储存环境恶劣条件,提出了基于超级蜂窝夹芯板材的野战弹药箱组,给出了整体式和快速拼装式2种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方式,对该野战弹药箱组结构刚强度和保温保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野战弹... 为应对野战条件下弹药面临的储存环境恶劣条件,提出了基于超级蜂窝夹芯板材的野战弹药箱组,给出了整体式和快速拼装式2种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方式,对该野战弹药箱组结构刚强度和保温保湿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野战弹药箱组结构刚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可以应对弹药储存环境,在无源条件下,湿度控制可以满足要求,温度控制无法满足要求。基于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无源温控的后续研究路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部队野外弹药储存,也可为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弹药 储存环境 温湿度 超级蜂窝 板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