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党梆子”的名实之辨与戏曲文化生态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春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0-121,共2页
作为一个兼容了昆、梆、罗、卷、簧五种声腔的多声腔剧种,上党梆子在山西四大梆子中独具特色。但是,“上党梆子”一词,在近百年发展的历史上,其内涵却随着时间的流变在不断地变化着,“上党梆子”的名与实,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 上党梆子 文化生态 戏曲 名实 百年发展 声腔 剧种
下载PDF
新时代戏曲的青春接力人——从昆剧《瞿秋白》说起
2
作者 李春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在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期间,昆剧《瞿秋白》的线上展演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透过手机视频,整部作品让人无法分神地聚焦在瞿秋白就义前的几个日夜,在“溯源”“秉志”“镌心”“取义”所标定的四个戏剧单元中,通过他恪守中国共产... 在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期间,昆剧《瞿秋白》的线上展演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透过手机视频,整部作品让人无法分神地聚焦在瞿秋白就义前的几个日夜,在“溯源”“秉志”“镌心”“取义”所标定的四个戏剧单元中,通过他恪守中国共产党员的革命初心,胸怀饱满的家国情怀,在母子、夫妻、战友等诸多情感中,完成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的人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革命 瞿秋白 手机视频 文华奖 家国情怀 共产党员 昆剧
原文传递
2020年度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宏锋 冯卓慧 +3 位作者 孙晨荟 李春 都本玲 施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3期43-53,共11页
纵观2020年度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呈现出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保护工作有序拓展、传统音乐类项目展演丰富多彩、传统音乐遗产保护研究不断深化等特点。本报告拟从上述方面梳理、研讨,希望对今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 纵观2020年度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呈现出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保护工作有序拓展、传统音乐类项目展演丰富多彩、传统音乐遗产保护研究不断深化等特点。本报告拟从上述方面梳理、研讨,希望对今后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提供镜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传统音乐 研究报告
下载PDF
梅州客家山歌剧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89,共2页
20世纪50年代,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产生了客家山歌剧。这个新兴剧种以"客家山歌"以及当地木偶等民间声腔作为主要音乐载体,用梅州客家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由于客家山歌剧所载有的艺术风貌来源于民间,更为贴近客家民众... 20世纪50年代,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产生了客家山歌剧。这个新兴剧种以"客家山歌"以及当地木偶等民间声腔作为主要音乐载体,用梅州客家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由于客家山歌剧所载有的艺术风貌来源于民间,更为贴近客家民众的审美心理,所以剧种成立后,广受当地民众喜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客家文化的广泛弘扬,客家山歌剧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客家地区影响广泛,40年来创作的《啼笑冤家》《山稔果》《等郎妹》《山魂》《桃花雨》等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州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剧 客家文化 艺术风貌 音乐载体 客家地区 审美心理 多元化发展
原文传递
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与地域流派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春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7-41,共15页
文章根据田野调查实录,对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在器乐、声乐中的基本特征做了梳理和说明,同时从各类旧钞本中辑录相关音乐规范,并对当代所存的上水派、下水派、丰顺派、兴宁派等四个香花音乐流派的区别做了界别和说明。
关键词 梅州客家 佛教香花 香花音乐 地域流派 上水派 下水派 丰顺派 兴宁派
下载PDF
梅州佛教香花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春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53-59,共7页
以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佛教香花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展示了在人类学田野调查到的佛教音乐实态,分析了这一佛教音乐与五台山佛教的联系,以及佛教香花作为教僧系佛教音乐孑遗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为需要建立完整系统地佛教音乐体系。
关键词 佛教 香花 音乐
下载PDF
佛教香花《开光》中的音乐形态分析
7
作者 李春 《文化遗产》 CSSCI 2017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开光》是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仪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丧葬度亡时履行驱邪纳吉的宗教内涵,成为整个仪式功能得以转换的中介仪式;而且在寺庙功德中用以张扬吉庆红火的民俗意象,是客家佛教民俗的礼仪表现。作为一套结合了器乐、声... 《开光》是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仪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丧葬度亡时履行驱邪纳吉的宗教内涵,成为整个仪式功能得以转换的中介仪式;而且在寺庙功德中用以张扬吉庆红火的民俗意象,是客家佛教民俗的礼仪表现。作为一套结合了器乐、声乐、舞蹈以及道具表演的仪式,《开光》分上、下水两派,其中上水派音乐独具特色,音乐中的羽调式、宫调式及徵调式色彩较突出,极能代表梅州客家佛教音乐的基本风格。由于地域流派的演绎,开光过程中所谓的"三开光",在梅州各地产生出多元的舞蹈形式,上水地区的男众表演,蕉岭地区的斋嫲表演,下水地区的铙钹表演,都显示出这段仪式独特的表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 音乐 佛教 形态
下载PDF
梅州客家的“斋嫲”与“香花”
8
作者 李春 《中国艺术时空》 2016年第4期62-68,共7页
斋嫲是梅州客家地区对住庵信佛女性的称谓。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地融汇了梅州历史上的节妇、贞女和自梳不嫁的文化传统,特有的生活习俗集中展示了梅州佛教地域化的历程。近代以来,随着斋嫲群体的走出庵堂,佛教香花仪轨获得了新的传承群体,... 斋嫲是梅州客家地区对住庵信佛女性的称谓。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地融汇了梅州历史上的节妇、贞女和自梳不嫁的文化传统,特有的生活习俗集中展示了梅州佛教地域化的历程。近代以来,随着斋嫲群体的走出庵堂,佛教香花仪轨获得了新的传承群体,由于斋嫲特有生活形式的加入,佛教香花仪轨也获得了艺术上的提升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斋嫲 佛教 客家 香花
下载PDF
纸上的声音--《梅兰芳歌曲谱》的意义
9
作者 李春 《文化遗产》 CSSCI 2013年第2期58-68,共11页
本文通过研究《梅兰芳歌曲谱》的生成与传播,分析了刘天华记录传统戏曲时的规范和原则,并对五线谱、工尺谱在记录传统戏曲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尤其是对记谱法在当前非遗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和局限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梅兰芳 刘天华 《梅兰芳歌曲谱》
下载PDF
“教僧系”佛教音乐研究的方法视角——以梅州“佛教香花音乐”研究为例
10
作者 李春 《文化遗产》 CSSCI 2015年第6期137-145,共9页
教僧是活跃于明清两代基层社区的佛教僧人及其群体,因赴应民俗而有赴应僧、应付僧等称谓。教僧制度的确立使显密仪轨广泛地与各地民俗交融互渗,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佛事仪轨形态。由此,"教僧系"佛教音乐广泛地遍布于中国各... 教僧是活跃于明清两代基层社区的佛教僧人及其群体,因赴应民俗而有赴应僧、应付僧等称谓。教僧制度的确立使显密仪轨广泛地与各地民俗交融互渗,孕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佛事仪轨形态。由此,"教僧系"佛教音乐广泛地遍布于中国各地民间,成为兼佛教音乐、民间音乐于一体的独特门类。梅州客家的"佛教香花"音乐仪轨便是教僧系佛教音乐中独特的一个,本文的探讨希望引起学界对明清佛教音乐史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僧 音乐 佛教 香花
下载PDF
别具一格 声情并茂——浅评蒲剧《西厢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 《黄河》 2007年第1期113-115,共3页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杂剧中一部最为宏伟、优美的大型喜剧。它自问世以来,不仅文学剧本拥有广泛读者,流传不息;而且成为许多戏曲的保留剧目,为广大的观众所喜爱。它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像一颗明...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杂剧中一部最为宏伟、优美的大型喜剧。它自问世以来,不仅文学剧本拥有广泛读者,流传不息;而且成为许多戏曲的保留剧目,为广大的观众所喜爱。它在中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像一颗明珠放射着光辉。《西厢记》演出的是一个流传久远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唐德宗贞元年间,河中府的普救寺里。唐代西洛秀才张生赶考赴长安,普救寺巧遇相国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爱得如疯似癫。弹琴曲有意,吟诗情暗含,只缺月老牵红线。孙飞虎兵围寺院,要抢莺莺上山,张生写信解危难,崔夫人亲口许姻缘。张生、莺莺只说天遂人愿。谁知崔夫人说了不算,一杯酒把鸳鸯拆散。莺莺绣房里哭,张生书房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崔莺莺 张生 红娘 封建礼教 主题思想 老夫人 人物形象 改编本 观众
原文传递
祁太秧歌走访浅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春 《黄河之声》 2000年第5期9-10,共2页
10月是金秋的季节,10月是收获的季节。我于1999年国庆节假日期间前往山西祁县申村走访了郝崇慧、刘连玉这两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祁太秧歌农民老艺人,通过访问,加深了我对祁太秧歌的认识。在申村一个简朴的农舍里,我见到了身材削瘦,皮肤黝... 10月是金秋的季节,10月是收获的季节。我于1999年国庆节假日期间前往山西祁县申村走访了郝崇慧、刘连玉这两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祁太秧歌农民老艺人,通过访问,加深了我对祁太秧歌的认识。在申村一个简朴的农舍里,我见到了身材削瘦,皮肤黝黑,满颔苍须的郝崇慧老人。我告诉郝大爷,我从中国音乐学院来,是专门求教学习了解祁太秧歌的,大爷听我这么一说,布满皱纹的脸上顿时放出了光彩,露出了无限喜悦的样子,立即放下手中活计,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坐,给我端上一杯热茶,并请我品尝了他自酿的酒枣。在闲聊中,郝大爷告诉我,他今年七十五岁了,属牛的,从小就熟唱祁太秧歌,说到这里,我发现老人的表情完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解放初期,村里响应党的号召,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妇女地位,废除封建思想,自发组织了秧歌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太秧歌 中国音乐学院 老人 妇女地位 山西祁县 季节 解放初期 封建思想 表演 收获
下载PDF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3
作者 李春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共1页
2008年2月28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标志着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最终确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民大会堂 传承人 国家级 仪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