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徐州段运河的乏水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德 《兰州学刊》 2007年第8期161-165,共5页
黄河的决徙变迁,经常导致黄运交会的徐州段运河水量不足。为确保漕运畅通,明政府采取了引黄河水、东诸泉、沁河水,疏濬河道,修建闸坝、堤防等应对措施。到万历中期黄河两岸全面筑堤以后,黄河主流被固定于徐州运道,乏水问题暂时得到了缓... 黄河的决徙变迁,经常导致黄运交会的徐州段运河水量不足。为确保漕运畅通,明政府采取了引黄河水、东诸泉、沁河水,疏濬河道,修建闸坝、堤防等应对措施。到万历中期黄河两岸全面筑堤以后,黄河主流被固定于徐州运道,乏水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好景不长,此后水流愈加湍急险恶,河堤决徙频繁,不得不改道泇河,避黄行运。泇河的开凿由引黄河水改为引沂、沭河水,避开了徐州段运河乏水问题的困扰,但是也给徐州城市发展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 徐州段 乏水问题 应对措施
下载PDF
从良田到泽薮:南四湖“沉粮地”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德 胡克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沉粮地"前身是清康熙、乾隆时期的"沉地"、"沉田"、"水沉地亩"或"水深难涸地亩",民国初年始见"沉粮地"的称谓。"沉粮地"是官方认定的免税地,乾隆中期两次豁免... "沉粮地"前身是清康熙、乾隆时期的"沉地"、"沉田"、"水沉地亩"或"水深难涸地亩",民国初年始见"沉粮地"的称谓。"沉粮地"是官方认定的免税地,乾隆中期两次豁免赋税,赋予了其法定免税的财政属性。与"沉粮地"相对的是"缓征地",后者虽未经认定,仍保有纳税之名,但实际上也不纳税。"沉粮地"的形成深受黄运地区水环境变迁以及国家漕运政策、河工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过程与南四湖的塑造过程同时进行,由此而发生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都是适应这一地区生态系统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粮地 缓征地 南四湖 历史时期
原文传递
试论明清时期河工用料的时空演变——以黄运地区的软料为中心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0-54,共5页
及时足量地提供治河材料是河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自明至清,河工用料经历了民柳到官柳、官柳到芦苇、芦苇到秫秸的演变过程。当农作物秫秸成为河工物料后,扩大了物料的征收范围,将越来越多的百姓被纳入到治水活动中,造成了黄运地区南... 及时足量地提供治河材料是河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自明至清,河工用料经历了民柳到官柳、官柳到芦苇、芦苇到秫秸的演变过程。当农作物秫秸成为河工物料后,扩大了物料的征收范围,将越来越多的百姓被纳入到治水活动中,造成了黄运地区南北部物料供应格局的空间差异,大体以徐、邳为界,以北地区河工用料以秫秸为主,以南地区以芦苇为主。上述河工用料的时空演变,实质上是河工和地域开发导致的环境后果在物料上的反映,是环境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黄河 运河 河工 治河材料
下载PDF
后申遗时代运河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德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5期19-25,共7页
后申遗时代的运河研究,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要以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运河本体的研究,加大考古发掘的力度,关注尚未纳入申遗范围的运河段和遗产点,注重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增加通史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加强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申遗时代的运河研究,机遇与挑战并存。今后要以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运河本体的研究,加大考古发掘的力度,关注尚未纳入申遗范围的运河段和遗产点,注重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增加通史性、全面性的研究成果;加强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工业遗产的研究,揭示运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工业遗产之间的关系,增强运河文化遗产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加强运河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加大宣传力度,研究保护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协调部门利益,将旅游开发与运河保护结合起来。为了整体推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实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需要构建运河学的学科体系,发挥跨学科优势,加强学术交流,集中力量研究跨地域、跨部门、跨学科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运河 运河申遗 后申遗时代 运河本体研究
下载PDF
从地方志“八景”看区域水环境变迁——以康熙、乾隆、光绪《鱼台县志》为中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德 《中国地方志》 2014年第7期59-64,5,共6页
地方志八景包含了对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往往能够反映区域的环境变迁情况。从三部清代《鱼台县志》来看,与水有关的"八景"景观居多,且呈现出自西而东的移动趋势。由于易遭水患破坏,人文因素变... 地方志八景包含了对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的真实写照,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往往能够反映区域的环境变迁情况。从三部清代《鱼台县志》来看,与水有关的"八景"景观居多,且呈现出自西而东的移动趋势。由于易遭水患破坏,人文因素变化频繁,自然景观数量上始终占多数。一方面说明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水环境变化剧烈的地区,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景 鱼台县 清代 水环境
原文传递
“续涸新涨”:环境变迁与清代江南苇荡营的兴废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德 《兰州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清代江南苇荡营是一支专门从事芦苇采割、运输的部队,在提供治河材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苇荡营兴废的过程,无论是机构废立、芦苇产量增减,还是驻地迁移、荡地盈缩,无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黄河又是影响苇荡营兴废变迁的主要力... 清代江南苇荡营是一支专门从事芦苇采割、运输的部队,在提供治河材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苇荡营兴废的过程,无论是机构废立、芦苇产量增减,还是驻地迁移、荡地盈缩,无不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黄河又是影响苇荡营兴废变迁的主要力量,首先,黄河来沙情况影响苏北沿海滩地的淤积速度;其次,黄河淡水来源情况影响下游芦苇的产量以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江南苇荡营 环境变迁 兴废
下载PDF
水患与良田:嘉道间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的考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德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4-179,共6页
清嘉道年间发生的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是沿线民众私自改良土壤环境的灾难性事件,反映了水利建设与民众生计的矛盾。嘉道间黄河下游接连发生了五起盗决案件,时间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呈愈往下游愈多的特征,尤其集中于黄淮运交汇的... 清嘉道年间发生的系列盗决黄河堤防案,是沿线民众私自改良土壤环境的灾难性事件,反映了水利建设与民众生计的矛盾。嘉道间黄河下游接连发生了五起盗决案件,时间上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空间上呈愈往下游愈多的特征,尤其集中于黄淮运交汇的淮安地区。案件的发生固然与堤防管理松弛、执法不严、民风彪悍等有一定关系,但根本原因在于嘉庆以后河工废弛、生存环境恶化等造成的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黄河堤防建设对土壤耕地环境具有双重影响,既易造成背河洼地,使土壤环境恶化,同时又有淤地肥田的作用,故百姓不惜冒险决堤,希图通过排涝水、淤田地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治黄保运贯穿系列决堤案发生和处理的全过程,反映了以堤防为中心的人地冲突以及民众生计与国家河工的矛盾,案件最终以牺牲地方和个人利益为代价,服从于国家水资源管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道年间 黄河决堤案 环境变迁 人地关系
下载PDF
“运河之都”淮安的生态底色、区位特色与水工亮色
8
作者 李德 《江苏地方志》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中国大运河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沟通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淮安正位于运河中段的古淮河之畔。中国大运河由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3000多公里,准安正位于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的重... 中国大运河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沟通中国东部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淮安正位于运河中段的古淮河之畔。中国大运河由隋唐运河、京杭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全长3000多公里,准安正位于隋唐运河与京杭运河的重合衔接之处。历史上江、淮、河、济“四渎”中,黄、淮两河均流经淮安。不仅如此,明清时期的淮安还是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驻扎地,是钞关税收、准盐转运、漕船修造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唐运河 京杭运河 河道总督 漕运总督 交通大动脉 漕船 浙东运河 中国大运河
下载PDF
国家运道与地方城镇:明代泇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德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93,共5页
明万历后期开凿的泇河是继南阳新河之后的又一避黄工程,其开凿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冲突,结果是导致国家新运道的确立与地方城镇徐州、台儿庄的兴衰更替。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视之,泇河的开凿有效地避开了徐州段黄河、二洪之险... 明万历后期开凿的泇河是继南阳新河之后的又一避黄工程,其开凿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冲突,结果是导致国家新运道的确立与地方城镇徐州、台儿庄的兴衰更替。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视之,泇河的开凿有效地避开了徐州段黄河、二洪之险,有利于漕运的畅通,而且城镇的更替于国家利益无损,无论是徐州的衰落抑或台儿庄的兴起,不过是运河城镇位置的变动而已;从地方城镇利益的角度视之,河道变迁则是其自身发展机遇的重要转折,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泇河 徐州 台儿庄 国家利益 地方利益
下载PDF
比较视野下的明清运河城市——以济宁、临清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德 《中国名城》 2015年第7期84-90,共7页
梳理运河城市间的差异与关联,搞清不同区域的城市特征,对推进中国城市史研究意义重大。选择明清山东运河城市济宁、临清为研究对象,从建置沿革、兴衰过程、城区布局等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山东运河南北段的城市既有共同特点,又各具... 梳理运河城市间的差异与关联,搞清不同区域的城市特征,对推进中国城市史研究意义重大。选择明清山东运河城市济宁、临清为研究对象,从建置沿革、兴衰过程、城区布局等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山东运河南北段的城市既有共同特点,又各具特色。运河废弃后,北部城市的衰落程度明显高于南部,今后运河南部城市的发展潜力将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时期 运河城市 比较研究 济宁 临清
下载PDF
明清淮扬运河城镇发展的驱动因素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德 《中国名城》 2019年第9期92-96,共5页
城镇发展是多种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淮扬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以“通漕保运”为中心的河工治理与河漕管理,以及借助运道的食盐转运,是拉动明清淮扬运河城镇发展的三驾马车。河工、漕运、盐务都是国家财政的重... 城镇发展是多种自然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淮扬地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以“通漕保运”为中心的河工治理与河漕管理,以及借助运道的食盐转运,是拉动明清淮扬运河城镇发展的三驾马车。河工、漕运、盐务都是国家财政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运河城镇发展与王朝政治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城镇 河工 漕运 盐务
下载PDF
清代江浙漕粮赈闽及相关问题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6-100,共5页
清代江浙漕粮的七次赈闽,时间上集中出现于康雍乾时期,空间上以输入漳、泉二州为多。赈闽漕粮以海运为主,平均数量约10万石。作为官方弥灾的重要举措之一,清代漕粮赈闽的数量和次数虽然有限,但意义不可低估,不仅凸显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 清代江浙漕粮的七次赈闽,时间上集中出现于康雍乾时期,空间上以输入漳、泉二州为多。赈闽漕粮以海运为主,平均数量约10万石。作为官方弥灾的重要举措之一,清代漕粮赈闽的数量和次数虽然有限,但意义不可低估,不仅凸显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积极调控以及对民生的重视,而且表明了漕粮功能的进一步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截漕赈灾 江浙 福建
下载PDF
从海洋走向运河:明代漕运方式的嬗变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明初承元制,实施河海并行、海运为主的漕运方式。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黜海运、致力于内河,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嘉靖、隆庆间,一度出现了复海运的争论,但均以失败告终。到万历六年(1578年)后,海运漕粮的讨论与实践均告一段... 明初承元制,实施河海并行、海运为主的漕运方式。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黜海运、致力于内河,交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嘉靖、隆庆间,一度出现了复海运的争论,但均以失败告终。到万历六年(1578年)后,海运漕粮的讨论与实践均告一段落,明代最终由海洋走向运河。究其原因,是自然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运河自身条件的变化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与技术水平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运方式 河运 海运 明代
下载PDF
漕运时代的淮盐与运河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德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
漕运是借助江、河、湖、海等水路调运粮食等物资的活动,其中运河漕运是最重要的水运类型。今大运河江苏段沟通了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8市,然而江苏13个设区市全被列为运河城市,原因在于除运河主河道外,与... 漕运是借助江、河、湖、海等水路调运粮食等物资的活动,其中运河漕运是最重要的水运类型。今大运河江苏段沟通了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8市,然而江苏13个设区市全被列为运河城市,原因在于除运河主河道外,与之相连的“盐河”也被作为运河的一部分,从而确立了江苏运河的网状结构。本文拟从盐政、盐运、盐署、盐商、盐官、盐城镇等方面梳理漕运时代淮盐与运河的关系,以期有助于讲述生动的运河及盐业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城市 盐政 漕运 大运河 网状结构 设区市 淮盐
下载PDF
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淮河历史文化丛书——《淮河历史文化丛书》评介
15
作者 李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20-322,共3页
人类社会文明多源起于河流文化,作为古代著名“四渎”之一的淮河,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淮河文化。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总结,所谓淮河文化,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以水利文化为核心的、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 人类社会文明多源起于河流文化,作为古代著名“四渎”之一的淮河,是中华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淮河文化。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总结,所谓淮河文化,是以流域文化为特质的、以水利文化为核心的、以淮河干流区域文化为代表的地域文化(曹天生、朱光耀,2011)。它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地位(程必定、吴春梅,2008)。南宋黄河夺淮以前,淮河流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条件相当优越,有着“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之美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文化 水利文化 文化丛书 黄河夺淮 人文环境 淮河两岸 起源地 淮河干流
下载PDF
明清洪泽湖泄水格局的演变及历史启示
16
作者 李德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导淮入海入江是洪泽湖治理长期面临的问题。洪泽湖是拦蓄淮河下游形成的平原水库,筑堤的过程也是湖泊形成的过程。明代以后随着高家堰堤防的修筑加高,湖泊从小到大,泄水问题日益突出。洪泽湖泄水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特... 导淮入海入江是洪泽湖治理长期面临的问题。洪泽湖是拦蓄淮河下游形成的平原水库,筑堤的过程也是湖泊形成的过程。明代以后随着高家堰堤防的修筑加高,湖泊从小到大,泄水问题日益突出。洪泽湖泄水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空间上包括湖堤上的清口、山盱五坝、三河坝以及运堤上的归海坝、归江坝等两级泄水通道,尤以汇黄入海的清口流路占突出地位;时间上从明代的清口汇黄入海为主,变为清乾隆以前的多路入海为主、入江比例增大,至嘉庆以后则汇黄入海不畅、入江压力增加。明清时期的洪泽湖泄水是在“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水框架下进行的,无法根本解决淮水的入江入海出路,但奠定了今日泄水新格局的基础。以史为鉴,河湖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统筹全局,兼顾国计民生,既要着眼于除害兴利,因时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还要辩证地看待河湖治理的影响,恰当评价古代国家工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高家堰 蓄清刷黄 导淮 入海水道
下载PDF
试论明清大运河上的行船次序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德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运河开凿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漕运,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贡鲜船是运河上的特权船只,漕船次之,然后是官船和军民船,商贾船地位最低。运河行船次序反映了不同船只的政治地位,折射出漕河管理的诸多弊端。特权船只优先使用有限的交通资源,是... 运河开凿与管理的主要目的在漕运,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贡鲜船是运河上的特权船只,漕船次之,然后是官船和军民船,商贾船地位最低。运河行船次序反映了不同船只的政治地位,折射出漕河管理的诸多弊端。特权船只优先使用有限的交通资源,是皇权观念在河道管理中的缩影,不利于商品的顺畅流通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运河 漕船 贡鲜船 商民船 行船次序
下载PDF
从别称现象看传统时代运河城镇的交流与传播
18
作者 李德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4-22,189,190,共11页
城镇别称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山东运河名城临清和济宁为例,通过对小临清、小济宁、小天津、小苏州等“小某某”别称现象的分析,一窥运河城镇的南北交流与声名传播。运河城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弱小城镇的乐于师人... 城镇别称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山东运河名城临清和济宁为例,通过对小临清、小济宁、小天津、小苏州等“小某某”别称现象的分析,一窥运河城镇的南北交流与声名传播。运河城镇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论弱小城镇的乐于师人还是强大城镇的善为人师,都显示了城镇间的交流互动。别称作为运河城镇发展实力及影响力的外在表现,既是对已有成绩的肯定和确认,也树立了未来的目标和方向,反映了奋发进取、崇优向好、适时而变的精神品质。别称实际上是声名传播的一种路径和手段,可为当今的城镇品牌建设以及知名度营销等提供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城镇 别称 南北交流 城镇精神 声名传播
下载PDF
试论明清时期河工用料的时空演变——以黄运地区的硬料为中心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8,共3页
河工所用砖石等物料,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埽工散抛碎石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后推广至河南、山东。砖料的烧造则从河南推广至江南。究其原因,江南地区多山,石料丰富。河南部分地区或因距离石料场较远,或因逆流运送艰难,故考虑以砖代石。... 河工所用砖石等物料,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埽工散抛碎石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后推广至河南、山东。砖料的烧造则从河南推广至江南。究其原因,江南地区多山,石料丰富。河南部分地区或因距离石料场较远,或因逆流运送艰难,故考虑以砖代石。河工物料的时空演变表现出明显的因地制宜的特点,反映了河工技术和治河方略的内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黄河 运河 河工 治河材料
下载PDF
元代漕运方式选择中的环境与技术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德 《运河学研究》 2018年第2期49-60,共12页
环境与技术是元代漕运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元朝初年试行多种漕运方式,在进行了河运、海运以及河海联运的尝试后,最终选择了'河海并行、海运为主'的运输方式,体现了人类征服海洋、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以及航海、造船、... 环境与技术是元代漕运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元朝初年试行多种漕运方式,在进行了河运、海运以及河海联运的尝试后,最终选择了'河海并行、海运为主'的运输方式,体现了人类征服海洋、适应环境能力的增强以及航海、造船、气象观测等技术的进步,显示了环境、技术与交通线路选择的内在联系。自然环境条件是影响漕运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技术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关系的中介,能够弥补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漕运方式 河运 海运 环境影响 技术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