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确定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提取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内SARS-CoV-2无症状传播文献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目的确定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提取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内SARS-CoV-2无症状传播文献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流行病学信息。对无症状传播者的年龄、性别、病毒RNA脱落时间及病毒载量等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17篇文献为无症状感染病毒RNA脱落时间相关病例报告。与有症状感染者相比,无症状感染者更加年轻[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WMD=-5.27,95%CI:-9.78~-0.76,P<0.001]、病毒RNA脱落时间(中位数:11 d)较有症状感染者缩短(中位数:16 d)(P<0.001)、上呼吸道拭子核酸载量较低(WMD=2.36,95%CI:0.65~4.07,P=0.007),二者性别组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COVID-19患者相比,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较年轻,病毒载量较低,病毒RNA脱落时间较短。展开更多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病毒科,感染人体后,病毒基因能与宿主基因发生整合,其遗传物质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 close circle DNA,cccDNA)能长期与宿主共存,难以完全清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病毒科,感染人体后,病毒基因能与宿主基因发生整合,其遗传物质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 close circle DNA,cccDNA)能长期与宿主共存,难以完全清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密切相关,尤其是NHL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HBV在DLBC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涉及三种理论:慢性抗原刺激、HBV直接感染B淋巴细胞、隐匿性HBV感染。这些理论与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APOBEC)家族介导的癌基因突变、HBV DNA的整合、宿主中HBV的进化密切相关。本文就HBV感染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HBV相关DLBCL研究提供新思路。展开更多
上呼吸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天然免疫系统是其抵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病毒感染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IFN-λ是新近发现的主要产生于黏膜屏障的免疫效应分子,其主要通过酪氨酸激酶(Janus ...上呼吸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天然免疫系统是其抵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病毒感染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IFN-λ是新近发现的主要产生于黏膜屏障的免疫效应分子,其主要通过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在调节呼吸道黏膜先天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IFN-λ优先在黏膜屏障上表达,发挥持久的抗病毒效应,控制免疫炎症损伤,正成为上呼吸道抗病毒免疫研究的新焦点,尤其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本文主要对IFN-λ在上呼吸道抗病毒免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确定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与COVID-19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提取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内SARS-CoV-2无症状传播文献相关数据,截止日期为2020年8月1日。根据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和提取流行病学信息。对无症状传播者的年龄、性别、病毒RNA脱落时间及病毒载量等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38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17篇文献为无症状感染病毒RNA脱落时间相关病例报告。与有症状感染者相比,无症状感染者更加年轻[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WMD=-5.27,95%CI:-9.78~-0.76,P<0.001]、病毒RNA脱落时间(中位数:11 d)较有症状感染者缩短(中位数:16 d)(P<0.001)、上呼吸道拭子核酸载量较低(WMD=2.36,95%CI:0.65~4.07,P=0.007),二者性别组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COVID-19患者相比,SARS-CoV-2无症状感染者较年轻,病毒载量较低,病毒RNA脱落时间较短。
文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病毒科,感染人体后,病毒基因能与宿主基因发生整合,其遗传物质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 close circle DNA,cccDNA)能长期与宿主共存,难以完全清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HBV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密切相关,尤其是NHL中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HBV在DLBCL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涉及三种理论:慢性抗原刺激、HBV直接感染B淋巴细胞、隐匿性HBV感染。这些理论与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APOBEC)家族介导的癌基因突变、HBV DNA的整合、宿主中HBV的进化密切相关。本文就HBV感染在DLBC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HBV相关DLBCL研究提供新思路。
文摘上呼吸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天然免疫系统是其抵抗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抗病毒感染中,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抗病毒天然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IFN-λ是新近发现的主要产生于黏膜屏障的免疫效应分子,其主要通过酪氨酸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发挥生物学作用,在调节呼吸道黏膜先天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IFN-λ优先在黏膜屏障上表达,发挥持久的抗病毒效应,控制免疫炎症损伤,正成为上呼吸道抗病毒免疫研究的新焦点,尤其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本文主要对IFN-λ在上呼吸道抗病毒免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