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施用对酸性土壤养分状况和甘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5
1
作者 敖俊华 黄振瑞 +3 位作者 江永 邓海华 陈顺 李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66-269,共4页
土壤pH低,酸化严重是湛江蔗区甘蔗生产的产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提高甘蔗产量,改善酸性土壤障碍因素,采用土壤培养试验与甘蔗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养分状况和甘蔗产量、糖分的影响。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施用... 土壤pH低,酸化严重是湛江蔗区甘蔗生产的产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提高甘蔗产量,改善酸性土壤障碍因素,采用土壤培养试验与甘蔗盆栽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施用石灰对酸性土壤养分状况和甘蔗产量、糖分的影响。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施用量与供试酸性土壤pH、氮、钙、镁、硫、硅等有效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铁、锰的有效性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通过合理施用石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H和改善土壤各有效养分状况,从而提高酸性土壤生产力。桶栽试验结果也表明:在湛江蔗区强酸性土壤上,合理施用石灰可以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当每千克土壤施用石灰1.2g,甘蔗产量和糖分分别比对照提高14.2%和2.4%,当石灰施用过多,单位石灰增施量对蔗茎产量和糖分表现出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H 石灰 有效养分 甘蔗
下载PDF
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51
2
作者 李奇 戚荣 张远平 《甘蔗糖业》 2004年第5期29-33,44,共6页
本文分析了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与玉米木薯等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相比,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具有原料成本低、加工成本低、综合利用潜力大等突出优点,发展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是解决我国能源... 本文分析了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指出与玉米木薯等淀粉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相比,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具有原料成本低、加工成本低、综合利用潜力大等突出优点,发展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是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的最佳办法。同时,发展能源甘蔗生产燃料乙醇可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蔗梢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可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生产 燃料乙醇 能源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发展 产业链 玉米 木薯 生态效益
下载PDF
加压碱浸处理-氰化浸出法回收汽车废催化剂中的贵金属 被引量:50
3
作者 黄昆 陈景 +3 位作者 陈奕然 赵家春 李奇 杨秋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3-369,共7页
为提高铂族金属的浸出回收率,针对前期研究提出的汽车废催化剂先经加压碱浸处理而后再加压氰化浸出铂族金属的新工艺,变动预处理反应过程各种工艺参数,考察了对后续铂族金属氰化浸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可打开汽车废催化剂载体... 为提高铂族金属的浸出回收率,针对前期研究提出的汽车废催化剂先经加压碱浸处理而后再加压氰化浸出铂族金属的新工艺,变动预处理反应过程各种工艺参数,考察了对后续铂族金属氰化浸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可打开汽车废催化剂载体对铂族金属的包裹,有利于其氰化浸出;但物料粒度过细或反应碱用量过大、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均容易形成新相重新包裹,不利于氰化试剂与铂族金属有效接触;预处理渣进一步湿磨,可消除包裹,提高氰化浸出率;在实验最佳条件下,铂族金属氰化浸出率分别可达到:Pt 96%、Pd 98%、Rh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族金属 失效汽车催化剂 加压碱浸处理 加压氰化浸出
下载PDF
从科层管理到共同体治理:长江经济带流域综合管理的模式转换与法制保障 被引量:42
4
作者 李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8,共9页
在科层管理体制下,分割的行政区域管辖和部门管理体制容易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从而偏离流域整体性治理和公共治理要求。为此,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科层管理向流域共同体治理转变,使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 在科层管理体制下,分割的行政区域管辖和部门管理体制容易使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陷入"碎片化"困境,从而偏离流域整体性治理和公共治理要求。为此,需要推动治理模式从科层管理向流域共同体治理转变,使政府、企业、公众等主体基于伙伴信任关系与共同利益形成参与、合作、共同担责的流域社会集合体。从法制层面看,为实现流域共同体治理目标,应在借鉴域外经验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推动《长江法》立法进程,构建权义明确、多元融合的共同体治理主体制度,形成中央引导、流域管理机构协调、地方参与的磋商合作制度,构建完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制度、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制度和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为流域共同体治理提供政策法律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科层管理 共同体治理
下载PDF
当前我国甘蔗品种选育与推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奇 邓海华 《甘蔗糖业》 2011年第4期70-76,共7页
本文对影响当前我国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种选育、配套栽培管理及政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改变片面追求产量和糖分、不重视综合效益的育种策略,实行育种目标多元化,加强宿根性与抗性育种,传统育... 本文对影响当前我国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品种选育、配套栽培管理及政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是改变片面追求产量和糖分、不重视综合效益的育种策略,实行育种目标多元化,加强宿根性与抗性育种,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有机结合,加速新种质、新材料利用和亲本更新,扩大育种规模、实行分区育种,同时加强健康种苗推广应用、育种良法结合和实施原料蔗按质论价收购政策。文中还简要介绍了粤糖60号、粤糖55号和粤糖93-159等优良品种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育种 品种 推广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中国斑茅种质资源分子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木清 洪艺珣 +3 位作者 李奇 刘少谋 张垂明 杨荣仲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8省区的30个斑茅〔Erianthusarundinaceus(Retz.)Jesw.〕无性系的分子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共扩增出87条多态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5.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64.89%,多态信息量(PIC)为0.58...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我国8省区的30个斑茅〔Erianthusarundinaceus(Retz.)Jesw.〕无性系的分子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共扩增出87条多态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多态带数为5.1条,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64.89%,多态信息量(PIC)为0.58,说明我国斑茅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可将30个斑茅无性系归为4大类,同一地区的斑茅无性系基本聚在同一类,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斑茅 种质资源 分子多态性 ISSR分子标记技术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甘蔗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二):甘蔗斑茅远缘真实杂种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33
7
作者 郑雪芳 张木清 +4 位作者 李奇 劳方业 邓祖湖 陈如凯 杨业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5-42,共8页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带型 ,而引物EF2 /ER2 扩增出 3种带型 ;同时 ,... 根据斑茅ITS区序列设计编号为EF1/ER1和编号为EF2 /ER2 的两对引物 ,经在甘蔗及其近缘属植物间ITS PCR扩增 ,证明这两对引物是斑茅特异引物 ,其中引物EF1/ER1在斑茅多态性研究中扩增出 5种带型 ,而引物EF2 /ER2 扩增出 3种带型 ;同时 ,利用这两对引物对甘蔗 (拔地拉 )与斑茅杂交的 9个F1,甘蔗斑茅真实杂种 (崖城 96 - 6 6、 96 - 46 )与CP84 - 1198的 36个BC1以及崖城 95 - 41与内江 5 7- 416的 12个BC1,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分子鉴定 ,结果表明 ,两对引物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其中对斑茅F1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前人 (沈万宽 )的同工酶鉴定结果相一致 ,对 15个曾被认为具有斑茅血缘的品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大部分品系为假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杂交利用 杂种鉴定 分子鉴定 ITS分子标记
下载PDF
CP72-1210在我国甘蔗育种中的利用 被引量:35
8
作者 邓海华 李奇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11期18-21,共4页
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的甘蔗品种CP72-1210的杂交研究与利用情况,指出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82/1983杂交季起对CP72-1210进行杂交试验,经多年试验筛选,该品种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大陆使用频率最高、育成品种数最... 概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的甘蔗品种CP72-1210的杂交研究与利用情况,指出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82/1983杂交季起对CP72-1210进行杂交试验,经多年试验筛选,该品种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大陆使用频率最高、育成品种数最多的重要亲本之一,已育成后代品种14个;同时选育出一批优良育种中间材料,其中粤糖系列和崖城系列的26个品系在2000/2001~2004/2005杂交季中已用作杂交亲本,其育成品种粤糖93-159、粤糖89-113和粤糖83-271等已在广东、广西、云南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育种 亲本 CP72—1210
下载PDF
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 被引量:34
9
作者 邓海华 廖兆周 +6 位作者 李奇 劳方业 符成 陈西文 张垂明 刘少谋 杨业后 《甘蔗糖业》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2000/01杂交季以甘蔗与斑茅属间杂交F1杂种崖城95-41 作母本,与父本CP57-614和川蔗57-416杂交,在二个组合后代实生苗中分别取13个单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单株为可疑后代外,其它均为斑茅的F2后代。过... 2000/01杂交季以甘蔗与斑茅属间杂交F1杂种崖城95-41 作母本,与父本CP57-614和川蔗57-416杂交,在二个组合后代实生苗中分别取13个单株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除1个单株为可疑后代外,其它均为斑茅的F2后代。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标记PxA6、PxA7和PxA9在斑茅F2中出现机率高,特别是PxA6和PxA7,其酶带清晰易辨,可作为F2后代辅助选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标记 辅助选择 甘蔗 斑茅 属间杂交 F2杂种 育种
下载PDF
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黄振瑞 周文灵 +3 位作者 江永 李奇 陈清 张福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8-1573,共6页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 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两年(造)田间试验,探讨优化施肥对甘蔗产量效应、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N 345 kg/hm2,P2O5195 kg/hm2,K2O 240 kg/hm2)甘蔗平均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N 404 kg/hm2,P2O5296 kg/hm2,K2O 281 kg/hm2);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的氮和磷吸收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分别提高6.1%、5.5%和13.3%。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配比,可促进甘蔗分蘖期和伸长期对氮和磷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产量。甘蔗优化施肥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合理施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优化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粤糖03-393(粤糖60号)的选育与种性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奇 刘福业 +6 位作者 陈月桂 杨俊贤 邓海华 吴文龙 潘方胤 吴建涛 陈勇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1-407,共7页
粤糖03-393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分别为105.726和17.147 t/hm2,比ROC22增产12.7%、增糖21.6%;11月至翌年1月甘蔗平均... 粤糖03-393是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蔗新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分别为105.726和17.147 t/hm2,比ROC22增产12.7%、增糖21.6%;11月至翌年1月甘蔗平均蔗糖分为16.23%,比ROC22提高1.21个百分点;粤糖03-393蔗茎产量、含糖量和甘蔗蔗糖分均比ROC22稳定,高糖,稳产性能比ROC22好,两品种受环境因素效应影响较小,适应性较广。有效茎数和茎长是影响蔗茎产量的主要因素和重要因素,对蔗茎产量贡献最大,高产栽培上应着重增加有效茎数和提高植株高度。公顷产蔗量在90~120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5.30~6.30万条/hm2,茎长在260~300 cm,茎径在2.85~3.00 cm。公顷产蔗量在105~135 t之间的较合理群体结构为:有效茎数在5.70~6.75万条/hm2,茎长在270~315 cm,茎径在2.85~3.12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糖03-393 高产高糖 选育 种性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灵芝三萜工艺及其清除自由基活性 被引量:24
12
作者 梁磊 黄清铧 +4 位作者 王庆福 安玉兴 李奇 张柳莲 康佩姿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2-521,共10页
探索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仪对灵芝三萜的提取工艺及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灵芝三萜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显示,在乙醇含量75%、微波功率6... 探索微波-超声波协同提取仪对灵芝三萜的提取工艺及提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微波功率、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进行灵芝三萜提取工艺的优化。结果显示,在乙醇含量75%、微波功率650W、超声波功率730W、提取时间20min时灵芝三萜的提取率达13.18mg/g,其中灵芝酸A含量为2.5mg/g;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灵芝三萜粗提物对DPPH清除效果优于茶多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三萜 提取工艺 微波-超声波协同 响应面
原文传递
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实施与完善建议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奇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7期27-33,共7页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规范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活动,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新时期,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政策叠加冲突、制度激励不充分等问题。未来,我国应构建...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是规范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活动,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新时期,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与实践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政策叠加冲突、制度激励不充分等问题。未来,我国应构建完善生态补偿法制体系,尽快出台"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办法";结合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整合空气、水、森林等环境要素的生态补偿政策,衔接横向、纵向与其他市场化补偿手段;通过制定流域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等制度,在强化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健全激励机制;按照"四个统一"联防共治要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实施联合执法,推动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发展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横向生态补偿 制度建设 完善建议
下载PDF
施用缓释肥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振瑞 陈迪文 +3 位作者 江永 李奇 陈清 张福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0-864,共5页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225 kg、K2... 针对我国甘蔗生产上化肥施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等突出问题,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种缓释肥组合施用对甘蔗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新台糖2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处理:CK0(不施肥)、CK1(常规施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225 kg、K2O 225 kg);T1(等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300 kg、P2O5225 kg、K2O 225 kg);T2(减20%养分缓释肥,每公顷施N 240 kg、P2O5180 kg、K2O 180 kg)。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和缓释肥处理在萌芽率、分蘖率、茎径和有效茎数上没有显著差异;而T1株高显著高于CK1;伸长期CK1的干物质净积累比例高于T1及T2;成熟期则相反,T1及T2高于CK1;成熟期T1叶的干物质积累所占比例显著高于CK1;T1处理的蔗茎产量和糖产量最高,分别比CK1高11.0%和10.8%;T1和T2处理的两年氮素利用率均显著高于CK1,其中T2两年平均比CK1提高9%。在减少1次施肥的基础上,施用与常规化肥等养分的缓释肥能显著增加株高、甘蔗产量及糖产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施用减20%养分的缓释肥能提高氮素利用率,甘蔗产量和糖产量不低于常规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甘蔗 积累分配 干物质 氮素利用率
下载PDF
加强甘蔗养分管理,降低甘蔗生产成本 被引量:23
15
作者 敖俊华 江永 +5 位作者 黄振瑞 卢颖林 黄莹 周文灵 陈迪文 李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1-34,共4页
在甘蔗生产成本中,肥料投入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甘蔗养分管理,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效益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甘蔗生产养分管理情况,分析了我国蔗区土壤中主要养分状况和我国甘蔗生产中养分管理... 在甘蔗生产成本中,肥料投入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甘蔗养分管理,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效益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甘蔗生产养分管理情况,分析了我国蔗区土壤中主要养分状况和我国甘蔗生产中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甘蔗养分利用率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养分管理 生产成本
下载PDF
甘蔗亲本的创新与利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邓海华 李奇 陈子云 《甘蔗(福建)》 2004年第3期7-12,共6页
亲本创新对扩大栽培甘蔗遗传基础及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3年建场起就开展甘蔗亲本创新和利用的研究,50多年来,在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斑茅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近年来... 亲本创新对扩大栽培甘蔗遗传基础及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南甘蔗育种场自1953年建场起就开展甘蔗亲本创新和利用的研究,50多年来,在热带种、割手密、大茎野生种和近缘属植物斑茅利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国近年来使用的293份常用亲本中,220份为自育品种(品系),约占75%,其中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及其下属场选育的材料约占自育亲本材料的56%。海南甘蔗育种场通过"高贵化"育种途径,利用大茎野生种和当地割手密选育出导入新的野生种血缘的崖城73-226、崖城58-43、崖城58-47和崖城82-108等创新材料。至今,我国自育品种中至少有17个品种含有当地割手密的血缘,1个品种为大茎野生种的后代。在斑茅利用方面,海南甘蔗育种场于2001年获得了一批斑茅蔗BC1真杂种,并于2003年育成一批BC2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创新 开发利用 野生甘蔗 斑茅
下载PDF
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构建 被引量:21
17
作者 齐永文 樊丽娜 +7 位作者 罗青文 王勤南 陈勇生 黄忠兴 刘睿 刘少谋 邓海华 李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49-656,共8页
以来自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为材料,根据采集地信息及其在20对SSR引物上的分子标记数据和15个表型性状资料,开展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不同取样量(5%、10%、20%、30%、40%、50%、60%、70%、80%和90%)分析表明... 以来自我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份甘蔗细茎野生种无性系为材料,根据采集地信息及其在20对SSR引物上的分子标记数据和15个表型性状资料,开展核心种质构建研究。不同取样量(5%、10%、20%、30%、40%、50%、60%、70%、80%和90%)分析表明,10%的取样比例可获得70%以上的变异保留比例,是较好的核心种质取样规模;对5种采集地分组取样策略(等量法、简单比例法、平方根比例法、对数比例法和多样性比例法)和2种无分组取样策略(最大变异保留法和随机抽样法)比较表明,简单比例法获得的核心种质代表性最好,为最优取样策略。最后,在简单比例法取样筛选出的54份核心样品中,又通过定向选择补充了6份具有优异表型性状的材料,构建了含60份无性系的甘蔗细茎野生种核心种质,分子和表型检验都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细茎野生种 核心种质 SSR 表型性状
下载PDF
具有斑茅种质的耐旱甘蔗品系的选育 被引量:15
18
作者 廖兆周 劳方业 +7 位作者 周耀辉 李奇 邓海华 黄鸿能 符城 胡后祥 杨业后 陈西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41-846,共6页
经过固定光照 (12 h,2 5 min)和随后的递减光照 (递减率 15 s或 30 s/ d)等处理 ,诱导甘蔗属热带种的 Badila、IJ76 - 315等品系和甘蔗属中国种的广东竹蔗、江西竹蔗等品系开花 ,用作母本 ;采取调整种植期、剪叶等措施 ,延迟甘蔗属的割... 经过固定光照 (12 h,2 5 min)和随后的递减光照 (递减率 15 s或 30 s/ d)等处理 ,诱导甘蔗属热带种的 Badila、IJ76 - 315等品系和甘蔗属中国种的广东竹蔗、江西竹蔗等品系开花 ,用作母本 ;采取调整种植期、剪叶等措施 ,延迟甘蔗属的割手密和蔗茅属的斑茅开花 ,用作父本。实施热带种与割手密 ,热带种与斑茅 ,中国种与割手密 ,中国种与斑茅的远缘杂交。杂交颖果培育的实生苗 ,种植于山坡大田中 ,通过常规的杂种圃和选种圃 ,以农艺性状优良、抗病耐旱为准则 ,选择到 2 1个单系。入选单系 ,经受一项干旱胁迫致死的处理 ,筛选最耐旱者 ,结果崖城 95 - 41最耐旱 ,崖城 96 -6 8、 95 - 18次之。经同工酶分析和形态学的比较 ,崖城 95 - 41是热带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甘蔗 斑茅 开发诱导 耐旱品系 远缘杂交
下载PDF
论利益衡平视域下生态补偿规则的法律形塑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奇 李爱年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91-95,共5页
生态补偿是以环境损益补偿为形式,以利益诉求的全面协调与重新配置为内容的政策工具集,其本质在于通过公平分配权义达致利益衡平,实现环境时代生态利益增益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政府治理与有效激励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拒斥与冲突,当前... 生态补偿是以环境损益补偿为形式,以利益诉求的全面协调与重新配置为内容的政策工具集,其本质在于通过公平分配权义达致利益衡平,实现环境时代生态利益增益和利益冲突最小化。由于政府治理与有效激励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拒斥与冲突,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制度在形成和运行中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参与主体的单极化、激励机制的缺位和实施结果的公平性缺失,导致利益失衡与博弈失序进而引发社会公正议题。以权义平衡与协调为目标,通过完善生态补偿立法和政策决策机制、社会参与机制、激励制度等方式,可以实现对利益相关者的正向激励,彰显生态补偿的社会正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利益衡平 法律形塑
下载PDF
近年来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开花诱导与新种质杂交利用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奇 邓海华 +4 位作者 周耀辉 陈西文 胡后祥 符成 吴海鹏 《甘蔗糖业》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对Badila、 Black Cheribon、 Crystalina、粤糖57-423、 Co419、闽糖70-611以及新引进的热带种57NG155、IJ76-315和Korpi等进行了人工开花诱导试验。除Black... 对Badila、 Black Cheribon、 Crystalina、粤糖57-423、 Co419、闽糖70-611以及新引进的热带种57NG155、IJ76-315和Korpi等进行了人工开花诱导试验。除Black Cheribon和Crystalina外,其它参试品系均成功地诱导开花。这些品种在适当的处理条件下,开花率达30%以上,始花期提早至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有效地解决了在海南甘蔗育种场自然条件下不开花或花期太迟的问题。1995/96~1998/99杂交季,海南甘蔗育种场利用新热带种资源(包括Badila)与当地的细茎野生种和斑茅、新引进的大茎野生种以及印度种进行基础杂交,共做了50个与新引进热带种有关的组合,生产了66个杂交花穗,定植8700多株实生苗,选育出一批遗传基础广泛的基础杂交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开花诱导 杂交 热带种 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