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成年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与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岩 +1 位作者 石爱荣 证翠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8-412,T015,共6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双标记法研究了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正常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并观察了IAPP与胰岛素在胰腺的共存。结果表明,大鼠胰腺和胃肠道各段均见有IAPP免疫反应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双标记法研究了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正常大鼠胃肠胰系统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并观察了IAPP与胰岛素在胰腺的共存。结果表明,大鼠胰腺和胃肠道各段均见有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胰腺,IAPP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的B细胞内,也共存在散在于外分泌部的胰岛素免疫反应细胞内。胃肠道粘膜内IAPP免疫反应细胞主要存在于上皮和固有膜。它们的数量以胃和十二指肠较多,结肠较少。本研究首次发现IAPP免疫反应细胞在空肠、回肠和结肠内均有分布。这为进一步探讨IAPP在调节糖代谢和协调胰岛素分泌及通过刺激胃议素调节胰腺外分泌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 多肽 胰岛素 胃肠胰系统 免疫细胞
下载PDF
胰岛淀粉样多肽与胰岛素在胎鼠胰腺共存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梁文妹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第14~21d大鼠胚胎胰腺IAPP和Ins-IR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第14d胰腺内可见少数散在的Ins-IR细胞,未见IAPP-IR细胞;自胚胎第16d始,可见IAPP-IR细胞...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第14~21d大鼠胚胎胰腺IAPP和Ins-IR细胞进行定位研究。结果显示,胚胎第14d胰腺内可见少数散在的Ins-IR细胞,未见IAPP-IR细胞;自胚胎第16d始,可见IAPP-IR细胞。经邻片比较证明,IAPP与Ins共存于胰岛B细胞内;随胎龄增长,IAPP和Ins-IR细胞相伴发育;同时在胰导管上皮细胞之间,出观察到共存的IAPP和Ins-IR细胞。本文还初步讨论了IAPP与Ins在大鼠胚胎胰腺内共存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多肽 胰岛素 免疫组织化学 鼠胎 胰腺
下载PDF
胚胎及新生大鼠胃肠道IAPP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生 被引量:6
3
作者 梁文妹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3-436,T019,共5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研究了胚胎及新生大鼠胃肠道IAPP免疫反应(IAPP-IR)细胞的个体发生。结果表明,胚胎14及15d,大鼠胃肠道未见IAPP-IR细胞。胚胎17d,IAPP-IR细胞很少,分散在未分化完全的肠...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研究了胚胎及新生大鼠胃肠道IAPP免疫反应(IAPP-IR)细胞的个体发生。结果表明,胚胎14及15d,大鼠胃肠道未见IAPP-IR细胞。胚胎17d,IAPP-IR细胞很少,分散在未分化完全的肠上皮细胞间。胚胎19d,在胃和小肠可见到IAPP-IR细胞,以十二指肠较多。胚胎21d及新生大鼠,IAPP-IR细胞分布于胃肠道各段,仍以十二指肠多见。它们主要位于上皮细胞间,偶见于小肠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中,并可见细胞的免疫反应强弱不等。本研究结果证明,IAPP-IR细胞从胚胎17d起开始存在于大鼠胃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 胃肠道 免疫组织化学 多肽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IAPP-IR细胞与Ins-IR细胞的形态计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石爱荣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33-335,346,I028,共4页
用免疫组化PAP法,显示胰岛IAP-和Ins-IR细胞,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IAPP-和Ins-IR细胞的形态计量变化。溃疡第4~14天,胰岛IAPP-IR细胞的面数密度明显升高,第21和28天基本恢复正... 用免疫组化PAP法,显示胰岛IAP-和Ins-IR细胞,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IAPP-和Ins-IR细胞的形态计量变化。溃疡第4~14天,胰岛IAPP-IR细胞的面数密度明显升高,第21和28天基本恢复正常;而Ins-IR细胞的面数密度,在溃疡第6和10天显著下降,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提示胰岛B细胞内IAPP和Ins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溃疡自愈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胃溃疡 自愈 胰岛 细胞学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及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璞 容瑢 +2 位作者 一欣 梁文妹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71-175,179,共6页
目的:构建1型糖尿病(T1DM)小鼠模型,研究T1DM小鼠胰岛B细胞表达胰岛素(Ins)及血清Ins水平的变化。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10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的诱导采用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给药法(MLDSTZ)制作T... 目的:构建1型糖尿病(T1DM)小鼠模型,研究T1DM小鼠胰岛B细胞表达胰岛素(Ins)及血清Ins水平的变化。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10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的诱导采用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给药法(MLDSTZ)制作T1DM小鼠模型;分别于注射后第3、7、10、14、21及28天检测小鼠的空腹血糖、体重,取血清及胰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观察胰岛B细胞Ins表达,图像分析、形态计量法检测Ins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计算面数密度(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ns水平。结果: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第10天以后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活动减少等典型糖尿病(DM)表现,空腹血糖水平从实验第14天开始明显升高,以第28天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胰岛面积有所减小。胰岛Ins阳性细胞在实验第10、14及21天组染色加深,免疫反应强度增强,平均灰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从第7天开始减小,呈逐渐下降趋势,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ns浓度从实验第7天后均处于较低水平。结论:T1DM模型小鼠胰岛面积减小,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合成和分泌Ins总量减少且表达下调,血清Ins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模型 动物 胰岛素
下载PDF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胃肠道IAPP免疫反应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6
6
作者 梁文妹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13-416,T016,共5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正常Wistar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胃肠道IAPP免疫反应(IAPP-IR)细胞,观察其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IAPP-IR细胞随生后发育而发生变化。生后1d,IAPP-IR细胞即可见于胃肠道各...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正常Wistar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胃肠道IAPP免疫反应(IAPP-IR)细胞,观察其形态和分布。结果表明,IAPP-IR细胞随生后发育而发生变化。生后1d,IAPP-IR细胞即可见于胃肠道各段。18d时在目体部较多,45d及成年时小肠各段较多。IAPP-IR细胞位于上皮细胞间及固有膜结缔组织中。本实验结果提示,大鼠胃肠道各段IAPP-IR细胞在个体生后继续发生变化。本文对上述结果可能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 胃肠道 免疫组织化学 多肽
下载PDF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岛内胰岛淀粉样多肽与胰岛素共存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岩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在相邻切片上分别显示生后不同时间大鼠胰岛内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IAPP-IR)细胞和胰岛素免疫反应(Ins-IR)细胞,对胰岛内IAPP-IR和Ins-IR细胞的数密度(Nv)进行了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IAPP-IR细胞的Nv在生...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在相邻切片上分别显示生后不同时间大鼠胰岛内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IAPP-IR)细胞和胰岛素免疫反应(Ins-IR)细胞,对胰岛内IAPP-IR和Ins-IR细胞的数密度(Nv)进行了形态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IAPP-IR细胞的Nv在生后1d较低,以后逐渐升高,至18d时出现高峰,以后渐降低,45d后趋于稳定。Ins-IR细胞的Nv始终较IAPP-IR细胞的Nv低,但两者在生后不同时期的变化基本呈平行关系,唯有18d时IAPP-IR细胞的Nv较Ins-IR细胞的Nv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相邻切片分别显示IAPP-IR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S-IR)细胞证明,IAPP也存在于一部分D细胞内。本研究用形态计量学方法证明了在生后发育期间IAPP与Ins在B细胞内共存,两者表达呈平行关系。同时还证明了IAPP与SS在一部分D细胞内共存。本文对上述结果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多肽 胰岛素 共存 生后发育
下载PDF
应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胰岛素mRNA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岩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23-326,T018,共5页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在胰腺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以检测胰岛B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产物mRNA,同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相邻切片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比较。胰腺经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在胰腺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以检测胰岛B细胞胰岛素基因表达产物mRNA,同时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相邻切片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比较。胰腺经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经Bouin液再固定20h,常规石蜡包埋和切片。经胰岛素CRNA探针杂交的胰腺切片中胰岛B细胞的胞质和核仁呈阳性反应,阳性信号为蓝色颗粒。瞩岛其他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为阴性。方法对照切片中均无阳性信号出现。经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相邻切片比较证明,原位杂交显示的阳性细胞与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相一致。本研究所用原位杂交方法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地高辛标记 cRNA 探针 MRNA
下载PDF
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素原mRNA原位杂交的形态与计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石爱荣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3-436,T018,共5页
为了探讨胰岛素水平与消化道溃疡的关系,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制成胃溃疡动物模型,用地高辛标记的pro-InscR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B细胞内pro-InsmRNA的变化,并对其杂... 为了探讨胰岛素水平与消化道溃疡的关系,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制成胃溃疡动物模型,用地高辛标记的pro-InscR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胰岛B细胞内pro-InsmRNA的变化,并对其杂交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胃溃疡模型术后第6和第10d,胰岛B细胞内的杂交信号增强,表明在溃疡愈合早期pro-InsmRNA的表达量增加。结合本室以往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原 mRNA 胰岛B细胞 原位杂交 胃溃疡
下载PDF
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腺IAPP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岩 +1 位作者 石爱荣 崔铮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5-229,319,共6页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腺IAPP-IR阳性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生后1天的大鼠胰岛内即已存在IAPP-IR阳性细胞,双染法证实IAPP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的胞...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正常雄性Wistar大鼠生后发育期间胰腺IAPP-IR阳性细胞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生后1天的大鼠胰岛内即已存在IAPP-IR阳性细胞,双染法证实IAPP与胰岛素共存于胰岛B细胞的胞质内。IAPP细胞免疫反应强度随生后发育而变化,28天以后趋于稳定。胰腺外分泌部也有散在的IAPP-IR细胞。本文初步探讨了上述结果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APP胰腺 免疫组织化学 生后发育 大鼠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小鼠胰岛CD3、CD57阳性细胞表达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璞 梁文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胰岛CD3、CD57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10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诱导采用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给药法(multiple low-...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胰岛CD3、CD57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10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诱导采用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给药法(multiple low-dose of streptozotocin,MLDSTZ)。分别于注射后第3、7、10、14、21及28天测空腹血糖、取胰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进行研究。结果 1)CD3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胰岛内,实验3 d开始面数密度(NA)逐渐增大,以14 d组最大,之后有所减小,除28 d组外,均大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正常及盐水对照组CD57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胰岛周边,实验组CD57阳性细胞除分布于胰岛周边,还可见于胰岛中央。NA从实验3 d开始增大,以14 d组最大,之后有所减小,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实验组CD3、CD57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变化趋势相似,提示T1DM初期,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可能同时浸润胰岛,协同作用胰岛发生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B细胞,产生T1DM;随着胰岛B细胞进行性受损,数量减少,胰岛自身免疫反应相对减弱,淋巴细胞也相应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1型糖尿病 CD3阳性细胞 CD57阳性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胰岛淀粉样多肽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岩 石爱荣 《解剖科学进展》 CAS 1995年第1期56-62,共7页
胰岛素淀粉样多肽(isletamyloidpolypeptide,IAPP),又称淀粉不溶素(amylin),是正常胰岛B细胞合成并与胰岛素相伴释放的新激素 ̄[1—4]。从1986年瑞典学者Wester-mark ̄[... 胰岛素淀粉样多肽(isletamyloidpolypeptide,IAPP),又称淀粉不溶素(amylin),是正常胰岛B细胞合成并与胰岛素相伴释放的新激素 ̄[1—4]。从1986年瑞典学者Wester-mark ̄[5]首先在胰岛素瘤病人的瘤组织中分离出IAPP至今,LAPP已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随着蛋白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使人们对IAPP的生化特性、组织定位、基因表达、受体分布和生理作用等进行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六个部分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多肽 瘤组织 基因表迭 氨基酸
下载PDF
胰岛CD68、CD22阳性细胞表达及血清IL-12、IL-4水平的改变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容瑢 梁文妹 +1 位作者 张璞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小鼠胰岛表达CD68、CD22的改变,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10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实验组。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MLD-STZ)建...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小鼠胰岛表达CD68、CD22的改变,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正常雄性C57BL/6J小鼠10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实验组。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MLD-STZ)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分别于第3、7、10、14、21、28天测空腹血糖,取胰尾组织及血清,通过免疫组化SABC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形态计量法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小鼠胰岛数目减少,胰岛面积减小。实验组小鼠胰岛CD68阳性细胞的面数密度(NA)于第3天起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P<0.01),但第10天的NA在实验组相对较低。实验组胰岛CD22阳性细胞的NA值于第3天即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P<0.01),至第7天最高。血清ELISA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血清IL-12水平自第7天开始增高(P<0.05);而血清IL-4水平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68及CD22阳性细胞在T1DM早期即浸润胰岛,有可能通过抗原递呈等作用促进了T1DM的发生。实验组小鼠血清IL-12增高,IL-4减少,提示Th1/Th2细胞失衡,推测是引发T1DM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8阳性细胞 CD22阳性细胞 白介素-12 白介素-4 1型糖尿病
下载PDF
外源性胰高血糖素对大鼠胰岛B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岩 石爱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1-64,共4页
探讨溃疡自愈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 B细胞调节作用改变的可能机理 ,同时从形态学方面为 IAPP和胰岛素相伴释放及其调节提供依据。给大鼠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后 ,取胰腺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 Ins-和IAPP- IR细胞... 探讨溃疡自愈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 B细胞调节作用改变的可能机理 ,同时从形态学方面为 IAPP和胰岛素相伴释放及其调节提供依据。给大鼠皮下注射胰高血糖素后 ,取胰腺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 Ins-和IAPP- IR细胞及 pro Ins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 :给予外源性胰高血糖素后 ,与对照组比较 ,Ins- IR细胞的场面积明显减少 ,而 IAPP- IR细胞的场面积减少不明显 ,胰岛 B细胞内 pro Ins m RNA杂交信号的平均光密度明显减低。以上结果提示 :(1 )外源性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和 IAPP相伴释放 ;但促胰岛素释放作用更明显。 (2 )外源性胰高血糖素抑制 pro Insm 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功能 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 大鼠 胃溃疡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细胞表达胰岛淀粉样多肽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文妹 刘霞 +3 位作者 韩晶 潘贵书 张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胰岛β细胞表达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影响及引起表达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胰岛β细胞表达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影响及引起表达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正常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0、17、24、31、38天取胰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形态计量法进行研究。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胰岛β细胞IAPP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定位于胞质,Glut2的免疫染色见于胞膜。2.与正常组和盐水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大鼠胰岛IAP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增强;24d以后细胞面数密度加大,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图像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组IAPP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降低(P〈0.05),以38d时问点最低。3.海洛因依赖组大鼠Glut2阳性细胞免疫反应也明显增强;图像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胰岛Glut2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下降,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也以38d时间点最低。结论在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β细胞通过增加细胞数以及合成增多的方式,使IAPP和Glut2的表达增多,并参与了大鼠海洛因依赖期间机体代谢以及糖代谢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8细胞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胰岛淀粉样多肽 海洛因 依赖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低甲和高甲大鼠肾单位远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形态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邵佑之 +1 位作者 刘桂云 赵丽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15-319,T017,共6页
用甲状腺机能低下(低甲)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高甲)动物模型,对大鼠肾皮质远端肾单位进行了电镜下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低甲时远端肾单位的远端小管曲部细胞、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截面积(A)、侧基底面细胞质膜面密... 用甲状腺机能低下(低甲)和甲状腺机能亢进(高甲)动物模型,对大鼠肾皮质远端肾单位进行了电镜下细胞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低甲时远端肾单位的远端小管曲部细胞、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截面积(A)、侧基底面细胞质膜面密度(Sv)和周界长度[B(A)]、线粒体体密度(Vv)、及远端小管直部细胞和集合小管主细胞的游离面细胞质膜面密度和周界长度、集合小管直部细胞游离面微绒毛长度均明显下降。高甲时集合小管闰细胞的截面积和线粒体体密度增加。由此可见,甲状腺激素是影响远端肾单位细胞膜和线粒体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减 甲亢 形态计量学 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闰细胞在大鼠远端肾单位的分布及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佑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8-280,F002,共4页
本文通过光镜、电镜技术对大鼠远端肾单位中闰细胞(intercalated cell,简称I细胞)分布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细胞分布在远端小管曲部末段、连接小管、皮质内集合小管,髓质外带集合小管和髓质内带集合小管始段。同时描述了I... 本文通过光镜、电镜技术对大鼠远端肾单位中闰细胞(intercalated cell,简称I细胞)分布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细胞分布在远端小管曲部末段、连接小管、皮质内集合小管,髓质外带集合小管和髓质内带集合小管始段。同时描述了I细胞超微结构的特点,并对皮质内的I细胞某些结构进行了立体计量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闰细胞 远端肾单位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几种枸橼酸盐溶液低温储存兔肾的比较 (组织学、组织化学观察)
18
作者 邵佑之 刘桂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4期223-225,248,共4页
应用三种枸橼酸盐溶液(低渗、等渗、高渗)低温储存兔肾48小时,观察其组织学、组织化学变化。结果表明高渗枸橼酸盐溶液储存的肾脏,其组织结构、酶组织化学反应最好。
关键词 枸橼酸盐 低温 肾脏 储存
下载PDF
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与淋巴细胞增殖关系的研究
19
作者 赵丽君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佐霉素诱发糖尿病模型。给药36天后取材,常规制备血清,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胰岛素浓度,用3H-TdR掺与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DNA的增殖。实验结果表明,给药5天后实验组大鼠尿糖达++~+++...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链佐霉素诱发糖尿病模型。给药36天后取材,常规制备血清,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胰岛素浓度,用3H-TdR掺与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DNA的增殖。实验结果表明,给药5天后实验组大鼠尿糖达++~++++,并持续到取材,血清胰岛素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中,未加刺激和LPS刺激时,实验组淋巴细胞增殖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加入ConA刺激时,实验组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提示大鼠血清胰岛素浓度下降时T淋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淋巴细胞增殖 糖尿病
下载PDF
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粘膜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细胞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文妹 +1 位作者 黄岩 石爱荣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6-66,共1页
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粘膜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细胞的定位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系梁文妹,李占淳,黄岩,石爱荣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AmyloidPolypeptide,I-APP)是Westermark等于19... 大鼠胃窦十二指肠粘膜胰岛淀粉样多肽免疫反应细胞的定位研究北京医科大学组织学胚胎学系梁文妹,李占淳,黄岩,石爱荣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AmyloidPolypeptide,I-APP)是Westermark等于1986~1987年分离提纯的一种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淀粉样多肽 免疫反应细胞 胃窦 十二指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