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副嗜血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37
1
作者 高丰 罗毅 +3 位作者 成军 郎需龙 潘耀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6期101-103,共3页
吉林省长春市郊某猪场发生了疑似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消瘦 ,咳嗽 ,腹泻 ,关节肿胀。剖检见肺脏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胸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液体、纤维性渗出物及凝块 ;腹腔内有多量透明... 吉林省长春市郊某猪场发生了疑似猪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消瘦 ,咳嗽 ,腹泻 ,关节肿胀。剖检见肺脏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 ,胸腔内有大量淡红色液体、纤维性渗出物及凝块 ;腹腔内有多量透明黄褐色漏出液 ,有的呈胶冻状凝块 ;心包膜上有奶酪样坏死 ,并与心脏粘连。肺臌胀 ,表面覆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 ,并与胸壁粘连 ,镜检肺泡充满水肿液或纤维蛋白和红细胞。全身淋巴结肿大 ,呈浆液性卡他性炎 ,暗红色 ;取心血、肝、脾涂片 ,革兰氏染色 ,镜检 ,见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将病菌接种于血液琼脂平皿上 ,置 3 7℃温箱培养 48h,革兰氏染色 ,镜检该菌同涂片细菌。动物回归试验 ,病理变化同自然感染病例。用纸片法对 3 2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该菌对阿米卡星、美西林、磺胺甲基异口恶唑 3种药物高度敏感。结合本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嗜血杆菌感染 诊断 防治 胸膜肺炎
下载PDF
冷应激对断乳仔猪ACTH及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永魁 计红 +4 位作者 柳巨雄 栾新红 杨焕民 胡仲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7-478,共2页
断乳仔猪在-3~3 ℃低温条件下冷暴露24 h,然后在15~18 ℃室温条件下恢复,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仔猪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随冷暴露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冷应激6 h时,ACTH含量高于冷应激前的水... 断乳仔猪在-3~3 ℃低温条件下冷暴露24 h,然后在15~18 ℃室温条件下恢复,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仔猪血浆中ACTH和皮质醇含量随冷暴露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冷应激6 h时,ACTH含量高于冷应激前的水平(P<0.05);冷应激12 h时,ACTH和皮质醇含量与冷应激前比较均有极显著升高(P<0.01);冷应激24 h时,两激素含量与冷应激前无显著差异.终止冷暴露后0.5 h,ACTH和皮质醇含量均高于冷应激前水平(P<0.05,P<0.01);3 h时两激素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但6 h时两激素水平再次升高(P<0.01),呈波动性变化. 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断乳仔猪
下载PDF
氧氟沙星(Ofloxacin)在鲤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祚新 张雅斌 +2 位作者 刘艳辉 吴永魁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应用 HPL C法测定了单次混饲口服氧氟沙星 (10 mg/ kg)后 ,鲤鱼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利用 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数据 ,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动力学方程为 C=3.2 94 31(e- 0 .0 4 34 1 t-e- 1 .1 1 474... 应用 HPL C法测定了单次混饲口服氧氟沙星 (10 mg/ kg)后 ,鲤鱼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利用 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数据 ,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 ,动力学方程为 C=3.2 94 31(e- 0 .0 4 34 1 t-e- 1 .1 1 474 t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 :吸收半衰期 (T1 /2 ka) 0 .6 2 16 7h,半衰期 (T1 /2 k) 15 .96 4 0 5 h,最高血药浓度 (Cmax)2 .775 89mg/ L ,出现最高血药浓度时间 (TPP,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72 .934mg/ L· h,血浆治疗浓度维持时间 TCP(ther) 5 .4 4 10 h。结果表明 ,氧氟沙星在鲤鱼体内吸收较迅速 ,达峰时间较短 ,血药峰浓度高 ,消除缓慢 ,保持有效杀菌浓度时间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鲤鱼 药代动力学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下载PDF
吉林省动物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试验 被引量:7
4
作者 马红霞 邓旭明 +2 位作者 于守平 阎继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5-88,96,共5页
从吉林省 5个地区分离出动物病原性大肠杆菌 132株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 2 2种抗生素进行了耐药性监测试验。结果表明 :受检菌株全部对 1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 ,无一全部敏感株。对 13~ 15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数较多。其中对氧氟沙星、诺氟... 从吉林省 5个地区分离出动物病原性大肠杆菌 132株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 2 2种抗生素进行了耐药性监测试验。结果表明 :受检菌株全部对 1种或多种抗生素耐药 ,无一全部敏感株。对 13~ 15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数较多。其中对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同时耐药的菌株已达半数。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随机挑选的 4 0株大肠杆菌对 6种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结果为耐药水平很高。因而 ,采取有效的方法抑制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已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病原性大肠杆菌 耐药 药敏纸片法 监测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配体SERS技术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宇田 曲晗 +8 位作者 郝良玉 田栢会 高玮村 王习文 志萍 易乐 夏志平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基于核酸适配体表面增强拉曼技术(SERS),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将大肠埃希菌O157:H7与其特异性适配体共孵育,采用原位还原纳米银方法在大肠埃希菌O157:H7-适配体表面原位还原纳米银颗粒,形成纳米银壳,通过S... 目的基于核酸适配体表面增强拉曼技术(SERS),建立一种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将大肠埃希菌O157:H7与其特异性适配体共孵育,采用原位还原纳米银方法在大肠埃希菌O157:H7-适配体表面原位还原纳米银颗粒,形成纳米银壳,通过SERS技术特异性检测目标细菌。结果在500~1 900cm-1范围内采集拉曼信号,在735cm-1、1 331cm-1、1 578cm-1处发现拉曼特征峰。对检测到的拉曼信号峰进行归属分析,735cm-1来自胞嘧啶与尿嘧啶的代谢产物,1 331cm-1归属于鸟嘌呤代谢产物,1 578cm-1归属于蛋白质中酰胺Ⅰ和酰胺Ⅲ。将大肠埃希菌O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大肠埃希菌DH5α混合,通过SERS可快速检出目标细菌大肠埃希菌O157:H7。试验的重复性良好,最低检测限为10cfu/ml。结论基于核酸适配体SERS技术,建立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快速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高、操作简单、省时,费用低,可用于临床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原位还原纳米银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大肠埃希菌O157:H7
原文传递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快速检测5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玮村 +4 位作者 王习文 志萍 夏志平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3-737,共5页
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S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福氏志贺氏菌,利用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技术,以原位包覆纳米银为基底,获得5种细菌的SERS谱。结果表明:在400~2 000 cm^(-1)光谱内,布鲁氏菌S2株有10处明... 为快速检测布鲁氏菌S2株、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福氏志贺氏菌,利用表面增强拉曼(SERS)光谱技术,以原位包覆纳米银为基底,获得5种细菌的SERS谱。结果表明:在400~2 000 cm^(-1)光谱内,布鲁氏菌S2株有10处明显的拉曼谱峰,鼠伤寒沙门氏菌有9处明显的拉曼谱峰,金黄色葡萄球菌有5处明显的拉曼谱峰,大肠杆菌O157:H7有9处明显的拉曼谱峰,福氏志贺氏菌有7处明显的拉曼谱峰。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拉曼谱峰位置以及强度区别明显。利用SERS技术可以实现在10 min内识别5种食源性致病菌,达到增强细菌拉曼信号、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 食源性致病菌 布鲁氏菌S2株 鼠伤寒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O157:H7 福氏志贺氏菌
原文传递
熊胆滴眼液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邓旭明 阎继业 +1 位作者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2年第3期3-6,共4页
采取常规药理实验方法研究了熊胆滴眼液的药理作用。结果显示 :熊胆滴眼液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每毫升眼药水含 2 .8× 10 3 个细菌时 ,作用 30 min有抑菌作用 ;每毫升眼药水含 2 .8× 10 2 个... 采取常规药理实验方法研究了熊胆滴眼液的药理作用。结果显示 :熊胆滴眼液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杀菌作用。每毫升眼药水含 2 .8× 10 3 个细菌时 ,作用 30 min有抑菌作用 ;每毫升眼药水含 2 .8× 10 2 个细菌时 ,在 5 min内能杀死绿脓杆菌 ;每毫升眼药水含2 .8× 10 2 个细菌时 ,作用 30 min有抑菌作用 ,作用 2 h能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熊胆滴眼液稀释1∶ 2 0以下时对 3型腺病毒感染 He L a细胞及疱疹病毒感染 L92 9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即有抗病毒作用 ,其对疱疹病毒作用更明显。对小鼠耳肿胀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熊胆滴眼液滴眼后 ,眼球结膜血流速度有所加快 ,血管管径有所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作用 熊胆滴眼液 抗菌 抗病毒 消炎 兽药
下载PDF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调节基因AcrR和MarR突变 被引量:6
8
作者 佟海山 +2 位作者 邓彦宏 孙智勇 邓旭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2,共3页
研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输泵抑制基因AcrR和MarR突变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的调节机制。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阿莫西林等10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 研究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输泵抑制基因AcrR和MarR突变对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的调节机制。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阿莫西林等10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的33株大肠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标准菌株ATCC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从中筛选出7株多重耐药菌和2株相对敏感菌,并对这9株菌及标准菌ATCC25922的AcrR和MarR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克隆后测序,分析DNA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突变情况。耐药菌和敏感菌均发现有部分菌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点突变。AcrR和MarR同时突变将更大限度的提高细菌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AerR MARR MIC
下载PDF
外输泵介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确证 被引量:6
9
作者 于录 邓旭明 +1 位作者 阎继业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5-338,共4页
对金葡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和3株临床分离金葡球菌进行环丙沙星(CPLX)耐药性诱导,并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各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改良间氯苯腙羰基氰化物(CCCP)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耐药性诱导菌株及其母株对环... 对金葡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和3株临床分离金葡球菌进行环丙沙星(CPLX)耐药性诱导,并通过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对各菌株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改良间氯苯腙羰基氰化物(CCCP)结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耐药性诱导菌株及其母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取情况。CCCP的作用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各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入量,确证了金葡球菌中外输泵介导对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存在。达到稳态浓度后,耐药性较强的菌株对环丙沙星摄入量低于耐药性较弱或标准菌株对环丙沙星的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MIC) 间一氯笨腙羰基氰化物(CCCP) 环丙沙星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郝良玉 曲晗 +6 位作者 志萍 王习文 王宇田 孙瑞 崔煜菲 夏志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1期3299-3302,共4页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传统的菌落培养和血清学检测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只能局限在实验室中操作,而基于抗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因其容易出现假阳性检测结果...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病原微生物检测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传统的菌落培养和血清学检测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只能局限在实验室中操作,而基于抗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因其容易出现假阳性检测结果,尽管方法简便但并不适用于精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通道 病原体
下载PDF
吉林省猪、牛主要病原菌的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邓旭明 +1 位作者 阎继业 王晓峰 《吉林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10-11,共2页
防止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是决定养殖业成败的因素之一.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畜禽发病或死亡高于其它疾病(如病毒、寄生虫感染、营养代谢病).细菌感染对养殖业的危害日趋严重.
关键词 吉林 病原菌 症状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渔药孔雀石绿致穿梭质粒pSP189靶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艳红 吴永魁 +3 位作者 张锦霞 沈建忠 胡仲明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穿梭质粒pSP189 基因突变 孔雀石绿 分子毒性
下载PDF
吉林省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阎继业 +1 位作者 邓旭明 《吉林畜牧兽医》 2002年第6期7-8,共2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引起各种化脓创和败血症,及各内脏器官的严重感染。这两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对临床分离...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原菌,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引起各种化脓创和败血症,及各内脏器官的严重感染。这两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常用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渐发展起来。我们对临床分离的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24株链球菌进行了20种常用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耐药性监测 动物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动物源性链球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大成 +2 位作者 吴永魁 夏志平 邓旭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4-258,共5页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用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对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进行释放评估和暴露评估。通过释放评估证实,防突变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比增高4~16倍,说明细菌极易发生突变产生耐药性,细菌在体外诱导容易产生耐药性。... 采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用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对鸡沙门菌恩诺沙星耐药性进行释放评估和暴露评估。通过释放评估证实,防突变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相比增高4~16倍,说明细菌极易发生突变产生耐药性,细菌在体外诱导容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可通过接合的方式进行转移。暴露评估中,感染耐药菌的小鼠与未感染小鼠接触,未经感染小鼠暴露于动物垫料及未处理的粪便中,未感染小鼠分离的沙门菌也出现耐药性,说明细菌耐药性可在动物之间、动物与环境之间转移。耐药菌易在小鼠结肠中定植。耐药菌存在扩散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恩诺沙星 耐药性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的安全性毒理学试验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永魁 +3 位作者 张祚新 柳巨雄 陈巍 胡仲明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97,共5页
采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检测抗疲劳中药复方制荆的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和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抗疲劳中药复方制荆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15g/kg;3个剂量组微核率为0.16%~0.2... 采用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d喂养试验,检测抗疲劳中药复方制荆的急性毒性、致突变性和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抗疲劳中药复方制荆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15g/kg;3个剂量组微核率为0.16%~0.20%,精子畸形率2.70%~2.94%,与阴性对照组比均无显著差异。给予中药复方制剂后,各剂量组大鼠生长发育良好。第15d检查,中、高剂量组大鼠平均红细胞体积(MCV)高于对照组,血清球蛋白(GLOB)含量低于对照组,其它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30d检查,各剂量组血液葡萄糖(GLU)含量高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GLOB和肌酐(CRE)含量也高于对照组,其它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主要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以上结果表明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属于实际无毒类,无致突变性,部分检测指标的改变可能与机体代谢状况和抗疲劳机制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疲劳中药复方制剂 毒性 致突变性 喂养试验
下载PDF
碱性诺氟沙星在健康猪体内的药动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志宝 邓旭明 +3 位作者 阎继业 张洪友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按 10 mg/kg单一剂量对健康猪分别肌注和静注碱性诺氟沙星注射液后 ,研究了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应用 HPL C法测定猪体内的血药浓度 ,所得数据应用 MCPKP药动学软件处理 ,结果为 :肌注碱性诺氟沙星 ,Cmax(2 .6 30 80± 0 .6 830... 按 10 mg/kg单一剂量对健康猪分别肌注和静注碱性诺氟沙星注射液后 ,研究了其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应用 HPL C法测定猪体内的血药浓度 ,所得数据应用 MCPKP药动学软件处理 ,结果为 :肌注碱性诺氟沙星 ,Cmax(2 .6 30 80± 0 .6 830 6 ) mg/L,T1 /2 (6 .0 75 17± 3.0 4 76 1) h,AUC(12 .4 99± 2 .4 2 3) mg/L· h,F4 8.4 % ;静注碱性诺氟沙星 ,Co(12 .736 4 8± 5 .1835 2 ) mg/L,T1 /2 (3.312 89± 0 .4 84 39) h,AUC(2 5 .74 7± 3.14 9) m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佟海山 +2 位作者 赵泳波 邓旭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7期42-45,共4页
大肠埃希菌多重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多重耐药调节基因和外输泵共同作用产生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是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染色体上的抗生素多重耐药调节中心,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很多专... 大肠埃希菌多重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多重耐药调节基因和外输泵共同作用产生的。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是广泛存在于肠杆菌科细菌染色体上的抗生素多重耐药调节中心,是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调节子和外输泵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开发多重抗生素耐药基因消除剂和外输泵抑制剂,或增加外输泵抑制基因的表达,将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多重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最好方法。文章对大肠埃希菌AcrAB、AcrAB-Tolc,Mar和膜孔蛋白Ompf、Ompc等多重抗生素耐药调节子的组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多重耐药调节子 功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gyrA、gyrB、grlA、grlB和norA基因突变与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闭兴明 +4 位作者 韩春田 郭建顺 于录 曾凡勤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1-623,共3页
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临床分离的1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了M RSA的检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纸片法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gy rA、gy rB、g rlA、... 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了临床分离的1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了M RSA的检测,并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纸片法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gy rA、gy rB、g rlA、g rlB和nor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以筛选出的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体DNA为模板,对gy rA、gy rB、g rlA、g rlB和norA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回收PCR产物,并与pM D 18-T载体连接,转化DH 5α感受态大肠杆菌,提取质粒并测序,进一步分析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gy rA、gy rB、g rlA、g rlB和norA基因及其启动子区突变与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g rlA中的2个突变(位于80和84密码子)及gy rA中的2个突变(位于84和88密码子)与环丙沙星耐药性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MIC) 耐药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烯丙孕素缓释片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
19
作者 霍雨柔 赵琪 +7 位作者 王凯 张剑旭 徐诗瑶 张嘉斌 杨玉洁 顾海泉 何秀霞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8-1255,共8页
制备烯丙孕素缓释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烯丙孕素缓释片的亲水凝胶骨架种类,用量以及片芯厚度作为考察因素,以缓释片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对烯丙孕素缓释片的处方工艺进行单因素筛选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并进... 制备烯丙孕素缓释片,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以烯丙孕素缓释片的亲水凝胶骨架种类,用量以及片芯厚度作为考察因素,以缓释片的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对烯丙孕素缓释片的处方工艺进行单因素筛选和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并进行质量评价,建立体外释药模型及建立烯丙孕素缓释片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烯丙孕素缓释片的最佳处方为:烯丙孕素2%,羟丙基-β-环糊精70%,硬酯酸镁0.5%,微晶纤维素19.1%,卡波姆B 8.4%,片厚3.8 mm。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烯丙孕素在10~80 mg/L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998。优化所得烯丙孕素缓释片工艺稳定,具有显著缓释效果。所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检测缓释片中烯丙孕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孕素 缓释片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利福昔明透皮剂的制备及其药效学评价
20
作者 张剑旭 王禹霏 +7 位作者 徐诗瑶 张嘉斌 霍雨柔 赵琪 杨玉洁 王凯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7-426,共10页
【目的】研制一种给药途径方便、皮肤透过效果较好的利福昔明透皮剂用于畜禽肠道疾病治疗,并对其进行制剂学和药效学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利福昔明浓度,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透皮剂制备试验,通过离体猪皮考察制剂... 【目的】研制一种给药途径方便、皮肤透过效果较好的利福昔明透皮剂用于畜禽肠道疾病治疗,并对其进行制剂学和药效学初步评价。【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利福昔明浓度,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透皮剂制备试验,通过离体猪皮考察制剂体外透皮能力,以12 h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为指标筛选处方组分,并测定制剂在40和60℃的存储稳定性。建立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模型,通过对比所制透皮剂与灌胃制剂对感染模型的小鼠存活率、脏器载菌量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对制剂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利福昔明透皮剂处方组成为:体系含利福昔明2%、氮酮4%、薄荷醇2%、丙酮缩甘油20%、二甲基亚砜30%、无水乙醇补至100%,该透皮剂配方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平均值在12 h达132.82μg/cm^(2)。制剂在60和40℃放置10 d后,药物含量分别为初始的89.78%和93.53%,较为稳定。与感染不用药组相比,透皮治疗组和灌胃治疗组的各脏器载菌量均显著降低(P<0.05)。利福昔明透皮治疗组小鼠给药后3 d的存活率(91.67%)高于灌胃治疗组(83.33%)。治疗前后鼠盲肠病理切片变化明显,与感染不用药组相比,2个治疗组的肠道黏膜下层水肿减轻,黏膜下层、肠隐窝及肠上皮层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肠绒毛杯状细胞数量增加,肠上皮完整性恢复明显,病变减轻。【结论】利福昔明透皮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能透过皮肤起到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透皮剂 药效学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