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抗旱资源评价与抗旱指标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樊民夫 杨明君 李久 《山西农业科学》 1993年第2期6-11,共6页
1990~1992年,在山西省北部旱作条件下,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44份材料和国内10个抗旱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性状表现好、高产抗旱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CIP385373·1、CIP87001、CIP86027... 1990~1992年,在山西省北部旱作条件下,对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入的44份材料和国内10个抗旱品种进行了抗旱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性状表现好、高产抗旱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CIP385373·1、CIP87001、CIP86027、CIP385372·1等品种为短日照类型,生育期间植株冠层生长繁茂,块茎产量低,块茎形成晚,不适宜长日照地区种植;CIPI—1039抗病性较强,CIP24—16、CIPI—1035、CIPLT—6在干旱条件下块茎产量较高,可作为马铃薯抗旱资源进行利用。单株产量与根系拉力、冠层覆盖度、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根系拉力与株高、根数、茎叶干鲜重、根干鲜重、块茎数呈直线正相关,与出苗日数、块茎形成日数呈直线负相关。冠层覆盖度与根系拉力、块茎数、茎叶鲜重、根鲜重呈直线正相关,与其他性状相关不密切。因此,根据冠层覆盖度和根系拉力的大小可预测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并可作为干旱地区评价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抗旱性 品种资源
下载PDF
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特点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久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2-175,共4页
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里坊布局环绕宫城,益发棋盘格状化,里坊分区益发等级化,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里坊管理益发严格化,里坊与市场结合益发紧密化。尤其是内城、外郭城形制的创建,使... 北魏洛阳城里坊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里坊布局环绕宫城,益发棋盘格状化,里坊分区益发等级化,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里坊管理益发严格化,里坊与市场结合益发紧密化。尤其是内城、外郭城形制的创建,使外郭城得以大规模地辟为规整的里坊区,按里坊制度布局与管理,是北魏洛阳城的创举,这也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把都城居民的里整齐地建成。里坊制度自周代形成以来,至此基本定型。隋唐长安城、洛阳东都城都直接继承了北魏洛阳的里坊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洛阳 里坊 里坊制度
下载PDF
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29,共8页
西周初年,围绕营建洛邑,周公提出并阐发了"天下之中"的概念,建构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建都理论。"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具有丰富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乃至空间规划布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q... 西周初年,围绕营建洛邑,周公提出并阐发了"天下之中"的概念,建构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建都理论。"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具有丰富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乃至空间规划布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天下之中"建都理论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和文化观念,还影响了中国数千年间的政治伦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之中” 建都理论 文化内涵 观念意义
下载PDF
马铃薯块茎产量淀粉与土壤质地含水量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康玉林 高占旺 +1 位作者 刘淑华 李久 《马铃薯杂志》 1997年第4期201-204,共4页
试验在1992年同时安排在河北坝上、山西大同和内蒙呼盟进行。每个地区选用3个品种(系)种植在当地典型沙土和粘土,并施以“常干旱”和“常湿润”两个处理以观察土壤质地和水分含量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湿润”... 试验在1992年同时安排在河北坝上、山西大同和内蒙呼盟进行。每个地区选用3个品种(系)种植在当地典型沙土和粘土,并施以“常干旱”和“常湿润”两个处理以观察土壤质地和水分含量对马铃薯淀粉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湿润”处理的马铃薯的产量显著高于“常干旱”的处理,而两者的淀粉含量没有明显差别。综合分析,沙土地的产量在“常干旱”情况下低于粘土地的产量,而在“常湿润”条件下则高于粘土地的产量。块茎的淀粉含量总的来分析,沙土地的要等于和高于粘土地,最多可高出2%以上。马铃薯品种不同,其淀粉含量多寡对土壤沙粘的水分含量的要求也不相同。品系“坝318”淀粉含量在“常干旱”处理条件下常高于“常湿润”处理,而“晋薯2号”则正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淀粉含量 土壤质地 水分
下载PDF
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与变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久 《丝绸之路》 2009年第6期7-21,共15页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中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兴盛于周、秦、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在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沟通...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中最为崎岖和重要的一段,兴盛于周、秦、汉、唐时期。作为我国古代“襟带两京”长安、洛阳的锁钥,中原通关中、达西域的东西干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在连接长安、洛阳两大都城,沟通中原与关中和西域等方面起过关键性的作用。有关崤函古道的发展和路线走向,已有学者作了梳理,但仍不乏有待细化和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考述崤函古道交通线路的形成及其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交通线路 变迁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5,共9页
洛阳古都研究在学界向来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洛阳古都研究成果丰富,精彩纷呈。从学术史角度比较全面地总结和评述这方面已有的学术成果,指出其不足,对洛阳古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洛阳 古都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崤函古道历史地理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8-53,共6页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上的锁钥,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古道蜿蜒数百里,存在数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作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丝绸之路河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崤函古道已被列入河南世界文化遗产预... 崤函古道是我国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东西干道上的锁钥,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古道蜿蜒数百里,存在数千年,遗迹星罗棋布。作为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丝绸之路河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崤函古道已被列入河南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本文在理清历史时期崤函古道发展之脉络,揭示其发展演变之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论述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价值,以有用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崤函古道 历史地理 历史文化内涵 价值
下载PDF
新疆坎儿井的来源与时间考述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5-28,共4页
我国中原地区出现与井渠有关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文献。西汉武帝时修龙首渠,“井渠之生自此始”,并逐渐传入关中以远地区。新疆坎儿井是受中原井渠法的启示逐渐由中原传入的。吐鲁番坎儿井,最早应出现在唐代,坎儿井一词可能就是古... 我国中原地区出现与井渠有关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先秦文献。西汉武帝时修龙首渠,“井渠之生自此始”,并逐渐传入关中以远地区。新疆坎儿井是受中原井渠法的启示逐渐由中原传入的。吐鲁番坎儿井,最早应出现在唐代,坎儿井一词可能就是古代中原“坎井“的音译。在新疆坎儿井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亚地区的坎儿井技术对其产生一些影响,也是可能的,它丰富了坎儿井在新疆本地化的内容和过程。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新疆坎儿井导源于中原井渠法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儿井 井渠 来源 年代
下载PDF
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及其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久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 探讨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与该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互动关系。方法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大量的考古和文献资料,从自然地理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 从地形地貌特征及资源状况、气候特征及植被状况诸方面论述... 目的 探讨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与该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互动关系。方法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结合大量的考古和文献资料,从自然地理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果 从地形地貌特征及资源状况、气候特征及植被状况诸方面论述了三门峡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演变状况和特征及其与该地区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关系。结论 发现该地区早期自然生态环境曾发生明显变化,具有过渡性、孔道性、边缘性的特征,它通过物质生产及其技术系统等中介,深刻而又久远地影响着三门峡地区早期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地区 自然生态环境 影响
下载PDF
欧美马铃薯育种考察见闻 被引量:3
10
作者 樊民夫 李久 +1 位作者 王春珍 王淑仔 《中国马铃薯》 2000年第1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马铃薯 育种 种质资源 生物技术 病虫害检测
下载PDF
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明君 樊民夫 +1 位作者 李玉环 李久 《马铃薯杂志》 1994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试验以20个马铃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块茎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块茎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块茎数>块茎大小>根数>根系拉力>根鲜重>冠层鲜重>商品薯率>出苗天数>冠层覆盖度。提高块茎数和块茎大小是... 本试验以20个马铃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块茎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9个相关性状对块茎产量影响的顺序为:块茎数>块茎大小>根数>根系拉力>根鲜重>冠层鲜重>商品薯率>出苗天数>冠层覆盖度。提高块茎数和块茎大小是增加块茎产量的主要途径。选择根系发达的材料,是提高块茎产量的重要途径。商品薯率通过决茎大小,冠层覆盖度通过块茎数进行间接选择,亦可提高块茎产量。出苗天数的增加可导致块茎产量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相关性状 通径分析
下载PDF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民夫 薄天岳 +1 位作者 李久 王淑仔 《马铃薯杂志》 1996年第2期86-89,共4页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型栽培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得... 我国自70年代初开展新型栽培种筛选工作以来,已选育出150余份抗病、高产、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亲本材料,这些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马铃薯的基因库.以普通栽培种(S.tuberosum)做母本、新型栽培种做父本是获得优良品种和高产实生薯群体的有效组合方式.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杂交后代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杂种优势,而且在品质上也较现有品种好,特别是在抗晚疫病和淀粉含量方面,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现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栽培种 品种资源 育种
下载PDF
河南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久 谢广山 刘春喜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2-64,共3页
河 南 名 人 名 胜 数 量 多 、种 类 全 、内 容 丰 富 ,且 历 史 地 位 重 要 ,连 贯 性 强 ,知 名 度 高 ,构 成 了 丰 富 的 旅 游 资 源 ,但 由 于 保护 、开 发 不 够 ,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建 设 旅 游 大 省 目 标 的... 河 南 名 人 名 胜 数 量 多 、种 类 全 、内 容 丰 富 ,且 历 史 地 位 重 要 ,连 贯 性 强 ,知 名 度 高 ,构 成 了 丰 富 的 旅 游 资 源 ,但 由 于 保护 、开 发 不 够 ,也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建 设 旅 游 大 省 目 标 的 实 现 。从 名 人 名 胜 旅 游 资 源 的 特 点 及 功 能 作 用 出 发 ,通 过 深 入 分 析 河 南名 人 名 胜 旅 游 资 源 的 特 点 、保 护 与 开 发 现 状 ,我 们 不 难 生 发 进 一 步 作 好 河 南 名 人 名 胜 旅 游 资 源 保 护 、开 发 和 利 用 的 新 思 路 ,并 提 出科 学 的 建 议 和 有 效 的 举 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旅游资源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名人 名胜
下载PDF
虢国墓地墓葬制度述论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久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55,共6页
Noticeable for its large size and intact conservation,the cemetery of Guo State at Shangcunling village of Sanmenxia is a cemetery of the gentry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burying members of the same tribe... Noticeable for its large size and intact conservation,the cemetery of Guo State at Shangcunling village of Sanmenxia is a cemetery of the gentry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 of burying members of the same tribe together in rank order,this cemetery consists 6 ranks and 4 burial groups which date back to the period between Zhou Dynasty (King Li and King Xuan )and BC 655(the year Jin State defeated Guo State) The burial style of the cemetery of Guo State not only reflects the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social structure but also displays its great social function during th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墓地 墓葬制度 三门峡市 随葬器物 宗法制度
下载PDF
崤函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兼及崤函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66-74,共9页
崤函文化是以三门峡地区为地域依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生长、发育及其衍变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总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地域性文化。崤函文化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形成于两周,兴盛于汉唐,北宋以后陷于缓慢发展。在崤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崤函文化是以三门峡地区为地域依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生长、发育及其衍变的种种文化事象的总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地域性文化。崤函文化滥觞于新石器时代,形成于两周,兴盛于汉唐,北宋以后陷于缓慢发展。在崤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始终受到来自长安和洛阳两京的两股外引力,并以古道交通和两京锁钥的形式,与它们保持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格局直接促成了双方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从整体上说,崤函文化的基本特征属于河洛文化,而从地域特色上来讲,则表现为一种复合型文化。崤函文化属于河洛文化亚文化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地区 崤函文化 文化面貌 河洛文化 关系
下载PDF
旱作马铃薯冠层对块茎膨大速度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明君 樊民夫 李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马铃薯冠层是形成块茎产量的主要成因之一,冠层与块茎膨大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层的形成随株龄的增加而上升,品种不同则上升的程度亦不同。块茎形成期因品种不同而各异,膨大速度从蕾期到成熟一直呈直线上升,品种不同则膨大速度各异... 马铃薯冠层是形成块茎产量的主要成因之一,冠层与块茎膨大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层的形成随株龄的增加而上升,品种不同则上升的程度亦不同。块茎形成期因品种不同而各异,膨大速度从蕾期到成熟一直呈直线上升,品种不同则膨大速度各异。冠层覆盖度与块茎产量呈直线正相关。因此,根据冠层的量变数据可预测旱作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高低,同时也可作为选育丰产型品种的一个重要依据。结果表明,经济性状好以及抗旱高产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回归方程分别为=3.3025×1.6286x,=1.9714×1.3423x,=3.3295×1.1783x(见图1)。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冠层覆盖度均随着株龄的增长以一定的速度增加,1990年为多雨年份,生育期间不受干旱影响,基本满足了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冠层覆盖度仅45d即达高峰期,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1991年中后期降雨偏少,对冠层的发育不利,覆盖度高峰期则推迟1个月。1992年马铃薯开花期间受到干旱的威胁,覆盖度最高值低于1990年的1倍之多,对冠层发育和块茎形成极为不利,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因素。据此,降雨量和降雨分布是影响覆盖度的重要因素,冠层覆盖度随着降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冠层 块茎膨大速度
下载PDF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8-43,共6页
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数量之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当代河南在构建中原城市群和实现中原崛起中如何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新的课题。把握河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时空特征和文化特色,认识其普遍属类及开发趋势,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 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数量之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为当代河南在构建中原城市群和实现中原崛起中如何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新的课题。把握河南历史文化名城的时空特征和文化特色,认识其普遍属类及开发趋势,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理清其文脉和解决好新与旧对话的张力,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脉 保护与建设
下载PDF
虢国史迹考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久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虢国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姬姓封国。本文依据文献、金文和考古资料,对虢国的族属源流、建国年代、主要事迹及其疆域作了初步考述。
关键词 虢国 族属源流 主要事迹 疆域
下载PDF
“天下之中”与列朝都洛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久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天下之中"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关都城选址规划的理论。它形成于洛阳,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河洛地区丰厚的文化根基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直接孕育了"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天下之中"所反映的地理、政治、经济... "天下之中"说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有关都城选址规划的理论。它形成于洛阳,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河洛地区丰厚的文化根基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直接孕育了"天下之中"建都理论。"天下之中"所反映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引导了古代众多王朝都城选址的洛阳取向,构成列朝建都洛阳的独特理路的基础和神圣性、合理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之中” 列朝都洛 理论
下载PDF
虢国车马坑葬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17,共8页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车马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春秋时期规模较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的贵族墓葬车马坑。虢国车马坑葬继承和沿用商周车马殉葬制,又适应和迎合社会进步及变革需要,对车马坑的殉葬内容和形式进行变通与革新,摒弃车...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车马坑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春秋时期规模较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的贵族墓葬车马坑。虢国车马坑葬继承和沿用商周车马殉葬制,又适应和迎合社会进步及变革需要,对车马坑的殉葬内容和形式进行变通与革新,摒弃车葬坑和同穴葬,整车葬成为主流形式,并盛行车马葬和异穴葬,车马排列有序,殉葬性质更加明确,是象征性、明器化殉葬的滥觞,殉人制消失,显示出传统车马坑葬制开始出现瓦解的苗头。大量车马坑葬在虢国墓地出现,反映了虢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崇勇尚武世风,更反映了车马坑主人的身份等级,它与列鼎制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 车马坑葬 继承 革新 崇武 列鼎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