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对川崎病诊治的研究 被引量:152
1
作者 李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川畸病 儿童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87
2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李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分布、病程及基础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频率及诊治效果.结果诊断为POTS的患儿28... 目的探讨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方法以符合诊断标准的28例POTS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分布、病程及基础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观察其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频率及诊治效果.结果诊断为POTS的患儿28例,占88例不明原因晕厥或起立后头晕就诊患儿的32%,其中男11例,女17例.男∶女约为1∶1.5.年龄6~16岁,平均为(11.6±2.2)岁,其中6~10岁5例,占18%,10~16岁(包括10岁)23例,占82%.病程为1个月~6年,平均(13.3±19.6)个月,半数以上在6个月以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起立后出现头晕或眩晕、晕厥、胸闷、头痛、心悸、面色改变、视物模糊、倦怠、晨起不适等直立不耐受或直立调节障碍症状,14例伴有恶心或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在直立试验(先安静平卧10 min,然后直立10 min)或直立倾斜试验(HUT)过程中,POTS患儿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为在直立或倾斜后10 min内,心率增加≥35次/min,部分患儿心率最大值≥120次/min,出现异常表现的时间平均为5 min左右;但仅有10例的患儿在直立后即出现异常表现,18例患儿需要HUT确定诊断.12例POTS患儿曾被误诊为癫痫或心肌炎,误诊率达43%.经过生活指导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后,大多数患儿症状可缓解或消失.结论 POTS常见于学龄期女孩,常见症状为头晕、晕厥或胸闷,HUT为诊断的重要方法,治疗宜选用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诊断 常见 头晕 体位 心动过速 临床特征 症状 综合措施 综合征
原文传递
纳洛酮对窒息新生儿血浆β内啡肽及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82
3
作者 王颖 郭在晨 +1 位作者 李万 刘宝琴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浆 β内啡肽 (β E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及纳洛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 44例 ,其中重度窒息 1 9例 ,轻度窒息 2 5例。将 44例窒息新生儿中的 32例设为实验组 (重度窒息 1 4例 ,...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浆 β内啡肽 (β EP)和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变化 ,及纳洛酮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 围产期窒息新生儿 44例 ,其中重度窒息 1 9例 ,轻度窒息 2 5例。将 44例窒息新生儿中的 32例设为实验组 (重度窒息 1 4例 ,轻度窒息 1 8例 ) ,在生后第 1天及用纳洛酮治疗后1h和 3d分别取血 ,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血浆 β EP及VIP。另 1 2例为窒息对照组 (重度窒息 5例 ,轻度窒息 7例 )。正常对照组 1 6例。结果 生后 2 4h内窒息组患儿 β EP及VIP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窒息程度越重 ,两者水平越高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重度窒息、轻度窒息 ,及非窒息对照组患儿血浆 β EP及VIP水平分别为 (1 65± 61 ) ,(91± 45) ;(1 0 1± 2 9) ,(73± 1 4 ) ;(67± 1 6) ,(64± 1 1 )ng/L。应用纳洛酮 1h后实验组患儿血浆 β EP及VIP水平均下降 ,连续用药 3d后 ,实验组 β EP[(58± 1 8)ng/L]及VIP[(50± 1 3)ng/L]明显低于窒息对照组 [分别为 (77± 1 5)、(70± 1 2 )ng/L]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而与同日龄非窒息对照组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血浆 β EP及VIP浓度与围产期窒息缺氧密切相关 ,窒息程度越重 ,β EP及VIP水平越高 ,而纳洛酮可有效降低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纳洛酮 Β-内啡肽 血管活性肠肽 药理学
原文传递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71
4
作者 杜军保 李万 陈建军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09-312,共4页
为探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的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应用直立倾斜试验(倾斜角度60度,试验持续时间45分钟)对42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儿进行诊断研究,并以13名正常小儿作对照。结果: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患儿... 为探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的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应用直立倾斜试验(倾斜角度60度,试验持续时间45分钟)对42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儿进行诊断研究,并以13名正常小儿作对照。结果: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阳性率为67%,对照组阳性率为0。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价值分别为67%、100%及74%。阳性反应诱发时间为22±12分钟。在28例阳性反应患儿中,15例为血管抑制型反应,表现为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增快;3例为心脏抑制型反应,表现为心率明显下降,血压不变;10例为混合型反应,其血压、心率均明显下降。提示: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可较好地、客观地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诊断 直立倾斜试验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激素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5
5
作者 张清友 王秀丽 +2 位作者 杜军保 陈永红 李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特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34例重症MPP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并根据其是否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激...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特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34例重症MPP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并根据其是否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未用激素治疗组,对比两组的热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34例均有咳嗽及发热,且均为高热,入院前平均发热(10.1±4.0)d。19例白细胞升高,均有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乳酸脱氢酶(LDH)早期明显增高;30例X线胸片表现为一侧肺部片状阴影,其中15例合并胸腔积液,4例合并肺不张。34例均存在2项或2项以上心肌酶谱增高,伴肝功能异常者23例;均存在血清MP-IgM阳性。激素组22例发热时间(16.9±8.3)d显著短于非激素组[(14.4±3.2)d,P=0.006];激素组治愈率显著高于非激素治疗组(45%、7.1%,P=0.017);2组平均住院日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5.2±4.0)d、(14.1±2.9)d,P=0.404]。对4例合并肺不张患儿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1例未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出现了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结论早期识别重症MMP临床特征并积极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加用米诺环素或利福平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对于合并肺不张或病变吸收不佳者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 肾上腺皮质激素 儿童
原文传递
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范瑾 杜军保 +4 位作者 何晓菊 李源 刘雪芹 李万 唐朝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9-391,共3页
目的 了解雾化吸入硝酸甘油 (NebulizednitroglycerinNeb NTG)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空气压缩泵作为雾化发生器吸入NTG[2 0μg/ (kg·次 ) ],动态监测患儿血... 目的 了解雾化吸入硝酸甘油 (NebulizednitroglycerinNeb NTG)对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探讨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的新途径。方法 采用空气压缩泵作为雾化发生器吸入NTG[2 0μg/ (kg·次 ) ],动态监测患儿血压、心率 ,于吸入Neb NTG前、吸入后 10min、吸入后 30~ 6 0min及吸入Neb NTG治疗 3d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EF)和短轴缩短率 (FS)、右室射血前期 (RPER)、加速时间(AT)、肺动脉平均压 (PAMP)、肺动脉收缩压 (PASP)和肺动脉峰值血流速度 (PA)的变化。结果 Neb NTG对血压、心率、EF、FS和PA无影响 (P >0 .0 5 ) ;吸入Neb NTG后 10min、30~ 6 0minRPER/AT、PAMP和PASP有下降趋势 ,但与吸入前比较 ,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吸入Neb NTG 3d后RPEP/AT、PAMP和PASP明显下降 ,分别由 0 .97± 0 .33mmHg降至 0 .81± 0 .31mmHg、39± 13mmHg降至 30± 12mmHg、5 4± 17mmHg至 43± 13mmHg ,与吸入前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吸入Neb NTG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简单的、选择性的、优于静脉NTG的肺血管扩张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硝酸甘油 雾化吸入 先天性心脏病 并发症 治疗 血流动力学 儿童
下载PDF
米多君治疗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疗效观察 被引量:35
7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1 位作者 李万 王喻丽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米多君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3-07—2004-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46例晕厥反复发作、直立倾斜试验(HUT)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分为米多君组、美托洛尔组及基础治疗组。首先应用HUT评价患儿的... 目的探讨米多君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3-07—2004-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46例晕厥反复发作、直立倾斜试验(HUT)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分为米多君组、美托洛尔组及基础治疗组。首先应用HUT评价患儿的治疗反应及调整药物,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后,如没有晕厥的发作者则停药,并继续随访。进一步评价患儿晕厥复发情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米多君组、美托洛尔组及基础治疗组3组患儿HUT转阴率分别为75·0%、65·0%及20·0%。米多君组及美托洛尔组患儿的HUT转阴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均<0·05),而给药治疗的两组患儿的HUT转阴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随访过程中,米多君组及美托洛尔组晕厥复发率分别为22·2%及30·7%,而基础治疗组的晕厥复发率为80·0%,前两组晕厥复发率显著低于后组(P均<0·05)。前两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多君可有效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多君 晕厥 血管迷走性 儿童
原文传递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李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2 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儿 (晕厥组 )及 1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健康儿童 (对照组 )先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阴性者再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 (4~ 6 μ... 目的 探讨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2 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儿 (晕厥组 )及 1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健康儿童 (对照组 )先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阴性者再行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 (4~ 6 μg/kg ,最大量不超过 30 0 μg)。 结果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在晕厥组的阳性率为 4 8% (12 /2 5 ) ,对照组为 0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在晕厥组阳性率为 80 % (2 0 /2 5 ) ,对照组为 2 0 % (2 /10 )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价值均为 80 %。两组患儿中仅有 1例在试验中出现头痛 ,但能坚持试验完成。结论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且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倾斜试验 硝酸甘油 儿童 血管迷走性晕厥 儿科病症 VVS HUT 药理作用 血管扩张药物 毒副作用
原文传递
N末端脑利钠肽原在川崎病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8
9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1 位作者 陈永红 李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3例确诊为KD患儿急性期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中的8例恢复期患儿血浆NT-pro...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原(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13例确诊为KD患儿急性期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测定了其中的8例恢复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以9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为对照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测定KD患儿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blood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血浆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Dd)、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为(691±86)ng/L,而对照组小儿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为(47±10)ng/L,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8例KD患儿同时测定了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NT-proBNP水平。急性期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为(636±89)ng/L,在恢复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为(164±35)ng/L(P<0·01)。通过直线回归分析,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EF、LVDd均无相关关系,同时与患儿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及A峰比值也无相关关系。但是,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儿急性期CRP、WBC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5及0·547,均P<0·05),同时还与急性期患儿的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1,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在KD急性期显著升高,而在疾病恢复期其水平明显降低。KD患儿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急性期KD患儿的心肌炎症及炎性因子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肽碎片 利钠肽
原文传递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闫辉 万宏 +4 位作者 杜军保 陈永红 李万 刘雪芹 金红芳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探讨川崎病(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为及时诊治IVIG治疗无反应病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3年3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9例。患儿均予IVIG治疗,根据患儿对IVIG治疗的反应分为IVIG敏感组和I... 目的探讨川崎病(KD)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无反应的危险因素,为及时诊治IVIG治疗无反应病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993年3月-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219例。患儿均予IVIG治疗,根据患儿对IVIG治疗的反应分为IVIG敏感组和IVIG无反应组。对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前及治疗24~48 h血常规结果、血生化辅助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SPSS 13.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VIG治疗无反应组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及治疗后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均显著高于IVIG敏感组(Pa<0.05);IVIG治疗无反应组血总胆固醇、血钠、血钾水平均显著低于IVIG敏感组(Pa<0.05);上述指标积分≥6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955,预测患儿IVIG无反应的敏感度为95.1%,特异度为80.0%。结论联合应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治疗后白细胞水平、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血胆固醇、血钠及血钾水平积分,对于预测IVIG无反应KD病例的发生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2 位作者 陈建军 石瑛 李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分析直立倾斜试验阳性与不明原因晕厥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 47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 ,根据其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分为二组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 ,将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并对其各个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 目的 分析直立倾斜试验阳性与不明原因晕厥患儿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对 47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 ,根据其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分为二组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 ,将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并对其各个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性别、年龄、有无晕厥诱因及有无晕厥先兆对直立倾斜试验的结果有影响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 ,对直立倾斜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为晕厥诱因、晕厥先兆和年龄。结论 对于发生于青春期女孩不明原因的晕厥 ,而患儿又有较明确的晕厥诱因和晕厥先兆者 ,其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可能性较大 ,临床可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临床症状 直立倾斜试验 儿童
原文传递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儿童颈动脉血管壁弹性 被引量:23
12
作者 艾乙 齐建光 +2 位作者 杜军保 李万 王瑜丽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正常健康儿童及高脂血症儿童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的价值。方法选择3~18岁的正常健康儿童68例及高脂血症儿童25例,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其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功能,测定颈动脉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正常健康儿童及高脂血症儿童颈总动脉血管壁弹性的价值。方法选择3~18岁的正常健康儿童68例及高脂血症儿童25例,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其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功能,测定颈动脉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及顺应性(AC)。结果在正常健康儿童三个年龄组间,Eρ平均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7~13岁年龄段及14~18岁年龄段儿童的血管Eρ、β值和AC在正常健康儿童与高脂血症儿童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是定量评价儿童颈动脉血管壁弹性功能的准确无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壁 技术检测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健康儿童 高脂血症 弹性功能 定量评价 7~13岁 弹性系数 无创方法 18岁 显著性 年龄段 颈动脉 顺应性 年龄组 平均值
原文传递
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对美托洛尔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2 位作者 甄京兰 李万 王喻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60-1262,共3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的心率变化对美托洛尔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 HUT 或硝酸甘油激发 HUT(SNHUT)中阳性并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26例 VVS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随访资料,将患儿分为美托洛尔治...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的心率变化对美托洛尔治疗疗效的预测作用。方法将 HUT 或硝酸甘油激发 HUT(SNHUT)中阳性并接受美托洛尔治疗的26例 VVS 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长期随访资料,将患儿分为美托洛尔治疗有效组(16例)及治疗无效组(10例),分析2组患儿在 HUT 或 SNHUT 过程中心率变化规律及其对美托洛尔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晕厥次数、病程、基础心率、血压、应用 SNHUT 的情况、阳性反应类型及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儿在 HUT 或 SNHUT 过程中阳性反应前心率显著快,与治疗无效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15)次/min vs(96±17)次/min,P<0.01]。HUT 或 SNHUT 阳性反应前心率及较基础心率增加值在2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16)次/min vs(18±13)次/min,P<0.01]。两组患儿在平卧位的基础心率及阳性发生时的心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阶段平均血压改变在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取阳性反应前心率较基础心率增加30次/min 作为界点,预测患儿对美托洛尔治疗有效的灵敏度为81%(13/16),特异度为80%(8/10),诊断准确度为81%(21/26)。结论对在阳性反应前存在明显心率增快者(心率较基础值>30次/min者)选择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血管迷走性 治疗 美托洛尔
原文传递
小儿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内电生理研究及射频消蚀治疗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李小梅 丁燕生 +1 位作者 李万 李毅刚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应用心内电生理检查7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以探讨SVT在小儿的发生机制和定位,并与成人相比较;同时对其中75例进行了射频消蚀治疗。结果显示房室折返59例(76%),房室结折返16例(20%),自律性房性心... 应用心内电生理检查7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患儿,以探讨SVT在小儿的发生机制和定位,并与成人相比较;同时对其中75例进行了射频消蚀治疗。结果显示房室折返59例(76%),房室结折返16例(20%),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1%),心房扑动2例(3%)。59例房室折返中,显性预激40例,隐匿性预激19例。除2例心房扑动和1例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外,75例患儿接受射频消蚀术治疗,73例获成功。本研究提示,与成人相同,折返是小儿SVT最常见的发生机制,以房室折返最为多见。房室折返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射频消蚀术的良好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室上性 射频消融 心内电生理 儿童
原文传递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万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5-7,共3页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00034)李万镇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生化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减低,强力的正性肌力药物显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基于对心衰发病机理的新认识...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00034)李万镇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肌细胞的生化异常导致心肌收缩力的减低,强力的正性肌力药物显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基于对心衰发病机理的新认识,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心衰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力衰竭 药物疗法 正性肌力药物
原文传递
小儿心源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2 位作者 齐建光 韩玲 李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心源性晕厥(cardiacsyncope,CS)的临床特点,提高小儿CS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结构性晕厥病史问卷,详细记录并分析23例CS儿童的病史特征及标准体表心电图表现,以找出CS儿童的临床特征。结果7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 目的探讨小儿心源性晕厥(cardiacsyncope,CS)的临床特点,提高小儿CS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结构性晕厥病史问卷,详细记录并分析23例CS儿童的病史特征及标准体表心电图表现,以找出CS儿童的临床特征。结果7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例为先天性长QT综合征、2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为心房颤动、1例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起搏器后起搏器工作不良、3例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为肥厚型心肌病、1例为扩张型心肌病。cs儿童发病年龄较小,平均为9.0岁;23例患儿中劳累诱发晕厥的为14/23(60.9%);各种体位均有晕厥发作者为7/23(30.4%)。CS儿童晕厥发作前存在先兆症状者较少,仅为12/23(52.2%);晕厥发生时存在伴随症状的患儿较多,尤其发生大小便失禁的几率较高,共4/23(17.4%)。在CS患儿中,具有心脏病史者为4/23(17.4%);仅1例有猝死家族史(占4.3%);23例中有21例的标准体表心电图存在异常,占91.7%。结论CS患儿具有明显的临床特征,尤其是心电图异常和劳累诱发晕厥这2项特征发生率最高。临床上识别这些临床特征,对于提高儿童晕厥的诊断效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儿童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浙江省0~2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泽峰 李竹 +6 位作者 季成叶 李松 洪世欣 赵平 王太梅 李万 马郁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了解0 ~2 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病情况。方法 利用心脏听诊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嘉兴等13 个市县0 ~2 岁儿童进行了先心病患病率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 发现0 ~2 岁儿童先心病患病率为3.7... 目的 了解0 ~2 岁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患病情况。方法 利用心脏听诊和超声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嘉兴等13 个市县0 ~2 岁儿童进行了先心病患病率调查和病因分析。结果 发现0 ~2 岁儿童先心病患病率为3.72 ‰。不同年龄组间先心病患病率存在差异,0岁组最高,为5 .54‰;1 岁组次之,为3 .36 ‰;2 岁组最低,为2 .66 ‰。男女间先心病患病率没有差异。室间隔缺损比例最高,占59 .4 % 。结论 表明先心病属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开展出生儿先心病监测和病因研究,减少先心病发生,对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患病率 婴幼儿 浙江
原文传递
晕厥儿童病因学及其临床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清友 杜军保 +3 位作者 秦炯 陈永红 李万 包新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晕厥儿童的病因分布并对各种病因晕厥儿童的临床特征加以分析,以提高其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以"晕厥"为主诉的15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是晕厥患儿的最常... 目的分析晕厥儿童的病因分布并对各种病因晕厥儿童的临床特征加以分析,以提高其诊断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就诊的以"晕厥"为主诉的15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是晕厥患儿的最常见的病因,占所有患儿的65.6%。其次为心源性晕厥,占所有患儿的6.5%。此外,还包括精神性疾病、神经源性及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晕厥。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精神性晕厥患儿多见于青春期女孩,发病年龄大于心源性、神经源性及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晕厥患儿(均 P<0.05);心源性及精神性晕厥患儿的晕厥发作次数则显著多于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神经源性及代谢性疾病导致的晕厥患儿(均 P<0.05)。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儿的晕厥次数及晕厥发生时的体位对判断晕厥病因具有重要的意义(P<0.05)。心电图的检查对发现心源性晕厥儿童具有重要意义。其他检查包括脑电图、Holter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精神学评估在寻找晕厥儿童病因方面的意义有限。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及鉴别诊断自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导致儿童晕厥的病因众多,可选择的辅助检查也有多种,但详细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晕厥儿童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儿童
原文传递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丽 杜军保 +9 位作者 张清友 王成 杜忠东 王宏伟 田宏 陈建军 王喻丽 胡秀芬 李万 韩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4地就诊或住院的103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或接近晕厥患儿,其中男43例,女60例;年龄5~19岁,平均(12.0±2.6)...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995年5月至2006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4地就诊或住院的103例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或接近晕厥患儿,其中男43例,女60例;年龄5~19岁,平均(12.0±2.6)岁。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儿49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患儿54例。分别将 VVS 以及 POTS 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2组儿童临床晕厥发作次数及直立倾斜试验结果,采用 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VS 和 POTS 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60.61%和68.75%,对照组分别为18.75%和0.00%。两治疗组好转率分别为15.15%和15.63%,对照组为6.25%和40.91%。治疗组 HUT 转阴率分别为60.61%和68.75%,对照组为18.75%和9.09%。两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和 HUT 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对 VVS 患儿以及 POTS 患儿的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晕厥 倾斜台试验 儿童
原文传递
纽约大学儿童心力衰竭指数在儿童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清友 叶青 +1 位作者 杜军保 李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3-707,共5页
目的 探讨纽约大学小儿心力衰竭指数(NYU PHFI)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方法 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及具有器质性心脏病但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患儿共105例,分别应用改良Ross标准、NY... 目的 探讨纽约大学小儿心力衰竭指数(NYU PHFI)在小儿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方法 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患儿及具有器质性心脏病但尚无心力衰竭症状的患儿共105例,分别应用改良Ross标准、NYU PHFI及血浆NT-proBNP进行诊断,以改良Ross标准作为参考标准,评估NYU PHFI对小儿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根据改良Ross标准的分度标准作为参考标准,分别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寻找出NYUPHFI对于心力衰竭分度标准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NYU PHFI的评分分值随着改良Ross标准的评分分值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09,P=0.000),并且NYU PHFI分值在基于改良Ross标准的不同程度心力衰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034,P=0.000).血浆NT-proBNP水平与改良Ross标准及NYU PHFI的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2及0.909,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儿NYU PHF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较血浆NT-proBNP水平与改良Ross标准的相关性更好.分别以改良Ross标准评分0~2分为无心力衰竭、3~6分为轻度心力衰竭、7~9分为中度心力衰竭及10~12分为重度心力衰竭作为参考标准,则NYU PHFI诊断心力衰竭是否存在、轻度心力衰竭与中度心力衰竭及中度心力衰竭与重度心力衰竭三种诊断内容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2、0.942和0.918.经ROC曲线分析表明,诊断心力衰竭是否存在的界值为6分、诊断轻度与中度心力衰竭的界值为10分,诊断中度与重度心力衰竭的界值为13分.分别以NYU PHFI评分0~6分为无心力衰竭、7~10分为轻度心力衰竭、11~13分为中度心力衰竭及14~30分为重度心力衰竭为标准,分别比较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31,P〈0.001),即无心力衰竭患儿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心力衰竭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儿童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