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歌唱与身体的媒介化--从歌曲《我的祖国》看当代中国的感知构造
1
作者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6期92-104,I0004,共14页
歌曲《我的祖国》在吸收转化中国传统曲艺元素和西方音乐形式基础上,构造出属于当代中国的民族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借由倒错的“领唱+合唱”的结构,以合唱之声反向指引领唱之声,将党的声音化作人民的声音,从而重塑人民的肉身。通过自己... 歌曲《我的祖国》在吸收转化中国传统曲艺元素和西方音乐形式基础上,构造出属于当代中国的民族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借由倒错的“领唱+合唱”的结构,以合唱之声反向指引领唱之声,将党的声音化作人民的声音,从而重塑人民的肉身。通过自己的喉咙歌唱出这些声音的每个人,都是当代中国的表达主体。这种感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广泛并持续地作用于当代中国人的感觉结构,是当代中国文化政治实践的代表性案例,能够体现当代思想具身于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祖国》 人民文艺 身体的媒介化 文化政治
下载PDF
有严霜,就有傲骨——梁晓声访谈录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晓声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2,共6页
朴:一般我们对您的了解,都是从您的'知青文学'开始,不过关于这方面的访谈您应该也接受过很多次了,所以我想反其道行之,从您的新作《人世间》谈起。一来您写完没多久,比较新鲜;二来我们换个角度回溯您的创作历程,可能也会启发出... 朴:一般我们对您的了解,都是从您的'知青文学'开始,不过关于这方面的访谈您应该也接受过很多次了,所以我想反其道行之,从您的新作《人世间》谈起。一来您写完没多久,比较新鲜;二来我们换个角度回溯您的创作历程,可能也会启发出新的角度。《人世间》我读后感觉和您此前的作品格局很不同,比如您绕开了很多以前常写到的知青还有知青返城的故事,把中心线索放在了留城青年周秉昆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晓声 城市题材 农村题材 知青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 都市生活 作家群
原文传递
《英雄儿女》解读:新中国电影英雄形象生产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4
3
作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0-111,共12页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是社会主义文艺中的经典英雄形象,而这一形象是在电影改编时丰满起来的。电影在形象塑造与建构理想观众等方面,体现出它作为工业性艺术的一些程式特征,这些程式也构成了电影的独特表意方式。这种工业性特征的呈现,... 《英雄儿女》中的王成是社会主义文艺中的经典英雄形象,而这一形象是在电影改编时丰满起来的。电影在形象塑造与建构理想观众等方面,体现出它作为工业性艺术的一些程式特征,这些程式也构成了电影的独特表意方式。这种工业性特征的呈现,反映出当代中国如何利用电影这一艺术门类的特长来推进话语建构与传播。英雄形象塑造是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核心任务,以英雄形象的生产作为一个切口,可以管窥20世纪50到70年代的中国构造自身历史叙述的思路,以及以文艺来引导观众认同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 王文清 《英雄儿女》 战争题材 形象塑造 内在逻辑
原文传递
贺敬之与社会主义文艺探索中的“民族化”问题——重读《放声歌唱》
4
作者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29,共13页
贺敬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诗歌被评价为文艺“民族化”的初步成就,这些诗作的形式探索与思想建构,体现了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上的基本构想。诗作的探索性体现在形式、思想以及读者询唤三个方面:在形式方面,这些诗作改造并... 贺敬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诗歌被评价为文艺“民族化”的初步成就,这些诗作的形式探索与思想建构,体现了当代中国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上的基本构想。诗作的探索性体现在形式、思想以及读者询唤三个方面:在形式方面,这些诗作改造并吸收了外来文艺形式和中国传统文艺形式,形成当代中国的“民族”表达,参与建设了“民族形式”,也基于当代中国的需求重新定义了“古典”和“外来文化”;在思想内容方面,诗作将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加以具象化,打造了当代中国足以超越时空的乌托邦形象,构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认同;在读者询唤方面,诗歌将历史文化认同化作个体的感知方式,塑造了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化 民族形式 历史认同 文化主体
原文传递
走进工业的“娜拉”——论电影《马兰花开》中的“女—工人” 被引量:4
5
作者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5-55,共11页
电影《马兰花开》通过讲述家庭妇女马兰成为筑路工人的故事,建立起重工业生产空间中的妇女形象,这一形象颠覆此前的社会生产分工制度,塑造出性别意义上的理想"新人"。马兰的"女—工人"身份是通过兼顾家庭和工业劳... 电影《马兰花开》通过讲述家庭妇女马兰成为筑路工人的故事,建立起重工业生产空间中的妇女形象,这一形象颠覆此前的社会生产分工制度,塑造出性别意义上的理想"新人"。马兰的"女—工人"身份是通过兼顾家庭和工业劳动双重职责得以实现的,这既反映出当时社会主义工业体制对家庭的改造,建立突破公私界限的理想工业形象,也提示性别问题如何为生产问题所遮蔽,体现当时调节生产秩序与性别秩序的手段。马兰所工作的工地空间,融合工业与自然场景,以象征意义上的"母"性自然来供给"父"性工业,填补工业叙述中的缝隙。马兰所代表的"女—工人"形象参与社会主义时期对性别、生产及"新中国"形象的构造,体现社会主义初期文艺形式的探索及文化政治的运作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花开 “娜拉”
原文传递
乡土写作还能如何“新”?——百年乡土叙述线索上的“新乡土写作” 被引量:2
6
作者 《艺术广角》 2022年第1期12-18,共7页
2015年,评论界基于叶炜的新作"乡土中国三部曲",宣告"新乡土写作"的兴起;2016年间,《雨花》杂志围绕"新乡土写作"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到2016年底,《人民日报》以"年度话题"为题头刊载项静《&qu... 2015年,评论界基于叶炜的新作"乡土中国三部曲",宣告"新乡土写作"的兴起;2016年间,《雨花》杂志围绕"新乡土写作"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到2016年底,《人民日报》以"年度话题"为题头刊载项静《"新乡土"写作》,进一步提升了"新乡土写作"的关注度;至2020年,中国作协发起关于"新时代乡村题材写作"问题的讨论,乡村形象和乡土叙述的新变,显然已成为备受当下中国文艺界瞩目的问题。然而乡土文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中间经历多次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界 乡土写作 中国作协 乡土叙述 乡土文学 乡村题材 乡土中国三部曲 叶炜
下载PDF
论葛亮的“南京”书写 被引量:2
7
作者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2,共8页
几乎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城市或村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和文化体悟对它精心雕琢,让这一独家的空间成为他们的“神力词”,成为他们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于是关于一座城的书写,往往可以投影出一位作家及受其影响的人们的精神... 几乎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城市或村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和文化体悟对它精心雕琢,让这一独家的空间成为他们的“神力词”,成为他们情感和思想的载体。于是关于一座城的书写,往往可以投影出一位作家及受其影响的人们的精神地图。近年来,葛亮凭借《谜鸦》《七声》《朱雀》《浣熊》《北鸢》等作接连斩获“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亚洲周刊》“十大小说”、香港书奖、“中国好书”等各类奖项,被王德威、陈思和、莫言、韩少功、严歌苓等学者作家盛赞为当代最可期待最具潜力的青年作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 葛亮 青年作家 南京 《亚洲周刊》 文学小说 生命经验 王德威
原文传递
发明“新中国风景”——电影《白毛女》与社会主义电影范式的探索 被引量:2
8
作者 《长江文艺评论》 2020年第2期105-110,共6页
1945年歌剧《白毛女》公演后大获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电影局提议将这部引起轰动的作品搬上银幕,以便进一步传播。[1]电影自1951年上映后取得了不俗成绩,截至1956年,全国6亿人中有5亿人观看过该片,[2]"不满百户"村子也可观... 1945年歌剧《白毛女》公演后大获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电影局提议将这部引起轰动的作品搬上银幕,以便进一步传播。[1]电影自1951年上映后取得了不俗成绩,截至1956年,全国6亿人中有5亿人观看过该片,[2]"不满百户"村子也可观看到《白毛女》[3],它尤其深受工矿农村的群众欢迎,每次放映都座无虚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女》 国家电影局 亿人
下载PDF
论梁晓声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73,共8页
一、'知青'书写与共和国的青春抒情梁晓声自1982年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正式登上文坛,就和'知青文学'结下了难解之缘。此后三十年他不辍地关注并书写知青,从富于抒情色彩的《今夜有暴风雪》《为了收获》,到全面展... 一、'知青'书写与共和国的青春抒情梁晓声自1982年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正式登上文坛,就和'知青文学'结下了难解之缘。此后三十年他不辍地关注并书写知青,从富于抒情色彩的《今夜有暴风雪》《为了收获》,到全面展现知青返城后社会问题并引起社会热议的《雪城》,到20世纪90年代后作为电视剧本创作的《年轮》以及新世纪以来的《知青》《返城年代》等,梁晓声在观察知青群体成长变化的同时,也以知青为抓手来回望历史、考察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晓声 共和国 知青文学 今夜有暴风雪 小说创作
原文传递
“满洲”铁路叙述与日本帝国神话 被引量:1
10
作者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48,共14页
"满洲"铁路不仅使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层面上控制着中国东北的命脉,还在日本战时的文化政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满铁"设立了专门的文化部门,并力邀夏目漱石、菊池宽、室生犀星等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作家和学者创... "满洲"铁路不仅使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层面上控制着中国东北的命脉,还在日本战时的文化政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满铁"设立了专门的文化部门,并力邀夏目漱石、菊池宽、室生犀星等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作家和学者创作了与铁路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通过展现列车窗外沿线的景观及其对人们时空感知方式的改变,为"满洲"赋予了新的形象与意义。同时,铁路的速度感、铁路建设过程中遭遇的艰难以及克服艰难的过程,也树立起"满洲铁路"乃至日本的"神圣"形象。但是,这些叙述也显示出日本的现代想象因袭西方现代化进程,缺乏反思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铁路叙述 日本帝国形象 脱域 东亚现代化
原文传递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形象的颠倒与中国故事的转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9年第5期103-110,共8页
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令中国动画电影显露出复苏的迹象,几年间,经过《大鱼海棠》(2016)、《大护法》(2017)、《白蛇:缘起》(2019)等作的持续探索,至今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简称《魔童降世》)问世,观众已经相信中国动画电影... 自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令中国动画电影显露出复苏的迹象,几年间,经过《大鱼海棠》(2016)、《大护法》(2017)、《白蛇:缘起》(2019)等作的持续探索,至今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简称《魔童降世》)问世,观众已经相信中国动画电影的'回春'不只是个别现象,而已呈万象更新的势头了。且《魔童降世》最后以彩蛋的形式提示该片属于一个电影系列,这一系列将如'漫威宇宙'一样打造出中国的'封神宇宙',就更加让人期待中国动画电影硕果累累的那一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斗争性 陈塘关 申公豹 中国动画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原文传递
“人民”眼中的世界——1949—1965年间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
12
作者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6,共9页
1949—1965年间的中国文学呈现了多层次的世界,这一世界形象不仅因时代而动态变化,也包含“冷战”二元对立、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与团结、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冲突、古典文明的传承等多重图景。同时,这些书写还体现了中国在世界中起到的作... 1949—1965年间的中国文学呈现了多层次的世界,这一世界形象不仅因时代而动态变化,也包含“冷战”二元对立、被压迫人民的反抗与团结、资本主义世界的内部冲突、古典文明的传承等多重图景。同时,这些书写还体现了中国在世界中起到的作用。中国基于自身的文化主体判断,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立体世界,中国也在世界书写中确认了自己的主体性、文化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重审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世界书写,可以深化理解这一时期中国对世界和自我形象的构建,理解中国在文化领导权上的探索,也为今日中国进行世界对话提供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书写 人民文艺 《人民文学》 《文艺报》
原文传递
《摘金奇缘》:亚裔奇观的伤敌与自损
13
作者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9年第1期82-89,共8页
2018年夏天,一部情节十分简单的影片《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在北美引起轰动,不仅蝉联三周票房冠军,收获超过2亿美元的佳绩,且口碑不俗,入围奥斯卡、金球奖的多个奖项。它讲述普通的美籍华裔第二代朱瑞秋与杨尼克相恋,答应了尼... 2018年夏天,一部情节十分简单的影片《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在北美引起轰动,不仅蝉联三周票房冠军,收获超过2亿美元的佳绩,且口碑不俗,入围奥斯卡、金球奖的多个奖项。它讲述普通的美籍华裔第二代朱瑞秋与杨尼克相恋,答应了尼克放假回家去新加坡参加亲友婚礼并见杨家人的要求,然而到达新加坡后,瑞秋发现杨家不仅家财万贯,更有着贵族般的生活方式,自己与这种生活格格不入,也引起了男方家庭的轻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者 女性形象 华人世界
原文传递
“中国化”意味着“拿来”什么——从翻拍日本影视作品想到的
14
作者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近几年中国翻拍日本彩视作品又掀热潮,《流星花园》《一吻定情》《恋爱究竟是什么》《北京女子图鉴》《求婚犬作战》《问题餐厅》一系列作品出现在大小银幕上,然而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以恶评吿终。
关键词 影视作品 日本 翻拍 意味 《流星花园》
原文传递
想象“多民族—国家”的方法——《嘎达梅林》汉译与1950年代民族设想
15
作者 《中国文学年鉴》 2019年第1期1025-1028,共4页
1950年1月,内蒙古文艺工作团陈清漳、鹏飞、孟和巴特、达木林、军力、美丽其格、松来扎木苏、塞西雅拉图八人整理并翻译的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在《人民文学》发表,成为建国后首先翻译为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品之一。该作围绕20世纪20... 1950年1月,内蒙古文艺工作团陈清漳、鹏飞、孟和巴特、达木林、军力、美丽其格、松来扎木苏、塞西雅拉图八人整理并翻译的蒙古族叙事诗《嘎达梅林》在《人民文学》发表,成为建国后首先翻译为汉语的少数民族作品之一。该作围绕20世纪20年代在东蒙古科尔沁旗发生的一场真实起义事件展开,歌颂“嘎达梅林”那达木德举兵抵抗蒙古王公和奉系军阀对草原利益的侵害、最终牺牲的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达梅林 达木林 《人民文学》 《嘎达梅林》 蒙古王公 巴特 文艺工作团 扎木苏
原文传递
中日历史叙述的冲突与共谋——合拍剧《大地之子》与全球文化政治
16
作者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7,115,共9页
1995年中日合作将山崎丰子小说《大地之子》制作为同名电视剧,围绕战后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陆一心克服重重磨难成长起来并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参与到宝钢建设中的人生轨迹,展现战后中日各自恢复发展并重建友好关系的历史进程。该剧是两... 1995年中日合作将山崎丰子小说《大地之子》制作为同名电视剧,围绕战后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孤儿陆一心克服重重磨难成长起来并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参与到宝钢建设中的人生轨迹,展现战后中日各自恢复发展并重建友好关系的历史进程。该剧是两国重点合作且内容上针对战争及战后问题的作品,其中出现的种种冲突本质上都是两国历史阐释方式的交锋。该剧从选择文本,到制作中两国交流,再到最终播出受阻,均反映出冷战结束之际中日两国尝试转型,在全球市场中建构新的自我形象和探索自身位置的时代命题,这进而透视出冷战后的世界在历史文化认同构建方面的力量版图。两国产生冲突之处,也照见了这一力量版图的裂隙,为中日真正达成对话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之子》 中日合拍片/剧 文化政治 中日关系 后冷战
原文传递
“满洲”铁路叙述与日本帝国神话
17
作者 《中国文学年鉴》 2018年第1期875-876,共2页
1905年日本对沙俄之战胜利后获得了中东铁路长春以南路段,并于次年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加以管理。日本从此把持了东北南部的交通命脉,并由此获得铁路沿线的矿山开采、土地商租、林木采伐、沿线附属地建设、治安管理、... 1905年日本对沙俄之战胜利后获得了中东铁路长春以南路段,并于次年成立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加以管理。日本从此把持了东北南部的交通命脉,并由此获得铁路沿线的矿山开采、土地商租、林木采伐、沿线附属地建设、治安管理、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乃至驻军等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铁路 林木采伐 治安管理 铁路沿线 东北南部 医疗卫生 附属地 矿山开采
原文传递
想象“多民族-国家”的方法——《嘎达梅林》汉译与1950年代民族设想
18
作者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4,共8页
《嘎达梅林》作为建国后首批翻译为汉语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少数民族作品,参与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对多民族国家形态的设计。汉译本通过强化嘎达梅林起义中的阶级意义,以阶级共性和民族融合为基础重构了"民族"的意义。
关键词 《嘎达梅林》 多民族国家 民族融合 阶级认同
原文传递
变动不居,而又源远流长——访谈录
19
作者 葛亮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1,共4页
朴:非常感谢葛亮老师拨冗接受我的访谈。提到葛老师,通常会想到您是“写南京的作家”,不知道老师您对此有何看法呢?是否觉得这种标签化的认知有些困扰,或者您也觉得“南京”可以代表您在精神上或是文化上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访谈录 老师 南京
原文传递
仁者心动·抒情传统·普世关怀——李修文《诗来见我》的启示
20
作者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34-136,共3页
专业作家去做文学评论,也算不上新鲜事。且不说古来文人本就"多栖",自己创作的同时也品鉴他人;就是专业分工明晰后的当代中国,近二十年间也大有"学者写作""驻校作家"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知识谱系与文学创... 专业作家去做文学评论,也算不上新鲜事。且不说古来文人本就"多栖",自己创作的同时也品鉴他人;就是专业分工明晰后的当代中国,近二十年间也大有"学者写作""驻校作家"雨后春笋般涌现,让知识谱系与文学创作再次融通起来。不过至今为止,当下作家所作的评论还是多以"(某某某)看/读/品《某某某》"为题,表明自己为这经典之作提供了一家之言,是"我注六经"式的表述。真能以"六经注我"为题,直言古今中外的经典是"我"的心绪的印证,口气何其大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作家 文学评论 抒情传统 李修文 六经注我 知识谱系 专业分工 文学创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