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胸椎旁神经...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12、24、48 h时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前(T1)、麻醉后15 min(T2)、术后5 min(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⑵疼痛程度:观察组术后2、12、24 h VA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48 h VAS分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前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⑷血流动力学:T1时期两组HR、MA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期两组HR、MAP较T1时期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3时期观察组HR、MAP恢复至T1时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2.0%,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抑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致血流感染(BSI)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血培养为肠杆菌科细菌的重症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休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目的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致血流感染(BSI)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血培养为肠杆菌科细菌的重症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休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初始用药是否敏感,以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的基线数值,根据72 h的PCT水平计算72 h降钙素原清除率(72 h PCTc)。比较28 d预后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将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响因素对BSI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6例患者,28 d好转54例,死亡32例,28 d病死率为37.2%。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初始用药敏感性、PCT和WBC基线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合并休克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合并休克比例:84.4%(27/32)比46.3%(25/54),APACHEⅡ(分):24.94±7.65比17.02±6.57,SOFA(分):11.00±3.27比6.30±2.65,均P<0.01〕,PLT和ALB基线水平、72 h PCTc显著低于好转组〔PLT(×10^9/L):73.38±49.15比138.69±101.80,ALB(g/L):25.47±5.91比28.59±4.53,72 h PCTc:-44(-170,27)%比63(40,77)%,均P<0.01〕。将上述6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致BSI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1.930,P=0.037〕,72 h PCTc、ALB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043、0.783,P值分别为0.008、0.047)。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72 h PCTc、ALB均可用于预测BSI重症患者的预后,以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大,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可信区间(95%CI)为0.909~0.997,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9.6%。结论肠杆菌科细菌致BSI重症患者的病�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统计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12、24、48 h时疼痛程度(VA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CA)125、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术前(T1)、麻醉后15 min(T2)、术后5 min(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住院时间、苏醒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⑵疼痛程度:观察组术后2、12、24 h VAS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48 h VAS分值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⑶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前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cyfra21-1、CA125、CA199、CEA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⑷血流动力学:T1时期两组HR、MA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期两组HR、MAP较T1时期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3时期观察组HR、MAP恢复至T1时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⑸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2.0%,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抑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缩短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文摘目的探讨肠杆菌科细菌致血流感染(BSI)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血培养为肠杆菌科细菌的重症患者。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合并休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初始用药是否敏感,以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的基线数值,根据72 h的PCT水平计算72 h降钙素原清除率(72 h PCTc)。比较28 d预后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将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影响因素对BSI重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6例患者,28 d好转54例,死亡32例,28 d病死率为37.2%。好转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初始用药敏感性、PCT和WBC基线水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合并休克比例、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好转组〔合并休克比例:84.4%(27/32)比46.3%(25/54),APACHEⅡ(分):24.94±7.65比17.02±6.57,SOFA(分):11.00±3.27比6.30±2.65,均P<0.01〕,PLT和ALB基线水平、72 h PCTc显著低于好转组〔PLT(×10^9/L):73.38±49.15比138.69±101.80,ALB(g/L):25.47±5.91比28.59±4.53,72 h PCTc:-44(-170,27)%比63(40,77)%,均P<0.01〕。将上述6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是导致肠杆菌科细菌致BSI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1.930,P=0.037〕,72 h PCTc、ALB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043、0.783,P值分别为0.008、0.047)。ROC曲线分析显示,SOFA评分、72 h PCTc、ALB均可用于预测BSI重症患者的预后,以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大,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可信区间(95%CI)为0.909~0.997,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9.6%。结论肠杆菌科细菌致BSI重症患者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