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预测价值:一项基于多模态CT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毅佳 朱加 +1 位作者 洪烨 何俐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3-748,共6页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血管闭塞的准确性和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发病后6h内到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脑中动脉... 目的研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血管闭塞的准确性和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发病后6h内到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卒中中心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与大血管闭塞、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和出院3月预后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其预测能力。结果一共纳入292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早期多模态头颅CT可见,50例(17.1%)存在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其中41例(82.0%)存在大血管闭塞。大脑中动脉致密征(OR=8.93,95%CI:3.72~21.48,P<0.001)与大血管闭塞相关,并且预测能力优于早期CT显影梗死灶(AUC0.682vs.0.602,P=0.038)。在对临床结局的分析中,大脑中动脉致密征是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5.32,95%CI:2.16~13.11,P<0.001),但其AUC未高于房颤(0.685vs.0.651,P=0.579);大脑中动脉致密征是3月后神经功能恢复差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2,95%CI:1.19~7.62,P=0.019),但其AUC和早期CT梗死灶(0.642vs.0.619,P>0.05)相当。结论大脑中动脉致密征增加大血管闭塞可能性和脑梗塞后出血转化风险,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大血管闭塞 预后
原文传递
改良CADILLAC和GRACE及TIMI评分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近期死亡风险预测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吉春玲 宋方 +3 位作者 黄效模 瞿祥 邱男 朱加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建立改良支架置入术后降低血管成形术后期并发症危险评分(CADILLAC)系统,比较改良CADILLAC、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TIMI)3种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 目的:建立改良支架置入术后降低血管成形术后期并发症危险评分(CADILLAC)系统,比较改良CADILLAC、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GRACE)、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TIMI)3种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经急诊胸痛快速通道收治心内科住院的169例STEMI并行PCI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30 d内与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的因素,并参考CADILLAC评分设置,建立改良CADILLAC评分系统。分别计算患者入院后改良CADILLAC、GRACE及TIMI评分分值,并记录患者发病后30 d内因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病例数。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3种评分系统对STEMI患者行PCI术后30 d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69例STEMI患者PCI术后30 d内因CVD共死亡16例,实际病死率为9.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0.2 mV、心肌肌钙蛋白I(cTnI)增高、收缩压(SBP)<90 mmHg(1 mmHg≈0.133 kPa)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以上述预测因素联合左室射血分数(LVEF)<0.40构建改良CADILLAC评分系统。死亡患者GRACE、TIMI及改良CADILLAC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患者〔GRACE评分(分):197.60±31.83比149.81±36.72,TIMI评分(分):11.21±2.13比7.27±1.97,改良CADILLAC评分(分):12.60±2.52比6.96±2.17,均 P<0.05〕。3种评分危险分层越高,患者PCI术后30 d内因CVD的病死率越高〔GRACE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41%(2/83)、9.61%(5/52)、26.47%(9/34),TIMI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12%(3/96)、12.82%(5/39)、23.53%(8/34),改良CADILLAC评分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3.19%(3/94)、7.69%(4/52)、39.13%(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危险评分 改良支架置入术后降低血管成形术后期并发症危险评分 死亡风险
原文传递
口服敌草快和百草枯中毒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分析
3
作者 田贺岚 吉春玲 +1 位作者 朱加 任亦频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目的 分析敌草快和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88例单纯经口服敌草快中毒患者(敌草快组)和8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中毒剂量、中毒到入院... 目的 分析敌草快和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特点,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88例单纯经口服敌草快中毒患者(敌草快组)和8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百草枯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中毒剂量、中毒到入院时间、中毒催吐导泻情况、中毒到洗胃时间、临床表现、中毒到第一次血液灌流时间、血液灌流次数、住院天数、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计数(WBC)、肺损伤指标[氧合指数(PO2/FiO2)]、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血乳酸(Lac)、pH值及最终预后等指标。比较敌草快组和百草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及不同中毒剂量死亡率与存活率及总体存活率;比较敌草快组和百草枯组死亡患者靶器官功能受损情况;比较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敌草快和和百草枯的中毒剂量。结果 敌草快组年龄最大73岁,最小15岁;百草枯组年龄最大59岁,最小14岁;敌草快组男性34例(38.64%),女性54例(61.36%);百草枯组男37例(46.25%),女43例(53.75%);两组中毒后均以咽喉部疼痛、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少部分中毒剂量少的患者可没有任何症状;百草枯组中毒剂量>50 ml的患者出现胸闷气促症状,敌草快组中毒剂量>50 ml的患者出现意识烦躁、嗜睡、谵妄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中毒剂量、平均中毒到入院时间、中毒催吐导泻率、平均中毒到洗胃时间、平均中毒到第一次血液灌流时间、平均血液灌流次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敌草快组的平均住院天数(4.86±1.81)d明显短于百草枯组的(7.85±1.13)d(P<0.05)。中毒剂量21~50 ml和51~100 ml时,敌草快组存活率均高于百草枯组(P<0.05);敌草快组总体存活率78.41%明显高于百草枯组的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百草枯 中毒 靶器官损害
下载PDF
急危重症医护人员镇静镇痛认知状况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忠骏 叶英 +17 位作者 兰超 朱志强 杨春华 康健 许昌海 李小刚 姚冬奇 冀兵 朱加 虞晓红 刘义灏 马林浩 李娟 寿松涛 饶平 黄健 张茂 EASY项目协作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调查我国急危重症医护人员对镇静镇痛指南和规范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6日在全国116家综合性医院的EICU和ICU,针对医生和护士开展横断面多中心调查。参照指南制定认知状况调查表,采用电子版在线方式... 目的调查我国急危重症医护人员对镇静镇痛指南和规范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6日在全国116家综合性医院的EICU和ICU,针对医生和护士开展横断面多中心调查。参照指南制定认知状况调查表,采用电子版在线方式填写,内容涉及ICU镇静镇痛治疗的主要原则和知识。结果最终共2615名医护人员参与调查并纳入分析。116家医院包括三甲105家(90.5%),三乙9家(7.8%),二甲2家(1.7%)。2615名医护人员中,医生与护士比例为38.6%vs 61.4%,男女比例为31.2%vs 68.8%,职称(初/中/高级)和科室(EICU/ICU)构成比为56.9%vs 33.4%vs 9.7%和77.7%vs 22.3%。其中80.6%的调查对象所在科室具有镇静镇痛的标准流程,89.2%的调查对象对结果进行记录,评估记录间隔时间为4(1,4)h。约80%医护人员对镇静镇痛指南较熟悉,且按照指南进行实践。但对于镇痛的原则、镇静深度的选择、谵妄的处理原则和每日唤醒等的认知尚有不足。结论本次调查范围内的大部分急危重症医护人员对镇静镇痛指南较熟悉且能按照指南实践,但尚有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培训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镇痛 指南 EICU ICU 医护人员 认知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减轻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加 张广云 +2 位作者 王建怡 袁平 胡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目的: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模型,观察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组化染... 目的: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模型,观察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神经元的纯度。建立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模型。用前期实验中已构建成功的ERα重组慢病毒(V-ERα-RFP-flag)感染经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R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实验分为3组:(1)对照组:用空慢病毒(V-RFP-flag)感染经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2)雌激素组:用雌激素干预经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3)慢病毒组:用V-ERα-RFP-flag感染经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神经细胞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NMDAR1)及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蛋白1(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protein 1,VGLUT1)的变化。结果:成功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经NSE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神经元纯度大于90%。成功建立经谷氨酸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模型。MOI=7的V-ERα-RFP-flag感染神经细胞72 h后,在荧光显微镜观察下可见到红色荧光表达,与对照病毒相比,能增加神经细胞中ER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雌激素组和慢病毒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且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雌激素组和慢病毒组的NMDAR1和VGLUT1 mRNA表达降低(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提示NMDAR1和VGLUT1阳性的细胞数减少(P<0.01)。结论:雌激素和ERα能减轻谷氨酸对神经细胞的损伤效应,该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NMDAR1和VGLUT1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仪 谷氨酸 神经元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TIMP-1及TI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加 王建怡 +2 位作者 李玫 瞿浩 胡晓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8-512,共5页
目的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在EAE中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 目的以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作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动物模型,初步探讨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在EAE中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小鼠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Erα重组慢病毒,鉴定Erα重组慢病毒在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最佳剂量。将雌二醇及Erα重组慢病毒干预EAE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体重的变化,通过H&E染色及Luxol fast blue-H&E染色对比各组炎症反应及脱髓鞘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及TIMP-2。结果 15μl Erα重组慢病毒能感染小鼠CNS。与对照组相比,雌二醇及过表达Erα可以降低EAE小鼠的发病率、体重丢失及临床症状,减轻脑和脊髓中炎性细胞浸润和神经纤维的髓鞘脱失,在发病急性期增加TIMP-1及TIMP-2,减轻在缓解期TIMP-1、TIMP-2的病理性表达增高。结论雌激素及Erα可以抑制EAE的炎症反应,该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EAE小鼠急性发病期脑组织中TIMP-1及TIMP-2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Α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选择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加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9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析急性脑死溶栓治疗时间窗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治疗时间窗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急诊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死患者,均行溶栓治疗,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3组,I组(3h内)、II组(3-6h)、... 目的探析急性脑死溶栓治疗时间窗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旨在为今后治疗时间窗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我院急诊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死患者,均行溶栓治疗,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分为3组,I组(3h内)、II组(3-6h)、III组(6-12h),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I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II组、III组的85.00%和75.00%(χ^2=3.9139,P=0.0479;χ^2=8.5375,P=0.0035);治疗后24h、7d、14d、1个月、3个月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I组和II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III组(P〈0.05),I组患者治疗后1、2、3月BI指数明显高于II、III组(P〈0.05),治疗后3月I组血管再通率85.00%明显高于II组、III组的65.00%和55.00%(χ^2=4.2667,P=0.0389;χ2=8.5714,P=0.0034);I组无并发症发生,II组患者中1例治疗后4d出现非症状性脑出血,III组1患者治疗后3 d出现症状性脑出血、2例出现非症状性脑出血,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rt-AP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降低致残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改善其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时间窗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新生小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娄磊 胡晓 +2 位作者 朱加 万兴 王建怡 《中国医药》 2011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索用24 h内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进行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 取出生24 h内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胰蛋白酶消化,等体积的基础培养基终止消化,机械性吹打通过细胞过滤器获得单细胞悬液,接种细胞,24 h后更换无血清培养... 目的 探索用24 h内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进行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 取出生24 h内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胰蛋白酶消化,等体积的基础培养基终止消化,机械性吹打通过细胞过滤器获得单细胞悬液,接种细胞,24 h后更换无血清培养基,每3~4 d半量换液.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抗体免疫组化方法鉴定神经细胞的纯度.结果 细胞在培养12 h后开始贴壁,24 h开始分化生长成梭形.大部分神经细胞于第2天长出突起,第3天神经细胞间形成复杂的联系,第7天神经细胞发育基本成熟.经NSE鉴定,培养细胞中神经细胞纯度可达90%以上.结论 无血清体外原代神经细胞培养法简便易行,相对于有血清培养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细胞 培养基 无血清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抗炎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晓 朱加 +2 位作者 黄伟琨 万兴 王建怡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6-400,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60只EAE小鼠模型,做去卵巢术。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 目的探讨雌激素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60只EAE小鼠模型,做去卵巢术。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取脑和脊髓,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EAE小鼠CNS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IL-4水平。结果治疗组EAE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减轻(P<0.05);H-E染色显示治疗组炎细胞浸润减少(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结果示治疗组CNS中IL-17、IL-23、TNF-α、IFN-γ表达降低而IL-4增加(P<0.05)。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降低IL-17、IL-23、TNF-α、IFN-γ,增加IL-4,从而减轻EAE小鼠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雌激素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治疗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晓 黄伟琨 +2 位作者 朱加 万兴 王建怡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8-621,675,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及轴突损伤的影响。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建立40只EAE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各20只,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比较2组EAE...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及轴突损伤的影响。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建立40只EAE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各20只,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对照组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处理。比较2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和体质量变化。取各组EAE小鼠脑和脊髓,行罗克沙尔固蓝(LFB)-HE染色及Bielschowsky染色观察髓鞘及轴突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各组EAE小鼠CNS中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EAE小鼠较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平均丧失的最大体质量降低;LFB-HE染色、Bielschowsky染色示治疗组较对照组脱髓鞘减轻,轴突损伤减轻,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治疗组MBP和GAP-43表达较对照组增加。结论:雌激素可通过减轻髓鞘损伤及促进轴突再生治疗EAE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雌激素类 髓鞘 轴突 多发性硬化 髓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GAP-43蛋白 疾病模型 动物
下载PDF
危重患者镇静镇痛实施状况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善祥 叶英 +19 位作者 兰超 朱志强 杨春华 康健 许昌海 李小刚 姚冬奇 冀兵 尹文 朱加 虞晓红 刘义灏 马林浩 李娟 寿松涛 饶平 黄健 张茂 郑忠骏 EASY项目协作组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9-1126,共8页
目的调查我国EICU/ICU危重患者镇静镇痛实施状况,为镇静镇痛规范化实施提供改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6日在全国116家综合性医院EICU/ICU内纳入年龄大于18周岁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评估镇静镇痛指征,筛选“需要镇静/镇痛治疗组”,进... 目的调查我国EICU/ICU危重患者镇静镇痛实施状况,为镇静镇痛规范化实施提供改进依据。方法2018年6月26日在全国116家综合性医院EICU/ICU内纳入年龄大于18周岁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评估镇静镇痛指征,筛选“需要镇静/镇痛治疗组”,进一步收集该组患者实际镇静镇痛信息,最后比较镇静/镇痛合理性及达标情况。结果⑴最终共116家医院1195例患者纳入研究并分析,116家医院包括三甲105家(90.5%),三乙9家(7.8%),二甲2家(1.7%)。1195例患者中位年龄65(49,78)岁,男性769例(64.4%),女性426例(35.6%),APACHEⅡ评分16(10,22)分。⑵机械通气536例,已镇静未达标166例(31.0%),需镇静未实施29例(5.4%),镇静不合理占36.4%(195/536);非机械通气659例,已镇静未达标36例(5.5%),需镇静未实施35例(5.3%),镇静不合理占10.8%(71/659)。14.0%的机械通气和15.9%的非机械通气患者未使用镇静评估工具。已实施镇静的341例患者,机械通气患者达标率为40.3%(112/278),非机械通气患者达标率42.9%(27/63)。⑶清醒患者760例,已镇痛未达标133例(17.5%),需镇痛未实施24例(3.2%),镇痛不合理占20.7%(157/760);非清醒患者435例,已镇痛未达标85例(19.6%),需镇痛未实施27例(6.2%),镇痛不合理占25.7%(112/435)。17.9%的清醒患者和13.3%的非清醒患者未使用镇痛评估工具。已实施镇痛的345例患者,清醒患者达标率为25.7%(46/179),非清醒患者达标率为48.8%(81/166)。⑷73例患者(6.1%)发生谵妄,谵妄评估工具使用率为35.3%。结论本次调查范围内的EICU/ICU镇静镇痛实施状况并不理想,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镇静镇痛规范化培训,进一步规范镇静镇痛实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镇痛 实施状况 EICU ICU
原文传递
原代肝细胞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12
作者 周霞 黄佳 +3 位作者 瞿祥 李亚骐 朱加 姜海行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探讨原代肝细胞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在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的基础上,分别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及HSC,采用肝细胞糖原染色法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原代肝细胞,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 目的探讨原代肝细胞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影响。方法在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的基础上,分别分离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及HSC,采用肝细胞糖原染色法和细胞角蛋白18(CK-18)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原代肝细胞,采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原代HSC;采用exoEasy Maxi Kit试剂盒提取肝细胞外泌体,用电镜法、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肝细胞外泌体;将肝细胞外泌体与活化HSC共培养24 h,采用逆转录-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HSC中α-SMA及Ⅰ型胶原(COL 1 A 1)mRNA表达。结果原位两步胶原酶灌流法成功分离培养获得小鼠原代肝细胞及HSC,肝细胞糖原染色法及CK-18细胞化学染色法证实原代肝细胞纯度>9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SC的α-SMA阳性率>90%;exoEasy Maxi Kit试剂盒提取的肝细胞外泌体在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NTA结果显示其直径约140 nm,Western blot实验可见外泌体标志物分化抗原9(CD9)和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SCs与肝细胞外泌体共培养后HSCs的α-SMA及COL 1 A 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成功提取原代肝细胞外泌体,该外泌体可抑制HSC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肝细胞 肝星状细胞 肝细胞外泌体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Ⅰ型胶原
下载PDF
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胡晓 朱加 +2 位作者 黄伟琨 万兴 王建怡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60只EAE小鼠模型,做去卵巢术。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比较2组EAE小鼠的...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用MOG35-55多肽诱发60只EAE小鼠模型,做去卵巢术。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雌激素治疗。比较2组EAE小鼠的临床症状评分。取脑和脊髓,行HE染色观察各组EAE小鼠炎症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EAE小鼠CNS中MMP-9的表达。结果治疗组EAE小鼠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减轻(治疗组3.23±0.83,对照组1.62±1.00,t=3.811,P〈0.05)、发病率降低(治疗组8/30,对照组28/30);HE染色显示治疗组炎症细胞浸润(急性期0.895±0.206,缓解期0.752±0.302,慢性期0.732±0.183)较对照组(急性期3.472±0.635,缓解期2.881±0.662,慢性期1.891±0.482)减少(t=8.622、6.543、5.027,均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示治疗组EAE小鼠CNS中MMP-9表达降低。结论雌激素能抑制EAE小鼠CNS中MMP-9的表达,减轻EAE小鼠临床症状及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雌激素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小鼠
原文传递
儿童癫癎860例临床特点分析
14
作者 朱加 刘蕊 +3 位作者 胡晓 王建怡 顾然 李世容 《中国医药》 2014年第11期1616-1620,共5页
目的 分析儿童癫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的860例儿童癫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史资料、临床表现、脑电图、抗癫癎药物的应用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能明确病因者有158例(18.4... 目的 分析儿童癫癎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的860例儿童癫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史资料、临床表现、脑电图、抗癫癎药物的应用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能明确病因者有158例(18.4%),其中,产前、产时及围生期因素94例(10.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0例(1.2%).儿童癫癎无明显诱因发作为645例(75.0%),其次为疾病诱发140例(16.3%);发作频率<5次/d为773例(90.1%),发作持续时间1~2 min为529例(62.0%),以四肢抖动550例(64.0%)、双眼凝视391例(45.5%)、呼之不应571例(66.4%)、四肢强直145例(16.9%)症状多见;局灶性发作296例(59.8%),其中复杂局灶性发作占56例(11.3%).结论 儿童癫癎在临床上表现复杂,良好的预后需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临床特点 预后 儿童 依从性
下载PDF
近30年来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轨迹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加 彭双云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8-288,共11页
[目的]生态用地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对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利用Google Earth En... [目的]生态用地在维持生态平衡和支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对优化生态安全格局、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对滇中城市群1990—2020年生态用地进行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变化轨迹分析、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对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时空变化轨迹和驱动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1)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以非生态用地与林地互换为主,并集中发生在林地和非生态用地的过渡地带,而生态用地内部之间(林地和草地)的转换主要发生在研究区北部和南部的山地区域。(2)生态用地变化以低频次变化为主,高频次较少,频次变化在元江干热河谷、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滇东滇东南喀斯特地带表现出明显的聚集效应。(3)耕地面积变化是影响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对生态用地的影响力显著高于自然因素,在自然环境、耕地扩张、生态修复政策等多重驱动下,多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用地变化更具解释力。[结论]滇中城市群生态用地破碎,自然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强极易导致生态用地发生变化,亟需分区域合理制定生态保护措施,筑牢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地 变化轨迹 驱动机制 地理探测器 GEE 滇中城市群
下载PDF
脑出血后水蛭素干预对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加 伍国锋 +1 位作者 刘伯仁 张谦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段应用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干预,观察其对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其中1组作为... 目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段应用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干预,观察其对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造模后不予水蛭素干预,另3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18h在血肿内注入水蛭素进行干预,32h后提取脑组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QP4mRNA在脑水肿组织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AQP4蛋白在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同时用干重、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来表示脑水肿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能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的水肿程度,并降低脑组织中AQP4mRNA及AQP4蛋白的表达,在6h和12h干预组中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P<0.05),且AQP4mRNA及AQP4蛋白的表达减少与脑水肿变化趋势一致。18h干预组的脑水肿程度、AQP4mRNA及AQP4蛋白的表达虽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后,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能减少脑组织水肿的程度、降低AQP4mRNA和AQP4蛋白的表达,水蛭素干预组中以6h及12h干预组的作用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凝血酶抑制剂/治疗应用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贵州省毒蕈中毒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版)(第一部分)国家突发中毒事件移动处置中心(贵州)贵州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加 董裕康 +2 位作者 任亦频 黄佳 杨秀林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69-1372,共4页
1贵州省毒蕈中毒概况自然界的毒蕈估计达1000种以上,我国毒蕈及毒素种类繁多,根据2014年《中国毒蘑菇名录》记载,目前怀疑有毒的种类多达435种[1]。贵州省是我国蕈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对贵州省毒蘑菇... 1贵州省毒蕈中毒概况自然界的毒蕈估计达1000种以上,我国毒蕈及毒素种类繁多,根据2014年《中国毒蘑菇名录》记载,目前怀疑有毒的种类多达435种[1]。贵州省是我国蕈类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贵州省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对贵州省毒蘑菇资源的调查[2],贵州已知毒蘑菇种类140种,分别隶属于子囊菌门2目,6科,6属;担子菌门5目,17科,52属,其中极毒、剧毒种类有20种,占总种类的14.3%。据我省毒蕈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调查,毒蕈中毒是贵州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原因[3]。2004-2013年贵州省毒蕈中毒事件中,毒蕈中毒的病死率在1.20%-34.48%之间,平均为12.18%,高于其他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4]。2011-2016年我省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事件报告数排前三位的致病因素依次为:野生毒蕈、不明原因性因素和其他植物性因素,分别占总事件报告数的49.79%、16.46%和14.40%[5]。我省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中,我省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844起,发病2961人,死亡33人,占所有食源性疾病事件数、中毒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5.53%(844/1520)、44.99%(2961/6581)和84.62%(3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蕈 中毒 诊断 治疗 指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