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技术用于回收聚丙烯亲水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周爱军 刘端 +4 位作者 汪宝林 袁军 韦磊 李铭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试以等离子体技术、反应挤出方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回收聚丙烯(r-PP),希望在成本更低的r-PP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提高亲水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用FT-IR、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研究了改性PP的亲水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通过等... 试以等离子体技术、反应挤出方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的回收聚丙烯(r-PP),希望在成本更低的r-PP表面引入极性基团,提高亲水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纤维混凝土。用FT-IR、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研究了改性PP的亲水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接枝MAH的办法,r-PP接触角可以降至58.9,°进一步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可以使材料接触角降至45.6°,但时效性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等离子体 亲水性改性 接触角 时效性
下载PDF
改性组分对遇水膨胀橡胶吸水膨胀性能影响的逾渗理论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爱军 杨鹏 +2 位作者 刘长生 丁军平 《弹性体》 CAS 2008年第4期15-21,共7页
根据逾渗理论模型对自制遇水膨胀橡胶的平衡吸水膨胀率与吸水树脂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相关的计算,并确定了该遇水膨胀橡胶共混体系的临界基层厚度Tc,在此基础上证明了所制备的遇水膨胀橡胶共混体系的平衡吸水膨胀率(Sw)与复合球... 根据逾渗理论模型对自制遇水膨胀橡胶的平衡吸水膨胀率与吸水树脂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相关的计算,并确定了该遇水膨胀橡胶共混体系的临界基层厚度Tc,在此基础上证明了所制备的遇水膨胀橡胶共混体系的平衡吸水膨胀率(Sw)与复合球体积分数(φs)间的关系服从逾渗理论的标度定律关系,并求得了不同共混体系的临界指数g值;最后将改性吸水树脂中改性组分用量与临界指数g值的大小、遇水膨胀橡胶平衡吸水膨胀性能之间的关系等相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临界指数g值越接近理论值,遇水膨胀橡胶的平衡吸水膨胀率越大,当改性组分质量分数为30%,吸水树脂用量为30质量份时,遇水膨胀橡胶的平衡吸水膨胀率达到438%,临界指数g值为0.44,其主要原因是改性组分的引入使吸水树脂在橡胶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遇水膨胀橡胶 吸水膨胀转变 逾渗理论 临界基层厚度
下载PDF
回收PPR管材/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爱军 刘端 +3 位作者 汪宝林 袁军 冯文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5,共4页
PPR是由废旧的塑料水管回收而得,其主要成分是PP。回收PPR的力学强度和机械性能还是会有所降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回收材料的实用性。文章研究了纳米碳酸钙、β-成核剂、增容剂对PPR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两者共同对本复合体系... PPR是由废旧的塑料水管回收而得,其主要成分是PP。回收PPR的力学强度和机械性能还是会有所降低,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回收材料的实用性。文章研究了纳米碳酸钙、β-成核剂、增容剂对PPR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两者共同对本复合体系的增强效果;以SEM、WAXD及DSC对回收PPR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增容剂及β-成核剂的纳米碳酸钙/PPR混合体系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PPR 纳米CACO3 PP-G-MAH β-成核剂 改性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组合粒子增强增韧回收聚丙烯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端 周爱军 +3 位作者 汪宝林 袁军 杨鹏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0-73,共4页
将回收聚丙烯(R-PP)分别与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和β-成核剂/纳米碳酸钙两组组合粒子共混,制得R-PP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WXRD和DSC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组合粒子均能提高R-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其中β-成核剂/纳... 将回收聚丙烯(R-PP)分别与轻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和β-成核剂/纳米碳酸钙两组组合粒子共混,制得R-PP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WXRD和DSC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组合粒子均能提高R-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其中β-成核剂/纳米碳酸钙/R-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填充改性 组合粒子 协同效应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球分散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端 +1 位作者 刘丹 郑成赋 《甘肃科技》 2010年第5期25-29,共5页
系统研究了在苯乙烯(St)体系的分散聚合中,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分散介质,制备的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结果表明,粒径随着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初始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 系统研究了在苯乙烯(St)体系的分散聚合中,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醇为分散介质,制备的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结果表明,粒径随着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初始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它也随着分散剂(PVP)的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使用乙醇为聚合介质时,制得了粒径较大的单分散性微球(粒径为4.5μm),为由甲醇制得微球粒径的3倍,SPAN值达到0.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聚苯乙烯 粒径 粒径分布宽度
下载PDF
PP-g-MAH增容PP/PA 6体系的分形理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爱军 刘端 +3 位作者 陈宋辉 黄嵘志 韦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6,共4页
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聚丙烯(PP)与聚酰胺(PA)6(质量比为80∶20)增容共混体系。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量对体系分散相(PA 6)形状复杂程度的影响符合分形理论的无标度性(标度定律)。在PP/PA 6增容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粒径... 利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聚丙烯(PP)与聚酰胺(PA)6(质量比为80∶20)增容共混体系。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用量对体系分散相(PA 6)形状复杂程度的影响符合分形理论的无标度性(标度定律)。在PP/PA 6增容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粒径在一定程度上随PP-g-MAH用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形状趋于复杂化;分散相粒子分维数小于0.38时,提高分散相的形状复杂程度对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酰胺6 增容作用 分形理论
下载PDF
分散聚合法制备窄分散聚苯乙烯微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婷 江学良 +1 位作者 祝润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85-88,共4页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在甲醇(MeOH)反应介质,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窄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分别采用红外(IR)、扫描电镜(SEM)、粒度分析(SPAN)等手段,表征了聚苯乙烯(PS)微球...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稳定剂,在甲醇(MeOH)反应介质,使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窄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分别采用红外(IR)、扫描电镜(SEM)、粒度分析(SPAN)等手段,表征了聚苯乙烯(PS)微球的组成成分、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并讨论了个各个因素对所制备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当St质量分数为溶剂量的10%,AIBN质量分数为单体量的0.15%,PVP质量分数为单体量的1.5%时,该条件下制备的微球粒径为1.38μm,SPAN值为0.77,微球形貌及其分散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聚合 窄分散 聚苯乙烯微球 甲醇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SiO_2胶体晶体模板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浪 刘长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10期12-14,45,共4页
采用Stber法制备了单分散的SiO2球形颗粒,并在重力沉积条件下制得了高度有序的SiO2胶体晶体模板。采用TG、FTIR、UV-Vis和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烧结温度对SiO2胶体晶体模板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硅微球间的... 采用Stber法制备了单分散的SiO2球形颗粒,并在重力沉积条件下制得了高度有序的SiO2胶体晶体模板。采用TG、FTIR、UV-Vis和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烧结温度对SiO2胶体晶体模板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二氧化硅微球间的间隙逐渐减小、排列更加规整有序。采用该二氧化硅胶体晶体(700℃下烧结)为模板制得了聚偏氟乙烯有序多孔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胶体晶体模板 烧结温度 聚偏氟乙烯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微粉改性激光全息成像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成赋 曾繁涤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将聚四氟乙烯微粉(PTFE)分散于醋酸丁酯中,取配方量的分散液对激光全息成像树脂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旋转黏度计、漆膜冲击强度测试仪、模压机研究了PTFE的加入及其加入量对树脂黏度、冲击强度以及模压效果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将聚四氟乙烯微粉(PTFE)分散于醋酸丁酯中,取配方量的分散液对激光全息成像树脂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旋转黏度计、漆膜冲击强度测试仪、模压机研究了PTFE的加入及其加入量对树脂黏度、冲击强度以及模压效果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TFE加入量为成像树脂质量的1%~1.5%时,激光全息成像树脂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微粉 激光全息 成像树脂 改性
下载PDF
气相二氧化硅改性激光全息烫印胶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成赋 曾繁涤 《粘接》 CAS 2010年第11期56-58,共3页
将气相二氧化硅分散于醋酸丁酯中,取配方量的分散液对激光全息热烫印胶粘剂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旋转黏度计、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烫金机测试了二氧化硅加入量对胶粘剂黏度、剪切强度以及烫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相二氧化硅加入量... 将气相二氧化硅分散于醋酸丁酯中,取配方量的分散液对激光全息热烫印胶粘剂进行共混改性。通过旋转黏度计、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烫金机测试了二氧化硅加入量对胶粘剂黏度、剪切强度以及烫印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相二氧化硅加入量为10%时,热烫印胶粘剂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二氧化硅 激光全息 热熔胶粘剂 增强
下载PDF
PVC/PVDF共混物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端 +3 位作者 郑成赋 汪宝林 刘长生 周爱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7-29,46,共4页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VC/PVDF共混物,通过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水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的组成及表面亲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C与PVDF的共混产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表明样品的水接触角随着PVDF含量、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VC/PVDF共混物,通过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水接触角测量仪对样品的组成及表面亲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C与PVDF的共混产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表明样品的水接触角随着PVDF含量、样品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成膜温度的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当共混物中PVDF的质量含量为20%,成膜温度为60℃所制备样品的水接触角为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氯乙烯 接触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