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理语言在版画创作中的运用探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8年第8期43-44,共2页
肌理作为构筑空间形象的重要语言,在版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在版画艺术创作中新材料不断涌现,新技法也在创作者的探索中不断出现,版画艺术创作的肌理语言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肌理语言在... 肌理作为构筑空间形象的重要语言,在版画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在版画艺术创作中新材料不断涌现,新技法也在创作者的探索中不断出现,版画艺术创作的肌理语言也变得越来越丰富。肌理语言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在为版画艺术的表现开辟了新的道路的同时也为版画艺术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理 版画 运用
下载PDF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大观(论坛)》 2018年第7期157-158,共2页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艺术区别于普通的艺术创作,它是艺术和技术结合下的共同体,是由绘画、制版以及印刷共同构建的一种艺术形式,良好的美术修养和精湛的刀刻技艺是版画艺术创作者需要具备和掌握的素质与能力。在其漫长的...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艺术区别于普通的艺术创作,它是艺术和技术结合下的共同体,是由绘画、制版以及印刷共同构建的一种艺术形式,良好的美术修养和精湛的刀刻技艺是版画艺术创作者需要具备和掌握的素质与能力。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版画艺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纵观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发展现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文章简要分析了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推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建议,以期中国版画艺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艺术 问题 发展 策略
原文传递
版画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5期59-60,共2页
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促使版画艺术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从版画教学这一方向而言,它在实际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尤其是版画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围绕版画... 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促使版画艺术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从版画教学这一方向而言,它在实际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发展优势。尤其是版画教学中,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围绕版画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意义、具体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教学 学生 综合素质 艺术审美
下载PDF
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色彩的象征性语言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4期28-29,共2页
色彩是人眼所能接收到的最为直观的视觉信息。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色彩在具体的表现上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信仰和思想历程息息相关。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版画颜色的设计已经从黑白两色转变到了多种颜色。... 色彩是人眼所能接收到的最为直观的视觉信息。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色彩在具体的表现上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民族信仰和思想历程息息相关。在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版画颜色的设计已经从黑白两色转变到了多种颜色。了解版画艺术中色彩的象征性,对现代版画效果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本文围绕中国当代版画艺术中色彩的象征性语言的价值意义及艺术价值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画艺术 色彩 象征性 记忆
下载PDF
艺术作品选登
5
作者 高正 陈馨 +5 位作者 马玉环 杨冰冰 张涛 张洪涛 秦瑞红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数码技术在版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大观(论坛)》 2018年第9期165-166,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码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逐渐步入了数码技术时代。数码技术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促进了数码技术和版画艺术的融合,使数码版画作为版画艺术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码技术的发展使社会逐渐步入了数码技术时代。数码技术在版画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促进了数码技术和版画艺术的融合,使数码版画作为版画艺术中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推动着版画艺术创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技术 版画 应用
原文传递
1984-2016年福建省人源与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和耐药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建辉 欧剑鸣 +5 位作者 陈伟伟 杨劲松 徐海滨 陈爱平 许学斌 《疾病监测》 CAS 2019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人源和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特征。方法追溯1984—2016年福建省内临床、健康体检者和食源性沙门菌株,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进行回顾性鉴定。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χ... 目的研究福建省人源和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特征。方法追溯1984—2016年福建省内临床、健康体检者和食源性沙门菌株,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沙门菌血清分型方法进行回顾性鉴定。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使用χ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复核人源和食源沙门菌1 406株,覆盖17个血清群(患者源16个、健康者携带源9个、食源性8个),确认伤寒、甲型副伤寒和猪霍乱沙门菌为肠道外感染的侵袭性血清型,确认除伤寒、甲型副伤寒和乙型副伤寒以外的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65个血清型(患者源49个、健康者携带源46个、食源性27个),数量较多的前5位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肠炎、德比、斯坦利和韦太夫雷登,临床感染优势血清型分别为鼠伤寒、肠炎、斯坦利、猪霍乱和德比,经验证和比对确认人源中5个和食品源中3个血清型为国内首次分离菌型。健康人携带和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群、血清型分布和耐药谱接近,多重耐药(MDR)率显著低于患者来源株(χ2=191.675,P<0.001),患者源沙门菌对环丙沙星和三代头孢耐药率均低于10%,MDR率较高,占51.00%。甲型副伤寒和鼠伤寒、肠炎沙门菌分别为伤寒/副伤寒、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中耐药率较高和MDR率高的血清型。结论福建省人源沙门菌较食源性沙门菌有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人源沙门菌耐药率高于食源性沙门菌。建议加强对临床侵袭性感染病例和食品–环境–人群的整合行为生态传染病导致暴发疫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型 多重耐药 侵袭性 行为生态传染病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福建省致泻性大肠杆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杨劲松 李玉燕 +3 位作者 廖慧 林杰 陈爱平 《预防医学论坛》 2014年第3期161-162,165,共3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致泻性大肠杆菌在腹泻病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设立延平区和永安市作为监测点,搜集2010-2012年哨点医院腹泻病门诊标本977份,采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致泻... 目的了解福建省致泻性大肠杆菌在腹泻病人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设立延平区和永安市作为监测点,搜集2010-2012年哨点医院腹泻病门诊标本977份,采用常规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致泻性大肠杆菌菌株,用SPSS17.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合计检测哨点医院腹泻病门诊标本977份,检出致泻性大肠杆菌65株,检出率为6.65%。EPEC检出构成比最高,达到50.77%,aEPEC占绝大多数;ETEC和EAEC次之;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C检出率最高的月份为8月,其次是9、11月;将腹泻患者按照年龄分为4组,DEC检出率分别为7.06%、2.0%、2.22%和8.24%,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建省监测点腹泻患者中DEC作为病原菌占到一定比例,并以EPEC为主,夏秋季是DEC高发季节,0~5岁婴幼儿组及成人组是DEC的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杆菌 监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霍乱流行态势及我国霍乱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26
9
作者 谢一俊 张静 《传染病信息》 2008年第3期153-154,192,共3页
霍乱第7次世界大流行已经40余年,目前霍乱流行主要存在于非洲和东南亚,霍乱暴发的突然性依然存在,小流行及散发不断。霍乱仍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第7次霍乱大流行向西半球的扩展和新的霍乱弧菌0... 霍乱第7次世界大流行已经40余年,目前霍乱流行主要存在于非洲和东南亚,霍乱暴发的突然性依然存在,小流行及散发不断。霍乱仍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第7次霍乱大流行向西半球的扩展和新的霍乱弧菌0139的出现,其流行特点发生了变化,在流行病学方面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同时,我国霍乱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流行 流行态势 防控 世界大流行 公共卫生问题 发展中国家 霍乱暴发 霍乱弧菌
下载PDF
福建省2000-2006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3
10
作者 谢一俊 +1 位作者 李海丹 章灿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福建省发生的细菌性痢疾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6年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9.28/万之间,年均发...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定细菌性痢疾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6年福建省发生的细菌性痢疾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2006年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波动在5.40/10万~9.28/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0~5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为409.74/10万;在不同职业中,发病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和学生。分离的志贺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及头孢噻酚高度敏感。临床诊断总符合率为81.82%。结论全省菌痢发病率维持在低发水平,但有些地区发病率仍较高。流行菌型不断变迁,志贺菌耐药日益严重,给菌痢的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流行病学 防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小组对NICU早产儿营养及结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莹 王玉美 +4 位作者 陈丹丹 潘兆军 韩良荣 刘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6-280,285,共6页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小组(NST)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喂养和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探索早产儿院内外营养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8月31日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治疗(住院时间≥2周)的早产儿141例,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小组(NST)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喂养和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探索早产儿院内外营养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至8月31日于淮安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治疗(住院时间≥2周)的早产儿14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71)和对照组(n=70)。干预组由新生儿科医师、护士、儿童营养科医师、营养师及药剂师组成的NST联合查房,对NICU早产儿实施综合营养管理模式;对照组由新生儿科医师独立查房,制定常规营养支持方案,由护士实施。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结果:干预组母乳喂养率、7 d内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强化剂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胎龄至1岁时干预组早产儿出现追赶生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ST建立对早产儿进行综合管理可以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改善其喂养和营养状况,促进早产儿婴儿期的追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小组 早产儿营养 母乳喂养 追赶生长
下载PDF
福建省1975—2003年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谢一俊 郑国櫆 +3 位作者 陈建辉 李海丹 陈亢川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目的 ]调查 1975— 2 0 0 3年福建省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在全省 5 0多个县 (市、区 )开展人、动物、食品及污水等外环境沙门菌调查。[结果 ]共检出 3 12 0株沙门菌 ,分属于 2 0个群 (亚群 )的 82个血清型(变种... [目的 ]调查 1975— 2 0 0 3年福建省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在全省 5 0多个县 (市、区 )开展人、动物、食品及污水等外环境沙门菌调查。[结果 ]共检出 3 12 0株沙门菌 ,分属于 2 0个群 (亚群 )的 82个血清型(变种 ) ,其中 7个血清型 (变种 )为国内首次检出 ,首次发现带有表面K抗原的沙门菌Ⅲb( 4 8∶a∶Z55) ;B、C1 、C2 、D1 和E1 5个群 (亚群 )是我省优势血清群 (亚群 ) ;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等 14个血清型为我省常见血清型。我省沙门菌以A~F群血清型为主 ,90年代以来非A~F群血清型检出有增多的趋势。从人体检出 5 6个血清型 (变种 ) 22 92株 ,其中病人占 3 3个血清型 12 8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 10多年来对人们危害最大。[结论 ]我省沙门菌血清型别众多 ,是食物中毒及感染性腹泻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病原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疾病控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郝艳敏 滑俊峰 +2 位作者 王宇彤 张俊英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888-890,89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所有患者应用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所有患者应用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对合并肺内感染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rhBNP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两组入院后当天进行NYHA分级,并记录年龄、性别和原发病情况。测量两组治疗前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电解质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及IL-6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NT-proBN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rhBNP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拮抗IL-6等炎症因子的过度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白介素-6
原文传递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 被引量:17
14
作者 滑俊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限水、限盐和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硝普钠,观察组则加用rhBNP治疗。记录和监测治疗前、治疗72 h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钛前体(NT-proBN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尿酸(UA)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LVEF、NT-proBNP均有好转(P<0.05或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治疗后对照组Scr、BUN、Cys-C及UA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cr和Cys-C明显下降(P<0.05),但BUN和UA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与传统常规用药硝普钠相比,rhBNP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肾功能,且起效更迅速,患者整体临床状况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BNP、NE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滑俊峰 +2 位作者 郝艳敏 王宇彤 张俊英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 BNP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及NE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rh BNP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对急性心衰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rh BNP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浆BNP及NE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rh BNP组治疗后血浆BNP、NE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rh BNP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LVESD外,rh BNP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rh BNP组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75.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1年内rh BNP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BNP能有效地拮抗急性心衰患者BNP、NE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的过度激活,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力衰竭 脑利钠肽 去甲肾上腺素 心功能
原文传递
福建省2005—2009年细菌性痢疾监测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谢一俊 +4 位作者 李海丹 陈爱平 杨劲松 张志魁 张仁森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报告和监测点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全省菌痢发病率4.31/10万~9.28/10万,年均发病率6.5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目的]了解福建省细菌性痢疾(菌痢)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疫情报告和监测点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全省菌痢发病率4.31/10万~9.28/10万,年均发病率6.58/10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0~5岁组发病率最高(41.20/10万);发病顺位依次为散居儿童、农民、幼托儿童和学生。5年监测总检出率为2.5%,仅发现福氏志贺菌(B群)和宋内志贺菌(D群);97例确诊病例中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例较少;分离的志贺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及头孢噻肟高度敏感。[结论]福建省菌痢发病率有些地区仍较高,患者症状较轻,易造成误诊漏诊,流行菌型不断变迁,耐药日渐严重,菌痢防治工作有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监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3~2017年福建省霍乱监测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爱平 +3 位作者 谢芳钦 徐海滨 陈建辉 杨劲松 《预防医学论坛》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海水产品等食品及水体的污染状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福建省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进行腹泻病人监测,各级霍乱监测点4~11月同时开展海水产品等食品及水体监测... 目的了解福建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海水产品等食品及水体的污染状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福建省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进行腹泻病人监测,各级霍乱监测点4~11月同时开展海水产品等食品及水体监测。结果 2013~2017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登记腹泻病人185 719人次,检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89 648份,总检索率为48.27%,共发现6例霍乱病人和5例带菌者。2013~2017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共检测海水产品等食品及水体标本112 780份,检出176株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总阳性率为0.16%,其中O1群稻叶型143株,O1群小川型27株,O139群霍乱弧菌6株,检出4株ctxAB基因阳性菌株。结论霍乱监测是霍乱疫情预警预测的基础,健全的监测体系是霍乱防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监测 海水产品 水体
原文传递
福建省细菌性痢疾季节性分析及其与气温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劲松 +1 位作者 谢一俊 吴启树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特征以及气温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相关回归统计法和圆形分布法对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菌痢的月平均发病构成比与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953,P<0.01);福建省菌痢18年r值合计为0.35,发病高峰月... 目的探讨细菌性痢疾的季节性特征以及气温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相关回归统计法和圆形分布法对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菌痢的月平均发病构成比与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953,P<0.01);福建省菌痢18年r值合计为0.35,发病高峰月为8月,高峰日为8月5日。结论气温对菌痢的发病有直接影响,年平均气温升高,菌痢的发病高峰期延长。福建省菌痢发病季节性特征明显,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痢疾 季节 温度
原文传递
福建省2005-2010年志贺菌分离株的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爱平 李海丹 +5 位作者 熊美琴 许英英 杨劲松 郑金凤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福建省志贺菌的毒力基因,了解我省不同志贺菌菌群及血清型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以及流行模式,评估不同菌型的危害性,为菌痢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运用PCR扩增技术,对2005-2010年福建省腹泻病人中分离的104株志贺... 目的通过检测福建省志贺菌的毒力基因,了解我省不同志贺菌菌群及血清型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以及流行模式,评估不同菌型的危害性,为菌痢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方法运用PCR扩增技术,对2005-2010年福建省腹泻病人中分离的104株志贺菌进行ipaH、set1(set1A和set1B)、sen、ial四种毒力基因的检测,分析各毒力基因的阳检率以及毒力基因的分布模式。结果 ipaH、set1(set1A和set1B)、sen、ial毒力基因的阳检率分别为100%、36.54%、66.35%、64.42%,其中set1基因在B群(福氏志贺菌)和D群(宋内志贺菌)的阳检率分别为85%和6.25%;104株志贺分为8种毒力基因分布模式命名为I-VIII,IV型是B群志贺菌的优势基因携带模式(67.5%),VI型是D群志贺菌优势基因携带模式(39.06%),同时D群中I型、VII型和V型基因模式分布也较高。结论 ipaH可作为志贺菌属的鉴定基因,set1毒力基因主要存在于福氏志贺菌(B群)中;B群志贺菌有一个集中优势的基因流行模式IV型,D群有较多的相对优势基因流行模式;说明在志贺菌进化过程中存在复杂分化形式,同时毒力基因的插入和缺失在菌型的变异和分化中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属 毒力基因 流行模式
下载PDF
福建省2009~2011年霍乱监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金凤 +2 位作者 陈爱平 徐海滨 杨劲松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703-705,721,共4页
目的掌握福建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环境水体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腹泻病人监测,各级霍乱监测点4~11月份同时开展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监测。结果 2009~2011年福建... 目的掌握福建省霍乱流行规律和霍乱弧菌在环境水体及食品的污染情况,为指导今后的霍乱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全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开展腹泻病人监测,各级霍乱监测点4~11月份同时开展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监测。结果 2009~2011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共检测腹泻病人粪便标本56922份,发现5例霍乱实验室确诊病人。2009~2011年福建省各级霍乱监测点检测水体及海水产品等食品标本62471份,共检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102株,总阳性率为0.16%,其中O1群稻叶型85株,O1群小川型17株,均为非产毒株。结论开展霍乱监测是早期发现疫情、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的重要措施,今后应加强对牛蛙等海水产品的霍乱弧菌污染状况监测,以及加大外环境检索力度和加强各种水体的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 监测 水体 海水产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