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582
1
作者 张小曳 孙俊英 +8 位作者 王亚强 李卫军 张蔷 王炜罡 权建农 王继志 杨元琴 张养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178-1187,共10页
通过分析雾和霾与气溶胶的联系、维持机制、污染物构成及如何治理等问题,指出我国现今雾-霾问题的主因是严重的气溶胶污染,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二次气溶胶(通常占我国小于10μm气溶胶质量浓度的一半以上)... 通过分析雾和霾与气溶胶的联系、维持机制、污染物构成及如何治理等问题,指出我国现今雾-霾问题的主因是严重的气溶胶污染,但气象条件对其形成、分布、维持与变化的作用显著.二次气溶胶(通常占我国小于10μm气溶胶质量浓度的一半以上)形成与变化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导致我国霾呈区域性分布的特点.在我国霾最为严重的华北区域,新粒子形成和老化阶段均有有机气溶胶的贡献,与有机物混合后的气溶胶潮解点提前,吸湿增长因子变小.干气溶胶粒子吸湿增长会使在高相对湿度下观测的PM2.5质量浓度"虚高";有约70%的气溶胶粒子与其他类型气溶胶内混合,高浓度矿物气溶胶与污染气体发生非均相化学反应使更多二次气溶胶形成,也使我国雾-霾问题更为复杂.还发现受气溶胶影响的低云较高云中云滴数多但有效半径小,高浓度气溶胶影响的云雾形成机制明显不同于低污染状况,在低过饱和条件下大量大于150nm粒子活化为云雾凝结核,且化学组成对活化有明显影响.由于我国气溶胶浓度水平在世界范围内较高,仅次于南亚城市,远高于欧洲和美洲的城市与城郊区域,且具有上述变化特点并与云雾的相互作用复杂,导致我国当今的雾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现象,人为气溶胶粒子不仅对霾有贡献,还作用于云雾的形成.雾-霾形成后会使到达地面的辐射减少,大气层节稳定度增加,有利于气溶胶不断积聚、凝结和增长,在达到过饱和状况下还产生更多云雾滴,形成"恶性循环"的持续性雾-霾.异常的静稳天气和居高的气溶胶浓度共同造成了2013年1月6~16日我国中东部大范围、持续性雾-霾.对治理雾-霾污染的长期与艰巨性要有充分的科学判断,建议政府对能源结构调整作出抉择,且要不遗余力地对近期可以削减的污染源加大控制力度.污染控制需要区域共同参与,应有国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5 气溶胶化学组成 污染来源 控制对策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被引量:176
2
作者 张小曳 +1 位作者 郑方成 王亚强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根据2001年-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和谷草比值。计算了全国和各省市农业秸秆的总量,全国农业秸秆产生量约6×10^8t/年,其中稻谷、小麦、玉米3种秸秆共占总量的76%左右;结合各地区所处气候带、农村生活水平、植被覆盖现状和... 根据2001年-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和谷草比值。计算了全国和各省市农业秸秆的总量,全国农业秸秆产生量约6×10^8t/年,其中稻谷、小麦、玉米3种秸秆共占总量的76%左右;结合各地区所处气候带、农村生活水平、植被覆盖现状和各种农作物的主要产量等,预估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比例,为0—50%,并由此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总量厦各省市的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给出了0.2°×0.2°的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量的分布图。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东北地区的各省市;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华东呈带状分布。最后,提出了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秸秆 露天燃烧 清单
下载PDF
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量的估算 被引量:140
3
作者 张小曳 +1 位作者 王亚强 郑方成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826-1831,共6页
计算了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量.由于秸秆被大量露天焚烧,已在中国一些地区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有关政府部门对2000~2003年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的县级统计资料,结合谷草比,估算的秸秆年产生量约6亿... 计算了中国区域农田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各种污染物的量.由于秸秆被大量露天焚烧,已在中国一些地区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有关政府部门对2000~2003年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的县级统计资料,结合谷草比,估算的秸秆年产生量约6亿吨/年,其中水稻、小麦、玉米秸秆共占76%左右.依据农村生活水平等基础资料,得到了秸秆被露天焚烧比例的县级数据,估算出了被焚烧的总量,约1.4亿吨/年.结合采用了公开发表文献和试验得到的排放因子,估算了秸秆露天焚烧PM,SO2,NOx,NH3,CH4,BC,OC,VOC,CO,CO2的排放总量和地区排放量.其中的一些污染物排放量,如BC,VOC,OC,CO,CO2,对全国总排放量的贡献已经非常明显.以2003年PM的排放为例,用0.2°×0.2°的网格图显示了排放的地区分布.结果表明,排放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单位面积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来自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从东北至华东呈带状分布.最后,给出了估算排放量的误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秸秆 露天焚烧 排放清单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主要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源清单 被引量:115
4
作者 张小曳 +2 位作者 龚山陵 安兴琴 王亚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1-268,共8页
利用政府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数据等,同时采用一些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计算了中国大陆2007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源清单.计算的年排放量分别是:PM2.51321.2万吨,BC1... 利用政府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数据等,同时采用一些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计算了中国大陆2007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源清单.计算的年排放量分别是:PM2.51321.2万吨,BC139.9万吨,OC294.6万吨,SO23158.4万吨,NOx2324.8万吨,NH31601.7.0万吨,CO16485.6万吨,VOCs3546.4万吨.计算出的全国和各地区的排放量采用0.5°×0.5°的网格来图示,表明沿海地区及部分中部地区的排放强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部分污染物的排放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及居民采暖、农业秸秆的露天焚烧的季节性等所致.分析对比表明,本文计算的排放结果与其他清单基本相当,但在不同污染物分类别的排放量上则不尽相同;估算误差相对以往清单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颗粒物 污染气体 排放清单 季节性
原文传递
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TSP等污染物清单 被引量:81
5
作者 张小曳 +1 位作者 王丹 郑方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00-804,共5页
根据2000—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估算了农业秸秆的总量;结合从有关文献查阅的排放因子,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所排放的TSP、PM10、SO2、NOX、NH3、CH4、EC、OC、VOC、CO、CO2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排放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 根据2000—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估算了农业秸秆的总量;结合从有关文献查阅的排放因子,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所排放的TSP、PM10、SO2、NOX、NH3、CH4、EC、OC、VOC、CO、CO2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排放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秸秆露天焚烧排放的污染物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均衡,排放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东北地区的各省市;单位排放污染物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华东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秸秆 露天燃烧 排放清单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影响研究 被引量:53
6
作者 刘新兵 冯六六 +7 位作者 黄红漫 俞建华 张书富 周明成 许其倓 陈允硕 李毅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2~16次/min,滴定在6~10cmH2O(1cmH2O=0.098kPa),每晚至少3h。对照组40例,按冠心病指南进行标准治疗。两组均在入选第1天和3个月后检测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主要终点:心律失常负荷的变化。次要终点: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植入永久起搏器联合终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护:治疗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比较,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连续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校正的QT值(QTc)、QT间期的离散度(QT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个月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对照组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治疗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予兀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持续正压无创机械通气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中美欧高血压指南之比较 被引量:43
7
作者 乔永芳 戴蓉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7,共2页
通过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分层及治疗,比较了中国、美国、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相同和不同。
关键词 高血压指南 中国 美国 欧洲
下载PDF
中国大陆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 被引量:42
8
作者 张小曳 +2 位作者 王亚强 车惠正 陈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6期259-264,F0003,共7页
通过汇总基础数据,计算了中国大陆2000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黑碳排放源清单。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数据等,绝大部分为县级水平。一些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也在计算中被使用,计算出... 通过汇总基础数据,计算了中国大陆2000年高时空分辨率的黑碳排放源清单。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数据等,绝大部分为县级水平。一些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也在计算中被使用,计算出的全国和各地区的排放量使用了0.2°×0.2°经纬度网格来显示。计算的黑碳总排放量为149.94万t,主要由燃煤和燃烧生物质所致。这一排放结果比以前的清单要高,主要是因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燃煤的排放量以前被低估了。东部地区的排放量比西部地区要大。黑碳的排放具有较强的季节性,1月和12月的排放量最大,7月和8月排放量较小;排放的季节性主要是由居民采暖的季节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中国大陆 排放清单 季节性
下载PDF
辛伐他汀早期干预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0
9
作者 乔永芳 +1 位作者 刘新兵 俞建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7期478-48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A组为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20例)为20 m g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 m g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60例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IL-6、TNFα及血脂水平。结果:60例N STACS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0.05)。20 m g和40 m g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40 m g辛伐他汀组作用更明显。结论: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能使非ST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IL-6 TNFΑ 辛伐他汀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反应性气体排放源清单 被引量:35
10
作者 安心琴 +2 位作者 周春红 任彦卿 涂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0-906,共7页
反应性气体是形成气溶胶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重要前体物,采用政府部门公布的基础数据(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废物处理数据等,绝大部分为县级水平)及一些较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计算了中国大陆2... 反应性气体是形成气溶胶及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重要前体物,采用政府部门公布的基础数据(包括社会-经济数据、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消耗、废物处理数据等,绝大部分为县级水平)及一些较新的、中国特有的排放因子,计算了中国大陆2007年高时空分辨率的关键反应性气体SO2、NOx、CO、NH3、VOCs的排放源清单.计算出的全国和各地区的排放量使用了0.5°×0.5°的网格来显示,结果表明,各反应性气体的估算年排放量分别为:SO23158.4万t,主要是燃煤所致;NOx、CO分别为2492.6,15785.2万t,均主要来源于燃煤和生物质燃烧;NH31601.7万t,主要源于动物排放和农田化肥的使用;VOCs3709.8万t,主要源于溶剂挥发、废物处理、交通源等.本研究计算的排放结果比以前的清单稍高,主要是由于部分排放量以前被低估了;东部地区的排放量比西部高.反应性气体的排放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及居民采暖、农业秸秆的露天焚烧的季节性等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气体 排放清单 中国 季节性
下载PDF
北京PM_1中的化学组成及其控制对策思考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小曳 张养梅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7-264,共8页
通过分析北京城区2007年夏季和秋季、2008年冬季和春季4个季节PM_1中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和黑碳等气溶胶化学组成,结合对我国及全球主要区域PM_(10)中上述气溶胶组分及矿物气溶胶组成的评估,发现因受干旱区产生的沙尘和城市逸... 通过分析北京城区2007年夏季和秋季、2008年冬季和春季4个季节PM_1中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物和黑碳等气溶胶化学组成,结合对我国及全球主要区域PM_(10)中上述气溶胶组分及矿物气溶胶组成的评估,发现因受干旱区产生的沙尘和城市逸散性粉尘的共同影响,整个亚洲大陆,尤其是我国的矿物气溶胶浓度与欧美国家城市区域气溶胶总和的平均值相当或更高。我国在重视控制PM_(2.5)等细粒子污染的同时,不应忽视对PM_(2.5)~PM_(10)之间粗粒子的控制力度;北京城区春、夏、秋、冬的PM_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约为94,74,66μg·m^(-3)和91μg·m^(-3),全年平均约为81μg·m^(-3),其中有机物气溶胶约占41%,硫酸盐占16%,硝酸盐占13%,铵盐占8%,黑碳和氯化物分别占11%和3%,细矿物气溶胶约贡献7%。对于PM_(2.5)污染的控制,关键是消减PM_1中主要气溶胶粒子的排放与转化,其中对有机物的控制更为重要,尽管对于北京而言进一步污染控制的难度已经很大。从科学上来说,即使我国的控制措施能百分之百实现,也很难稳定地达到欧美国家的空气质量水平,因为我国本底矿物气溶胶的浓度较高。应进一步评估各项控制措施的适用性,并制定考虑我国人群健康状况的PM_(2.5)空气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PM1 气溶胶化学组成 细颗粒物污染控制
下载PDF
中国区域氮氧化物排放清单 被引量:22
12
作者 稂小洛 黄学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使用最新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最新的排放资料文献中的能源消耗量与不同经济部门、不同燃料类型氮氧化物的排放因子,计算了2005年中国大陆排放的氮氧化物的总量及各省市分行业、分燃料品种的排放清单,分析了主要排放源及其贡献份额。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氮氧化物 排放因子 排放源清单 排放强度
下载PDF
典型耐海水腐蚀钢中Ni和Cr耐点蚀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9
13
作者 +2 位作者 陈珊 常万顺 陈学群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8-754,共7页
选择Ni-Cu-P和Cr-Cu-P两类典型的耐海水腐蚀钢,在pH=10的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进行极化实验,比较了钢的点蚀诱发敏感性;在3%海盐水中进行间浸挂片实验,评价了钢的点蚀扩展速度;利用OM,电子探针(EPMA),SEM和XRD分析钢中夹杂物、腐蚀形... 选择Ni-Cu-P和Cr-Cu-P两类典型的耐海水腐蚀钢,在pH=10的3%(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进行极化实验,比较了钢的点蚀诱发敏感性;在3%海盐水中进行间浸挂片实验,评价了钢的点蚀扩展速度;利用OM,电子探针(EPMA),SEM和XRD分析钢中夹杂物、腐蚀形貌和锈层的特征.结果表明,Cr-Cu-P钢中的点蚀诱发敏感性要低于Ni-Cu-P,且脱氧程度的差异不会影响到两类钢的耐点蚀性能.挂片实验结果表明,两类耐海水腐蚀钢的平均腐蚀速率接近,但Cr-Cu-P钢的点蚀扩展速率明显大于Ni-Cu-P钢.在酸化的蚀坑内,Ni提高基体的电位,而Cr则降低基体的电位.锈层分析结果表明,两类钢的内锈层组成均主要为Fe_3O_4,α-FeOOH和少量的非晶化合物,但Cr-Cu-P钢表面的锈层比Ni-Cu-P钢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海水腐蚀钢 点蚀 锈层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前后血清IL-6,TNF-α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6
14
作者 乔永芳 +2 位作者 戴蓉芳 刘新兵 俞建华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8期565-567,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30例,取支架置入前和术后24 h肘静脉血,做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再狭...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30例,取支架置入前和术后24 h肘静脉血,做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再狭窄的发生。与对照组3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进行对比。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较非冠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支架置入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增高(P<0.05);发生再狭窄者较未发生再狭窄者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增高(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是反映支架置入术后早期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可能在支架术后再狭窄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Cu对低合金钢耐海水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2 位作者 陈珊 常万顺 陈学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2-67,共6页
为研究Cu对低合金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选择含Cu低合金钢和碳钢各两种进行对比实验。利用室内间浸挂片、实海潮差区挂片和模拟闭塞腐蚀电池实验比较钢的耐全面腐蚀和点蚀能力;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电子探针(EPMA)和X... 为研究Cu对低合金钢耐海水腐蚀性能的影响,选择含Cu低合金钢和碳钢各两种进行对比实验。利用室内间浸挂片、实海潮差区挂片和模拟闭塞腐蚀电池实验比较钢的耐全面腐蚀和点蚀能力;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AX)、电子探针(EPMA)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钢中夹杂物和锈层的特征。结果表明:Cu的添加不仅可提高钢的耐全面腐蚀性能,而且还可提高钢的耐点蚀性能。在宏观阴极区,Cu的添加可促进-αFeOOH的形成,从而提高锈层对基体的保护能力。在酸化蚀坑内,Cu可形成难溶盐,对锈层中的孔洞和裂纹有修复作用,从而增强钢的耐点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碳钢 海水腐蚀 锈层
下载PDF
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脉压的关系 被引量:22
16
作者 乔永芳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脉压、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尿β_2-MG及尿白蛋白,同时计算脉压、脉压指数,根据有、无肾损害分组比较脉压、脉压指数差异;根据脉压、脉压指数分组比较血、尿β_2-M... 目的:探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与脉压、脉压指数的关系。方法:10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检测血、尿β_2-MG及尿白蛋白,同时计算脉压、脉压指数,根据有、无肾损害分组比较脉压、脉压指数差异;根据脉压、脉压指数分组比较血、尿β_2-MG及尿白蛋白含量。结果:高血压患者脉压>60mmHg组血β_2-MG 4.24±1.18 mg/L,尿β_2-MG 1.17±0.88 mg/L,尿白蛋白24.8±7.3 mg/L;脉压<60mmHg组血β_2-MG 2.56±1.34 mg/L,尿β_2-MG 0.42±0.10 mg/L,尿白蛋白18.3±4.7 mg/L,两组比较 P<0.05;脉压指数>0.6组血β_2-MG 4.56±1.23 mg/L,尿β_2-MG 1.09±0.56 mg/L,尿白蛋白25.3±4.5 mg/L;脉压指数<0.6组血β_2-MG2.49±1.09 mg/L,尿β_2-MG0.33±0.09 mg/L,尿白蛋白17.4±3.3 mg/L,两组比较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随着PP和PPI的增大而出现肾损害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高血压 早期肾损害 脉压 脉压指数 检测 血Β2-MG 尿白蛋白 尿Β2-MG
下载PDF
对大气混合层高度确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史宝忠 郑方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199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介绍了大气混合层高度的计算方法,并用三种方法计算了西安市1986年的混合层高度,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三种计算混合层高度的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分析。
关键词 干绝热曲线法 罗氏法 大气混合层 混合层高度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鸣杰 +2 位作者 孙旭 袁文斌 严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及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行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对列研究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及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行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对列研究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1.9%(11/92)和18.5%(17/92)。合并糖尿病、胆总管直径<1 cm、由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操作例数<30例的主刀医师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上述三个因素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胆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OR(95%CI)4.782(1.176~19.439),P=0.029;胆总管直径<1 cm:OR(95%CI)5.743(1.535~21.481),P=0.009;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操作例数<30例:OR(95%CI)4.693(1.251~17.612),P=0.022],同时上述三个因素也是术后胆总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OR(95%CI)3.455(1.147~10.406),P=0.028;胆总管直径<1 cm:OR(95%CI)4.667(1.500~14.518),P=0.008;胆总管一期缝合手术操作例数<30:OR(95%CI)3.094(1.049~9.121),P=0.041]。结论合并糖尿病、胆总管直径<1 cm、主刀医师经验不足(操作例数<30例)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糖尿病或胆总管直径<1 cm的患者应避免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在学习曲线内的主刀医师应采取合理的胆总管一期缝合方式以避免术后胆瘘及胆总管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胆瘘 胆总管狭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 被引量:20
19
作者 蔡庆 +2 位作者 李幼安 张起帆 周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采用回颐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2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0例患者中,63例经肝癌根治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微血...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采用回颐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2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0例患者中,63例经肝癌根治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微血管侵犯,157例无微血管侵犯。观察指标:(1)影响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和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7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术前AFP、术前PLT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相关因素(OR:4.542,1.576,3.655,95%可信区间:2,433.8.470,1.084—2.292,1.985—6.831,P〈O.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术前AFP、术前PLT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因素(RR=3.386,1.563,2.247,95%可信区间:1.703~6.729,1.054~2.318,1.135~4.451,P〈0.05)。(2)随访和生存情况:220例肝细胞癌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63例有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1、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7.3%、50.0%,术后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3%、38.0%;157例无微血管侵犯患者术后1、2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4%、77.2%,术后1、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5%、69.4%。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480,19.605,14.677,18.461,P〈0.05)。结论肿瘤最大直径、术前AFP、术前PlJT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因素,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血管侵犯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杨海芸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1期20-22,2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常规治疗组(30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前者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后者分别接受20 m g/d(30例)和40m g/d(30例)辛伐他汀治疗8周。...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9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常规治疗组(30例)和辛伐他汀治疗组,前者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后者分别接受20 m g/d(30例)和40m g/d(30例)辛伐他汀治疗8周。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血脂水平。结果:经8周的治疗,20 m g辛伐他汀使血浆内皮素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血压下降,而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钛水平上升,但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 m g他汀治疗组疗效则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 m g辛伐他汀治疗使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降低与LDL-C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关系,而一氧化氮、降钙素基因相关钛水平的上升与LDL-C的下降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较大剂量辛伐他汀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辛伐他汀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管紧张素Ⅱ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