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耕垄作对马铃薯、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西瑶 +2 位作者 黄雪丽 刘家强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6,共4页
免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省工节本新技术,在国外及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免耕技术在我国南方的推广,本试验以常耕为对照,将免耕垄作和传统常耕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四川地区常见的薯玉间套作种植模式中免耕垄作对薯类... 免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省工节本新技术,在国外及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免耕技术在我国南方的推广,本试验以常耕为对照,将免耕垄作和传统常耕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四川地区常见的薯玉间套作种植模式中免耕垄作对薯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耕方式相比,免耕垄作方式可使马铃薯增产13.3%,甘薯增产25.5%。免耕垄作处理下马铃薯大薯率达16.6%,比对照提高4.2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免耕垄作处理下甘薯大薯率为19.6%,比对照提高7.2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垄作 马铃薯 甘薯 产量 大薯率
下载PDF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富贤 袁驰 +5 位作者 王学春 韩冬 廖爽 曾正 郭晓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49-1859,共11页
为探索四川南部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穗粒构成,本试验以近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区试和四川省区试审定的36个杂交中稻新品种为材料,于2018—2020年在有代表性的江安、富顺、隆昌、泸县、南溪5个生态点,统一采用目前大面... 为探索四川南部冬水田区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穗粒构成,本试验以近年通过国家长江上游区试和四川省区试审定的36个杂交中稻新品种为材料,于2018—2020年在有代表性的江安、富顺、隆昌、泸县、南溪5个生态点,统一采用目前大面积生产应用的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了高产品种的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两季产量11000 kg·hm^(-2)以上品种有内5优907、内香优138、内香优103等16个品种。头季稻穗粒性状对其产量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F值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再生稻产量多元回归分析F值极显著(F值为22.18,n=180),且与两季总产量的关系极显著(F值为14.65,n=180)。选择头季稻、再生稻、两季总产分别高于10000 kg·hm^(-2)、4000 kg·hm^(-2)和13500 kg·hm^(-2)的43组高产数据,分析发现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y=12161-0.8676x,r=0.5572)。由此可知,大穗型品种表现出头季稻高产、再生力相对较弱的特点,穗数型品种则具有再生力强和两季总产量较高的优势,两季总产量高的头季稻穗粒结构为有效穗数230.72~257.85万·hm^(-2)、穗粒数167.50~194.44粒、结实率78.80%~90.79%、千粒重22.60~29.33 g。本研究结果为川南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大面积生产的高产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南部 冬水田 杂交中稻 再生稻 穗粒结构
下载PDF
杂交中稻品种产量及其氮素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富贤 蒋鹏 +8 位作者 孙永健 张巫军 张林 冯泊润 杨从党 李敏 曾正 郭晓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1-337,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氮肥利用效率,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对环境污染,并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择氮高效率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利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作为鉴评方法,筛选出的氮高效率品种进入区试... 【目的】为了提高水稻生产氮肥利用效率,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对环境污染,并为水稻大面积生产选择氮高效率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利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作为鉴评方法,筛选出的氮高效率品种进入区试而审定的20个杂交中稻品种及对照品种宜香2115(迟熟品种)和辐优838(中熟品种)为材料,比较了品种间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其衰减指数、产量、地上干物重、收获指数与氮素利用效率等研究指标。【结果】中迟熟品种13个、中熟品种7个,与区试对照品种相比,叶绿素含量(SPAD值)衰减指数、产量、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重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分别显著提高14.22%-54.32%、2.58%-8.35%、2.59%-8.51%、3.80%-19.02%和5.62%-25.73%,其中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重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分别与SPAD值衰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828**-0.941**)。进一步证明在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利用水稻叶片SPAD值衰减指数鉴评氮素利用率是完全可行的。20个审定品种中产量和氮素利用率较高的迟熟品种有内6优103、内6优1787,中熟品种为德优润禾、渝糯653、内香优1025,可作为大面积重点推广氮高效率品种。【结论】可将收获指数作为氮高效利用品种的初步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SPAD值衰减指数 产量 收获指数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杂交水稻氮高效育种方法创建及品种选育与节肥栽培规律
4
作者 徐富贤 蒋鹏 +8 位作者 孙永健 张巫军 张林 冯泊润 杨从党 李敏 曾正 郭晓艺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2022年第2期91-92,共2页
针对过量施用肥料导致水稻倒伏、肥料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等重大问题,在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5)、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等项目资助下,团队历经20余年,深入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氮高效育种方法及品种选育... 针对过量施用肥料导致水稻倒伏、肥料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等重大问题,在四川省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5)、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等项目资助下,团队历经20余年,深入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氮高效育种方法及品种选育与节肥栽培规律,取得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种方法 杂交水稻 肥料利用率 水稻倒伏 项目资助 节肥 氮高效 育种攻关
原文传递
香型不育系安香A
5
作者 孙泽武 陈勇 +8 位作者 晚莉 陈运刚 曾莉 杜利芳 张东 梁永霞 袁驰 蒋茂春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安香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2016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88A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A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综合... 安香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于2016年用配制保持材料与籼粳胞质不育系88A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同时具有香型、优质、高产、中熟、大粒、中抗稻瘟病的特点。安香A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综合性状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异交习性好,易繁易制,利用前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安香A 优质 高产 大粒
下载PDF
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灵 肖培村 +3 位作者 谢从简 赵鹏 陈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4-2628,共5页
【目的】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成熟花药的育性,进行系统的细胞学研究揭示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形态观察与光镜分析,运用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水稻花药外表皮角质层的发... 【目的】水稻小孢子发育过程直接影响成熟花药的育性,进行系统的细胞学研究揭示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结合形态观察与光镜分析,运用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分别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水稻花药外表皮角质层的发育过程以及内部细胞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系统观察和分析。【结果】(1)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结构变化最为明显。减数分裂前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随着减数分裂的进行,绒毡层细胞质浓缩,细胞内呈现空泡化,内质网清晰可见,此后逐渐消失。(2)空泡期早期花药表皮细胞外部逐渐增厚,最终形成具有保护功能且对花药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的角质层。(3)乌氏体作为绒毡层细胞向雄配子体运输物资的直接通道,是在小孢子早期在绒毡层靠近雄配子体侧开始形成,参与绒毡层细胞内脂肪酸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运输。(4)在乌氏体形成的同时,小孢子外壁物质快速沉积,最后形成小孢子外壁结构。【结论】本研究观察了花药发育多个关键时期的细胞学特征,且发现了不同组织与功能相关的精细结构,对花药发育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发育 绒毡层细胞 角质层 乌氏体 小孢子外壁
下载PDF
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内5优1973
7
作者 董维 邓伟 +7 位作者 安华 吕永刚 吕莹 胡强 徐雨然 杨华涛 李小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02,共3页
内5优197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与广适优质恢复系云恢1973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内5优1973 高产 抗病 选育
原文传递
川南地区稻—蛙—鱼种养模式及衍生产业发展探析
8
作者 杨雅堃 蒋茂春 +3 位作者 黄湘 孙泽武 唐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3期187-188,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稻-蛙-鱼种养模式的内容,并分析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了该产业的整个技术推广思路,包括市场营销、文化宣传等系列流程,以期为发展好该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共生种养 前景 川南地区
下载PDF
优质抗病香型籼稻三系不育系内香10A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晚莉 +6 位作者 袁驰 孙泽武 赵鹏 曾莉 杨发友 张国川 陈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6,共5页
内香10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Ⅱ-32B/香改B//内香2B/1133B)F3代单株与高原粳型胞质不育系88A测交、回交,再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香型三系不育系,2018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利用它已配制出内10优7185、内10优579等8个... 内香10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Ⅱ-32B/香改B//内香2B/1133B)F3代单株与高原粳型胞质不育系88A测交、回交,再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香型三系不育系,2018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利用它已配制出内10优7185、内10优579等8个组合通过国家或四川等省品种审定。介绍了内香10A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其初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育系 内香10A 优质 香型 抗病 选育
原文传递
优质抗病早熟水稻不育系早香A的选育与应用
10
作者 蒋茂春 赵鹏 +8 位作者 陈运刚 张东 曾莉 杜利芳 孙泽武 梁永霞 袁驰 陈勇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0,共3页
早香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从配制“1268B/177B(D香1B/D香2B)”保持系材料组合中选育优良单株与高原粳型不育胞质不育系88A测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香型三系新不育系。早香A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熟期较短... 早香A是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从配制“1268B/177B(D香1B/D香2B)”保持系材料组合中选育优良单株与高原粳型不育胞质不育系88A测交和回交转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香型三系新不育系。早香A败育彻底,花粉败育度和不育株率均为100%;熟期较短,比宜香1A短12~15 d;抗病性强;稻米品质优。所配杂交组合早香优3203和早香优595已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早香A 优质 香型 选育
原文传递
不同有机肥用量和播种密度下水稻立枯病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茂春 +3 位作者 梁永霞 曾丽 陈运刚 唐涛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112-114,共3页
立枯病是水稻育秧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旱育秧中尤其容易发生。以内10优7185为材料,设置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和不同播种密度处理,调查了不同处理下旱育秧的初始出苗率、立枯病的初始发病时间及后续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 立枯病是水稻育秧过程中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在旱育秧中尤其容易发生。以内10优7185为材料,设置不同生物有机肥施肥量和不同播种密度处理,调查了不同处理下旱育秧的初始出苗率、立枯病的初始发病时间及后续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会降低初始出苗率,延迟立枯病初始感病时间,抑制水稻苗期立枯病害的发生,施用量为2kg/m2时效果明显;播种密度大有利出苗,但密度越大立枯病初始感病时间越早,立枯病菌的为害越严重。可见,内10优7185适宜的播种密度为30g/m^2、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2kg/m^2,对旱育秧出苗有利,且对立枯病的发生抑制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立枯病 生物有机肥 播种密度
下载PDF
水稻不育系之间的主要品质遗传差异研究
12
作者 蒋茂春 陈勇 +3 位作者 李泽铭 黄湘 唐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61-62,66,共3页
该文通过对大量品种的品质差异进行分析,确立了不育系对配组后代品质的影响力。研究把128个水稻品种的6个品质性状按7个母本来源分组,分析组间品质性状差异。分析得出,各组间各个性状差异显著,除整精米率外,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 该文通过对大量品种的品质差异进行分析,确立了不育系对配组后代品质的影响力。研究把128个水稻品种的6个品质性状按7个母本来源分组,分析组间品质性状差异。分析得出,各组间各个性状差异显著,除整精米率外,长宽比、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胶稠度差异极显著。多重比较得出,Ⅱ-32A组整精米率性状表现突出,珍汕97A、Ⅱ-32A组在长宽比方面显著低于其他组,珍汕97A组垩白粒率显著高于其他组,中9A组在垩白粒率、垩白度方面表现最低,宜香1A、内香5A在直链淀粉和胶稠度方面显著优于其他组。这些不同时代出现的不育系的品质遗传表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几十年来三系杂交稻在品质方面的选育进程,同时为探寻和确立育种方向提供了价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系 品质 遗传差异
下载PDF
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在振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年第2期25-25,共1页
通过对振动挤密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检测,介绍了重型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测试技术在软弱地基土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评价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重型动力触探 标准贯入试验 振动挤密碎石桩 复合地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