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芡实预防急性胃粘膜损伤药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怀 怀晴晴 薛玲 《药学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326-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芡实对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醇制备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测定胃粘膜损伤指数包括小鼠胃组织SOD活性、MAD及PEG2含量。结果预防给药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胃溃疡指数;模型组小鼠胃粘... 目的探讨中药芡实对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乙醇制备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测定胃粘膜损伤指数包括小鼠胃组织SOD活性、MAD及PEG2含量。结果预防给药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胃溃疡指数;模型组小鼠胃粘膜SOD活性明显降低,胃粘膜中MAD含量明显升高;预防性给药可以升高小鼠急性胃粘膜损伤后SOD活性,并抑制胃粘膜中MAD含量的增多;模型组小鼠胃组织中PGE2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预防性给药组小鼠胃粘膜中PGE2含量明显回升。结论中药芡实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急性胃粘膜损伤 氧自由基
下载PDF
枇杷花蕾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峰 类成祥 +5 位作者 高燕 怀 李凌坤 高金典 高辉煌 李国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3-2087,共5页
以枇杷花蕾浓缩液为受试样品,进行昆明种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分析评价枇杷花蕾浓缩液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结果表明:昆明种小鼠经枇杷花蕾浓缩液60 g/kg(试剂量/体质量)灌胃14 d后,雌、雄小鼠的活动、体征表... 以枇杷花蕾浓缩液为受试样品,进行昆明种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SD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试验,分析评价枇杷花蕾浓缩液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结果表明:昆明种小鼠经枇杷花蕾浓缩液60 g/kg(试剂量/体质量)灌胃14 d后,雌、雄小鼠的活动、体征表现均为正常,并未出现急性中毒与死亡情况;SD大鼠经过连续90 d给予枇杷花蕾浓缩液3~12 g/kg灌胃,各处理组SD大鼠表现情况良好,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脏器质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血常规和生化指标正常,肝肾脾各脏器质量和组织结构正常,未见与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可初步判定枇杷花蕾属无毒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花蕾浸提液 安全性 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羟化酶催化酪醇合成羟基酪醇工艺
3
作者 刘英梅 郭新艳 +6 位作者 张秀华 张小刚 刘飞 张艳艳 怀 袁丹丹 孙晓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49,55,共7页
以pET-22b为载体,将基因HpaB、HpaC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得到高纯度的羟化酶HpaB、HpaC,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羟化酶催化酪醇合成羟基酪醇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温度为32℃、缓冲液为20 mmol·L^(... 以pET-22b为载体,将基因HpaB、HpaC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得到高纯度的羟化酶HpaB、HpaC,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羟化酶催化酪醇合成羟基酪醇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如下:温度为32℃、缓冲液为20 mmol·L^(-1)磷酸钾缓冲液(pH值7)、酪醇浓度为17.67 mmol·L^(-1)、HpaC加量为0.78 mg·mL^(-1)、NADH浓度为9.88 mmol·L^(-1)、FAD浓度为2.88μmol·L^(-1),在此条件下,酪醇转化率为99.99%,底物酪醇几乎完全转化为羟基酪醇。该研究为酶法催化合成羟基酪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 羟化酶 响应面法 酪醇转化率 生物合成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治疗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怀 张秀华 +4 位作者 邵华荣 刘英梅 张小刚 郭新艳 刘飞 《食品与药品》 CAS 2023年第4期I0016-I0023,共8页
维持骨量和骨密度的骨重塑过程是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作用实现骨量和矿物质稳态。骨重塑平衡被打破,会导致骨质和骨骼强度退化,继而引发骨质疏松症。这种不平衡可能是骨细胞产生的各种分子作用于其他骨细胞并影响细胞活动的结... 维持骨量和骨密度的骨重塑过程是通过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平衡作用实现骨量和矿物质稳态。骨重塑平衡被打破,会导致骨质和骨骼强度退化,继而引发骨质疏松症。这种不平衡可能是骨细胞产生的各种分子作用于其他骨细胞并影响细胞活动的结果。了解这些分子对骨骼的影响有助于确定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的靶点。本文重点介绍了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产生的分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同时也简要概括了骨质疏松症中性激素对这些细胞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重塑 成骨细胞 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单环刺螠不同部位中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活性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哲 +2 位作者 张嘉颖 怀 王立强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9,共6页
对单环刺螠不同部位中的纤溶酶(UFE)进行分离纯化,并比较其活性差异.选择单环刺螠体壁肌、内脏、体腔液作为UFE的提取来源,通过离心分离、SephacrylS 100凝胶柱层析、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工艺获得UFE单一组分,采用Fol... 对单环刺螠不同部位中的纤溶酶(UFE)进行分离纯化,并比较其活性差异.选择单环刺螠体壁肌、内脏、体腔液作为UFE的提取来源,通过离心分离、SephacrylS 100凝胶柱层析、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等工艺获得UFE单一组分,采用Folin-酚试剂法测定其酶活性,并研究UFE对AT-Ⅲ,HC-Ⅱ,凝血因子和钙离子的影响,验证不同部位UFE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从秋季单环刺螠体腔液中提取的总蛋白质量为39.8 mg,UFE的比活力为4695.94 mkat·g-1,纯化倍数为13.8,明显优于内脏和体壁肌的提取所得;在抗凝作用实验中,加入体腔液中所得UFE后,标准血浆、乏AT-Ⅲ血浆和乏HC-Ⅱ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极显著延长,加入不同浓度氯化钙后,能显著延长凝血时间,同时,能够极显著降低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Ⅻ的活性及大鼠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不同部位来源的UFE活性有较大差异,与内脏及体壁肌相比,体腔液为UFE更优提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螠 纤溶酶 抗凝血 抗凝活性
下载PDF
小分子化合物对PKM2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怀 余嘉莹 张景红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347-352,共6页
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调控肿瘤细胞糖酵解、增殖和信号传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M2型丙酮酸激酶已经成为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本文通过对小分子化合物对M2型丙酮... 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在调控肿瘤细胞糖酵解、增殖和信号传递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M2型丙酮酸激酶已经成为临床上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本文通过对小分子化合物对M2型丙酮酸激酶表达调控、抑制和激动作用及其机制的总结,旨在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型丙酮酸激酶 作用机制 小分子化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