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8
1
作者 尹伟忠 倪明 +5 位作者 胡晓亮 沈燕国 丁菊红 秦惠敏 弟弟 邱永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4677-4680,共4页
背景:与传统金属固定物比较,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具有独特优势。目的:介绍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的方法,对45例不稳定跖骨骨折进行治疗,男36例,女... 背景:与传统金属固定物比较,可吸收材料在治疗四肢非负重骨骨折中具有独特优势。目的:介绍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的经验和技术要点。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的方法,对45例不稳定跖骨骨折进行治疗,男36例,女9例;年龄19~62岁,平均36.6岁。单根跖骨骨折17例,多发骨折28例,共104处骨折,其中第1跖骨15处,第2、3、4跖骨77处,第5跖骨12处。患者术前均摄足正侧斜位X射线片检查。术中通过跖骨背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经骨折端和跖骨头用钻头钻孔,经孔道向髓腔内放置长度合适可吸收棒。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获得4~36个月,平均18.4个月随访。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及骨折移位等并发症,4例出现迟发性切口周围炎症反应。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0周。X射线片检查示跖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优35例,良10例,优良率100%。结果提示可吸收棒髓内固定可用于治疗跖骨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棒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随访研究 跖骨骨折 可吸收材料
下载PDF
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秦惠敏 沈燕国 +2 位作者 向艾力 沈建华 弟弟 《临床骨科杂志》 1999年第4期277-278,共2页
目的 分析镍钛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镍钛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42 例。术后随访38 例,时间2 ~24 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 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功能均恢复至健... 目的 分析镍钛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镍钛形状记忆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42 例。术后随访38 例,时间2 ~24 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 骨折均达骨性愈合,功能均恢复至健侧水平。结论 该环抱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操作方便、固定坚固、肢体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骨折 内固定器 治疗
下载PDF
老年人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晓亮 弟弟 +3 位作者 厉国定 胥成平 向艾力 尹伟忠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3~ 1998年间收治并手术治疗 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 36例。时间 6个月~ 4年 ,平均 2 2个月。优良率 86 .1%。结论 :腰椎及周...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的原因、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3~ 1998年间收治并手术治疗 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 36例。时间 6个月~ 4年 ,平均 2 2个月。优良率 86 .1%。结论 :腰椎及周围组织结构有退变和长期的代偿以及可能的外伤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肢体感觉障碍是本病的三个典型症状。影像学检查具有明确诊断的作用。保留脊柱后结构的髓核摘除、椎管扩大减压的手术效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诊断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晓亮 弟弟 +2 位作者 胥成平 厉国定 尹伟忠 《临床骨科杂志》 1999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48 例肱骨小头骨折病例的损伤机制、手术方法、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8 例,时间1 ~12 年。优19 例,良5 例,差4 例。结论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可分为4 种类型,手术治疗和积极...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48 例肱骨小头骨折病例的损伤机制、手术方法、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8 例,时间1 ~12 年。优19 例,良5 例,差4 例。结论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可分为4 种类型,手术治疗和积极正确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下载PDF
老年患者骨化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晓亮 丁菊红 +3 位作者 弟弟 沈建华 尹伟忠 向艾力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化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特点及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手术患者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骨化、小关节突内聚增生和黄韧带肥厚骨化是造成狭窄的主要原因 ,2个以上致窄因素共同作用的临床征象...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化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特点及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手术患者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骨化、小关节突内聚增生和黄韧带肥厚骨化是造成狭窄的主要原因 ,2个以上致窄因素共同作用的临床征象较为普遍。 5 3例获随访 ,随访时间 4~ 2 4个月 ,平均 10个月。优34例 ,良 14例 ,优良率 90 6 %。结论 老年骨化性腰椎管狭窄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 ,手术方式应因人而异 ,彻底减压兼顾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术式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老年人
下载PDF
保留后结构环状减压手术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亮 弟弟 +3 位作者 厉国定 胥成平 秦惠敏 向艾力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探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痪的病例进行椎管内骨块复位,环状的脊髓及神经根减压,保留棘突、棘间韧带、小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 目的 探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伴不全瘫痪的病例进行椎管内骨块复位,环状的脊髓及神经根减压,保留棘突、棘间韧带、小关节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 随访31例,时间10~42个月,平均16个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3级者5例,2级者24例,1级者2例。结论 对于急性脊柱脊髓 务的病例,应用保留脊柱后结构环状减压内固定的方法,是兼顾脊髓减压的彻底性和保持脊柱稳定性较为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手术减压
下载PDF
四肢创伤误漏诊的类型,原因及对策
7
作者 胡晓亮 弟弟 《医师进修杂志》 1993年第4期45-46,共2页
四肢是人类最易遭受创伤的部位。及时正确的诊治,是使创伤愈合、功能恢复的首要环节。但由于诸多因素,临床上误诊仍时有发生,有的因此而延误治疗带来不良后果,甚可造成残废。努力减少四肢创伤中的误诊率,在工业、交通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 四肢是人类最易遭受创伤的部位。及时正确的诊治,是使创伤愈合、功能恢复的首要环节。但由于诸多因素,临床上误诊仍时有发生,有的因此而延误治疗带来不良后果,甚可造成残废。努力减少四肢创伤中的误诊率,在工业、交通事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我院所遇31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探讨造成误诊的原因及对策。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1例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6岁,以2O~5O岁居多(25/31)。二、误诊时间和肢、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 误诊 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