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
托马斯.海贝勒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3
|
|
2
|
政府绩效考核、地方干部行为与地方发展 |
托马斯.海贝勒
雷内.特拉培尔
王哲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0
|
|
3
|
西方公民社会观适合中国吗? |
托马斯.海贝勒
诺拉.绍斯米卡特
卿志琼
吴志成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4
|
|
4
|
中国的社会政治参与:以社区为例 |
托马斯·海贝勒
鲁路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5
|
转型国家的战略集团与国家能力 |
托马斯.海贝勒
刘合光
冯贞柏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4
|
|
6
|
作为战略性群体的县乡干部(上)——透视中国地方政府战略能动性的一种新方法 |
托马斯.海贝勒
舒耕德
刘承礼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7
|
地方政治的能动者:一个比较地方治理的分析路径 |
杨雪冬
托马斯.海贝勒
舒耕德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8
|
自上而下建立公民社会结构? |
托马斯.海贝勒
宾建成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9
|
中国的民族企业家与民族认同——以凉山彝族(诺苏)为个案的分析 |
托马斯.海贝勒
吴志成
|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0
|
德国的行政改革——以公民参与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关系为例 |
迪尔特.格诺若
托马斯.海贝勒
邵明阳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1
|
中国农村基层的社会变化 |
托马斯.海贝勒
柴方国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7
|
|
12
|
作为战略性群体的县乡干部(下)——透视中国地方政府战略能动性的一种新方法 |
托马斯.海贝勒
舒耕德
刘承礼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3
|
中国“地方政府发展主义”的持续与变迁 |
舒耕德
托马斯.海贝勒
马颖君
赵友斌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4
|
转型社会中的企业家及其角色定位 |
托马斯.海贝勒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5
|
西方民族学概论 |
玛丽-路易斯.拉契
托马斯.海贝勒
赵振权
|
《世界民族》
|
1980 |
2
|
|
16
|
“代表”概念的回顾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
托马斯·海贝勒
周艳辉(译)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7
|
中国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历史经验以及对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的影响 |
托马斯·海贝勒
姜颖(译)
张红山(译)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8
|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种个人的政治学的分析 |
托马斯·海贝勒
盛舒洋(译)
秦明瑞(校)
|
《北大政治学评论》
|
2019 |
0 |
|
19
|
一位德国教授眼中的中国社会 |
托马斯.海贝勒
温志宏
刘梦羽
|
《中国报道》
|
2009 |
0 |
|
20
|
20世纪中国政治史:对现代化与善治的追求 |
托马斯·海贝勒
张凤凤(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