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与家长运动观念行为的关联
1
作者 张梦楠 王晓娟 +8 位作者 许梦雪 任霞 江媛媛 张雪娇 杨琳 张霆 朱宗涵 关宏岩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6-1039,1044,共5页
目的探究家长运动观念及行为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为儿童家庭运动健康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整群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沈阳和西安各选择1所幼儿园共283名儿童进行调查。受试儿童连续1周配戴ActiGraph GT9X... 目的探究家长运动观念及行为对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的影响,为儿童家庭运动健康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1—12月,采用整群方便抽样方法在北京、沈阳和西安各选择1所幼儿园共283名儿童进行调查。受试儿童连续1周配戴ActiGraph GT9X加速度计,收集儿童不同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使用学龄前儿童园外运动行为问卷调查家长运动观念及行为。身体活动水平、身体活动达标率的性别差异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家长运动观念及行为与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家长运动观念与儿童的平均每日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总身体活动(TPA)呈正相关(r=0.12~0.16);家长运动行为与儿童的平均每日TPA呈正相关(r=0.25)(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长运动观念与男、女童平均每日MVPA和TPA均呈正性相关(B=0.65~0.83),而家长运动行为仅与男童平均每日MVPA、TPA呈正性相关(B=0.24~0.25)(P值均<0.05)。结论家长运动观念及行为可影响学龄前儿童身体活动水平,并呈现性别差异。今后家庭养育的运动指导,需考虑家长运动观念及行为因素,并注意儿童性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活动 法定监护人 行为 回归分析 生长和发育 儿童 学龄前
原文传递
人机交互中的系统反应时间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志杰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5期69-74,共6页
系统反应时间是指人机交互过程中计算机对用户发出的指令进行响应从而产生的无法避免的延迟时间。早期研究焦点集中在系统延迟对用户的生理、行为及主观评价产生的影响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机界面反应时间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从系... 系统反应时间是指人机交互过程中计算机对用户发出的指令进行响应从而产生的无法避免的延迟时间。早期研究焦点集中在系统延迟对用户的生理、行为及主观评价产生的影响方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机界面反应时间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从系统反应时间对用户态度、行为的影响及感知等待时间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了文献回顾,未来研究需要结合个体主观因素,如文化背景、个体特征等,采用不同反馈方式,以优化用户体验为目的,对用户对感知等待时间及其行为进行深入探究,改善用户的感知等待时间,为设计个性定制化的系统界面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反应时间 时间感知 主观认知评价 可用性 用户体验 人机交互 界面 电子商务 互联网
下载PDF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南华 +1 位作者 王美芳 王争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99-812,共14页
儿童早期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影响个体中央执行功能的发展,而个体中央执行功能所表现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通常反映出个体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探讨了学步期儿童焦虑对其学龄前期创造力的长时影响及其... 儿童早期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影响个体中央执行功能的发展,而个体中央执行功能所表现的认知能力的发展通常反映出个体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探讨了学步期儿童焦虑对其学龄前期创造力的长时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来自北京的96个家庭(男孩42名,女孩54名)参与了本研究。在儿童1岁和2岁时,母亲填写中国版《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和家庭基本信息调查表。在儿童2岁时,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估幼儿的一般认知能力;在儿童3岁时,母亲报告儿童掌握动机情况;在儿童5岁时,采用托兰斯活动与动作创造性思维测验评估儿童的创造力。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学步期焦虑(广泛性焦虑和分离焦虑)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其5岁时的创造力;(2)一般认知能力和掌握动机在儿童学步期焦虑(广泛性焦虑和分离焦虑)和学前期创造力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3)儿童学步期广泛性焦虑还可以通过直接负向预测掌握动机,从而对其5岁创造力的表现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 分离焦虑 一般认知能力 掌握动机 创造力
下载PDF
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实践自评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4
作者 孔文瑞 许梦雪 +7 位作者 贾妮 李秋菊 刘欣 吴燕 冯承芸 朱宗涵 关宏岩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825-830,共6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0~3岁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实践自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后续的研究者、儿童保健人员提供相关评估技术的方法学支撑。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共识,在养育照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婴幼儿养育文化,...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0~3岁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实践自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后续的研究者、儿童保健人员提供相关评估技术的方法学支撑。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共识,在养育照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婴幼儿养育文化,构建初始问卷。通过预调查对条目进行筛选,结合专家研讨会意见确定最终版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实践自评问卷(C-NCPQ)。对北京、浙江及深圳共4所妇幼保健院的851名0~3岁婴幼儿主要养育人进行了调查,以评估C-NCPQ的信、效度,信度评价采用Cronbach′sα系数、分半信度及重测信度;效度评价采用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以育儿环境指数量表(ICCE)和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作为效标。结果构建的C-NCPQ包括养育方式、健康护理、营养喂养、回应性照护、玩耍体验、安全保障6个维度,共44个条目。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3,分半信度为0.853,重测信度为0.745。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指标提示模型拟合可接受(χ^(2)/df=2.770,RMSEA=0.046,CFI=0.833,TLI=0.819,SRMR=0.50)。各条目因子载荷均>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问卷与ICCE的效标相关系数为0.561,与家庭环境量表0~1岁版、1~3岁版的效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406、0.600。结论C-NCPQ问卷评估简单易行,经验证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基层婴幼儿家庭的养育实践评估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养育照护实践 问卷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玉米醇溶蛋白-假酸浆子胶二元复合物的制备及在Pickering乳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涂安 +4 位作者 赵春昊 董琪 王亚潇 郭鹏 董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8,共8页
玉米醇溶蛋白(Zein)因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性组分的荷载与递送。但由于其疏水性强,单一Zein基Pickering乳液的界面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糖构建复合体系是改善其乳液稳定性的有效策略。本文采... 玉米醇溶蛋白(Zein)因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功能性组分的荷载与递送。但由于其疏水性强,单一Zein基Pickering乳液的界面稳定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采用合适的多糖构建复合体系是改善其乳液稳定性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不同蛋白-多糖比例的假酸浆子胶(NPG)与Zein复合颗粒(NZPs),对其理化性质、结构及乳液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NPG比例越大时,NZPs的表面润湿性越强,同时蛋白和多糖在静电作用力下形成的复合颗粒粒径尺寸越小且趋于均匀分布。NZPs的内源荧光光谱中对应特征峰的峰强分别与Zein和NPG的含量呈正比,NPG的复合影响了Zein中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中峰位的移动以及新峰的生成表明蛋白-多糖中存在氢键作用以及新的化学键生成。NZPs基Pickering乳液的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在Zein:NPG=1:1时二者均达到最大,形成的乳液体系结构最强。乳析指数(CI)结果显示,在不同pH和加热处理下,NZPs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普遍高于单一的Zein或NPG乳液。本研究为开发新型玉米醇溶蛋白-多糖复合体系及其高效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假酸浆子胶 复合颗粒 表征 乳液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淀粉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瑞红 李晓宇 +4 位作者 涂安 孙伟恒 董爽 郭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7645-7653,共9页
目的研究低温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的多尺度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方法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amylose corn starch,HAMS)和蜡质玉米淀粉(waxy maize starch,WMS)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 目的研究低温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高直链玉米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的多尺度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方法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amylose corn starch,HAMS)和蜡质玉米淀粉(waxy maize starch,WMS)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控制输入电压110 V,调节输入电流为0.8、1.0、1.2和1.4 A,分别对淀粉粉体进行改性处理1 min,探究两种淀粉在不同处理电流下等离子体场中的多尺度结构和理化功能性质的变化。结果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两种淀粉颗粒的粒径增大,HAMS颗粒出现团聚现象,WMS的表面孔道和刻蚀现象更加明显,淀粉乳的pH降低,其溶胀力和成糊黏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WMS峰值黏度从3113.50 cP显著降低至795.50 cP。随着处理电流的增加,两种玉米淀粉的吸热相转变焓值降低,其中蜡质玉米淀粉焓值从(13.83±0.07)J/g降低至(8.20±0.03)J/g,广角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淀粉相对结晶度逐渐降低,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分析发现红外比值R_(1047/1022)和R_(1022/995)分别略微下降和升高。结论等离子体处理对WMS的改性效率相比HAMS较大,等离子体改性处理主要影响玉米淀粉的长程晶体结构,而对短程双螺旋结构的影响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玉米淀粉 多尺度结构 功能性质
下载PDF
等离子体辅助玉米醇溶蛋白自组装纤维化的工艺
7
作者 郭鹏 +3 位作者 韩思琦 涂安 王亚潇 董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288,共8页
植物蛋白纤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极高的纵横比可作为良好的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递送载体。为了提高玉米醇溶蛋白在酸热诱导下的纤维化程度,该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辅助完成玉米醇溶蛋白自组装纤维化,探究诱导过程中各因素对玉米醇... 植物蛋白纤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极高的纵横比可作为良好的疏水性生物活性物质的递送载体。为了提高玉米醇溶蛋白在酸热诱导下的纤维化程度,该研究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辅助完成玉米醇溶蛋白自组装纤维化,探究诱导过程中各因素对玉米醇溶蛋白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获得最优纤维化工艺。硫黄素T(ThT)荧光强度结果显示,采用等离子体辅助酸热诱导可以有效提高玉米醇溶蛋白的纤维化程度。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制备纤维化玉米醇溶蛋白的优化工艺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64 W,处理时间61 s,加热时间为10 h,加热温度70℃,蛋白质量浓度30 mg/mL。在此条件下纤维化玉米醇溶蛋白ThT荧光强度可达2272±23,显著高于未经等离子体处理的纤维化玉米醇溶蛋白(1239±19)(P<0.05)。对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酰胺I区结果分析表明,等离子体处理使玉米醇溶白中β-折叠结构增加,α-螺旋结构减少。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玉米醇溶蛋白经过纤维化后颗粒粒径明显下降,其纤维结构是由球状蛋白颗粒沿水平方向线性聚集而成,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可诱导形成更多的玉米醇溶蛋白纤维体结构。研究结果可为疏水性植物蛋白实现高效自组装纤维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技术 玉米醇溶蛋白 纤维聚集体 工艺 结构
下载PDF
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细观结构几何建模
8
作者 陈利 +2 位作者 王静 张长龙 周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分析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的细观结构,通过X射线显微镜(Micro-CT)观测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于Micro-CT观测的纤维横截面形状和空间走向,提出矩形衬经纱横截面、矩形接结经纱横截面、凸透镜形纬纱横截面、直线型衬经纱路径、直线型纬... 为分析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的细观结构,通过X射线显微镜(Micro-CT)观测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于Micro-CT观测的纤维横截面形状和空间走向,提出矩形衬经纱横截面、矩形接结经纱横截面、凸透镜形纬纱横截面、直线型衬经纱路径、直线型纬纱路径和抛物线形接结经纱路径等假设,推导了纤维预制体厚度和纤维体积含量与纤维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预制体细观结构模型,通过纤维宽度和厚度计算纱线横截面变异系数、预制体厚度和纤维体积含量。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为原材料制备了2种相同结构、不同纤维的层联衬经斜纹机织复合材料,并与提出的预制体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在合理误差范围之内,预制体厚度误差小于1.5%,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 细观结构 预制体厚度 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 Micro-CT技术
下载PDF
假酸浆子胶-酪蛋白酸钠复合膜的性质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晓宇 李瑞红 +3 位作者 涂安 郭鹏 董爽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71,共8页
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假酸浆子中胶质多糖进行提取,并将其与酪蛋白酸钠复配制备复合膜,探究了多糖-蛋白的不同配比对复合膜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成膜液中假酸浆子胶体积比的增大,假酸浆子胶-酪蛋白酸钠复合膜亲水性能逐渐提... 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假酸浆子中胶质多糖进行提取,并将其与酪蛋白酸钠复配制备复合膜,探究了多糖-蛋白的不同配比对复合膜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成膜液中假酸浆子胶体积比的增大,假酸浆子胶-酪蛋白酸钠复合膜亲水性能逐渐提高;当假酸浆子胶:酪蛋白酸钠体积比为1:1时,复合膜接触角达到最小值34.71°;相比纯酪蛋白酸钠膜,复合膜表面形貌更加粗糙不平,出现了较多尺寸均匀的多糖-蛋白络合物凸起。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假酸浆子胶的添加能诱导复合膜中蛋白质的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向β-折叠结构转变,晶格间距逐渐增大。研究结果为开发可食性高亲水性多糖-蛋白基复合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酸浆子 酪蛋白酸钠 复合膜 功能性质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辅助处理对鹰嘴豆淀粉-姜黄素复合物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涂安 +3 位作者 王建航 王亚潇 董爽 郭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64-271,共8页
目的探究等离子体辅助处理对鹰嘴豆淀粉-姜黄素复合物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技术辅助制备了鹰嘴豆淀粉-姜黄素复合物,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与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手段表征了复合物微观结构、... 目的探究等离子体辅助处理对鹰嘴豆淀粉-姜黄素复合物结构及功能性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技术辅助制备了鹰嘴豆淀粉-姜黄素复合物,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与X-射线衍射仪等仪器手段表征了复合物微观结构、淀粉双螺旋结构和晶体结构,采用体外模型研究了淀粉消化特性。结果随着等离子体改性时间的增加,淀粉与姜黄素的复合指数逐渐升高,在等离子体处理90 s(电压60.0 V、电流1.0 A)时二者的复合指数最高为28.69%±2.51%,远高于对照组(8.50%±0.78%)。红外光谱显示改性后的淀粉与姜黄素之间氢键作用力增强,且随着等离子体改性时间的延长,特定波数出峰比值R1022/995由0.98降低至0.88,表明改性淀粉与姜黄素复合后的淀粉双螺旋结构有序性逐渐增加;并且复合物的结晶度略有上升,预示着姜黄素的晶体结构在复合物中的占比增加。淀粉体外消化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等离子体辅助制备的复合物中淀粉消化速率和程度明显降低,且随着姜黄素复合指数逐渐升高,一阶动力学拟合的消化速率k值由0.085大幅度下降至0.029,快消化淀粉含量下降,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升高。结论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处理显著提高了鹰嘴豆淀粉与姜黄素的复合率,本研究拟为拓展等离子体改性技术在制备淀粉-多酚复合物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鹰嘴豆淀粉 姜黄素 淀粉消化性
下载PDF
双壳纲贝壳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健 陈斌 +2 位作者 国超 杨涛 《门窗》 2021年第8期220-222,共3页
河砂作为土木行业必需的一种资源,已经开始出现供需矛盾,为解决这一现状,本试验用价格低廉的双壳纲贝壳在一定比例上替代河砂,用于生产高强混凝土。采用等质量法使用双壳纲贝壳颗粒取代河砂,制备高强混凝土,对不同贝壳掺量的混凝土拌合... 河砂作为土木行业必需的一种资源,已经开始出现供需矛盾,为解决这一现状,本试验用价格低廉的双壳纲贝壳在一定比例上替代河砂,用于生产高强混凝土。采用等质量法使用双壳纲贝壳颗粒取代河砂,制备高强混凝土,对不同贝壳掺量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力学性能作出科学分析,探究用双壳纲贝壳代替河砂作为高强度混凝土骨料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纲贝壳 高强混凝土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峰驼β-NGF基因的克隆及在生殖轴系的表达
12
作者 王杰 王琪 +3 位作者 张勇 南京宏 赵兴绪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42-2249,共8页
选取健康的雌性双峰驼(5~6岁)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角和输卵管等组织,通过RT-PCR扩增CDS全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神经... 选取健康的雌性双峰驼(5~6岁)的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角和输卵管等组织,通过RT-PCR扩增CDS全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蛋白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检测β-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 growth factor,β-NGF)在各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双峰驼β-NGF基因的CDS区(783 bp)可编码26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式为C_(1219)H_(1914)N_(402)O_(365)S_(11),编码的原子个数为3911,相对分子质量为28.39374 kDa,理论等电点为9.57,β-NGF编码的为非跨膜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由α-螺旋、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构成,该蛋白有22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同源性分析显示,双峰驼β-NGF的核苷酸序列与单峰驼、羊驼、野猪、山羊、马、黄牛、人、犬、家鼠及家兔的同源性分别为99.6%,99.0%,92.8%,92.6%,91.7%,91.0%,89.5%,89.1%,84.4%,83.7%;IHC结果显示,β-NGF在双峰驼的下丘脑细胞、垂体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卵巢粒细胞、膜细胞和间质细胞、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均有阳性反应;qRT-PCR结果显示,β-NGF在子宫角中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β-NGF蛋白在子宫角中表达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下丘脑和输卵管(P<0.01),显著高于垂体(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出双峰驼β-NGF基因的CDS区,其保守性较高,且该蛋白二级结构有3种折叠方式;β-NGF在子宫角表达水平较高,提示β-NGF可能通过子宫内膜参与了双峰驼的诱导排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Β-神经生长因子 基因克隆 相对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