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斯霜 白海波 +2 位作者 王敬东 李树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4期1-5,共5页
小麦作为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对小麦品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小麦品质性状较为复杂,经过多年的遗传改良,小麦品质性状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中国小麦品质改良仍处于中低水平。笔者对小... 小麦作为保障中国粮食生产安全和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粮食作物,尤其对小麦品质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小麦品质性状较为复杂,经过多年的遗传改良,小麦品质性状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中国小麦品质改良仍处于中低水平。笔者对小麦几个重要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重点是对控制小麦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的性状遗传改良进行总结。主要分析了小麦蛋白含量、面筋含量、淀粉含量及沉淀值遗传特点,综述了各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规律及相关调控的主要基因。尤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调控规律的明晰,未来可将分子设计育种作为重点研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蛋白 面筋 淀粉 沉淀值
下载PDF
籼粳稻杂交衍生RIL系的苗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学莲 白海波 +5 位作者 田小燕 杨宸刚 马斯霜 蔡正云 李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6-563,共8页
为鉴定籼粳稻杂交衍生系的苗期抗旱性,以课题组自育的高代抗逆品系ZD15为母本、籼稻品种IR29为父本,以及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0份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 为鉴定籼粳稻杂交衍生系的苗期抗旱性,以课题组自育的高代抗逆品系ZD15为母本、籼稻品种IR29为父本,以及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20份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苗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利用PEG-6000对各材料芽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芽鞘长和芽长。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抗旱D值可将122份材料分成3类,D值在0.201~0.400之间的有33份,属于不抗旱材料;D值在0.401~0.600之间的有79份,属于中等抗旱材料;D值在0.601~0.800之间的有10份,属于抗旱材料。利用D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根长、根冠比、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芽鞘长和芽长8个性状均可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本研究筛选出的抗旱材料,可作为育种中间材料进一步培育,或作为育种资源加以利用,以丰富本区水稻育种的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衍生系 苗期 干旱胁迫 综合抗旱性
下载PDF
春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树华 张文杰 +5 位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魏亦勤 康学兵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6期20-26,共7页
穗部性状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经济产量,研究春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组成,为遗传育种中通过进一步改良穗部性状提高产量提供参考和策略。以‘宁春4号’和‘Drysdale’及其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研究了春... 穗部性状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经济产量,研究春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组成,为遗传育种中通过进一步改良穗部性状提高产量提供参考和策略。以‘宁春4号’和‘Drysdale’及其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法研究了春小麦几个穗部性状:穗长、结实小穗数、不实小穗数、穗粒数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无主基因存在;结实小穗数由2对等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不实小穗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粒数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穗部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利用广谱抗病基因Pigm改良水稻稻瘟病抗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吕学莲 白海波 +3 位作者 蔡正云 张龙飞 李树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36-4342,共7页
为改良已选育的高产优质粳稻高代新品系的稻瘟病抗性,以引进的携带有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籼稻品种谷梅4号和粳稻材料MP3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其基因组DNA导入到SD-2、SD-3、SD-4、SD-5、SD-6、DJ13、ZD15、14PB1和14PB4... 为改良已选育的高产优质粳稻高代新品系的稻瘟病抗性,以引进的携带有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的籼稻品种谷梅4号和粳稻材料MP3为供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其基因组DNA导入到SD-2、SD-3、SD-4、SD-5、SD-6、DJ13、ZD15、14PB1和14PB4等高代品系和品种宁粳43号中,利用Pigm基因的显性标记M26205和M80410对受体及获得的导入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受体中,两个标记均未扩增出条带,说明所有受体本身都不含Pigm基因;在检测的854株导入株系中,利用标记M26205检测总共有328株能够扩增出856 bp,或1 019 bp和856 bp的条带,初步推断这328个株系携带有Pigm基因,平均阳性株率为40.51%;利用标记M80410检测总共有169株能够扩增出517 bp的条带,推断这169个株系可能携带有Pigm基因,平均阳性株率为19.83%。选择两个标记能同时检测出的阳性植株107株作为Pigm基因的导入系,进行进一步的加代培育和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谱 Pigm 改良 水稻 稻瘟病抗性
原文传递
灌水量对宁夏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3 位作者 朱永兴 李树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4期9-14,共6页
为揭示不同灌水量对不同年代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5个不同年代宁夏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宁夏灌区4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研究了灌水时期对不同年代宁夏春小麦品种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灌水对春... 为揭示不同灌水量对不同年代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5个不同年代宁夏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宁夏灌区4种水分处理条件下,研究了灌水时期对不同年代宁夏春小麦品种光合生理指标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灌水对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等生理指标均产生明显影响;T1、T2处理,‘毛火麦’和‘宁春27号’的叶绿素含量、Pn、WUE较高,在T1、T2和T3处理下其产量与其他品种(系)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灌区品种(系)‘宁春4号’、‘宁春50号’和‘J63’的叶绿素含量、Pn、WUE高于‘毛火麦’和‘宁春27号’且产量正常灌水条件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宁夏灌区在保证分蘖期和拔节期灌水,增加抽穗期灌水,各品种(系)既保持较高水分利用效率,又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水量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产量
下载PDF
春小麦旗叶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吕学莲 白海波 +4 位作者 孙亚宁 蔡正云 李树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87-1593,共7页
为了发掘控制春小麦旗叶大小相关性状的QTL,以宁春4号/Drasdale构建的包含148个家系的RIL群体F8代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胁迫共3种处理下对小麦开花期旗叶长、宽、面积和周长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共检测到相关加性QTL 22... 为了发掘控制春小麦旗叶大小相关性状的QTL,以宁春4号/Drasdale构建的包含148个家系的RIL群体F8代为试验材料,在正常灌溉和不同干旱胁迫共3种处理下对小麦开花期旗叶长、宽、面积和周长进行了QTL定位。结果表明,共检测到相关加性QTL 22个,其中,控制旗叶面积的QTL有3个,控制旗叶长的QTL有5个,控制旗叶宽的QTL有9个,控制旗叶周长的QTL有5个,分布于1B、2D、3B、4B、7A、7B和7D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在6.58%~39.83%之间。其中,qFLW-2D-2.T1在T1和T3处理下均能够检测到,qFLW-7D.T1在T1和T2处理下也均能够检测到,说明这2个QTL表达不依赖于水分条件,属于稳定表达的QTL。其他QTL只在一种处理下能够检测到,说明其表达依赖于水分条件。同时,本研究也检测到了在不同处理下同时控制2种或3种性状的QTL,推测这些区域的QTL可能为一因多效QTL,但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旗叶大小 QTL RIL群体
下载PDF
PEG胁迫下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指标的遗传力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敬东 马斯霜 +1 位作者 白海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8期6-12,共7页
为探索干旱胁迫对春小麦萌发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以宁夏灌区和雨养区的2种粒色(红皮和白皮)40份春小麦的抗旱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胚根长、胚根数、胚芽鞘长和一叶长的影响。利用广义遗传... 为探索干旱胁迫对春小麦萌发期生长的影响,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以宁夏灌区和雨养区的2种粒色(红皮和白皮)40份春小麦的抗旱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胚根长、胚根数、胚芽鞘长和一叶长的影响。利用广义遗传力分析法,筛选春小麦萌发期抗旱性指标。胚根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均大于0.55,遗传力的控制程度稳定。雨养区的红粒种子胚根长的遗传力高达0.95;雨养区的红粒种子的胚芽鞘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达0.94,但其遗传力控制程度不稳定,最低遗传力仅为0.06;胚根数和一叶长的遗传力很低,且控制程度极不稳定。春小麦萌发期胚根长的广义遗传力最高,控制程度稳定。其次是胚芽鞘长,但其遗传力的控制程度不稳定。胚根长可作为春小麦萌发期的抗旱指标鉴定抗旱材料,以胚芽鞘的长度为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萌发期 抗旱性指标 灌区 雨养区 广义遗传力
下载PDF
不同水氮配比对甘草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学莲 李明 +6 位作者 李云翔 白海波 马海军 李树华 郭生虎 许兴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1-431,共11页
为研究不同水氮配比对甘草生长的影响,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4种灌水量为主区,4个氮肥水平为副区,研究水、氮因子及其组合对甘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叶... 为研究不同水氮配比对甘草生长的影响,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4种灌水量为主区,4个氮肥水平为副区,研究水、氮因子及其组合对甘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片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对净光合速率、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类黄酮含量影响极显著;施用氮肥对净光合速率、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SPAD值和类黄酮含量影响极显著,对初始荧光、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水氮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极显著,对叶绿素SPAD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相比于W_(1)N_(1)(灌溉定额750 m^(3)·hm^(-2),不施氮),W_(4)N_(3)(灌溉定额3 000 m^(3)·hm^(-2),氮肥施量140 kg·hm^(-2))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SPAD值、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18.1%、29.9%、26.4%、17.7%、24.8%和32.1%,初始荧光降低了6.7%,表明灌溉定额3 000 m^(3)·hm^(-2),施氮量140 kg·hm^(-2)的处理有利于提高甘草的光合效率,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提高叶片类黄酮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叶绿素SPAD值均与甘草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及叶片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水氮 生长 叶绿素 类黄酮
原文传递
宁冬11号小麦茎蘖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袁汉民 《农业科学研究》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采用裂区设计,结合幼穗分化观察,研究宁夏北部灌区生态条件下冬小麦品种宁冬11号的生长发育特点,明确影响分蘖成穗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宁冬11号幼穗分化期仅有48d左右,两极分化早而快,主要依靠主茎成穗;分蘖成穗率为43.79%~75... 采用裂区设计,结合幼穗分化观察,研究宁夏北部灌区生态条件下冬小麦品种宁冬11号的生长发育特点,明确影响分蘖成穗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宁冬11号幼穗分化期仅有48d左右,两极分化早而快,主要依靠主茎成穗;分蘖成穗率为43.79%~75.64%,与产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符合指数曲线回归模型;播期对分蘖成穗率有极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分蘖成穗率提高,播量对其影响不显著;产量构成中千粒质量贡献率最高,穗数/666.7m2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播量 小麦分蘖 幼穗分化
下载PDF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汉民 袁海燕 +8 位作者 董立国 张维军 亢玲 王小亮 陈东升 赵桂珍 何尚进 赵忠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cm土壤有机质、全... 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水稻轮作 双免耕耕作 土壤培肥
下载PDF
外源激素IAA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敬东 白海波 +2 位作者 马斯霜 李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4期25-28,共4页
盐胁迫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为了探索外源生长素对植物在逆境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了外源IAA对0.1 mol 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0.1 mol NaCl胁迫下IAA对水稻萌发期盐危害的... 盐胁迫对农作物产量造成的损失在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占首位。为了探索外源生长素对植物在逆境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了外源IAA对0.1 mol 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培养皿滤纸培养法,研究0.1 mol NaCl胁迫下IAA对水稻萌发期盐危害的抵消效应。方差分析(ANOVA)和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材料的基因型和IAA浓度均控制0.1 mol NaCl条件下外源IAA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外源IAA对0.1 mol 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影响较小,能显著提高发芽势;50~100 mg/L IAA能显著,甚至极显著恢复部分材料胚根的伸长生长及胚根数;150 mg/L IAA能显著提高部分材料根叶干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NACL胁迫 发芽率 胚根
下载PDF
氮肥和密度对宁冬11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维军 袁汉民 +4 位作者 陈东升 王小亮 亢玲 何进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3-69,共7页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宁冬11号分蘖成穗及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90-270kg/hm2时,随着施氮量增加,宁冬11号冬分蘖力、成穗率、有效穗数及产量均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60kg/hm2时全部降低;施氮...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宁冬11号分蘖成穗及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90-270kg/hm2时,随着施氮量增加,宁冬11号冬分蘖力、成穗率、有效穗数及产量均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60kg/hm2时全部降低;施氮量对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分别在180kg/hm2和270kg/hm2时达到峰值。随着播种密度增加,分蘖成穗率、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均降低,且对结实小穗数和穗粒质量的影响显著。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宁冬11号在适宜播期的最佳肥密组合为施氮量270kg/hm2,播种密度600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冬小麦 施氮量 结实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春小麦抗旱耐热性QTL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3 位作者 马斯霜 李树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0-309,共10页
为发掘控制小麦抗旱耐热基因位点,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于2015-2017年小麦灌浆期进行干旱胁迫、热胁迫、旱热胁迫处理,并对抗旱耐热相关性状QT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热胁迫、旱热胁迫下分别检测到22、36和30个Q... 为发掘控制小麦抗旱耐热基因位点,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于2015-2017年小麦灌浆期进行干旱胁迫、热胁迫、旱热胁迫处理,并对抗旱耐热相关性状QT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热胁迫、旱热胁迫下分别检测到22、36和30个QTL,其中控制旗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含水量、穗粒重、千粒重的QTL数分别为26、21、22和19个。抗旱相关性状QTL位于2A、3B、4B、7B、3D、4D和7D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9.38%~30.81%;耐热相关性状QTL位于2A、2B、3A、3B、4B、4D、5D、6D、7A和7B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9.03%~34.97%。抗旱性共定位区间2个,分别位于2A(gwm294-wmc644)和7B(barc140-gwm297)染色体上;耐热性共定位区间2个,分别位于5D(cfd67-cfd40)和6D(barc196-barc54)染色体上;抗旱耐热性共定位区间3个,分别位于2A(gwm294-wmc644)、2B(wmc441-wmc317)和7B(wmc83-wmc276)染色体上,其中共定位区间gwm294-wmc644(Qcc-2A.2、Qgw-2A.1)的贡献率超过10%,遗传距离较小(6.49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抗旱 耐热 QTL定位 分析
下载PDF
籼粳交水稻重组自交系苗期耐冷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学莲 +3 位作者 白海波 马斯霜 陈晓军 李树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6-80,共5页
以耐冷粳稻品系ZD 15和冷敏感籼稻品种IR 29构建的120份重组自交系(RILs)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对RILs苗期性状进行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冷处理后,死叶率、赤枯度和卷曲度明显增大,其余性状的值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 以耐冷粳稻品系ZD 15和冷敏感籼稻品种IR 29构建的120份重组自交系(RILs)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对RILs苗期性状进行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冷处理后,死叶率、赤枯度和卷曲度明显增大,其余性状的值都不同程度地降低,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8%~75.0%,其中死叶率、赤枯度和卷曲度变异系数最大,且三者极显著正相关,相对根干重、相对总干重都与死叶率、相对赤枯度显著负相关,相对苗高、相对总根数均与相对卷曲度显著负相关;以这7个性状作为水稻苗期耐冷鉴定的主要形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6份耐冷超高值亲本的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苗期 耐冷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宁冬11号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维军 袁汉民 +6 位作者 陈东升 王小亮 亢玲 何进尚 赵桂珍 陈荣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3-38,共6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宁冬11号"地上器官光合产物积累、运转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穗部光合产物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表现为...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宁冬11号"地上器官光合产物积累、运转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叶片、茎鞘、穗部光合产物积累量均随氮素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表现为N4>N3>N2>N1(N1、N2、N3、N4分别表示施氮量为90、180、270、360kg/hm2,下同),但籽粒产量表现为N3>N4>N2>N1,主要是由于N4处理无效分蘖增加,群体密度增大,田间通风透光性降低及田间水分供应不足,结实率降低、穗粒数减少造成收获指数降低所致。N1、N2处理由于收获穗不足而导致产量不高。进一步分析表明,籽粒产量的最终形成是由花前干物质积累量、运转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增加氮肥施用量能延长绿叶功能期、增加灌浆时间,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但过量施氮使小麦成熟期推迟6d,这对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后复种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及增加农民收入十分不利。因此,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生产中中高肥力田块氮肥用量以270kg/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引黄灌区 冬小麦 氮肥运筹 干物质积累与运转 产量
下载PDF
旱胁迫下2个小麦RIL群体苗期性状主基因与多基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斯霜 白海波 +4 位作者 吕雪莲 陈晓军 高颖银 李树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4期87-93,共7页
以宁春4号为母本,分别与宁春27号和Drystal为父本构建的2个RIL群体为材料,苗期旱胁迫处理,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对胚芽鞘长、株高、根长、根数、叶绿素含量、枯叶率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数... 以宁春4号为母本,分别与宁春27号和Drystal为父本构建的2个RIL群体为材料,苗期旱胁迫处理,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分析法对胚芽鞘长、株高、根长、根数、叶绿素含量、枯叶率等6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根数、叶绿素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4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表现为主基因-加性-上位性效应;根长的最佳模型为3MG-AI,受3对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表现为主基因-加性-上位性;枯叶率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Inhibiting,受2对抑制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的;胚芽鞘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Duplicate,受2对重叠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控制。6个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在5.7107%~58.9855%之间,其中枯叶率、胚芽鞘长、根数遗传率比较低,说明环境对这2个性状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重组近交系群体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甘草水氮效应研究及基于有效成分的水氮方案
17
作者 吕学莲 李明 +6 位作者 白海波 李树华 郭生虎 李云翔 马海军 许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981,共11页
为研究不同水氮配比对甘草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水、氮因子的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的灌水施氮方案,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设4种灌溉定额,4个氮肥水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水、氮因子及其组合对甘草生长指标及有效成分的... 为研究不同水氮配比对甘草生长及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并提出基于水、氮因子的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的灌水施氮方案,以乌拉尔甘草为研究对象,设4种灌溉定额,4个氮肥水平,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水、氮因子及其组合对甘草生长指标及有效成分的效应,并依据活性成分建立回归模型寻优,结合Topsis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优的灌水施氮方案。结果表明:灌水极显著增加株高、侧枝数、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甘草酸、甘草苷及总黄酮含量;施氮显著影响株高、侧枝数、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甘草酸及总黄酮含量;水氮交互显著影响株高、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甘草酸、甘草苷及总黄酮含量。回归分析可知,当灌溉定额为3000 m^(3)/hm^(2),氮肥施量分别为108.86 kg/hm^(2)、134.20 kg/hm^(2)和144.28 kg/hm^(2)时,对应的甘草酸、甘草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70%、0.670%和7.173%。结合Topsis综合评价法分析,得出甘草活性成分含量最大化的最优灌溉定额为3000 m^(3)/hm^(2),氮肥施量为108.86~144.28 kg/hm^(2)。株高、侧枝数及根长与甘草有效成分含量相关性比较高,可作为甘草有效成分筛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水氮 有效成分 甘草酸 甘草苷 总黄酮
下载PDF
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碳同位素分辨率的QTL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3 位作者 朱永兴 李树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43-1748,共6页
为了探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遗传机理,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研究Δ的遗传规律,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RILs群体的Δ值呈正态分布,Δ属于数量性状遗传。(2)共检测到11个主效Q... 为了探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碳同位素分辨率(Δ)的遗传机理,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研究Δ的遗传规律,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RILs群体的Δ值呈正态分布,Δ属于数量性状遗传。(2)共检测到11个主效QTL,主要位于2B、3B、7B、1D和3D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在10.83%~46.87%之间,有9个加性QTL(A-QTL)与环境发生互作,互作贡献率在1.02%~3.15%之间。(3)检测到5对影响Δ的上位QTL(AA-QTL),其中3对AA-QTL与环境发生互作,互作贡献率在0.86%~2.01%之间。(4)加性效应及贡献率大于上位性效应及贡献率,A-QTL与环境互作贡献率大于AA-QTL与环境互作贡献率,表明RILs群体中Δ遗传变异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控制Δ的主效基因作用较大,受水分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碳同位素分辨率(Δ) QTL 上位效应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及其在水稻和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斯霜 白海波 +3 位作者 吕学莲 陈晓军 李树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29-33,共5页
CRISPR/Cas9技术是新发展的定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是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1种抵御外来病毒及质粒入侵的获得性免疫系统。CRISPR/Cas9技术由sgRNA(单向导RNA)介导,与Cas9核酸酶切割实现作物定点编辑改良。本文主要对CRISPR/... CRISPR/Cas9技术是新发展的定向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是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1种抵御外来病毒及质粒入侵的获得性免疫系统。CRISPR/Cas9技术由sgRNA(单向导RNA)介导,与Cas9核酸酶切割实现作物定点编辑改良。本文主要对CRISPR/Cas9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分类、结构、系统构建方法进行了系统介绍。同时,总结了CRISPR/Cas9技术在水稻和小麦的突变体库的建立和基因功能研究、品质和农艺性状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并对CRISPR/Cas9技术对作物进行定向编辑改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新品种、作物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遗传改良 水稻 小麦
下载PDF
春小麦灌浆期耐热相关QTL定位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海波 吕学莲 +5 位作者 朱永兴 沙新玲 康学兵 李树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13,69,共8页
为了挖掘小麦灌浆期耐热相关基因,以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在34、36、38℃3种高温(热胁迫)和正常环境(对照)下测定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并以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耐热... 为了挖掘小麦灌浆期耐热相关基因,以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材料,在34、36、38℃3种高温(热胁迫)和正常环境(对照)下测定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穗粒质量和千粒质量,并以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耐热相关性状QTL的数量、染色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亲本宁春4号的耐热性明显优于宁春27号,且杂交后代的耐热性出现超亲分离。控制灌浆期耐热相关性状的QTL在染色体2A、2B、3A、4B、4D、5D、6A、6D、7B上分布较多。在3种高温条件下,分别检测到13、8、14、10个QTL控制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其中加性QTL 33个,分布在除1A、1B、4A、7A外的17条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为5. 16%~61. 13%,其中,表型贡献率较高的QTL是Qtkw-2B. 2和Qtkw-3D. 2,加性效应较大的QTL是Qtkw-2B. 2和Qtkw-7B. 1。叶绿素含量、相对含水量、穗粒质量的遗传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多数QTL只在单一高温胁迫条件下被检测到,说明这些性状受一定温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高温处理 QTL定位 生理性状 产量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