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医院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4
1
作者 蔡蓓蓓 董琳 +1 位作者 刘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5480-5482,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呼吸道合胞病毒(HA-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控制措施,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防止医院内暴发流行。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1年12月HA-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82例患儿年龄1~2...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呼吸道合胞病毒(HA-RS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控制措施,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防止医院内暴发流行。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11年12月HA-RSV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82例患儿年龄1~29月龄,中位年龄7月龄;原发病以腹泻为主,32例占39.0%,其次为婴儿肝炎综合征30例占36.6%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5例占18.3%;23例患儿占28.0%有基础疾病;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占50.0%,肺炎占36.6%和支气管炎占13.4%;HA-RSV感染全年均可发病,其中秋冬季发病63例占76.8%;8例占9.8%患儿因病情加重转入PICU,有基础疾病患儿入住PICU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基础疾病患儿(P<0.005);对确诊HA-RSV感染的患儿实施接触隔离、分组护理、减少探视、加强手卫生和环境、物品消毒等措施后,感染得到控制,71例治愈86.8%,11例好转出院13.4%,无死亡病例。结论 HARSV感染好发于1岁以内,尤其是3月龄以内的婴儿,以秋冬季发病为多,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有基础疾病者病情较重,入住PICU比例较高,总体预后良好;及时隔离患儿、分组护理、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对于控制HA-RSV感染的蔓延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感染控制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琳 +1 位作者 刘琳 蔡蓓蓓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1-226,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8例病原学阳性的HABS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HA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8例病原学阳性的HABS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共从168例患儿中检出病原菌171株,以ICU最多见(73.7oA),其次为血液科(22.6%)。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3.8%,革兰阴性菌占34.5%,真菌占11.7%;居前6位的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24株、14.1%),肺炎克雷伯菌(23株、13.5%),溶血葡萄球菌(13株、7.6%),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6.4%),屎肠球菌(11株、6.4%)及大肠埃希菌(11株、6.4%)。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别为1株和22株,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株分别有22株和8株。160例(95.2%)患儿原有基础疾病,以早产和低体质量最多见(60.7%),126例(75.0%)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发病年龄以〈3个月最多见(75.6%)。结论HABSI好发于3个月以下婴儿及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多数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可发生罕见的奥默毕赤酵母菌HABSI,加强医院感染防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血症 交叉感染 革兰阳性球菌 毕赤酵母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微生 儿童
原文传递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吴志彬 +3 位作者 刘彩玲 丘澍萍 陈华芳 兰启防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9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短期胰岛...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糖代谢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科2016年6月~2017年10月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赖脯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FPG、2h PG、TC、TG、Hb A1c、HOMA-IR;治疗前后患者空腹C肽、餐后2h C肽、HOMA-β;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的平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PG、2h PG、TC、TG、Hb A1c、HOMA-IR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 PG、TC、TG、Hb A1c、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C肽、餐后2h C肽、HOMA-β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C肽、餐后2 h C肽、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快速控制血糖和血脂,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患者机体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减少低血糖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胰岛素泵 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 脂糖代谢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志彬 +1 位作者 林增辉 兰启防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常规血糖监测,...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内分泌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并给予常规血糖监测,观察组则给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达标率;血糖达标时间、总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平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诊断2型糖尿病控制达标率44例(97.78%)高于对照组31例(68.89%)(χ2=13.520 0,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总治疗时间(7.11±1.26)、(8.13±0.21)d短于对照组(12.42±2.25)、(14.23±1.51)d(t=8.215、9.109,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平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平均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6.67%)低于对照组10例(22.22%)(χ2=8.641,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血糖达标,缩短达标和治疗时间,降低空腹胰岛素,降低低血糖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胰岛素泵 新诊断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彩玲 林凤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21期136-137,149,共3页
目的:分析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联合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门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注... 目的:分析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联合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T2DM)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医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据门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HbA1c、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个月HbA1c、FBG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联合利拉鲁肽治疗T2DM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生脉散合六味地黄汤 血糖指标
下载PDF
RSV 感染诱导的 RANTES、FKN、IP-10表达及 PPARγ激动剂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琳 董琳 +3 位作者 陈兆兴 樊节敏 陈小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59-665,共7页
目的研究A549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12 h、24 h、48 h后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ANTES)、分形趋化因子(FKN)、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剂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 目的研究A549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12 h、24 h、48 h后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ANTES)、分形趋化因子(FKN)、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剂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罗格列酮及其拮抗剂( GW9662)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RSV感染A549细胞的体外模型,将传代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5组:A组(15d-PGJ2+RSV组),B组(罗格列酮+RSV组)、C组(DMSO+RSV组)、D组( GW9662+罗格列酮+RSV组)、E组(细胞对照组)。各组分别在培养12 h、24 h、48 h收获细胞及上清液待测。应用ELISA检测各组上清液RANTES、FKN、IP-10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RANTES、FKN、IP-10 mRNA表达。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 RSV感染组RAN-TES、FKN、IP-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12 h、24 h和48 h均明显升高(P均<0.05),其中RANTES、FKN、IP-10 mRNA的表达量在24 h达高峰,48 h有所下降,与12 h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3种趋化因子蛋白的表达量均在48 h达高峰,与12 h、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同一作用时间点上,随着15d-PGJ2和罗格列酮药物浓度的增加,RANTES、FKN、IP-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与 RSV 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均<0.05),其中以20μmol/L 15d-PGJ2和30μmol/L罗格列酮干预后RANTES、FKN和IP-10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最低。结论 RSV感染可导致RANTES、FKN和IP-10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其中mRNA水平在感染后24 h达到高峰,蛋白的表达自感染后48 h达到高峰;而PPARγ激动剂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上述趋化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从而起到减轻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激动剂 呼吸道合胞病毒 趋化因子 A549细胞
原文传递
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琳 董琳 +2 位作者 陈兆兴 樊节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invas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IABI)的临床和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52例IAB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敏资料。结果 52例IABI患儿中1岁以下患儿占67%,发病以夏秋... 目的分析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invasive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fection,IABI)的临床和耐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52例IAB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敏资料。结果 52例IABI患儿中1岁以下患儿占67%,发病以夏秋季为主(67%)。临床诊断败血症19例(37%),尿路感染16例(31%),皮肤软组织感染12例(23%)。伴有基础疾病38例(73%)。医院获得和社区获得性感染分别占90%和10%。临床治愈及好转44例(85%),死亡8例(15%)。所有菌株对阿米卡星完全敏感,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达82%,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均超过70%,对头孢哌酮和氨曲南的敏感率仅为13%和8%,多重耐药率及泛耐药率分别为21%和17%。结论儿童IABI好发于1岁以下,多数存在基础疾病;主要导致败血症、尿路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医院获得性感染为主;IAB菌株的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现象已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侵袭性 耐药性 儿童
原文传递
PPARγ激动剂对RSV感染的A549细胞TLR3、TNF-α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董琳 赵伟 +3 位作者 陈兆兴 刘琳 陈小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 探讨 A549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Toll样受体3(TLR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及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RSV感染的细胞模型,将传代培养的细胞随... 目的 探讨 A549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Toll样受体3(TLR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及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RSV感染的细胞模型,将传代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6组:15d-PGJ2干预组(A)、罗格列酮干预组(B)、RSV组(C)、PDTC组(D)、GW9662组(E)及对照组(F).各组在培养12、24和48 h后收获上清液和细胞,实时荧光RT-PCR检测TLR3和TNF-α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3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中TNF-α蛋白水平.结果 与F组相比,各时间点C组TLR3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1);与C组相比,A组、B组和D组TLR3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15d-PGJ2和罗格列酮对TLR3和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在12 h最明显;同一时间点A组和B组TLR3和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 RSV感染后TLR3和TNF-α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罗格列酮和15d-PGJ2能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TLR3和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激动剂 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 受体 TOLL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呼吸道合胞病毒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及PPARγ激动剂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董琳 张同强 +5 位作者 王志远 万春杰 刘琳 陈小芳 赵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496-500,共5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A549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复合物抑制因子(IκB)α、IκB激酶(IKK)β、p65、p5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RSV感染的细...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A549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中NF-κB复合物抑制因子(IκB)α、IκB激酶(IKK)β、p65、p5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PPARγ激动剂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和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建立RSV感染的细胞模型,将传代培养的细胞随机分成6组:15dPGJ2干预组(A组)、罗格列酮干预组(B组)、RSV感染模型组(C组)、PDTC组(D组)、GW9662组(E组)及对照组(F组)。各组在培养12 h、24 h和48 h后收获细胞,分别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法检测IκBα、IKKβ、p65、p50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F组相比,C组在12 h、24 h和48 h IKKβ、p65和p50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其中IKKβ、p65和p50 mRNA在24 h达高峰,IκBαmRNA在24 h最低,与12 h、48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IKKβ、p65、p50蛋白在48 h达高峰,IκBα蛋白在48 h最低,与12 h、24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C组相比,A组、B组和D组IKKβ、p65和p50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而IκBα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其中A组、B组IKKβ、p65和p50蛋白及mRNA在12 h最低,IκBα蛋白及mRNA在12 h最高,与24 h及48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RSV感染可导致NF-κB信号通路激活;15d-PGJ2和罗格列酮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发挥抗炎作用,其作用在干预后12 h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核转录因子-ΚB PPARΓ激动剂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琳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6期1276-1280,共5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RSV感染也是2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死因,严重威胁健康,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RSV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然而,对人类免疫系统在RSV感染发病机制、易感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RSV感染也是2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死因,严重威胁健康,迫切需要发展有效的RSV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然而,对人类免疫系统在RSV感染发病机制、易感性和疫苗安全等方面缺乏深入的了解,限制了RSV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各种动物模型的发展可以更好地研究RSV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各类预防和治疗药物。本文综述现有的RSV感染动物模型特点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效果
11
作者 刘彩玲 +3 位作者 兰启防 林增辉 丘澍萍 钟晓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补充钙剂+维生素D制剂,研究组在对...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8月福建省龙岩市博爱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补充钙剂+维生素D制剂,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水平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40.00%(χ^(2)=19.200,P<0.001);治疗1年后,2组L 2~4、股骨颈、大转子内侧的骨密度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1年后,2组BALP、BGP、TRACP-5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显著提升骨密度,还可降低脆性骨折风险,患者依从性良好,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骨质疏松 唑来膦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茶提取物预防离体大鼠血管对硝酸甘油耐受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林宝钗 +7 位作者 李金晶 林素 陈伟庄 张志文 梁冬施 汪琳彬 林国华 刘翠清 《健康研究》 CAS 2009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茶提取物茶多酚和茶黄素预防离体大鼠血管对硝酸甘油耐受的作用。方法用硝酸甘油30μM预孵90min的方法诱导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硝酸甘油产生耐受,用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通过organbath的方法观察茶提取物茶多酚和茶黄素处理... 目的探讨茶提取物茶多酚和茶黄素预防离体大鼠血管对硝酸甘油耐受的作用。方法用硝酸甘油30μM预孵90min的方法诱导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对硝酸甘油产生耐受,用苯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通过organbath的方法观察茶提取物茶多酚和茶黄素处理与否对硝酸甘油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硝酸甘油预孵使血管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显著减弱,pD2由对照组的8.21±0.09降低为耐受组的6.86±0.20(P<0.05);茶多酚和茶黄素预处理均使硝酸甘油耐受血管的舒张反应明显增强,pD2值分别为7.76±0.11和7.97±0.13,与耐受组相比均P<0.05;各组Emax无显著变化。结论茶多酚和茶黄素预处理可预防离体大鼠血管发生硝酸甘油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耐受 氧化应激 茶多酚 茶黄素
下载PDF
电子肠镜诊断124例直肠癌分析
13
作者 陈诺夫 《西南军医》 2007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直肠癌 电子肠镜 诊断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