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李艳芳 赵瑞祥 +4 位作者 卜聪亚 陈宏 李曦 王龙华 新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ISH)的患病率、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入户调查北京市28个干休所80~99岁老年人1002例.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记录,按调查表搜集相关资料,同时...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干休所80岁以上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ISH)的患病率、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入户调查北京市28个干休所80~99岁老年人1002例.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3次,取平均值记录,按调查表搜集相关资料,同时做健康指导,并查阅干休所门诊部的体检表或定点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02例80~99岁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673例,其中ISH455例,占高血压患者的67.61%,占1002例老年人的45.41%.ISH的知晓率为87.90%,双期高血压的知晓率为97.71%;ISH的服药率为77.58%,双期高血压的服药率为80.73%;ISH的血压控制率为58.68%,双期高血压的控制率为62.84%;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H和双期高血压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在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ISH和双期高血压两组心功能不全患病率为4.62%对8.72%、脑血管病患病率为41.54%对55.50%,致残率10.55%对16.06%、痴呆发生率为8.57%对1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SH的好发年龄为70~79岁.结论 北京市干休所80~99岁老年人的高血压以ISH为主.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病发生率,致残率和痴呆发生率在双期高血压组明显高于ISH组,提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对老老年人的危害更大.因此,改善周围小动脉弹性,降压治疗要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达标,对降低老年人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80岁以上老年人 相关因素分析 水银柱式血压计 慢性肾功能不全 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患者 心功能不全 ISH 发生率 血压控制率 干休所 北京市 统计学 入户调查 测量血压 健康指导 住院病历 定点医院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糖尿病心肌病 被引量:19
2
作者 胡旭东 新界 张承婷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8-20,T001,共4页
报告了3例有糖尿病史和心绞痛及不同程度左心功能不全、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心电图示类似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但缺乏典型的有定位诊断意义的ST-T波改变。在治疗上除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使... 报告了3例有糖尿病史和心绞痛及不同程度左心功能不全、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心电图示类似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但缺乏典型的有定位诊断意义的ST-T波改变。在治疗上除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使用硝酸盐类制剂、正性肌力药物(如毒毛旋花子甙K)、地高辛等有利于症状的控制,而钙拮抗剂(合心爽)对缓解症状有相当益处。结合文献,我们认为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组心肌内微小血管内皮增生、肿胀、内皮细胞下有酸性糖原沉积细胞的改变,并影响了细胞内钙离子转运和细胞代谢,使心肌发生广泛缺血和小灶性坏死、心肌纤维化以致发生心肌代偿功能不全的一组独立性、特异性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疾病 糖尿病
原文传递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弢 谢英 +5 位作者 周玉杰 马涵英 李曦 新界 程秀琴 赵迎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观察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Betaloc ZOK,简称倍他洛克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倍他洛克缓释片47.5~95 mg/d 8周。治疗前后测量坐位血压,监测肝肾... 目的观察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Betaloc ZOK,简称倍他洛克缓释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倍他洛克缓释片47.5~95 mg/d 8周。治疗前后测量坐位血压,监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3.70±17.70)mm Hg和(11.03±9.85)mm Hg(P均〈0.001),26/30例患者血压〈140/90 mm Hg,降压达标率为86.7%。心率、肝功能和血糖、血脂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肌酐显著下降[(0.92±0.2)mg/dlvs.(0.79±0.20)mg/dl,P〈0.001]。结论倍他洛克缓释片能有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缓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治疗对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影响及安全性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曦 谢英 +10 位作者 赵瑞祥 张维君 温绍君 周玉杰 张妍 程秀琴 张文 新界 王龙华 刘洁琳 郭永和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150mg/d)、调整剂量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5]治疗对中老年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作用。方法:106例非瓣膜病持续性Af患者随机给予阿司匹林(150mg/d)或调整剂量华法林治疗1年。于...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150mg/d)、调整剂量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5]治疗对中老年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作用。方法:106例非瓣膜病持续性Af患者随机给予阿司匹林(150mg/d)或调整剂量华法林治疗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D-Dime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水平,进行前后比较分析。对可能影响D-Dimer、t-PA和PAI-1变化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小板数、肌酐、尿酸、血糖、TC、TG、凝血-纤溶指标治疗前水平和抗凝药物等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随访中观察有无血栓栓塞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结果:①阿司匹林(150mg/d)治疗12个月后PAI-1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92±12.99)∶(84.86±18.97)μg/L],P<0.05),但对D-Dimer、t-PA无影响。华法林治疗6个月、12个月后D-Dimer均显著降低[分别为(0.10±0.08)、(0.11±0.08)mg/L]与治疗前[(0.17±0.09)mg/L]比较,均P<0.05;治疗12个月后PAI-1水平较治疗前亦显著降低[(77.13±18.53)∶(87.58±19.94)μg/L,P<0.05],但对t-PA无影响。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前后D-Dimer、t-PA和PAI-1的变化幅度均与其各自治疗前水平呈正相关,D-Dimer的变化幅度还与体质指数呈正相关,PAI-1的变化幅度还与TG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发现,治疗前D-Dimer、t-PA和PAI-1的水平是影响药物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幅度的主要因素。③随访期间无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阿司匹林(150mg/d)或调整剂量华法林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非瓣膜病Af患者的高凝低纤溶状态,治疗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阿司匹林 华法林 D-二聚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原文传递
华法林对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曦 谢英 +8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赵瑞祥 张妍 新界 王龙华 周玉杰 文杰 刘雅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1,145,共3页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INR在1.5~2.5)(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150mg/d(阿司匹林组)治疗并随访1年。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华法林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INR在1.5~2.5)(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150mg/d(阿司匹林组)治疗并随访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和12个月,检查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测定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结果治疗后,华法林组的GMP-140[(31.27±11.47)ng/ml vs (14.08±5.96)ng/ml]和TXB2(112.04pg/ml vs 90.70pg/m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MAR[(60.54±26.45)% vs (23.29±17.29)%)]、GMP-140[(31.18±9.78)ng/ml vs (13.11±5.35)ng/ml)、TXB2(103.73pg/ml vs 38.79pg/ml)和TXB2/6-k-PGF1α(0.54 vs 0.2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后GMP-140和TXB2的降低幅度与各自治疗前水平成正相关。随访期间无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弱于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GMP-140 TXB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原文传递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与内皮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谢英 李曦 +10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赵瑞祥 周玉杰 新界 张文 张妍 文杰 程秀琴 王龙华 刘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2 例(房颤组)和窦性心律者6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92 例(房颤组)和窦性心律者6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观察2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对可能影响ET-1、vWF、6-k-PGF1α水平的性别、年龄和血清肌酐、尿酸、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等因素采用协方差方法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房颤组ET-1(115.11±81.84)ng/L显著高于对照组(83.81±20.60)ng/L,P<0.05,房颤组vWF(163.04±36.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1.14±43.40)%, P<0.01,房颤组6-k-PGF1α(205.81±100.96)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00.79±118.02)ng/L,P<0.01。②多因素分析,调整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后,房颤组ET-1和vWF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6-k- PGF1α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存在内皮细胞受损和功能异常。因此应重视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改善内皮功能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内皮素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6-酮-前列腺素F1Α
原文传递
抗栓治疗对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影响及安全性的研究
7
作者 李曦 谢英 +10 位作者 赵瑞祥 张维君 温绍君 周玉杰 张妍 程秀琴 张文 新界 王龙华 刘洁琳 郭永和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纤颤 纤溶指标 抗栓治疗 安全性 中老年 凝血 正常人群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
8
作者 李曦 谢英 +10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赵瑞祥 新界 张文 张妍 程秀琴 王龙华 刘洁琳 郭永和 周玉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1-464,共4页
目的:评价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方法:选择92例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 目的:评价中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方法:选择92例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房颤组)和60例窦性心律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水平。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对可能影响D-Dimer、t-PA、PAI-1水平的性别、年龄和血清肌酐、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因素采用协方差方法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房颤组D-Dimer[(0.16±0.10)mg.L-1]、t-PA[(42.58±30.28)μg.L-1]和PAI-1[(86.03±21.43)μg.L-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0±0.08)mg.L-1,(26.02±13.84)μg.L-1和(64.94±24.35)μg.L-1]。房颤组PAI-1/t-PA比值略高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分析调整影响因素后,房颤组D-Dimer(P=0.047)、t-PA(P=0.264)和PAI-1(P=0.00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但t-PA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血液 D-二聚体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下载PDF
抗栓治疗对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英 李曦 +8 位作者 张维君 温绍君 赵瑞祥 张妍 新界 王龙华 周玉杰 文杰 刘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4-774,共1页
心房颤动(房颤)长期治疗的重点之一是预防脑卒中。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分别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约60%和20%。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认识血小板活化的血清标志物,包括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 心房颤动(房颤)长期治疗的重点之一是预防脑卒中。华法林和阿司匹林抗栓治疗分别使脑卒中发病率降低约60%和20%。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认识血小板活化的血清标志物,包括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以及TXB2/6-酮-前列腺F1α(6-k-PGF1α)比值等,在抗栓治疗中的变化,有助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危险分层和判断抗栓治疗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状态 心房颤动患者 抗栓治疗 非瓣膜病 6-K-PGF1Α 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 血栓形成过程 血清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