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8期50-51,共2页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设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和粥样斑块性质差异...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早期预防脑梗死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16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4例设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2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狭窄程度和粥样斑块性质差异。结果观察组CAS斑块发生率、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分别为78.45%和62.93%,对照组为45.31%和43.7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日常体检时可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及早发现颈动脉狭窄和斑块,针对颈动脉情况尽早制订治疗方案,以减少脑梗死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血管超声 预防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5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 目的:分析和研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治疗)与观察组2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1.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梗死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应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降低炎性介质释放量,减轻继发性脑损害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梗死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影响及降低缺血卒中风险的研究
3
作者 《北方药学》 2020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及降低缺血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及降低缺血卒中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动脉狭窄度,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脑卒中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斑块面积、IMT、动脉狭窄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脑卒中再发率均较对照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缩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面积,临床疗效显著,脑卒中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斑块 卒中风险 影响效果 研究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