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生成树突状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学军 张明徽 +3 位作者 曹雪涛 楼国良 吕书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7-252,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激发机体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报道DC可以由单核细胞及粒细胞分化生成,本研究应用细胞因子在体外诱导了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细胞向DC的分化.从M3型APL患者外周血分离白血病细胞,加入GM-CSF(100ng/ml)或GM-CSF(100ng/ml)+rhIL-4(500U/ml)体外培养14天,并于培养结束前3天加人TN-α(100ng/ml).结果表明,GM-CSF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并从幼稚状态逐渐分化成熟,表达高水平的CD45分子,其中部分为CD14^+的单核细胞,部分为CDla^+的DC(M3DC);培养后期加入TNF-α,可以促进DC生成,约占35%;以GM-CSF+IL-4培养也诱导了幼稚细胞的成熟,2周后DC约占10%,但较少单核细胞生成,培养至3周时DC约占60%;而在培养后第11天加入TNF-α则可以加速DC生成,3天后生成的白血病型DC达90%.电镜观察到M3DC具有与单核细胞来源的DC相似的超微结构,但具有的突出特征是部分细胞存在少量胞浆颗粒;M3DC高表达HLA-DR、B7-2、CD40、CD54分子,体外可以强烈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此类由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的DC可被用于体内外诱导生成肿瘤特异性CTL,在APL的免疫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分化 急性 粒细胞性 生物疗法
下载PDF
IL-3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辅助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明徽 陶群 +4 位作者 于益芝 赵勇 黄欣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59-263,共5页
为研究基因治疗在造血功能损伤后恢复中的应用,本课题以携带小鼠IL-3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对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进行脾内移植观察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能有效地转染小鼠原代骨髓基... 为研究基因治疗在造血功能损伤后恢复中的应用,本课题以携带小鼠IL-3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对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进行脾内移植观察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能有效地转染小鼠原代骨髓基质细胞,转染效率在80%以上(MOI=10);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泌IL-3的水平可达110U/ml/10~6细胞/24小时;在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后脾内移植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能有效地升高实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病理检测发现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治疗组小鼠脾脏和骨髓中细胞增生较其它组明显活跃;经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治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ConA反应明显增强.结果提示IL-3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内移植对大剂量化疗后机体造血与免疫功能的恢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骨髓基质细胞 造血功能损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T细胞CD2活化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年第4期188-192,共5页
T细胞CD2活化途径是T细胞激活的非特异途径,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分子与其配体LAF-3相互作用,不仅介导了T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非抗原依赖的粘附、激活,尚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调控T细胞细胞因子产生及诱导免疫... T细胞CD2活化途径是T细胞激活的非特异途径,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分子与其配体LAF-3相互作用,不仅介导了T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非抗原依赖的粘附、激活,尚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发育,调控T细胞细胞因子产生及诱导免疫耐受。此外,CD2系统与某些疾病的发展、转归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CD2 LFA-3 研究进展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对巨噬细胞杀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邱实 闵志廉 +5 位作者 雷虹 朱学军 赵勇 张明徽 曹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IL-2 基因修饰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在体外将IL-2基因转染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TNF,IL-1 和NO分泌水平及其杀伤活性。结果... 目的:观察IL-2 基因修饰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效应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在体外将IL-2基因转染至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TNF,IL-1 和NO分泌水平及其杀伤活性。结果:IL-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TNF,IL-1 和NO分泌水平显著提高,对巨噬细胞敏感株L1210 细胞以及Renca 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增强。结论:IL-2基因修饰可增强巨噬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本研究为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白细胞介素2 细胞毒性 免疫效应 肿瘤
下载PDF
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IL-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治疗肾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邱实 曹雪涛 +5 位作者 袁正隆 雷虹 张明徽 朱学军 闵志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32-435,共4页
目的 :观察体外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对肾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的介导 ,将IL 2基因转入新鲜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肿瘤抗原冲击致敏后回输治疗原位... 目的 :观察体外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对肾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的介导 ,将IL 2基因转入新鲜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肿瘤抗原冲击致敏后回输治疗原位肾癌小鼠 ,采用 4h5 1 Cr释放法检测脾脏NK和CTL活性。结果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体内回输可使肾癌小鼠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 ,存活期明显延长 ,40 %肾癌小鼠达到长期存活。治疗后荷瘤小鼠脾脏NK和CTL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自体回输是治疗肾癌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巨噬细胞 基因治疗 免疫疗法 IL-2
下载PDF
肝脏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曹雪涛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年第6期343-346,共4页
人肝脏 DC 主要存在于肝脏门脉基质、胆管及肝窦附近,与脾脏及骨髓来源的 DC 相比,肝脏 DC 表面 MHCⅡ类抗原表达水平较低,不能诱导初始型同种 T 细胞增殖,但具有体外增殖能力和向次级淋巴组织定向迁移能力。此外,肝脏 DC 与病毒性肝炎... 人肝脏 DC 主要存在于肝脏门脉基质、胆管及肝窦附近,与脾脏及骨髓来源的 DC 相比,肝脏 DC 表面 MHCⅡ类抗原表达水平较低,不能诱导初始型同种 T 细胞增殖,但具有体外增殖能力和向次级淋巴组织定向迁移能力。此外,肝脏 DC 与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同种肝移植排斥的发生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肝脏 肝移植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对巨噬细胞表型和抗原提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邱实 曹雪涛 +5 位作者 张明徽 朱学军 雷虹 唐华 闵志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84-486,共3页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 (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IL2 动态分泌水平及对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和抗原提呈能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将IL2 基因转染至腹腔巨噬细胞,MTT法检测其IL2 动态分泌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 (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IL2 动态分泌水平及对其表面分子的表达和抗原提呈能力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重组腺病毒介导,将IL2 基因转染至腹腔巨噬细胞,MTT法检测其IL2 动态分泌水平,FACS检测巨噬细胞表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MLR) 测定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结果:IL2 基因修饰4 h 后巨噬细胞即可表达较高水平的IL2 ,18 ~48 h 之间的IL2 分泌处于高峰。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MHCII、B71、B72 和CD40 表达增加,抗原提呈能力提高。结论:IL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能有效表达IL2 ,与其功能密切相关的MHCII、B7 、CD40 表达增加,其抗原提呈能力增强,本实验为巨噬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基因修饰 细胞表型 抗原提呈 IL-2
下载PDF
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李婧 +1 位作者 张莹 赵延香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6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格列...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于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进行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利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指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美脲 利格列汀 2型糖尿病 肥胖 血糖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16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基因疗法治疗小鼠肾癌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林辉 孙颖浩 +4 位作者 钱松溪 闵志廉 鞠佃文 曹雪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 探讨瘤体内直接注射途径的 p1 6抑癌基因疗法与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基因疗法联合应用对小鼠肾癌 (renca)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学机理。方法 建立皮下荷瘤肾癌小鼠模型 ,于接种肿瘤细胞 3d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 5... 目的 探讨瘤体内直接注射途径的 p1 6抑癌基因疗法与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基因疗法联合应用对小鼠肾癌 (renca)的治疗效果及其免疫学机理。方法 建立皮下荷瘤肾癌小鼠模型 ,于接种肿瘤细胞 3d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 5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 ,检测每组小鼠的免疫功能 ,观察每组小鼠的存活期 ,并行肿瘤病理学分析。结果 Adp1 6+AdGM CSF联合治疗组小鼠有 2只长期存活 (存活时间 >90d) ,其他 4组荷瘤小鼠均在 52d内死亡。联合治疗组小鼠与其他 4组相比 ,存活期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联合治疗组小鼠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率为 33% ,与其他 4组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p1 6与GM CSF联合基因疗法的应用可增强小鼠抗肿瘤免疫反应 ,并抑制肿瘤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P16基因 肾肿瘤 小鼠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雪涛 +3 位作者 于益芝 张明徽 朱学军 袁孟彪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室曾证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脾内移植后,能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稳定表达外源基因,促进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以大剂量化疗小鼠为实验模型,探讨了脾内移植C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 本室曾证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脾内移植后,能选择性移入肝脏并在其中稳定表达外源基因,促进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本研究以大剂量化疗小鼠为实验模型,探讨了脾内移植CM-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对化疗小鼠全身免疫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脾内移植GM-CSF-FL组小鼠外周血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脾细胞对ConA及LPS的增殖反应以及脾细胞NK活性显著增强,而骨髓细胞的NK活性及对丝裂原的增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升高不明显,提示,脾内途径的GM-CSF基因疗法对大剂量化疗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显著促恢复作用,但对骨髓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疗效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脾人移植 免疫功能 基因治疗 肿瘤
下载PDF
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Kupffer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士玉 +3 位作者 徐昌青 李雷 闫明先 曹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39-243,共5页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 (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提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 ,以脾内移植GM 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 (FLC GM)与低剂量IL 2、5 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 目的 :探讨肝脏Kupffer细胞 (KC)在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中的抗原提呈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结肠癌肝转移小鼠为模型 ,以脾内移植GM CSF基因修饰的胎肝细胞 (FLC GM)与低剂量IL 2、5 Fu腹腔注射作为基因治疗与化学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方案。结果 :荷瘤小鼠治疗后 2w ,整个肝小叶KC数目均扩增 ;KC对99mTc 亚锡植酸钠吞噬功能明显增强 ;与KC抗原提呈功能和活化T细胞功能密切相关的共刺激分子CD40虽在对照组KC中有基础性表达 ,但在基因治疗联合化学免疫治疗组中 ,其表达水平皆有不同程度的上调 ;此外 ,联合治疗后KC体外能有效诱导同种T细胞增殖反应 ,细胞因子IL 12和IL 12的分泌水平亦升高 ,并且这些反应能被抗CD40L抗体所封闭。结论 :脾内途径的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能有效提高KC的抗原提呈功能 ,CD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脾内移植 基因修饰 抗原提呈 肝转移癌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IL-2基因及B7-1基因联合转染G422细胞致瘤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变化
12
作者 吕彦恩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雷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75-778,共4页
目的:研究联合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的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致瘤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变化,为胶质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IL-2基因和B7-1基因转染的G422细胞1×105皮下和脑内接种,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2周取脾... 目的:研究联合细胞因子基因转染的G422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体内致瘤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变化,为胶质瘤的免疫基因治疗打下基础。方法:IL-2基因和B7-1基因转染的G422细胞1×105皮下和脑内接种,观察肿瘤生长速度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2周取脾脏,检测NK、LAK和CTL的杀伤活性。结果:IL-2和B7-1基因联合转染的G422细胞,皮下接种后肿瘤生长明显减慢,脑内接种动物存活期明显延长,NK、LAK和CTL的杀伤活性增强。结论:IL-2基因和B7-1基因联合转染的G422细胞,致瘤原性下降,免疫原性增强,能有效激活机体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白细胞介素2 B7-1 胶质母细胞瘤
下载PDF
GM-CSF和PIXY321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
13
作者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3,共3页
GM-CSF在临床应用已近10年。主要治疗肿瘤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辅助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促进粒细胞恢复方面疗效显著。PIXY321是基因工程化的GM-CSF和IL-3的融合蛋白,目前已开始试用于临床,应用范围同GM-CSF,但疗效各异,尤其在... GM-CSF在临床应用已近10年。主要治疗肿瘤化疗导致的粒细胞减少,辅助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促进粒细胞恢复方面疗效显著。PIXY321是基因工程化的GM-CSF和IL-3的融合蛋白,目前已开始试用于临床,应用范围同GM-CSF,但疗效各异,尤其在促进血小板恢复方面,PLXY321优势尽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造血干细胞 外周血 PIXY321 肿瘤 GM-C
下载PDF
GM-CSF/IL-3融合蛋白PIXY321研究进展
14
作者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年第5期225-228,共4页
PIXY321是一种通过人工接头连接GM-CSF和IL-3分子的融合蛋白。体内、外实验均证实,PIXY321不仅能够与GM-CSF和IL-3受体特异结合,尚具有比单体分子更强的生物学活性。目前PIXY321已开始试用... PIXY321是一种通过人工接头连接GM-CSF和IL-3分子的融合蛋白。体内、外实验均证实,PIXY321不仅能够与GM-CSF和IL-3受体特异结合,尚具有比单体分子更强的生物学活性。目前PIXY321已开始试用于临床,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辅助骨髓及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在促进血小板恢复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XY321 GM-CSF IL-3 研究进展
下载PDF
^111In标记基因修饰胎肝细胞经小鼠脾内移植后在肝内的表达
15
作者 张致峰 曹雪涛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111In标记的GM—CSF基因修饰胎肝细胞(FLC)经脾内注射后在化疗小鼠的肝内分布。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GM—CSF基因修饰FLC(GM—CSF—FLC)脾内移植于5—Fu化疗后的6只同种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2h、12h、24h、48h、72h取仰卧位... 目的 研究^111In标记的GM—CSF基因修饰胎肝细胞(FLC)经脾内注射后在化疗小鼠的肝内分布。方法 将腺病毒介导的GM—CSF基因修饰FLC(GM—CSF—FLC)脾内移植于5—Fu化疗后的6只同种小鼠体内,分别于注射后2h、12h、24h、48h、72h取仰卧位行小鼠肝脏静态显像。画感兴趣区(R01),半定量分析测定肝脏各个时相的UR(单位像素放射性平均计数/单位像素本底平均计数),并用ELISA方法监测血清GM—CSF表达水平。结果 ①肝脏各个时相的UR分别为1.45±0.36、1.97±0.45、2.89±0.41、3.57±0.62和3.33±0.39,48h前相邻时相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t=4.178~4.655,P<0.005),48h与72h比较,无明显差异(t=1.493,P>0.05)。②血清GM—CSF在脾内移植后48h达高峰,为356pg/ml,此时行脾切除仍能维持290~44pg/ml的表达水平,并持续14d。同基因型GM—CSF—FLC脾内移植呈现相似的分泌曲线。结论 脾内注射后2h,肝脏即可聚集^111In标记的GM—CSF—FLC,随着时间延长,肝脏摄取逐渐增加,48h摄取最高,并持续保持较高的水平,并且能有效表达目的基因,证实了脾内移植途径的可行性,为肝脏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1In标记 基因修饰 胎肝细胞 小鼠 脾内移植 基因表达 影像学
下载PDF
p16基因修饰的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观察
16
作者 王林辉 闵志廉 +4 位作者 钱松溪 孙颖浩 鞠佃文 曹雪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53-655,共3页
目的 探讨 p16基因修饰后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变化。  方法 将携带 p16基因腺病毒体外转染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 ,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野生型肾癌细胞及对照基因LacZ修饰的肾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皮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 目的 探讨 p16基因修饰后小鼠肾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变化。  方法 将携带 p16基因腺病毒体外转染的小鼠肾癌Renca细胞 ,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野生型肾癌细胞及对照基因LacZ修饰的肾癌细胞分别接种于小鼠皮下 ,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 ,每组 10只小鼠。 结果 经p16基因修饰的肾癌细胞在小鼠体内出现肿瘤的时间在Adp16基因实验组比野生型对照组及AdLacZ对照组晚 5天 ,且肿瘤生长缓慢 (P <0 0 5 )。小鼠存活时间 :野生型对照组为 (2 7.0±2 2 )d ,AdLacZ组为 (2 9.0± 2 .5 )d ,Adp16基因实验组为 (5 2 .0± 3 .4)d ,并有 3只小鼠长期存活。肿瘤局部 p16蛋白表达测定显示p16基因已转入肿瘤细胞 ,并在癌体内有效表达。  结论 p16基因的导入能降低小鼠肾癌细胞的体内致瘤性 ,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存活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癌 P16基因 基因治疗 体内致癌性
原文传递
GM-CSF的临床应用评价
17
作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临床应用已近10年,主要辅助肿瘤化疗及骨髓移植,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的恢复,在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亦有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rhGM-CSF在上述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案、应用对象及其... 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临床应用已近10年,主要辅助肿瘤化疗及骨髓移植,促进中性粒细胞数目和功能的恢复,在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亦有应用。本文重点综述了rhGM-CSF在上述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案、应用对象及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GM-CSF 骨髓移植 药物疗法 肿瘤
下载PDF
MIF基因修饰的FBL3红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性质
18
作者 刘艳君 田野苹 +5 位作者 曹雪涛 于益芝 厉永建 张明徽 陶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727-730,F003,共5页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MIF)基因修饰的 FBL 3红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性质变化 ,为探讨其体内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 :以腺病毒介导 ,将 MIF基因导入小鼠 FBL 3红白血病细胞 ,观察其体外生物学性质变化。将 ...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MIF)基因修饰的 FBL 3红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性质变化 ,为探讨其体内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 :以腺病毒介导 ,将 MIF基因导入小鼠 FBL 3红白血病细胞 ,观察其体外生物学性质变化。将 MIF基因修饰的 FBL 3细胞 (MIF- FBL 3)接种小鼠体内 ,观察其致瘤性和局部病理学变化 ,同时检测细胞因子 m RNA表达。 结果 :腺病毒能有效地将 MIF基因导入 FBL 3细胞 ,MIF的分泌可持续 10 d。 MIF- FBL 3细胞形态、增殖能力及表面MHC- ,MHC- ,B7- 1,B7- 2 ,ICAM- 1等分子的表达与野生型 FBL 3细胞相比无明显变化 ,但在小鼠体内的致瘤性降低 ,小鼠存活期延长 ,肿瘤局部可检测出 m TNF-α m RNA和 m L tn m RNA的表达 ,并有明显的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 :MIF-FBL 3细胞体外生物学性质无明显改变 ,但可能通过分泌 MIF在体内激活抗肿瘤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基因修饰 红白血病细胞
下载PDF
联合IL-2基因和B7-1基因转染G422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
19
作者 吕彦恩 赵春平 +3 位作者 曹雪涛 于益芝 雷虹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通过研究联合基因转染后胶质母细胞瘤G42 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作载体 ,将IL 2基因和B7 1基因转染至小鼠G42 2细胞 ,通过CTLL 2细胞增殖的MTT法检测IL 2的分泌水平... 目的 通过研究联合基因转染后胶质母细胞瘤G42 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 ,探讨脑胶质瘤细胞因子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作载体 ,将IL 2基因和B7 1基因转染至小鼠G42 2细胞 ,通过CTLL 2细胞增殖的MTT法检测IL 2的分泌水平 ,FACS检测B7 1和ICAM 1的表达 ,MTT法检测转基因后G42 2细胞的增殖活性 ,双层琼脂糖培养法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IL 2基因转染 4小时后即可检测到IL 2的分泌 ,2 4小时达高峰 ( 4 83U/ml) ,一周时表达明显下降 ,B7 1高表达 ,ICAM 1表达增加 ,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无变化。结论 重组腺病毒作载体 ,IL 2基因及B7 1基因共转染G42 2细胞 ,能得到目的基因的高效表达 ,同时促进了粘附分子ICAM 1的表达 ,体外增殖活性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疾病 白细胞介素2 B7-1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免疫治疗
下载PDF
结肠癌与直肠癌免疫治疗的临床现状与展望
20
作者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66-68,38,共4页
结、直肠癌(CRC)是国人消化道第3位常见癌肿,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方式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将发生局部、远处转移,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有效地调动起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瘤潜能。肿瘤免疫... 结、直肠癌(CRC)是国人消化道第3位常见癌肿,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方式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有一半以上的病人将发生局部、远处转移,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有效地调动起机体免疫系统的抗瘤潜能。肿瘤免疫疗法正因着眼于此点,并不断与一系列新技术如基因重组单抗、基因转移等相结合.因而成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临床现状 免疫治疗 结肠癌 癌肿 常见 肿瘤免疫疗法 远处转移 病人 局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