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梁遇春散文的生命意识 |
张鹏振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5 |
3
|
|
2
|
唐诗中的音乐描写 |
张鹏振
|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2
|
|
3
|
明清清言小品的审美价值 |
张鹏振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6 |
2
|
|
4
|
《画梦录》的语言艺术 |
张鹏振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5
|
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以纸介质文本为例 |
张鹏振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2017 |
3
|
|
6
|
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建构的策略——以正式通识课程为例 |
张鹏振
|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
2017 |
3
|
|
7
|
补偏救弊:议论文写作教学设想 |
张鹏振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05 |
1
|
|
8
|
论张爱玲散文的语言艺术 |
张鹏振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9
|
梁遇春散文的艺术精神 |
张鹏振
|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0
|
萧红叙事散文的小说意味 |
张鹏振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1
|
传神画笔各千秋——《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比析 |
张鹏振
|
《黄石教育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2
|
漫说语法教学中的举例 |
张鹏振
|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3
|
东山魁夷散文的叙述风格 |
张鹏振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6 |
0 |
|
14
|
《雅舍小品》的杂文色彩 |
张鹏振
|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席慕蓉散文的结构艺术 |
张鹏振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6
|
意脉与诗歌教学 |
张鹏振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7
|
《黄瑞云寓言》的忧患意识 |
张鹏振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8
|
石评梅散文的诗性特征 |
张鹏振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19
|
荒漠夜莺之歌——向天笑爱情诗简论 |
张鹏振
张祥平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20
|
电大《现代文学》辅导课讲授艺术浅说 |
张鹏振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