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37
1
作者 袁王俊 卢训令 +3 位作者 张维 王智慧 张灵敏 丁圣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51-4657,共7页
为了评价大面积人工种植杜仲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河南省汝阳县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运用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H')等指标,统计分析杜仲人工林... 为了评价大面积人工种植杜仲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以河南省汝阳县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群落学调查,运用重要值、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H')等指标,统计分析杜仲人工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以下简称次生林)和撂荒地3种不同植被类型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探讨杜仲种植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调查发现,杜仲林样地中出现植物82种,隶属39科63属,草本层为最发达的一层;次生林样地中出现植物70种,隶属32科62属,乔木层为最发达层;撂荒地样地中出现植物84种,隶属35科69属,无乔木层。杜仲林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不亚于次生林和撂荒地,且杜仲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植株总数均高于次生林。统计分析显示,杜仲林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指数H和D值、均匀度指数JH'值与其它两种植被类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种植杜仲过程中采用合理密度,适当管理,不仅能提供叶、花、果等资源,而且能够丰富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林 次生林 撂荒地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的“SPOC+腾讯课堂”在线教学模式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维 赖建强 刘盛荣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1期80-85,共6页
针对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问题突出的情况,分析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以及腾讯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从教学前准备、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学习督导、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探讨“SPOC+腾讯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管... 针对疫情背景下在线教学问题突出的情况,分析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以及腾讯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从教学前准备、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学习督导、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探讨“SPOC+腾讯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管理及教师等实践主体提供实施建议,以期为特殊时期高质量实施“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腾讯课堂 教学模式 疫情防控
下载PDF
杜仲叶和果实中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维 郭秀春 +4 位作者 李钦 闫兴民 李家梦 温艳华 袁王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921-2926,共6页
目的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和果实中分离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杜仲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考察这些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HPLC法考察其具有代谢产生杜仲有效活性成分的能力... 目的从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和果实中分离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从杜仲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考察这些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通过HPLC法考察其具有代谢产生杜仲有效活性成分的能力。对具有良好抑菌效果和能够代谢杜仲活性成分的内生真菌进行ITS序列测定,鉴定其归属。结果从健康叶片和果实中分离到52株内生真菌,其中2个菌株的提取液中含有绿原酸,11个菌株至少对4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9号菌株(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对芽孢杆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抑制率高达82.6%。通过与Gen Bank数据比对,这些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黑孢属Niqrospora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结论从杜仲叶和果实中分离到11株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这些具有抑菌作用的内生真菌可用于生物制药和农业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内生真菌 抑菌活性 分子鉴定 芽孢杆菌
原文传递
桂花SCoT标记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袁王俊 马寅峰 +3 位作者 董美芳 韩远记 张维 尚富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9-575,共7页
以‘籽银桂’桂花叶片DNA为材料,以2×EsTaq Master Mix预混液为基本体系,针对影响SCoT-PCR反应的退火温度、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于桂花SCoT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12μL反应体系含有30ng模板DNA,引物浓度为... 以‘籽银桂’桂花叶片DNA为材料,以2×EsTaq Master Mix预混液为基本体系,针对影响SCoT-PCR反应的退火温度、模板DNA用量、引物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了适于桂花SCoT分子标记的反应体系。12μL反应体系含有30ng模板DNA,引物浓度为0.4μmol·L^(-1),不同的引物退火温度分别为48、49.9、54.3或56℃。利用该体系对12个桂花品种进行分析,扩增条带清晰,扩增产物在150~2200bp之间。12条引物共扩增出24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38条,多态性比率为97.47%。在相似系数0.57水平处,‘九龙桂’形成第Ⅰ组,其余11个品种形成第Ⅱ组。第Ⅱ组中‘柳叶桂’、‘香云’、‘早籽黄’、‘大花金桂’、‘桂冠籽金桂’、‘鹅黄’、‘籽金桂’和‘醉云’8个花色不完全相同的品种聚在一起;‘金桂’、‘早银桂’和‘籽银桂’3个不同花色的品种聚在一起,说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花色不完全相关,这与其它分子标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SCoT分子标记 退火温度 遗传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王俊 张维 +1 位作者 李勉 李昌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8-39,6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法对益母草总生物碱进行提取,雷氏铵盐法进行沉淀浓缩;以丙酮为溶剂,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选用测定波长510nm;测定采自栾川、开封、南阳、方城、内乡、鲁山、连云港7个地区1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益母草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法对益母草总生物碱进行提取,雷氏铵盐法进行沉淀浓缩;以丙酮为溶剂,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选用测定波长510nm;测定采自栾川、开封、南阳、方城、内乡、鲁山、连云港7个地区10个样品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各地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有较大差别,其中以方城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为最高,为13.598mg/g;连云港总生物碱含量最低,仅为1.329mg/g。结论各地区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含量有很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分光光度法 总生物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黄连营养器官解剖结构与其阴生环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袁王俊 张维 尚富德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6,共3页
通过石蜡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黄连叶、根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黄连叶为等面叶,表皮由1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薄,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脉不发达;根中导管数量少... 通过石蜡切片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黄连叶、根的形态解剖结构.结果表明:黄连叶为等面叶,表皮由1层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角质膜较薄,气孔只分布于下表皮;叶肉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脉不发达;根中导管数量少,孔径小,次生木质部不含射线.上述特征表明黄连为典型的阴地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解剖结构 阴生植物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柴胡不同部位4种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5
7
作者 袁王俊 张维 +2 位作者 吴宏欣 薛愧玲 李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97-800,共4页
目的定量测定开封市场上不同部位和不同产地柴胡中4种黄酮(芦丁、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方法以ODS2色谱柱、乙腈-0.1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样品间的黄酮成分的量存在明显差异... 目的定量测定开封市场上不同部位和不同产地柴胡中4种黄酮(芦丁、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方法以ODS2色谱柱、乙腈-0.1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样品间的黄酮成分的量存在明显差异。叶片中芦丁、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的总量远远高于柴胡根中。结论柴胡茎和叶中4种黄酮总量远远高于传统的入药部位根中的量,有必要对柴胡茎、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HPLC 黄酮
下载PDF
食用菌栽培原料及其废料中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匡云波 蔡丽婷 +5 位作者 叶智文 范杰 张文坤 洪颖 梁愿琪 张维 《食用菌》 2018年第1期38-40,共3页
针对当前食用菌废料的再利用尚缺乏有力科学依据的现状,研究对工厂化栽培的4种食用菌,即海鲜菇、杏鲍菇、茶树菇、银耳的栽培原料及废料进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木质素、灰分、有机碳等多种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在4种食用菌废料... 针对当前食用菌废料的再利用尚缺乏有力科学依据的现状,研究对工厂化栽培的4种食用菌,即海鲜菇、杏鲍菇、茶树菇、银耳的栽培原料及废料进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木质素、灰分、有机碳等多种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在4种食用菌废料中,与其相应的栽培原料相比,粗纤维、木质素、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粗蛋白含量除杏鲍菇废料无显著变化以外,其他3种废料中均呈现极显著性增加;粗脂肪含量在海鲜菇、杏鲍菇废料中均有极显著性上升,在茶树菇废料中无显著变化,而在银耳废料中呈极显著下降;磷的含量在海鲜菇和银耳废料中显著上升,而在杏鲍菇和茶树菇废料中显著下降。进行食用菌栽培原料与废料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对开展废料的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栽培原料 废料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菊花品种表型性状与SSR和SCoT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袁王俊 叶松 +3 位作者 董美芳 韩远记 张维 尚富德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4-372,共9页
利用16对SSR和10对SCoT引物对99个菊花品种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其群体结构,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方法对10个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供试群体Shannon’s指数为1.46~2.52。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99个菊品种划分为5... 利用16对SSR和10对SCoT引物对99个菊花品种的基因组变异进行扫描,分析其群体结构,并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混合线性模型MLM方法对10个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供试群体Shannon’s指数为1.46~2.52。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99个菊品种划分为5个亚群。GLM分析发现有8个SSR位点与7个表型性状相关联(P<0.01),其中与3个花部性状(花序直径、花序高度、舌花宽度)相关位点5个,与4个营养性状(叶柄长度、叶片长度、托叶大小及叶一级刻度)相关位点4个,各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在0.06~0.40之间;3个SCoT位点与花序直径相关联。MLM分析发现3个SSR位点与4个表型性状相关联。MLM中检测到的标记JH42、JH81和JH86在GLM中同样被检测到,但解释率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SSR标记 SCoT标记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拮抗试验的杏鲍菇菌株分类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盛荣 张维 +2 位作者 柯斌榕 刘新锐 吴小平 《食药用菌》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利用拮抗反应对全国各地收集的81株杏鲍菇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81个菌株可分为11个类群,最大群包含25个菌株,最小群仅含1个菌株。从中显示我国杏鲍菇菌株既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又可能存在严重的同物异名现象。
关键词 杏鲍菇 拮抗反应 分类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黄淮麦区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维 纪利坤 +3 位作者 袁王俊 黄世全 张大乐 李锁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113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Glu-1位点上有12种等位基因变异,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是:Glu-A1位点3...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黄淮麦区113份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新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Glu-1位点上有12种等位基因变异,变异类型及分布频率是:Glu-A1位点3种,分别为1(68.14%),2*(4.42%),N(27.43%);Glu-B 1位点6种,分别为7+8(37.17%),7+9(49.56%),14+15(10.62%),13+16(0.88%),13+19(0.88%),17+18(0.88%);Glu-D 1位点3种,分别为2+12(43.36%),4+12(33.63%),5+10(23.01%).共有23种亚基组合,且有一批携带5+10,1,2*,7+8,14+15,17+18,13+16等对面包品质有正向作用的优质亚基或亚基组合,5+10,2*等在黄淮麦区小麦品种中的比例仍偏低.建议今后的小麦育种中还应加强对具有优质谷蛋白基因的亲本材料进行引进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品质
下载PDF
桂花茎尖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2
12
作者 袁王俊 张维 尚富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休眠芽?萌动芽和嫩枝的茎尖为外殖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筛选其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3种外殖体的适宜初代培养基不同,其中:休眠芽为B5+7.0 mg.L-16-BA+0.05 mg.L-1NAA+3%蔗糖;萌动芽为B5+5.0 mg.L-16... 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的休眠芽?萌动芽和嫩枝的茎尖为外殖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筛选其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3种外殖体的适宜初代培养基不同,其中:休眠芽为B5+7.0 mg.L-16-BA+0.05 mg.L-1NAA+3%蔗糖;萌动芽为B5+5.0 mg.L-16-BA+0.05 mg.L-1NAA+3%蔗糖;嫩枝为B5+3.0 mg.L-16-BA+0.05 mg.L-1NAA+3%蔗糖;但适宜的继代培养基(B5+2.0 mg.L-16-BA+0.05 mg.L-1NAA+3%蔗糖)和生根培养基(B5+2.0 mg.L-1NAA+3%蔗糖)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茎尖 离体培养
下载PDF
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SCoT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维 韩远记 +2 位作者 薛愧玲 袁王俊 尚富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2-1026,共5页
目的研究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位于河南伏牛、太行、大别和桐柏4大山脉的8个益母草居群6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扩增出2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38条,多态性百分率(PPB)为99.17%... 目的研究河南益母草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SCoT分子标记对位于河南伏牛、太行、大别和桐柏4大山脉的8个益母草居群66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10对引物共扩增出2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238条,多态性百分率(PPB)为99.17%。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0.264 2,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平均值为0.39,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94 6,种群间基因流为1.197。Mantel Test分析表明,河南益母草居群间的亲缘关系与它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有着明显的相关性(r=0.366 3,P<0.05)。结论河南野生益母草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遗传多样性 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 遗传分化系数 基因流
原文传递
金针菇松杉木屑菌糠栽培猴头菇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维 刘盛荣 +2 位作者 苏贵平 匡云波 马立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7-601,共5页
为降低猴头菇生产成本和解决松杉木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菌糠利用问题,研究了金针菇菌糠营养成分和不同配方对猴头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针菇菌糠含有9.8%粗蛋白、32.3%粗纤维、1.2%粗脂肪、17.9%木质素和7.7%灰分;筛选出配... 为降低猴头菇生产成本和解决松杉木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菌糠利用问题,研究了金针菇菌糠营养成分和不同配方对猴头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针菇菌糠含有9.8%粗蛋白、32.3%粗纤维、1.2%粗脂肪、17.9%木质素和7.7%灰分;筛选出配方2是最佳的配方,比例分别为金针菇菌糠38%、棉籽壳20%、玉米芯30%、麸皮10%、碳酸钙2%,其产量和利润分别比对照组、配方1、配方3和配方4提高了9.67%、25.00%、6.12%、8.40%和115.91%、48.44%、46.15%、25.00%。为金针菇菌糠用于猴头菇大面积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木屑 金针菇菌糠 猴头菇 配方试验
下载PDF
草菇熟料袋栽高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修赵 张维 +3 位作者 黄志龙 包著勤 李志庭 黄邦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通过对优良菌株进行筛选和配方试验选择,采用熟料袋栽、两次接种和二区制等工艺,研究一套稻草栽 培草菇的高产技术,并进行规模推广,其生物转化率稳定在40%以上。
关键词 草菇 熟料栽培 袋栽 栽培技术 菌株筛选 配方试验 生物转化率
下载PDF
草菇周年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草菇稻草熟料周年栽培菌株筛选 被引量:8
16
作者 羿红 谢福泉 +6 位作者 郑峻 谢宝贵 林远崇 蒋陈军 傅俊生 张维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1期10-18,共9页
通过对40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屏优一号、V0048、V0042和V0026共4个菌株组成草菇稻草熟料周年栽培优选菌株。其中,屏优一号、V0048和V0042属浅色品系,出菇早、产量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37.5%、33.1%和3... 通过对40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菌株的品比试验,筛选出屏优一号、V0048、V0042和V0026共4个菌株组成草菇稻草熟料周年栽培优选菌株。其中,屏优一号、V0048和V0042属浅色品系,出菇早、产量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37.5%、33.1%和31.7%;V0026则属黑色品系,平均生物学效率为31.1%。由此组成的草菇稻草熟料周年栽培“双色”配套系列,在减少草菇周年栽培因品种带来风险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草菇产品的多样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周年栽培 草菇 稻草熟料
下载PDF
松杉木屑栽培金针菇菌糠再栽培双孢蘑菇试验 被引量:7
17
作者 苏贵平 马立验 +1 位作者 杨丽琴 张维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45-147,共3页
以双胞蘑菇‘As2796’为试材,采用50%、60%、70%松杉木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菌糠的3个比例配方为处理,以当地规范化稻草配方栽培双孢蘑为对照,对各个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生产效益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丝生长... 以双胞蘑菇‘As2796’为试材,采用50%、60%、70%松杉木屑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菌糠的3个比例配方为处理,以当地规范化稻草配方栽培双孢蘑为对照,对各个配方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生产效益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外观性状差异不明显,3个不同用量的金针菇菌糠配方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试验筛选出经济效益配方为金针菇菌糠60%-70%、牛粪26%-36%、过磷酸钙2%、石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木屑 金针菇菌糠 双孢蘑菇 配方试验
原文传递
电子鼻技术鉴别金银花真伪、产地、贮藏年份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鹏 白上圆 +2 位作者 张维 杨柯楠 袁王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60-1963,共4页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鉴别金银花真伪、产地、贮藏年份。方法以粉碎度、称样量、孵化温度、孵化时间为影响因素,电子鼻对H6号样品的传感器响应值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理方法。收集不同年份、产地的金银花及其混淆品(金银忍冬、山银...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鉴别金银花真伪、产地、贮藏年份。方法以粉碎度、称样量、孵化温度、孵化时间为影响因素,电子鼻对H6号样品的传感器响应值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理方法。收集不同年份、产地的金银花及其混淆品(金银忍冬、山银花)共46批,在SuperNose⁃14电子鼻系统下分析样品气味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对其进行统计,建立识别模型。结果最佳处理方法为样品过20目筛后精密称取1.0 g,60℃水浴中孵化30 min,传感器响应值最高。与主成分分析比较,判别因子分析识别模型可更清晰地区分金银花真品与混淆品,以及不同产地、贮藏年份。结论该方法区分效果显著,可为今后金银花鉴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真伪 产地 贮藏年份 电子鼻技术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下载PDF
柴胡皂苷在柴胡不同部位的分布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维 袁王俊 +1 位作者 吴宏欣 李勉 《郑州师范教育》 2013年第2期46-48,62,共4页
测定柴胡皂苷在柴胡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以ODS2色谱柱、乙腈-0.1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柴胡皂苷a、c、d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ssa=0.0036x+0.0836,Yssc=0.0042x+0.3357,Yssd=0.0037x-0... 测定柴胡皂苷在柴胡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以ODS2色谱柱、乙腈-0.12%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10nm。柴胡皂苷a、c、d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ssa=0.0036x+0.0836,Yssc=0.0042x+0.3357,Yssd=0.0037x-0.2493。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99%~1.34%;所有样品的柴胡皂苷a和d的总含量都高于0.3%。样品间的皂苷类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柴胡皂苷a、c、d在叶片中的含量远远高于柴胡根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HPLC 柴胡皂苷a、c、d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
作者 张维 刘盛荣 +2 位作者 赖建强 阮少江 陈美霞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立足宁德市产业特点及宁德师范学院办学现状,分析“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从多学科融合、新教学技术导入、新教学模式应用3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立足宁德市产业特点及宁德师范学院办学现状,分析“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从多学科融合、新教学技术导入、新教学模式应用3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通过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明显提高.文章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物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