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
沥
幻
张
金昌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131-144,共14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当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新质生产力时,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提升有显著影响,且这三方面因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贡献递增趋势。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加深、政府的调控这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正向促进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高污染行业的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低污染行业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和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的推动力更加显著。这就要求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关注地区和行业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实技术融合、企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基于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
沥
幻
张
金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2,共12页
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实技术融合通过企业高科...
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实技术融合通过企业高科技化、高效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提升新质生产力;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企业国有属性、企业间竞争、企业间合作、政府调控在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基础设施差、数字创新能力弱的地区,数字产业化企业无法通过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较差、数字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产业数字化企业可以通过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数字基础设施好、数字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技术融合
转型升级
制造业企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张
沥
幻
宋佳
张
金昌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间协作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并通过人才集聚效应、生产工具高效利用、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渠道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产业链主导企业、高数字化转型企业在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文献,并为推动提高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微观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要素组合优化
企业间协作
人才集聚效应
生产工具高效利用
联合创新
协作优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
沥
幻
张
金昌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131-144,共14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210203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工程项目(2101000100020086)。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当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新质生产力时,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提升有显著影响,且这三方面因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贡献递增趋势。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加深、政府的调控这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正向促进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高污染行业的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低污染行业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和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的推动力更加显著。这就要求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关注地区和行业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关系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three elements of productivity
production relations
分类号
F061.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4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实技术融合、企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基于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
沥
幻
张
金昌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A023)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210203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工程(2101000100020086)。
文摘
基于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新质生产力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企业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数实技术融合通过企业高科技化、高效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提升新质生产力;从生产关系角度看,企业国有属性、企业间竞争、企业间合作、政府调控在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基础设施差、数字创新能力弱的地区,数字产业化企业无法通过数实技术融合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在数字基础设施较差、数字创新能力较弱的地区,产业数字化企业可以通过数实技术融合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数字基础设施好、数字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新型实体企业通过数实技术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技术融合
转型升级
制造业企业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Digital Economy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张
沥
幻
宋佳
张
金昌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40,共10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10203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创新工程“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项目编号:2101000100020086)。
文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总结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构建了新质生产力的定量测度指标,并实证检验了企业间协作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间协作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并通过人才集聚效应、生产工具高效利用、企业间联合创新的渠道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国有企业、产业链主导企业、高数字化转型企业在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新质生产力研究文献,并为推动提高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微观证据。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
生产要素组合优化
企业间协作
人才集聚效应
生产工具高效利用
联合创新
协作优势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three elements of productivity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 combination
interfirm collaboration
talent agglomeration effect
utilization of production tools
joint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positional advantage
分类号
F273.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061.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张
沥
幻
张
金昌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实技术融合、企业转型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基于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张
沥
幻
张
金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企业间协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机制研究——基于2012~2023年A股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
张
沥
幻
宋佳
张
金昌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