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动力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肖菲 李群 茅娟 《胃肠病学》 2011年第2期99-102,共4页
背景: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临床疗效不佳。目的:评价PPI联合促胃动力药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60例反复咳嗽伴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症状者... 背景: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发病机制复杂,部分患者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临床疗效不佳。目的:评价PPI联合促胃动力药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60例反复咳嗽伴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症状者随机进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餐前口服奥美拉唑20 mg bid或奥美拉唑20 mg bid+多潘立酮10 mg tid,疗程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行咳嗽症状评分,同时以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咳嗽症状评分和R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两种评分分别降低1.33±0.14和6.23±0.92,对照组分别降低0.64±0.31和3.57±0.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治疗药物耐受性良好。结论:PPI联合促胃动力药对胃食管反流相关性咳嗽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P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食管外症状 咳嗽 质子泵抑制剂 促动力药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年龄及性别对小鼠新物体再认能力和旷场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贵海 李群 周江宁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年龄、性别对小鼠新物体再认(novel-objectrecognition)能力和旷场活动的影响,了解两类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5在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行为学实验室完成。入组的47只昆明小鼠被分成两组:青年组(七八月龄,12雄、11雌)... 目的:研究年龄、性别对小鼠新物体再认(novel-objectrecognition)能力和旷场活动的影响,了解两类行为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5在安徽省老年病研究所行为学实验室完成。入组的47只昆明小鼠被分成两组:青年组(七八月龄,12雄、11雌)和老年组(十七八月龄,12雄、12雌)。采用新物体再认任务检测小鼠的非空间短期记忆能力,采用旷场任务检测小鼠的探索活性(locomotor)行为,并用主因子分析判断任务间的关系。结果:在新物体再认记忆任务中,老年雌鼠的新物体优先指数为(55.6±4.9)%,显著低于年轻雌鼠(66.6±3.7)%。在旷场任务中,老年雌鼠的探索运动活性减低,并且雌雄老年鼠在旷场周边所花的时间犤(294.4±2.0),(289.3±4.3)s犦比各自对应的青年小鼠犤(278.2±4.9),(267.2±6.3)s犦均多。新物体再认成绩与旷场任务中的周边时间呈正相关,而与跨格数负相关。结论:雌性老年昆明小鼠有新物体再认(短期记忆)能力损害,且受旷场行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小鼠 学习 记忆 行为
下载PDF
昆明小鼠完成放射状水迷宫和嗅觉辨别任务时年龄和性别的差异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群 陈贵海 周江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 探讨昆明鼠的空间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方法 应用放射状水迷宫试验和嗅觉辨别记忆试验 ,分别记录小鼠寻找逃生平台的错误数和发现被掩埋巧克力的时间。结果 在放射状水迷宫试验中 ,成年鼠的空间学习记忆... 目的 探讨昆明鼠的空间和非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在年龄和性别上的差异。方法 应用放射状水迷宫试验和嗅觉辨别记忆试验 ,分别记录小鼠寻找逃生平台的错误数和发现被掩埋巧克力的时间。结果 在放射状水迷宫试验中 ,成年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较幼鼠好 ,进入衰老进程后 ,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逐渐衰退 ;在嗅觉辨别记忆试验中 ,幼鼠的嗅觉辨别功能较成年与老年鼠好 ,其中幼年雄鼠的嗅觉功能最好。成年鼠及老年鼠之间无年龄差异 ,而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表现为雌鼠的嗅觉功能优于雄鼠。结论 在发育和衰老过程中 ,昆明小鼠的空间性和非空间性学习记忆能力存在非同步性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衰老 性别 小鼠 放射状水迷宫 嗅觉辨别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胃窦黏膜条形充血与消化不良症状及血清5-羟色胺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姚瑶 周怡 +4 位作者 王宏彬 李群 朱丽妮 陈胜良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窦黏膜条形充血表现与消化不良症状及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镜下仅有轻度胃窦黏膜炎性反应表现,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 目的探讨内镜下胃窦黏膜条形充血表现与消化不良症状及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因消化不良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镜下仅有轻度胃窦黏膜炎性反应表现,被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者,有胃窦黏膜条形充血表现的患者为条形充血组,无此内镜表现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血清5-HT水平作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条形充血组23例,对照组65例。两组平均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SR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条形充血组的血清5-H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71.27±18.99)μg/L比(59.75±13.12)μg/L,P<0.01]。胃窦黏膜条形充血改变者血清5-HT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95%CI:0.571~0.830,P<0.05),敏感度为73.9%,特异度为63.1%。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5-HT水平是FD患者发生胃窦黏膜条形充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D患者的胃窦黏膜条形充血改变表现伴随着血清5-HT水平升高,但其对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伴随抑郁和焦虑、炎性反应程度无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黏膜条形充血 消化不良 5-羟色胺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学俭 立伟 +1 位作者 邢星 李群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5期442-443,共2页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临床少见,治疗难度大,易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以往手术治疗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远期效果不理想,不易被患者接受,手法整复难度大,需要拿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主要原因是:(1)肱骨头脱向肩关节... 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临床少见,治疗难度大,易遗留肩关节功能障碍。以往手术治疗复杂,创伤大,并发症多,远期效果不理想,不易被患者接受,手法整复难度大,需要拿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其主要原因是:(1)肱骨头脱向肩关节孟,喙突关节囊等阻碍,造成复位困难。(2)骨折合并脱位不能发挥杠杆力的作用,造成复位困难,故笔者自1994年以来,应用指压法整复脱位应用手法复位骨折起肩关节夹板固定,又因外固定日久会造成肩关节粘连,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故笔者早期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大大缩短了病人的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脱位 手法整复(Fracture-dislocation manually replacement)
下载PDF
克罗恩病组织中网状蛋白-1C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群 +1 位作者 王冬梅 周怡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2-255,264,共5页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组织中网状蛋白-1C(RTN-1C)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13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D组织中RTN-1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组织中网状蛋白-1C(RTN-1C)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13例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CD组织中RTN-1C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CD组织中RTN-1C表达水平的升高,其内镜下疾病活动度降低。CD患者的RTN-1C水平与CD简化内镜评分(SES-CD)呈负相关关系(P<0.05)。113例CD患者中有34例(30.09%)患者的预后不良。预后不良患者的RTN-1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N-1C诊断CD患者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最佳截断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9、1.91、91.18%和58.23%。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行为、肛周病变是CD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TN-1C是CD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CD组织中RTN-1C表达水平越低提示病情越严重。检测CD患者的RTN-1C表达水平有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网状蛋白-1C 内镜下疾病活动度 预后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30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群 邓爱琼 +3 位作者 蒋惠荷 杨勇敏 陈艺林 李英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5期318-320,共3页
本文分析30例钩端螺旋体(钩体)病脑动脉炎的临床资料,认为本病可能与钩体或钩体L型直接损伤脑血管有密切关系;Ⅲ型变态反应及内毒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一定作用。甲硝唑疗效优于青霉素,且能减少本病发生。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脑动脉炎 甲硝唑
下载PDF
中老年眩晕与颈椎病
8
作者 邓爱琼 李群 +2 位作者 黄文琪 刘洁一 高兰新 《蚌埠医药》 1992年第3期17-18,共2页
现报导我科1989年3月以来资料较完整的55例中老年眩晕病例,就其临床,颈椎x线片,脑血流图,头颅影像学等检查进行分析,以期对中老年颈椎的退行性变引起重视。
关键词 中老年 眩晕 颈椎病 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 药物治疗 致病原因
下载PDF
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CD47、NF-κB及TFF2变化分析
9
作者 朱丽妮 +1 位作者 李群 王冬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12期2198-2201,2205,共5页
目的探讨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CD47、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三叶因子2(TFF2)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收治且经胃镜、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2... 目的探讨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CD47、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三叶因子2(TFF2)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浦南分院收治且经胃镜、组织病理学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HP阳性分为HP阳性CAG组(n=93)、HP阴性CAG组(n=135)。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D47、NF-κB及TFF2水平差异,分析HP阳性CAG患者血清中CD47水平与NF-κB、TFF2的相关性。根据Sydney系统将CAG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分为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根据慢性胃炎OLGA评估系统将CAG患者的病变分期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对比不同病情严重程度HP阳性CAG患者的血清CD47、NF-κB及TFF2水平差异。结果三组间血清CD47、NF-κB水平的比较为HP阳性CAG组>HP阴性CAG组>正常对照组,TFF2水平的比较为HP阳性CAG组2级>3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135、26.833、21.618,P<0.05);不同分期的HP阳性CAG患者血清CD47、NF-κB水平的比较结果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TFF2水平的比较结果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16、27.917、25.384,P<0.05)。结论HP阳性CAG患者的血清CD47、NF-κB水平异常增加,TFF2水平异常降低且与病变严重程度加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CD47 NF-ΚB TFF2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致面神经麻痹15例
10
作者 李群 蒋惠荷 +2 位作者 邓爱琼 陈艺林 李英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10-110,共1页
目的 :总结由柯萨奇病毒B (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测定 15例患者血清中CVB IgM、IgG抗体。结果 :15例中近期感染 4例 ,既往感染 11例 ,临床均给予抗病毒治疗 ,效果满意。结论 :由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可能... 目的 :总结由柯萨奇病毒B (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测定 15例患者血清中CVB IgM、IgG抗体。结果 :15例中近期感染 4例 ,既往感染 11例 ,临床均给予抗病毒治疗 ,效果满意。结论 :由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近期感染较既往感染效果较好 ,对可疑患者进行CVB特异性抗体检查 ,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柯萨奇病毒B 病毒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临床与辅助检查对比分析
11
作者 李群 邓爱琼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426-426,共1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 死)( S C I) 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8 例 S C I患者进行头颅 C T、磁共振( M R I) 、脑电地形图( B E A M) 、脑电图( E E G) 等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2 例头颅 M...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塞( 死)( S C I) 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8 例 S C I患者进行头颅 C T、磁共振( M R I) 、脑电地形图( B E A M) 、脑电图( E E G) 等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2 例头颅 M R I检查均提示脑梗塞;46 例头颅 C T 检查提示脑梗塞39例,另7 例经 M R I检查证实。 B E A M 均为轻或中度异常, E E G 异常53 例,两法差异有显著性( χ2 配对= 13 .07 , P< 0 .005) 。结论: M R I对 S C I的诊断优于 C T,能清晰、准确显示小脑、脑干梗塞; B E A M、 E E G 对 S C I 的早期诊断有意义,且 B E A M 的阳性率高于 E E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电描记术 无症状性 CT NM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