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卒中登记方法及3123例患者基本特征和功能结局 被引量:121
1
作者 郝子龙 刘鸣 +10 位作者 李伟 谭燕 张月 吴丽娥 赵晓玲 杨杰 王清芳 谈颂 阳清伟 吴波 王丽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6-831,共6页
目的探讨卒中登记方法、了解卒中患者基本特征和功能结局。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登记自2002年3月1日起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由统一培训的专科医师填写卒中登记表,登记患者临床特点、住院诊治情况,并随访各时点结... 目的探讨卒中登记方法、了解卒中患者基本特征和功能结局。方法前瞻性、连续性登记自2002年3月1日起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卒中患者。由统一培训的专科医师填写卒中登记表,登记患者临床特点、住院诊治情况,并随访各时点结局(发病后7d,1、3、6和12个月末的死亡和残疾)。结果纳入自2002年3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连续性登记的卒中患者共3123例。其中65.5%来自城区,34.5%来自农村。年龄14~98(63.05±17.98)岁,男性占60.3%,住院期间完成头颅CT和(或)MRI者占97%(3028/3123)。2002年3月至2004年9月纳入各类卒中患者共1804例。其中缺血性卒中62.1%(1120/1804),脑出血28.4%(513/1804),蛛网膜下腔出血4.0%(72/1804),TIA5.5%(99/1804)。2004年10月后未纳入蛛网膜下腔出血和TIA患者。入院时中位NIHSS评分脑出血患者8(3—15)分,脑梗死5(2~10)分。糖尿病(OR=2.427,95%CI1.811~3.253,P=0.000)、房颤(OR=6.121,95%CI3.535~10.60,P=0.000)、冠心病(OR=4.144,95%CI 2.944—5.832,P=0.000)、TIA史(OR=4.342,95%CI 1.726—10.92,P=0.001)发生比例脑梗死组高于脑出血组,而饮酒史脑梗死组低于脑出血组(OR=0.740,95%C10.611—0.896,P=0.002)。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占0.9%(20例),抗血小板治疗83.0%,甘露醇23.5%,神经保护剂(胞二磷胆碱)68.1%,中成药89.7%。7d和1个月病死率脑出血组分别为10.7%和13.9%,脑梗死组分别为3.0%和5.2%。3、6及12个月死亡或残疾率脑出血组分别为40.4%、40.3%和38.9%;脑梗死组分别为37.1%、35.0%和33.4%。结论本研究是国内目前报告的最大样本、最长时间的前瞻性连续性单中心卒中登记项目,提供了深入研究卒中临床特点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登记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TOAST病因分型和预后 被引量:87
2
作者 吴丽娥 刘鸣 +9 位作者 张月 赵晓玲 杨杰 谈颂 张世洪 吴波 谭燕 王清芳 王丽春 李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目的了解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病因分型的构成,分析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性登记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间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分析TOAST各亚型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1例。TOAST各亚型构成比如下:不明原因型36.1%,小动脉闭塞型29.6%,心源性栓塞型23.7%,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7%,其他明确病因型0.9%。各型6个月末病死率比较,心源性栓塞型最高(27.6%),小动脉闭塞型最低(1.1%),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死亡/残疾率比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最高(45.2%),小动脉闭塞型最低(7.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型6个月末复发例数较少,结论尚有待进一步验证。结论TOAST分型作为一种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方法,可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估计和复发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分型 预后 小动脉 病因 亚型 患者 大动脉
原文传递
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3
作者 叶深琼 王相明 张月 《医学综述》 2020年第6期1086-1091,共6页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偏头痛预防及发作期治疗均不理想,与偏头痛发作机制不清密切相关,故探讨偏头痛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学...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复杂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逐年升高,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偏头痛预防及发作期治疗均不理想,与偏头痛发作机制不清密切相关,故探讨偏头痛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学说众多,主要包括血管学说、神经元学(皮质扩散抑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炎症介质学说等,但近年来诸多学者致力于偏头痛磁共振成像及基因遗传相关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脑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相关基因遗传易感性,并相继提出中枢神经系统学说及基因遗传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发病机制 磁共振成像 基因遗传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相明 李光宗 +6 位作者 詹成 张月 林文 王琰 杨玲 李勇 李文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最适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类型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作用方式。方法60例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确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10d,比较2组的误吸、喉上升、食物残留、进食... 目的探讨最适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类型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作用方式。方法60例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确诊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疗程10d,比较2组的误吸、喉上升、食物残留、进食量评分,将2组患者按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的疗效。结果治疗前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误吸、喉上升、食物残留、进食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误吸、喉上升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食量、食物残留量评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2组轻、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电视透视吞咽检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肯定,主要通过改善喉上升减弱、误吸程度起作用。中度吞咽障碍的患者最适合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轻度患者无优势,重度患者具有疗效较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治疗 吞咽障碍 脑卒中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1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相明 张月 +2 位作者 詹成 林文 李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9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与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重视。方法选择住院的3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h内完成标准吞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观察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与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旨在提高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重视。方法选择住院的3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h内完成标准吞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观察急性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误吸发生率、1个月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按SSA分为吞咽障碍组和无吞咽障碍组。6个月后完成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NIHSS评分。比较2组预后情况。结果 397例卒中患者中196例吞有咽障碍(49.37%),其中误吸112例,6个月后45例仍存吞咽障碍,8例仍需胃管饮食。无吞咽障碍组BI评分、NIHSS评分分别高于、低于吞咽障碍组(P<0.05),预后良好率高于吞咽障碍组(P<0.05)。结论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吞咽障碍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预后
下载PDF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月 詹成 林文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10d后评定2组患者的体...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10d后评定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指标;1个月后根据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P<0.05),预后较好。结论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热 亚低温 预后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与hs-CRP、Apo-B、ox-LDL、MMP-9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晏子俊 张良明 +6 位作者 陈彦清 徐文豪 张月 兰玉平 袁晓燕 徐关丽 徐兴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2期1713-1717,1722,共6页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S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 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S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B,Apo-B)、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CAP)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25例ASCI患者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12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并对病例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与ASCI患者CAP形成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中伴CAP形成的患者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比无CAP形成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OR=4.76,95%CI:2.35~9.18)、Apo-B(OR=3.16,95%CI:1.59~7.32)、ox-LDL(OR=1.48,95%CI:1.15~2.01)及MMP-9(OR=3.86,95%CI:1.63~9.14)水平是ASCI患者CAP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的水平可反映ASCI患者CAP的炎症程度以及斑块的不稳定程度;ASCI患者血清hs-CRP、Apo-B、ox-LDL及MMP-9水平显著升高,其与ASCI患者CAP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ASCI及CAP形成的重要血清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超敏C反应蛋白 载脂蛋白-B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PYK2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梅英 张月 +2 位作者 邹世海 杨清锐 张源潮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2,PYK2)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CBP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合...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对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2,PYK2)信号通路活化的影响,探讨CBP治疗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肾内科、风湿免疫科和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4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CBP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间歇性血液净化(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治疗有效率。Western-blotting测定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30天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化PYK2蛋白(phosphorylation-PYK2,p-PYK2)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共刺激分子CD40L和CTLA4蛋白的表达。结果治疗30天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LEDAI(3.4±2.8比7.7±2.3,t=2.334,P=0.023)、BUN(6.4±3.8比16.7±5.3,t=3.930,P<0.001)、SCr(86.2±17.3比127.1±31.2,t=2.482,P=0.016)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2,P=0.013);治疗30天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PYK2(0.732±0.206比1.110±0.152,t=3.196,P=0.007)、CD40L(9.4%比18.6%,χ~2=3.516,P=0.027)、CTLA4(7.2%比6.3%,χ~2=3.950,P=0.018)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BP对重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抑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YK2信号通路活化,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阻止肾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及时逆转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型狼疮性肾炎 急性肾损伤 PYK2
下载PDF
脑梗死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血清VEGF、MMP-9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光宗 李靖 +3 位作者 朱晨 郑洪佳 康婕 张月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5期836-839,共4页
目的分析脑梗死病人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 目的分析脑梗死病人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对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6月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脑梗死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脑梗死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VEGF、MMP-9对脑梗死后并发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结果150例就诊的脑梗死病人中,合并血管性痴呆者30例,血管性痴呆发生率为20%;有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VEGF水平和高MMP-9水平脑梗死病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VEGF、MMP-9水平是脑梗死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MMP-9对脑梗死后并发血管性痴呆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7),且VEGF预测的AUC、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MMP-9。结论糖尿病、高VEGF水平和高MMP-9水平是影响脑梗死病人并发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且VEGF、MMP-9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痴呆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鸣 张月 吴丽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分型方法 亚型 TOAST分型 缺血时间 影像学改变 临床表现 预后
下载PDF
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四项及Apo-B、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晏子俊 张良明 +5 位作者 徐关丽 陈彦清 张月 徐文豪 袁晓燕 徐兴梦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11期669-673,共5页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四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1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合并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戒烟,并低脂饮食。对照组单用氟伐他汀钠胶囊治疗;观察组联用氟伐他汀钠胶囊和依折麦布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血脂四项TC、TG、LDL-C、HDL-C水平变化;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Apo-B和hs-CRP水平变化;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横切面最大面积(Smax)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四项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TC、TG、LDL-C均比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TC、LDL-C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TG、H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Apo-B、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S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max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幅度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氟伐他汀能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代谢情况,降低炎性反应,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折麦布 氟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脂四项 APO-B hs-CRP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月 王冬梅 +3 位作者 王安达 马丽丽 宋昀 赵怀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95-497,503,共4页
目的 建立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250 mm×4.6 mm,5μm),以乙睛-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1∶7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 目的 建立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ODS-1(250 mm×4.6 mm,5μm),以乙睛-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1∶79)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 芍药苷在7~140 mg·L^-1内,橙皮苷在6~120 mg·L^-1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6和0.9995。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RSD=0.67%)和98.7%(RSD=1.1%)。结论 HPLC法可用于同时测定益胃口服液中芍药苷和橙皮苷的含量,并可作为益胃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口服液 芍药苷 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玉米粉中10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家阳 张月 贾宏新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年第6期763-768,共6页
目的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玉米粉中10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经乙腈-水(90∶10,V/V)提取,将收集的上清液用氮气吹至近干后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溶... 目的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玉米粉中10种常见的真菌毒素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经乙腈-水(90∶10,V/V)提取,将收集的上清液用氮气吹至近干后经乙酸乙酯-环己烷(1∶1,V/V)溶解,再经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净化液浓缩后经过0.22μm尼龙滤膜过滤,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分离,在电喷雾电离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方式下测定。结果采用基质匹配外标法测定,10种真菌毒素在曲线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5 9~0.999 8,10种真菌毒素在玉米粉样品中的定量下限为0.003~1.2μg/kg,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1.3%~91.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13.2%。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快速准确,适用于玉米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渗透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真菌毒素 玉米粉 食品污染物 检测
原文传递
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彭勇军 詹成 +4 位作者 殷拥军 林文 杨玲 张月 王琰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130-1131,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2年来12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和呕吐等。脑电图、MRI及脑脊液异常率高。结论:病毒性脑炎...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对我院2年来12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和呕吐等。脑电图、MRI及脑脊液异常率高。结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及头颅CT或MRI检查,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从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早期诊断
下载PDF
益心舒胶囊与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楠 周照丽 +6 位作者 唐文博 董秋立 张月 朱莉 于庆涛 李芮 董波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03-205,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与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益心舒胶囊组、氟伐他汀组各8只,喂养4个月后耳缘静脉取血,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各组动物的血脂水平;处死动物后取胸主动... 目的观察益心舒胶囊与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益心舒胶囊组、氟伐他汀组各8只,喂养4个月后耳缘静脉取血,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各组动物的血脂水平;处死动物后取胸主动脉,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测,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结果高脂组TC、LD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心舒组及氟伐他汀组的TC及LDL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益心舒组低于氟伐他汀组(P<0.05)。益心舒组及氟伐他汀组舒张最大值高于高脂组(P<0.05),但两者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益心舒组及氟伐他汀组血管病理改变均较高脂组减轻。结论益心舒及氟伐他汀治疗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轻实验性动脉硬化兔的动脉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舒胶囊 氟伐他汀 舒张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菹草生长模型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宇庭 曲明敏 +5 位作者 任志勇 曲晓 衣海英 张月 焦晓霞 赵睿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88-894,共7页
通过连续对菹草生长过程的观测 ,用指数方程拟合了菹草从 10月中旬至第 2年 5月底的整个生长过程 (p<0 .0 0 2 ) ,设K=2 .5 kg/ m2时 ,用 L ogistic方程拟合了从 3月到 5月底的生长过程 (p<0 .0 0 0 )。通过 7月底至 8月初、10月... 通过连续对菹草生长过程的观测 ,用指数方程拟合了菹草从 10月中旬至第 2年 5月底的整个生长过程 (p<0 .0 0 2 ) ,设K=2 .5 kg/ m2时 ,用 L ogistic方程拟合了从 3月到 5月底的生长过程 (p<0 .0 0 0 )。通过 7月底至 8月初、10月、翌年 3月和 5月份对一个菹草型水库和无或有不同规模水草的 5座水库水生生物的周年调查发现 :(1)菹草型水库 TP最高峰的月份比其它水库的推迟 ,其它水库 10月份 TP最高 ,而菹草型水库 3月份最高 ;(2 )菹草型水库浮游植物最高峰的月份比无水草水库的推迟 ,无水草水库出现在夏季 (7~ 8月份 ) ,草型水库的出现在秋季 (10月份 ) ;(3)菹草型水库 3月份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高于其它水库的 ,其硅藻占据更高的优势度 ;(4 )菹草型水库和其它水库之间的总磷和浮游植物数量的年平均值无明显差别 ;(5 )不同水库藻类数量年平均值与 TP年平均值相关极显著 (p<0 .0 0 5 ) ,而 TP又与氯化物 (Cl)相关极显著 (p<0 .0 0 5 ) ;(6 )水草的存在使p H略有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菹草 生长方程 浮游植物 总磷
下载PDF
苏北-南黄海盆地地震构造基本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斌 王斌 张月 《华北地震科学》 2013年第1期38-44,共7页
苏北-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块,构造演化较为复杂,其构造范围及属性尚存在争议,区域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历史对区域现今地震发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区域地质与构造演化的分析,提出下扬子地块构造演化独立于扬子地块,厘定苏北-南黄海... 苏北-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块,构造演化较为复杂,其构造范围及属性尚存在争议,区域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历史对区域现今地震发生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区域地质与构造演化的分析,提出下扬子地块构造演化独立于扬子地块,厘定苏北-南黄海盆地范围,阐述了区域构造基本特征以及对现今地震构造有重要影响的构造事件过程,重点探讨区域内NW向构造的形成与演化特征及其对中强震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南黄海 地震 构造
下载PDF
原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杰 刘鸣 +5 位作者 肖家和 刘再毅 谢娜 吴丽娥 张月 赵晓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首次原发性幕上脑出血CT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登记首次原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特征,并随访6个月。对CT特征等预后因素与预后依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血肿体积是脑出血患者1个月、... 目的研究首次原发性幕上脑出血CT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登记首次原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特征,并随访6个月。对CT特征等预后因素与预后依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血肿体积是脑出血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死亡的CT预测因素;(2)血肿体积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是脑出血患者6个月末死亡/残疾的CT预测因素。结论(1)血肿体积可用于预测脑出血的死亡风险;(2)血肿体积和继发性脑室出血可用于预测脑出血死亡/残疾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CT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相明 张月 邵国富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优化偏头痛患者管理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门诊临床确诊的138例偏头痛患者,完成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2.1)调查,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频率、头痛程度、体重指数(BM...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优化偏头痛患者管理提供帮助。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门诊临床确诊的138例偏头痛患者,完成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2.1)调查,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频率、头痛程度、体重指数(BMI)、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是否药物滥用、是否先兆性头痛。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以有关联的因素为自变量,MSQ2.1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药物滥用、疼痛程度评分、BMI、频率、PHQ-9评分、GAD-7评分、AIS评分与MSQ2.1评分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HQ-9、GAD-7、AIS评分未进入回归方程(P〉0.05),是否药物滥用,疼痛程度评分、BMI、频率与MSQ2.1评分独立相关(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滥用止痛药、发作时头痛越重、发作越频繁、BMI越高者,其生活质量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基因转染对实验性动脉硬化兔斑块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董波 张月 +10 位作者 董秋立 于庆涛 朱莉 李树英 杨亚培 张澄 冯进波 刘春喜 宋怀东 潘春明 张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转染是否能通过使血管紧张素(Ang)Ⅱ转化为Ang1-7而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方法克隆小鼠ACE2基因,并构建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质粒Ad-ACE2;用球囊损伤内皮细胞及高脂饲养建立兔动脉硬化...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基因转染是否能通过使血管紧张素(Ang)Ⅱ转化为Ang1-7而抑制动脉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方法克隆小鼠ACE2基因,并构建复制缺陷重组腺病毒质粒Ad-ACE2;用球囊损伤内皮细胞及高脂饲养建立兔动脉硬化模型,喂养3个月,将3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d—ACE2及Ad—EGFP两组,每组19只。Ad—ACE2组注射ACE2的腺病毒(2.5×10^9pfu/ml)入兔的腹主动脉中,Ad-EGFP组注射Ad—EGFP,注射1个月后处死动物,取腹主动脉,检测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蛋白的表达;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CP-1基因的表达。结果Ad—ACE2组的动脉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13.6%±4.2%)明显低于Ad-EGFP组(23.6%±6.9%,P〈0.01);而基因转染后MCP-1蛋白的表达(13.2%±0.4%)明显低于Ad—EGFP组(25.0%±7.4%,P〈0.01)。结论ACE2基因转染抑制了MCP-1的蛋白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提示ACE2基因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肽基二肽酶A 基因 转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