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桔梗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5
1
作者 邓亚羚 任洪民 +7 位作者 叶先文 夏澜婷 祝婧 于欢 普照 杨明 金莲 徐松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0-202,共13页
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著于华盖之脏,有"诸药舟楫"之称,既能载诸药上行,又能引苦泄峻下。桔梗的炮制早在晋代就已有记载,具有悠久的炮制历史,除沿用至今的净制、切制和蜜炙,古代还出现了清炒、麸炒、醋炙、酒炙、姜炙... 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著于华盖之脏,有"诸药舟楫"之称,既能载诸药上行,又能引苦泄峻下。桔梗的炮制早在晋代就已有记载,具有悠久的炮制历史,除沿用至今的净制、切制和蜜炙,古代还出现了清炒、麸炒、醋炙、酒炙、姜炙、米泔水制、百合制等炮制方法。古人认为桔梗经过炮制加工可增强其宣肺、利咽、止咳之效。就桔梗的化学成分而言,目前已从桔梗的根、茎、叶中分离鉴定得到三萜皂苷类、黄酮类、酚类、甾醇类、多糖类、聚炔类及其他化合物共百余种,其中主要为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此外,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等药理作用。桔梗的药效成分主要是三萜皂苷类和多糖类,其中三萜皂苷类成分生物活性多样,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桔梗具有良好的宣肺祛痰作用,经过炮制后其药效增强;其成分复杂多样,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在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该文从桔梗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桔梗的特色饮片炮制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其炮制机制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炮制方法 历史沿革 炮制工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特色饮片
原文传递
枳壳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杨武亮 陈海芳 +4 位作者 余宝金 普照 严志宏 介磊 徐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研究枳壳活性成分。方法:在药理活性跟踪下进行药材乙醇提取物的萃取、色谱分离,利用核磁、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具有强促进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川陈皮素(Ⅰ)、红橘素(Ⅱ)、5-羟基... 目的:研究枳壳活性成分。方法:在药理活性跟踪下进行药材乙醇提取物的萃取、色谱分离,利用核磁、质谱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具有强促进正常小鼠胃肠运动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川陈皮素(Ⅰ)、红橘素(Ⅱ)、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Ⅲ)、3-羟基-5,6,7,8,3′,4′-六甲氧基黄酮(Ⅳ)、5,6-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Ⅴ)、伞形花内酯(Ⅵ)、葡萄内酯(Ⅶ)、eposyaurapten(Ⅷ)、Meranzin(Ⅸ)、Marmin(Ⅹ)、Marmin acetonide(Ⅺ)和β-谷甾醇(Ⅻ)。结论:化合物Ⅲ、Ⅴ、Ⅵ、Ⅶ、Ⅷ、Ⅸ、Ⅺ和Ⅻ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3
作者 朱卫丰 李佳莉 +3 位作者 孟晓伟 普照 吴文婷 刘荣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1-1325,共15页
豆科蝶形花亚科葛属植物作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等国家常用药,药用历史悠久,分别载录于《中国药典》《日本药典》《韩国药典》《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泰国植物志》等。全球现有葛属植物15~20种,我国有7种加2变种,目前具有... 豆科蝶形花亚科葛属植物作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等国家常用药,药用历史悠久,分别载录于《中国药典》《日本药典》《韩国药典》《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泰国植物志》等。全球现有葛属植物15~20种,我国有7种加2变种,目前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有葛根、粉葛等6种;该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异黄酮类、黄酮类、萜类、甾体类、香豆素类、葛酚苷类和苯并吡喃类等,目前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240个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改善心血管系统、抗氧化、降血糖、解热、抗炎、解酒护肝和雌激素样作用等。该研究对国内外药用葛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及深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葛根 粉葛
原文传递
僵蚕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黄居敏 苏明声 +3 位作者 亚梅 邵峰 杨明 普照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僵蚕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僵蚕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β-D-4-O-甲基吡喃葡... 目的:研究僵蚕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相硅胶柱层析和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僵蚕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7-O-β-D-4-O-甲基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7-O-β-D-4-O-甲基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山柰酚(4)、环(缬-脯)二肽(5)、腺苷(6)、尿嘧啶(7)、环(丙-脯)二肽(8)、白僵菌素(9)。结论:其中,化合物1~4、6、8均为首次从僵蚕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为4-O-甲基葡萄糖苷化产物,并且为特征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4-O-甲基葡萄糖苷 黄酮
下载PDF
灵芝双向发酵雷公藤的解毒持效作用 被引量:26
5
作者 谢小梅 贺婧 +3 位作者 罗闳丹 苏明声 普照 庄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5-1929,共5页
目的研究灵芝双向发酵对雷公藤的解毒持效作用。方法运用双向发酵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获得灵雷菌质(G30),用常规急性毒性试验、免疫学试验、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试验等进行G30的毒性和药效学研究。结果G30的LD_(50)较雷公藤生药组显著提高... 目的研究灵芝双向发酵对雷公藤的解毒持效作用。方法运用双向发酵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获得灵雷菌质(G30),用常规急性毒性试验、免疫学试验、自身免疫疾病动物模型试验等进行G30的毒性和药效学研究。结果G30的LD_(50)较雷公藤生药组显著提高,并且能抑制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血清溶血素的分泌;G30降低阿霉素诱导的肾炎大鼠的24 h尿蛋白量,同时改善肾炎大鼠的多项生化指标,且对各脏器的毒性要小于雷公藤生药;G30缓解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足肿胀度,并改善大鼠的生存状况。结论灵芝与雷公藤构成发酵组合所产灵雷菌质G30毒性降低并仍然保持免疫抑制作用,对佐剂性类风湿关节炎及阿霉素诱导的大鼠肾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显示双向发酵对雷公藤解毒持效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雷公藤 双向发酵 解毒持效 灵雷菌质
原文传递
骆驼蓬醇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姚伟琴 王俊儒 +2 位作者 普照 彭菊艳 义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96-1099,共4页
骆驼蓬全草醇粗提物分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溶性5部分,提取得率分别为4.6%、1.7%、0.3%、4.8%、7.6%.分别配成2.0g·L-1至0.1g·L-1一系列梯度浓度,采用浸叶法进行小麦蚜虫的杀灭活性试验,48h后,结果表明,浓度... 骆驼蓬全草醇粗提物分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溶性5部分,提取得率分别为4.6%、1.7%、0.3%、4.8%、7.6%.分别配成2.0g·L-1至0.1g·L-1一系列梯度浓度,采用浸叶法进行小麦蚜虫的杀灭活性试验,48h后,结果表明,浓度越高,活性越大,其中在2.0g·L-1处理时水部分和氯仿部分活性非常明显,小麦蚜虫校正死亡率可达95.46%、90.83%.另外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表明茎叶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黄酮,酚性成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 麦蚜 杀虫活性
下载PDF
山蜡梅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舒任庚 李莎莎 +1 位作者 胡浩武 普照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研究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质谱、核磁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中分离得... 目的研究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氧化铝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质谱、核磁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是:6,7-二甲氧基香豆素(1),l-洋蜡梅碱(2),小檗碱(3),槲皮素(4),山柰酚(5),对羟基苯甲酸(6),香草酸(7),异东莨菪素(8)。结论化合物2~3,6~8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蜡梅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美洲大蠊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旸 王芳 +1 位作者 普照 杨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38-2041,共4页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环肽成分,分别鉴定为:8-羟基-3,4-二氢喹啉-2(1H)-酮(1)、cyclo-(L-Ph...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分离鉴定美洲大蠊的化学成分。结果:从美洲大蠊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环肽成分,分别鉴定为:8-羟基-3,4-二氢喹啉-2(1H)-酮(1)、cyclo-(L-Phe-L-Pro)(2)、cyclo-(Pro-Ile)(3)、cyclo-(L-Pro-D-Leu)(4)、brevianamide F(5)、cyclo-(IleAla)(6)、cyclo-(L-Val-L-Pro)(7)、cyclo-(L-Pro-L-Tyr)(8)、环-(色氨酸-缬氨酸)-二肽(9)、(-)-(1S,3S)-1-methyl-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10)。结论:其中,化合物2~9为首次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环肽
下载PDF
蟾酥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应金琴 杨明 +1 位作者 普照 金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3529-3539,共11页
蟾酥为干燥的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或皮肤腺分泌物,有毒,且质地坚硬,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蟾酥炮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铁上焙焦的记载,除沿用至今的酒制、乳制、滑石粉烫制,古代还曾出现焙法、煅法、汤浸、... 蟾酥为干燥的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耳后腺或皮肤腺分泌物,有毒,且质地坚硬,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蟾酥炮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铁上焙焦的记载,除沿用至今的酒制、乳制、滑石粉烫制,古代还曾出现焙法、煅法、汤浸、醋化等炮制方法,蟾酥炮制加工后更易于粉碎,且能降低毒性。现代研究表明,蟾酥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蟾毒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等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强心、抑菌、抗炎、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该文从蟾酥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蟾酥的特色饮片炮制及现代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其炮制机制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炮制方法 炮制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性
原文传递
雷公藤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普照 杨丽娟 +3 位作者 侯志帆 谢小梅 舒任庚 庄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双向发酵过程中总二萜和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双向发酵过程中雷公藤甲素和两个单体生物碱含量。结果:在发酵90d时,雷公... 目的:研究雷公藤双向固体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双向发酵过程中总二萜和总生物碱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双向发酵过程中雷公藤甲素和两个单体生物碱含量。结果:在发酵90d时,雷公藤总二萜发酵下降了46%而总生物碱含量仅下降约13%,雷公藤甲素含量降低了89.4%而wilforgine和wilforine含量降级幅度较小。结论:双向发酵过程中真菌对雷公藤生物碱含量影响较小,而对二萜类化合物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固体发酵 雷公藤 生物碱 二萜 雷公藤甲素
原文传递
多年生黄精不同龄节物质累积和多糖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11
作者 普照 王俊儒 +2 位作者 龚月桦 小燕 跃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387,共4页
多糖是黄精主要活性成分类型之一.通过对陕南汉中黄精实验基地多年生黄精不同龄节干物质重量、折干率、溶出物量及糖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研究黄精不同龄节干物质累积和多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龄节水溶出物量比相应的醇溶出物量高得多... 多糖是黄精主要活性成分类型之一.通过对陕南汉中黄精实验基地多年生黄精不同龄节干物质重量、折干率、溶出物量及糖含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研究黄精不同龄节干物质累积和多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龄节水溶出物量比相应的醇溶出物量高得多,各龄节多糖含量比相应的醇溶性糖含量高得多.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单节干物质重量、水溶出物量、多糖含量等在2-4年龄节间变化最大,生长年限再延长,单节各指标下降明显.1-3年龄节品质稳定,黄精干物质累积总量逐年增多,因此确定当地黄精的最佳采收时间为种后3年.这些结果为当地黄精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可溶出物量 多糖 采收
下载PDF
江香薷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胡浩武 谢晓鸣 +1 位作者 普照 舒任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8-219,共2页
目的:研究江香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黄芩素-7-甲醚(Ⅰ)、木... 目的:研究江香薷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重结晶等方法,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江香薷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鉴定和光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黄芩素-7-甲醚(Ⅰ)、木犀草素(Ⅱ)、槲皮素(Ⅲ)、金圣草黄素(Ⅳ)和芹菜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香薷 化学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雷公藤解毒持效双向发酵工艺的建立 被引量:15
13
作者 苏明声 谢小梅 +2 位作者 罗闳丹 普照 庄毅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4-299,共6页
采用双向发酵的原理,运用"发酵过程动态比较法"研究了灵芝接种于雷公藤药性基质上发酵不同时间所得菌质的化学成分、急性毒性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其确定雷公藤解毒持效双向发酵的最佳发酵终点。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第30天所得... 采用双向发酵的原理,运用"发酵过程动态比较法"研究了灵芝接种于雷公藤药性基质上发酵不同时间所得菌质的化学成分、急性毒性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其确定雷公藤解毒持效双向发酵的最佳发酵终点。研究结果表明:发酵第30天所得的菌质(G30)总二萜的含量最低,为0.57%;与雷公藤生药比较,G30的LD50最高,且发酵第30天所得菌质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最强。综合对成分含量、毒性及药效的动态数据联系比较、分析,确定了雷公藤解毒持效双向发酵的发酵终点与适宜的发酵周期是菌丝长满瓶后的第3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最适发酵条件 发酵过程
原文传递
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荣华 林帅 +5 位作者 普照 陈兰英 黄慧莲 梅丹仪 胡少杰 邵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707-4715,共9页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雄性激素、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黄檀属植物综合利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檀属 新黄酮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白僵蚕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居敏 邓华勇 +3 位作者 蔡英 李旸 普照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77-2380,共4页
目的研究白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僵蚕醋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 目的研究白僵蚕Bombyx Batryticat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色谱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僵蚕醋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D-脯-D-缬)二肽(1)、环(S-脯-R-亮)二肽(2)、环(D-脯-D-异亮)二肽(3)、环(D-脯-D-苯丙)二肽(4)、金色酰胺醇酯(5)、(+)-松脂醇(6)、异黑麦草内酯(7)、butyl-2-pyrrolidone-5-carboxylate(8)、(-)-杜仲树脂酚(9)、(-)-落叶松树脂醇(10)、4-羟基苯乙酸甲酯(11)。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僵蚕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蚕 环肽类化合物 木脂素类化合物 环(D-脯-D-缬)二肽 金色酰胺醇酯 (-)-杜仲树脂酚
原文传递
交趾黄檀异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荣华 温新潮 +4 位作者 普照 邵峰 杨尊华 黄慧莲 王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851-2855,共5页
目的研究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紫... 目的研究交趾黄檀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中异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以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交趾黄檀心材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异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紫苜蓿酮(1)、7-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2)、4,7,2′-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醇(3)、5,7-二羟基-2′,3′,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4)、芒柄花黄素(5)、2′-羟基芒柄花黄素(6)、2′,5,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染料木黄酮(8)、3′-O-methylviolanone(9)、3-hydroxyvestitone(10)、鹰嘴豆芽素A(11)、后莫弗里素(12)、美迪紫檀素(13)、isodarparvinol B(14)。结论化合物3、4、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化合物1~2、6~11、13~14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异黄酮 4 7 2′-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醇 5 7-二羟基-2′ 3′ 4′-三甲氧基二氢异黄酮 后莫弗里素
原文传递
中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研究整理 被引量:15
17
作者 亚梅 慕泽泾 +1 位作者 普照 钟国跃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6-234,共9页
目的:对我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进行系统整理,为该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查阅各种民族医药典籍,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①中国地区有约49种铁线莲属植物在29个少数民族作利尿通淋、祛风止痛药物使用,多... 目的:对我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进行系统整理,为该属药用植物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查阅各种民族医药典籍,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①中国地区有约49种铁线莲属植物在29个少数民族作利尿通淋、祛风止痛药物使用,多以全草或根入药,部分用藤茎;②这些民族药用铁线莲属植物在植物分类系统中集中在尾叶铁线莲亚属的尾叶铁线莲组和欧洲铁线莲亚属的威灵仙组;③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皂苷、黄酮、木脂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多具有镇痛、抗炎、抗肿瘤、抗关节炎等作用,与传统功效一致;④多数无药材标准,部分有药材标准的除历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外,均较粗浅。结论:我国铁线莲属民族药用植物在药效物质基础、药理活性、质量标准、引种栽培等方面的研究均薄弱,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深入开展上述研究工作,为合理利用铁线莲属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药用植物 民族药资源
原文传递
葡萄内酯和马尔敏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普照 黎艳刚 +3 位作者 涂明珠 亚梅 陈海芳 杨武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51-1853,共3页
目的研究葡萄内酯和马尔敏的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以香叶醇和伞形酮为起始原料,通过氯代、成醚反应合成葡萄内酯,再经Sharpless不对称烯烃羟基化反应合成马尔敏,采用1H-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体外药理实验测定葡萄内酯对小... 目的研究葡萄内酯和马尔敏的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以香叶醇和伞形酮为起始原料,通过氯代、成醚反应合成葡萄内酯,再经Sharpless不对称烯烃羟基化反应合成马尔敏,采用1H-NMR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体外药理实验测定葡萄内酯对小鼠胃肠蠕动和大鼠脑组织匀浆中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结果葡萄内酯和马尔敏的合成产率分别为50.67%,20.5%;葡萄内酯促进胃肠动力作用强度为44%,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大鼠大脑组织匀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论该合成路线简单、产率高,能实现工业化生产;葡萄内酯在促进胃肠动力和治疗老年痴呆新药研究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内酯 马尔敏 合成 胃肠动力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山楂中有机酸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权赫秀 金鹏 +4 位作者 李露 普照 胡慧明 邵峰 刘荣华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458,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中有机酸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AC阳性对照组和山楂有机酸(浓度分别为6.25、25、100μg/m L)组。心肌细胞在100μg/m L H_2O_... 目的:探讨山楂中有机酸对H_2O_2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对数期生长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AC阳性对照组和山楂有机酸(浓度分别为6.25、25、100μg/m L)组。心肌细胞在100μg/m L H_2O_2作用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试剂盒测定细胞外液LDH漏出量和GSH-Px活性及细胞内SOD、MDA水平。对心肌细胞进行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楂有机酸可促进H9C2心肌细胞增殖,使LDH漏出量和MDA含量显著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P<0.001),并能明显抑制H_2O_2引起的心肌细胞形态改变。结论:山楂有机酸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和有效地改善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有机酸 H2O2 H9C2心肌细胞 乳酸脱氢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阔叶黄檀心材新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孟晓伟 王定清 +5 位作者 陈兰英 邵峰 普照 胡少杰 朱清 刘荣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为寻找降香药材替代品,该课题组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方法,对其同属植物阔叶黄檀心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为寻找降香药材替代品,该课题组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方法,对其同属植物阔叶黄檀心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新黄酮类成分16个,包括8个黄檀酚类(1~8)、3个黄檀醌类(9~11)、2个黄檀内酯类(12,13)、2个苯酰苯类(14,15)、1个其他类型新黄酮(16),其中化合物3,7,11为首次从黄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6,8,14,15为首次从阔叶黄檀中分离得到,且16个新黄酮类成分中有10个与文献报道的降香药材中新黄酮类成分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阔叶黄檀 新黄酮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