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
作者 李鸿博 钟怡 +6 位作者 王鑫 陈静 王琳玲 肖劲光 肖武 王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73-185,共13页
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并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是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生物炭的应用效率受其特性和土壤环境影响极大。该研究综述了生物炭特性,并探讨了生物质和热解温度对其影响规律,阐明了... 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炭并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是有效利用生物质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生物炭的应用效率受其特性和土壤环境影响极大。该研究综述了生物炭特性,并探讨了生物质和热解温度对其影响规律,阐明了生物炭对重金属的直接固定作用,以及通过影响土壤p H值、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矿物组分和有机质等,进而间接固定重金属的作用机制。同时,该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生物炭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从土壤重金属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作物累积重金属和作物产量等3个方面阐明了生物炭的应用效果和作用规律。针对田间试验条件区别于室内试验的特殊性,探讨了生物炭施撒方式及用量、施肥等田间管理和气候环境等现场条件对生物炭应用的影响,并对今后完善生物炭在土壤修复中作用机制、扩大研究尺度和长期土壤监测等方面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农田 重金属 土壤修复 田间应用 进展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活动现状 被引量:46
2
作者 秦卫华 +3 位作者 周大庆 范鲁宁 李中林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格局等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563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活动,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41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有422个。不同省级行政区域和不同地理片...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数量、规模和分布格局等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有563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活动,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41个,地方级自然保护区有422个。不同省级行政区域和不同地理片区间生态旅游的开展状况有明显差异。开展生态旅游保护区数量最多的3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为江西省、云南省和山东省;开展生态旅游数量最多的前10个省级行政区域共有352个保护区,占我国开展生态旅游保护区总数的62.5%。生态旅游规模开展最大的3个地理区域分别为西南、中南和华北地区,其中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规模和收入远高于其他区域,分别占全国生态旅游总规模和总收入的34.7%和6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中国自然保护区 负面影响 自然资源旅游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6
3
作者 夏欣 王智 +3 位作者 徐网谷 周大庆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4,共5页
由于现行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缺失,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很不统一,不同自然保护区级别、不同主管部门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 由于现行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缺失,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设置很不统一,不同自然保护区级别、不同主管部门以及不同地区之间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针对机构存在的设置不规范、性质不明确和经费无保障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机构 机构类型 现状
下载PDF
中国自然保护区范围界定和有效保护面积现状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徐网谷 王智 +3 位作者 钱者东 范鲁宁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1-795,共5页
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边界是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管护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未界定范围和功能区边界的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无法对其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起到真正有效的保护。通过研究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界... 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边界是管理部门开展日常管护和监督执法工作的重要基础。对于未界定范围和功能区边界的自然保护区,在实践中无法对其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起到真正有效的保护。通过研究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界定现状,对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面积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全国约有40%的自然保护区范围边界不清,而在已界定范围边界的自然保护区中约有20%的自然保护区未划分功能分区。因此,目前全国自然保护区统计名录中的保护区数量与面积数据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现状,需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并尽快完善保护区范围界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范围界定 有效保护面积
下载PDF
我国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欢 高炳宏 +3 位作者 梁世雷 王玉新 黄龙祥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耐力训练对我国不同组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影响,为我国赛艇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数据标准的建立及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77名国家队不同组别赛艇运动员及24... 目的:探讨长期有氧耐力训练对我国不同组别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影响,为我国赛艇队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数据标准的建立及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77名国家队不同组别赛艇运动员及24名不同性别的普通健康国人(男、女各12名)运动员晨起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 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右侧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及相关指标进行无创测试,且所有受试者测试位点均为右侧肱二头肌同一空间的解剖位点,无明显的空间差异;所有运动员测试均在其机能状态相对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普通人测试均在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值包括基础值和加热后值(44℃),以加热前后MBP的差值作为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结果:女子公开级(198.97±98.81)>男子公开级(183.45±64.31)>男子轻量级(151.01±65.96)>女子轻量级(140.53±43.22)>普通男性国人(127.21±56.38)>普通女性国人(103.54±33.41),各组运动员均显著高于普通健康国人(除女轻组与普通男性国人比较),但不同组别运动员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长期的耐力训练可提高赛艇运动员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尤其是公开级赛艇运动员;2我国公开级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正常值应在160以上,轻量级赛艇运动员应在120以上,且不同性别运动员之间无明显差异,若训练中明显低于正常值,则表明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且处于运动性疲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员 肱二头肌 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 机能状态监控
下载PDF
男子赛艇运动员赛前6周训练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高炳宏 朱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2-116,120,共6页
目的:通过对奥运会赛前6周运动员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变化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用于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每周一6:30-7:00在安静空腹状态下,指尖... 目的:通过对奥运会赛前6周运动员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的变化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用于运动员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每周一6:30-7:00在安静空腹状态下,指尖采血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血尿素(BU)和血清肌酸激酶(CK)的测试,同时,训练负荷较大的两周以及奥运会前的两周分别进行静脉取血测试睾酮(T)和皮质醇(C);在相应的时间节点使用Peri 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运动员进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T存在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Hb、C和T/C存在正相关,但不具有显著性(P>0.05);与BU和CK存在负相关,且与BU的相关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循环血流储备能力在评价训练强度对机体疲劳积累的影响时更敏感,其的变化与常规生化指标变化特点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运动员机能状态评价和疲劳程度判断的一项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赛艇运动员 赛前训练 微循环 血流储备能力 功能生化指标
下载PDF
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对高原训练应答的差异 被引量:14
7
作者 孟志军 高炳宏 +1 位作者 王玉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9-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在8周高原训练后的应答差异及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关系。方法:以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39名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高原训练。结果:(1)测功仪6 km成绩总体提高0.10%,应答者平均提... 目的:研究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在8周高原训练后的应答差异及其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关系。方法:以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39名优秀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8周高原训练。结果:(1)测功仪6 km成绩总体提高0.10%,应答者平均提高0.67%,不应答者总体下降0.91%;(2)高原训练的第3天,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蛋白浓度总体分别提高38.41%、4.05%;高原训练的第15天与第3天相比,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蛋白浓度总体分别下降17.25%、0.58%。结论:(1)赛艇运动员的专项有氧能力变化经过高原训练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2)高原训练的应答者与不应答者在高原训练过程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红蛋白浓度表现不同的变化规律。(3)2组运动员高原训练第3天促红细胞生成素应激程度和第15天的适应程度存在明显不同,但与专项有氧能力的改善并无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员 高原训练 专项有氧能力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中国脊椎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大庆 高军 +3 位作者 钱者东 徐网谷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分析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种群特征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对3 632种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自然保护区内23.49%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8.59%的物种得到...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分析我国野生脊椎动物种群特征及其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情况,对3 632种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自然保护区内23.49%的物种得到有效保护,8.59%的物种得到较好保护,14.92%的物种得到一般保护,47.66%的物种得到较少保护,0.28%的物种未受保护,0.94%的物种保护状况不明,另有4.13%的物种未予评估。虽然有94.66%的脊椎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的比例明显偏低,多数物种的保护状况堪忧。为加强脊椎动物的就地保护,应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布局,重点加强对小种群物种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SO_3^(2-)活化S_2O_8^(2-)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唐海 +2 位作者 段升飞 汪婷婷 李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9-967,共9页
为深度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硫酸盐活化过硫酸盐产活性物种的新型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并对活化机制、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SO_3^(2-)/S_2O_8^(2-),S_2O_8^(2-),SO_3^(2-)3种体系进行降解对... 为深度处理偶氮染料废水,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亚硫酸盐活化过硫酸盐产活性物种的新型高级氧化处理方法,并对活化机制、氧化机理及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通过对SO_3^(2-)/S_2O_8^(2-),S_2O_8^(2-),SO_3^(2-)3种体系进行降解对比和ESR等技术表征对比,发现亚硫酸盐能显著活化过硫酸根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其能氧化破坏MO偶氮双键形成的共轭体系,有较好的脱色降解效果.考察了亚硫酸盐和过硫酸盐摩尔比、过硫酸盐投加量、初始p H值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 H值为3.0,摩尔比1:1,投加量为20.0mmol/L、反应时间在300min下对MO降解率能达到96.1%,进一步发现该体系对初始p 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3.0~11.0).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模拟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可达显著水平的二次响应曲面模型,影响因子对MO降解的贡献排序为:过硫酸盐投加量>初始p H值>摩尔比.初始MO浓度动力学分析发现不同初始浓度下对MO的降解过程遵循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反应动力学常数从1.8212×10^(-4)~2.4649×10^(-4)min^(-1).另一方面发现升高反应温度可以促进体系对MO的降解,根据不同温度下活化过程的反应速率常数的阿累尼乌斯准二级反应的活化能计算结果(E_a=44.9k J/mol),发现其相比常规金属活化方式较低,因此该体系对有毒有害的工业有机废水处理有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染料废水 亚硫酸盐 过硫酸盐 活化 硫酸根自由基
下载PDF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重大比赛前不同训练阶段TcPO_2与TcPCO_2的变化特点及与机能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炳宏 《体育科研》 2013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以及机能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的关系。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选手为研究对象,将3月5日—4月2日... 目的:观察不同训练阶段运动员经皮氧分压(TcP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以及机能状态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的关系。方法:以国家赛艇队8名男子轻量级选手为研究对象,将3月5日—4月2日作为运动员第一训练阶段(春季锦标赛前);将4月9日—4月28日作为运动员第二训练阶段(世界杯赛前)。在两个训练阶段,均在每周一早晨空腹状态下取血样。同一天用PERIMED激光多普勒PeriFlux 5000系统测试微循环相关指标。测试指标:TcPO2和TcPCO2,睾酮(T),皮质醇(C),血尿素(BU),血清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结果:(1)世界杯赛前的两个训练阶段,Hb和RBC在第一阶段明显下降,在第二阶段逐步回升;BU和CK在第一阶段末期明显升高,在第二阶段保持平稳;T在第一阶段有所下降,在第二阶段回升至较高点,T/C保持平稳。(2)TcPO2与Hb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二阶段第二周TcPO2与Hb相关系数为-0.882,P<0.05;TcPO2与BU相关系数为0.943,P<0.01。结论:(1)世界杯赛前运动员机体携氧能力及整体机能状态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2)TcPO2和TcPCO2与机能状态指标具有相关性,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评定运动员的机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 不同训练阶段 TcPO2 TcPCO2 机能监控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定量评价模型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夏欣 王智 +2 位作者 徐网谷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为了解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状况,从客观条件、人员机构、经费与设施3个方面,选取范围与功能区划、保护区内人口密度、保护区拥有使用权属证的土地面积、管理机构类型、管理机构级别、人员编制、事业经费、生态保护资金和基础设施9个... 为了解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状况,从客观条件、人员机构、经费与设施3个方面,选取范围与功能区划、保护区内人口密度、保护区拥有使用权属证的土地面积、管理机构类型、管理机构级别、人员编制、事业经费、生态保护资金和基础设施9个代表性指标,构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定量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浙江省所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状况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自然保护区平均得分为64.82,表明该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国家级和大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得分较高,而县级自然保护区得分极低,表明其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该模型可有效地定量评价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有助于保护区管理部门找出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基础 定量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6周高原训练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高炳宏 朱欢 +2 位作者 梁世雷 王玉新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讨6周高原训练期间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特点。方法以10名国家赛艇队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高原训练前、高原训练期间、高原训练后3个阶段的每周休息日、晨空腹状态下,采用Peri Flux S... 目的探讨6周高原训练期间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特点。方法以10名国家赛艇队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高原训练前、高原训练期间、高原训练后3个阶段的每周休息日、晨空腹状态下,采用Peri 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运动员肱二头肌进行9次微循环相关指标测试,测试指标包括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运动血细胞浓度(CMBC)、运动血细胞平均速度(AVBC)等,测试值包括基础值与加热后值(44℃)。结果 6周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MBP、CMBC和AVBC呈现波浪形变化特点,MBP和CMBC无论是基础值或是加热后值都在第3周上升至最高;AVBC基础值在第3周上升至最高,但第3周AVBC加热后值显著低于第2周和第4周(P<0.05)。结论高原训练中无创微循环指标呈现出波浪形的变化特点,MBP、CMBC变化特点主要与高原缺氧及运动负荷的变化有关,尤其是运动负荷的变化,而AVBC则主要与CMBC变化相关;下高原后MBP、CMBC储备能力大小对于运动员运动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其可作为检验高原训练是否达到效果的一种方法,且简便、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运动 高原训练 无创微循环指标 男子运动员
下载PDF
徐州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朝 周伟 +3 位作者 关庆伟 魏婉 董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生物量和生产力是评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科学依据。对徐州石灰岩山地50年生的侧柏纯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单株侧柏的生物量为8.88~80.71 kg,各个器官生物量比例总体呈树干>树枝&... 生物量和生产力是评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科学依据。对徐州石灰岩山地50年生的侧柏纯林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单株侧柏的生物量为8.88~80.71 kg,各个器官生物量比例总体呈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或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的顺序;(2)侧柏各测树因子中,关系最密切的是地上生物量与单株总生物量,其次是树干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各部分干重与胸径及D2H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与树高的相关性较弱;(3)8块侧柏人工林生物量的变动范围为28.92~75.42 t.hm-2,平均值为54.35 t.hm-2;(4)朝北指数与林分生物量显著相关,其他因子同林分生物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林分密度与林分生物量、林分密度与地上生物量都呈现出单峰曲线关系。当林分密度为2 600株.hm-2左右时,林分生物量和林分地上生物量数值接近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柏人工林 生物量 影响因子 徐州 石灰岩山地
下载PDF
2000—2015年丹顶鹤重要繁殖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婷婷 彭昭杰 +2 位作者 鲁长虎 周大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70-3776,共7页
以18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丹顶鹤大陆种群重要繁殖地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丹顶鹤重要繁殖地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突出表现为沼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了1400.5km^2,主要转化为耕地、水体和草地,耕地面积... 以18个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丹顶鹤大陆种群重要繁殖地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丹顶鹤重要繁殖地土地利用变化明显,突出表现为沼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了1400.5km^2,主要转化为耕地、水体和草地,耕地面积大幅增加了1085.4km^2,主要由沼泽湿地、草地和林地转化而来;丹顶鹤重要繁殖地2000—2015年景观连通性保持稳定,但吉林莫莫格、黑龙江七星河、挠力河等自然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增加;东部种群重要繁殖地沼泽湿地缩减面积和不适宜生境增加面积均大于西部种群,表明东部种群繁殖地的恶化程度更为严重,需引起高度关注。首次基于长时间序列对丹顶鹤大陆种群繁殖地的变化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栖息地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大陆种群 沼泽湿地 耕地 生境破碎化
下载PDF
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状况评估 被引量:9
15
作者 夏欣 +5 位作者 郭辰 钱者东 高军 徐网谷 周大庆 蒋明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12-3717,共6页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尺度上对自然保护区内591种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 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基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通过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哺乳动物种群数量的分布情况,在全国尺度上对自然保护区内591种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哺乳动物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未受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予评价"等7个等级。结果表明,除未予评价的35种外,其余参评的556种物种中,共有534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占总数的90.36%。其中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的物种分别有145、60、100种和229种,分别占总数的24.53%、10.15%、16.92%和38.75%。此外,有22种物种保护状况不明。针对不同保护体系中的哺乳动物的就地保护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共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0种和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427种,其中分别有109种和409种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总体来说,虽然有90.36%的哺乳动物在保护区内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但保护状况良好(包括有效保护和较好保护)的比例明显较低,保护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保护状况不明的物种,有必要对保护区开展更加全面、细致的科学考察以进一步确定其保护现状;对于确未受到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的物种,需要通过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就地保护 自然保护区 评价
下载PDF
中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现状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大庆 夏欣 +3 位作者 钱者东 王智 蒋明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6-801,共6页
基于1 458个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资料、总体规划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查明了保护空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 基于1 458个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考察资料、总体规划和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通过建立自然植被就地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我国自然植被的就地保护现状,查明了保护空缺。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自然植被就地保护水平划分为有效保护、较好保护、一般保护、较少保护、保护状况不明、未受保护和不予评价7个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全国583种自然植被类型中,不予评价的有4种。受评的579种中,522种已经受到不同程度保护。有效保护的自然植被有58种,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9%;较好保护、一般保护和较少保护的自然植被分别有154、110和200种,分别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26.4%、18.9%和34.3%。另外,我国自然植被的保护空缺包括保护状况不明和未受保护的植被类型,分别有38和19种,两者合计占全国自然植被类型总数的9.8%。总体来说,我国绝大部分自然植被已得到就地保护,但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对于存在保护空缺的植被类型,亟须加强调查研究以确定其位置、范围和保护价值等,并通过进一步完善保护区网络将其纳入自然保护体系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群系 生态系统 保护空缺 就地保护
下载PDF
热辅助CuO/ZSM-5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废水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海 +2 位作者 沙俊鹏 颜酉斌 徐建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以ZSM-5分子筛通过浸渍负载法制备出CuO/ZSM-5复合型催化剂,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序批实验比较CuO/ZSM-5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苯酚的性能,对降解动力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剂... 以ZSM-5分子筛通过浸渍负载法制备出CuO/ZSM-5复合型催化剂,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序批实验比较CuO/ZSM-5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苯酚的性能,对降解动力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铜主要以CuO的形式存在,CuO/ZSM-5/过硫酸盐体系对苯酚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反应数据用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拟合,符合反应原理,表面反应是关键的控速步骤。与常规条件下催化降解苯酚的反应相比,该体系可较明显降低反应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SM-5 硫酸根自由基 苯酚 高级氧化技术 非均相活化
下载PDF
江西官山常绿阔叶林监测样地:灌木多样性及空间计量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定兰 余泽平 +3 位作者 王国兵 王智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1-1011,共11页
灌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分,以官山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12 hm^2)为平台,基于300个5 m×5 m工作样方的调查数据,对灌木(DBH≤1.0的个体,包括乔木幼苗、幼树)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总平... 灌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分,以官山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12 hm^2)为平台,基于300个5 m×5 m工作样方的调查数据,对灌木(DBH≤1.0的个体,包括乔木幼苗、幼树)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总平均盖度为42.17%,67个样方小于20%,30个样方大于76%;(2)样地内灌木个体9 927株(丛),分属54科94属184种,其中优势种有杜茎山(Maesa japonica)、矩叶鼠刺(Itea oblonga)、细枝柃(Eurya loquiana)、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毛豹皮樟(Litsea coreana var. lanuginosa)、糙花少穗竹(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甜槠(Castanopsis eyrei)等,各优势种均表现为聚集分布;(3)以工作样方为单元的灌木物种数(S)为0~25种,Shannon-Wiener指数(H)为0.0~3.1,生态优势度(D)为0.0~1.0,表现出明显空间异质性和空间自相关性,三者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96,0.227,0.228(P<0.05),物种多样性表现出由南向北增加,由东向西下降,而生态优势度则是西北-东南增加,而西南-东北降低的趋势。以上结果说明,灌木盖度、优势物种及物种多样性在常绿阔叶林内分布都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与空间自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度 物种丰富度 定位监测 空间自样关 分布格局 Geoda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增施锌肥对水稻氮代谢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智蕾 苏锦铠 +7 位作者 孟静柔 李鹏飞 宋佳媚 陈志豪 于彩莲 袁英才 彭显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施锌是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伤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低温胁迫下研究增加施锌量对水稻氮代谢与物质积累的影响,为低温年提高水稻抗低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叶一心期水稻幼苗进行水培试验,设置低(Zn 0.08μmol/L)、常规(Z... 【目的】施锌是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伤害的有效途径之一,低温胁迫下研究增加施锌量对水稻氮代谢与物质积累的影响,为低温年提高水稻抗低温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三叶一心期水稻幼苗进行水培试验,设置低(Zn 0.08μmol/L)、常规(Zn 0.15μmol/L)、高(Zn 0.30μmol/L)3个ZnSO4·7H2O水平,即Zn0.08、Zn0.15、Zn0.30处理。水稻长至五叶一心期时,分别进行低温(12℃)与常温(20℃)处理,处理7天后取样分析水稻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与氮代谢等指标。【结果】与20℃常温下Zn0.15处理相比,12℃低温下Zn0.15处理水稻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氧化力降低,水稻地上部氮与锌的积累量减少,导致水稻分蘖数量减少22.86%(P<0.05),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分别降低33.60%和28.42%(P<0.05)。12℃低温胁迫下,Zn0.30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氧化力,Zn0.08处理水稻根系活力显著下降。12℃低温胁迫下,Zn0.30处理水稻分蘖数量与地上部干重虽然显著高于Zn0.15处理,但仍低于20℃常温下Zn0.15处理。12℃低温胁迫下,Zn0.30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含锌量,促进地上部和根系锌的积累,提高硝酸还原酶(NR)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增加水稻氮积累量,同时提高水稻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使MDA含量较Zn0.15处理降低26.39%(P<0.05)。在12℃低温下,与Zn0.15处理相比,Zn0.08处理的水稻根系含锌量显著降低,GS活性减少17.65%(P<0.05),根系含氮量降低了4.78%(P<0.05)。【结论】苗期增加施锌量能显著提高水稻根系活力,促进锌吸收,增强氮代谢,减少低温对细胞膜的破坏,促进氮与干物质积累,从而缓解营养生长期低温对水稻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抗性 根系活力 氮代谢 干重
下载PDF
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钱者东 夏欣 +2 位作者 周大庆 高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5-1111,共7页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面临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保护区内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则是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开展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能够查明保护区内聚落空间特征及分异规律,为今后规范和引导保护区... 我国自然保护区大多面临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重任务。保护区内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则是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开展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能够查明保护区内聚落空间特征及分异规律,为今后规范和引导保护区乡村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以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综合运用GIS技术、景观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鹞落坪自然保护区乡村聚落规模、形态、分布特征,探索地形、水源、区位以及社会等因素对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鹞落坪保护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功能区分异特征,核心区、缓冲区聚落规模小、形态复杂、分布稀疏,而实验区聚落规模大、形态规则、分布密集;(2)地形、水系、道路对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区内聚落主要分布在海拔800 m以下,坡度15°以下,距河流、道路200 m以内的区域;(3)保护区聚落空间格局还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保护政策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