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施用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叶永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3期366-368,共3页
通过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方式试验研究毕粳 3 7号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 :氮肥的适宜施用量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产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并有效调控有效穗 ,对穗总粒数的影响不显著。适当的基、穗肥搭配是最佳施氮模式。适宜的基... 通过不同施氮量、不同施氮方式试验研究毕粳 3 7号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结果表明 :氮肥的适宜施用量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产量、穗实粒数及千粒重并有效调控有效穗 ,对穗总粒数的影响不显著。适当的基、穗肥搭配是最佳施氮模式。适宜的基肥施氮比例能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产量及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并有效调控有效穗 ,对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在土壤肥力中等时 ,氮肥的适宜施用量为 167.2 8~ 168.14kg/hm2 ,且 76.5 %作基肥深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施用技术 水稻 产量 构成因素 试验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兰芬 武晶 +4 位作者 王昭礼 余莉 吴宪志 王述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6-983,共8页
对646份普通菜豆核心种质在贵州毕节进行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普通菜豆具有丰富的形态性状多样性。总变异数为367,平均遗传丰富度为8.34,变异范围2-3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变异范围为0.02-0.91。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 对646份普通菜豆核心种质在贵州毕节进行了表型鉴定,结果表明,普通菜豆具有丰富的形态性状多样性。总变异数为367,平均遗传丰富度为8.34,变异范围2-31;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3,变异范围为0.02-0.91。通过多变量的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较大,分别为17.73%、15.35%和11.33%。依据表型鉴定数据信息,将供试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组。Ⅰ组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主要为直立有限的大粒资源,大多资源属于安第斯基因库;Ⅱ组的遗传多样性最低,为直立无限生长习性的小粒资源,属于中美基因库;Ⅲ组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主要以蔓生无限为主,包括小部分直立无限和匍匐无限的资源;Ⅳ组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为蔓生无限生长习性、株高最高、分枝数最少的资源。筛选到大粒、多荚、长荚、宽荚等具有特异性状的种质资源3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菜豆 种质资源 形态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DTOPSIS法在水稻区试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本勋 +1 位作者 何友勋 卢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5期37-38,41,共3页
运用DTOPSIS法的原理和方法,以2009年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数据资料,探讨了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组合)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TOPSIS法综合评价水稻区试品种从单纯的产量指标评价到多性状综合评价,比单用产... 运用DTOPSIS法的原理和方法,以2009年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汇总结果为数据资料,探讨了DTOPSIS法在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组合)中的应用。结果表明,DTOPSIS法综合评价水稻区试品种从单纯的产量指标评价到多性状综合评价,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评价结果更能体现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OPSIS法 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余莉 +5 位作者 李清超 杨珊 王昭礼 吴宪志 卢运 《东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以10个芸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性状信息的92.142%,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57.056%,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4.901%,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85%,主成分1代表芸豆株型... 以10个芸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9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性状信息的92.142%,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57.056%,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24.901%,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85%,主成分1代表芸豆株型与产量因子,主成分2代表株高与生育期因子,主成分3代表荚长和单荚粒数因子,综合因子代表芸豆品种综合表现,综合得分前4位的品种分别是YQ6、YQ5、YQ2和YQ7,与品比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法可很好地应用于芸豆品种综合评价与筛选研究,为芸豆多品种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 品种 应用 主成分分析 筛选
原文传递
水稻生长中期群体结构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永印 +1 位作者 罗洪发 杨远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对 8个基肥施氮比例及数量所形成的水稻抽穗期群体结构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 :①水稻抽穗期群体茎鞘重 /叶重比值、茎蘖数、单茎重及倒 3叶长、比叶重、剑叶长决定成熟期产量的 96.0 2 %。②成熟期有效穗主要受抽穗期群体茎蘖数... 对 8个基肥施氮比例及数量所形成的水稻抽穗期群体结构与产量及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 :①水稻抽穗期群体茎鞘重 /叶重比值、茎蘖数、单茎重及倒 3叶长、比叶重、剑叶长决定成熟期产量的 96.0 2 %。②成熟期有效穗主要受抽穗期群体茎蘖数、茎鞘重 /叶重比值及比叶重影响 ;穗总粒数主要受比叶重、茎鞘重 /叶重比值、倒 2叶长及茎蘖数影响 ;穗实粒数主要受茎鞘重 /叶重比值、比叶重、茎蘖数影响 ;千粒重主要受比叶重影响 ,但不显著。③促使穗期群体形成适量的茎蘖数并提高茎鞘重 /叶重比值 ,将作为改进施肥及管理技术的主要依据。④适宜施氮量的 70 %~ 80 %作基肥深施 ,其余作穗肥补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中期 产量 水稻 群体结构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氮肥施用技术对水稻群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叶永印 罗洪发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3期195-199,共5页
通过8个基、蘖、穗肥不同施氮比例及数量研究毕粳37号的群体。结果表明,(1)抽穗期适量的干物质积累是高产群体的物质基础。(2)适当的基、穗肥配比能极显著调控分蘖期最高苗、抽穗期群体干物积累量及有效穗,极显著提高抽穗期群体单茎重... 通过8个基、蘖、穗肥不同施氮比例及数量研究毕粳37号的群体。结果表明,(1)抽穗期适量的干物质积累是高产群体的物质基础。(2)适当的基、穗肥配比能极显著调控分蘖期最高苗、抽穗期群体干物积累量及有效穗,极显著提高抽穗期群体单茎重、茎鞘重/叶重比值、穗颖花数、灌浆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和净光合产物积累量及成熟期穗实粒数。当基肥施氮比例占宜施氮量的76 5%,其余视苗情作穗肥补施时,灌浆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净光合产物积累量极显著提高。(3)抽穗期群体适量的干物质积累是极显著提高穗颖花数、灌浆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净光合产物积累量及成熟期群体穗实粒数的物质基础。(4)增加施氮量,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将显著增加而使群体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水稻 施肥方式 干物质生产能力 净光合产物积累量 施用技术 施氮量
下载PDF
不同育期施氮对水稻群体物质生产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叶永印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1年第6期401-406,共6页
通过 8个基、蘖、穗肥不同施N比例及数量研究毕粳 37号群体物质生产及分配与积累。结果表明 ,至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生产积累量与基肥施N比例、施N量呈线性关系。在基肥施N比例较低时 ,增加施N比例抽穗前群体增加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茎鞘的... 通过 8个基、蘖、穗肥不同施N比例及数量研究毕粳 37号群体物质生产及分配与积累。结果表明 ,至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生产积累量与基肥施N比例、施N量呈线性关系。在基肥施N比例较低时 ,增加施N比例抽穗前群体增加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茎鞘的生长 ,单茎茎鞘重、茎鞘重 /叶重之比值逐渐提高 ;当基肥施N比例增加到适宜施N量的 75 %时 ,增加施N比例 (施N量 )所增加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叶的生长 ,茎鞘重 /叶重之比值开始降低。贮存在叶、茎鞘内的光合产物迅速运输到籽粒 ,将促进灌浆期源的光合作用及籽粒灌浆。当基肥施N比例为适宜施N量的76 %~ 77%时 ,抽穗前群体光合产物在叶、茎鞘之间的分配将实现灌浆期群体库大、源足、流畅的协调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时期 群体物质生产 分配 积累 群体干物重 生育期管理
下载PDF
一种水稻高氮利用率NRT1.1B基因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田孟祥 余本勋 +4 位作者 何友勋 吴瑞 田井平 叶永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0-416,共7页
水稻NRT1.1B是一个高氮利用率基因,在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提高NRT1.1B基因的选择效率,根据野生型NRT1.1B与突变型nrt1.1b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差异,结合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的技术原理开发基因功能标记。使用8份含NRT1.1B... 水稻NRT1.1B是一个高氮利用率基因,在育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提高NRT1.1B基因的选择效率,根据野生型NRT1.1B与突变型nrt1.1b基因存在的单核苷酸差异,结合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的技术原理开发基因功能标记。使用8份含NRT1.1B基因的常规籼稻、8份含nrt1.1b基因的常规粳稻及4份含NRT1.1B/nrt1.1b基因的F1材料对功能标记进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基因功能标记可准确区分NRT1.1B基因的纯合显性、纯合隐性和杂合基因型,其扩增带型与基因型完全吻合,是一种鉴定NRT1.1B基因的有效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可广泛应用于水稻NRT1.1B基因的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利用NRT1.1B功能标记,对本课题组的籼粳杂交育种材料进行鉴定,筛选出了一批含高氮利用率NRT1.1B的材料,为进一步的育种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氮利用率 NRT1.1B基因 功能标记 开发与应用
原文传递
籽粒型芸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余莉 葛平珍 +5 位作者 王昭礼 何友勋 余娟 卢运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143-149,共7页
对35个芸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农艺性状较好的芸豆品种,并揭示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及多样性,为芸豆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及理论参考。本研究以35个芸豆品种为材料,记录并测定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 对35个芸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农艺性状较好的芸豆品种,并揭示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及多样性,为芸豆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及理论参考。本研究以35个芸豆品种为材料,记录并测定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荚长、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小区产量这10个农艺性状,并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所得农艺性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个农艺性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37.01%),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4.61%)。小区产量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长、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降维将10个农艺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558%,这四个主成分是生长因子(52.792%)、产量因子(16.603%)、主茎分枝因子(12.964%)、单株粒重因子(6.199%);从农艺性状综合主成分看,中芸5号、BY1602、引2、中芸6号及龙12-2578在综合主成分得分中居前5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当聚类距离为5时,把35个品种聚为四类,第Ⅰ、Ⅱ、Ⅲ、Ⅳ类分别包括8个、2个、2个、23个品种。因此,芸豆百粒重受基因型和环境影响最大,生育期受基因型和环境影响最小;中芸5号、BY1602、引2、中芸6号及龙12-2578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各类群之间的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芸豆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需充分考虑主成分的互补及遗传距离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型芸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AMMI模型在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余本勋 +1 位作者 何友勋 卢运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期45-46,共2页
利用AMMI模型及双标图对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双标图可以形象表述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对于深入理解品种和试点互作,明确试点间的相互关系、制定育种目标和良种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参... 利用AMMI模型及双标图对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双标图可以形象表述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和丰产性,对于深入理解品种和试点互作,明确试点间的相互关系、制定育种目标和良种的示范推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实际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中,应结合常规区试分析方法,对参试品种作出合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 双标图 稳定性
下载PDF
高产耐寒红米杂交中稻新组合金优红 被引量:11
11
作者 阮仁超 左汝励 +5 位作者 石帮志 金帮文 陈惠查 金桃叶 余本勋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金优红是以金 2 3A为母本 ,与耐寒红米恢复系红零 -4配组育成的红米杂交中稻组合 ,具有株型适中、杂种优势强、产量高、抗寒性强、稻米红色和品质较好等特点。 2 0 0 2年 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适宜贵州省海拔 13 0 0m以下稻区... 金优红是以金 2 3A为母本 ,与耐寒红米恢复系红零 -4配组育成的红米杂交中稻组合 ,具有株型适中、杂种优势强、产量高、抗寒性强、稻米红色和品质较好等特点。 2 0 0 2年 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适宜贵州省海拔 13 0 0m以下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红米 金优红 耐寒 选育
下载PDF
杂交水稻毕粳优210及其亲本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笑寒 赵德刚 +2 位作者 何友勋 余本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1-386,共6页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毕粳优210及其亲本毕粳2A、NR210抽穗期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毕粳优210剑叶的叶绿素a含量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20.28%和7.99%,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比毕粳2A高53.70%,比NR210高12... 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杂交水稻毕粳优210及其亲本毕粳2A、NR210抽穗期剑叶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毕粳优210剑叶的叶绿素a含量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20.28%和7.99%,同时,其叶绿素b含量比毕粳2A高53.70%,比NR210高12.16%。毕粳优210的平均净光合速率(Pn)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19.88%和21.87%,平均水分利用效率(WUE)比毕粳2A和NR210分别高58.98%和16.34%。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表明:毕粳优210的初始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II的光化学效率(ΦPSII)均比其亲本毕粳2A和NR210显著提高,且毕粳优210最大光合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NPQ)分别比毕粳2A高15.87%和18.18%。毕粳2A和NR210杂交产生的毕粳优210能通过增强光合能力来显著提高水稻的光合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交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施氮方式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叶永印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2期21-22,48,共3页
采用 8个基、蘖、穗肥施N比例及数量对毕粳 37号叶长、比叶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有效穗与抽穗期倒 4叶叶长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 ,通径系数为 :P =0 .75 30 ;其次是... 采用 8个基、蘖、穗肥施N比例及数量对毕粳 37号叶长、比叶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有效穗与抽穗期倒 4叶叶长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 ,通径系数为 :P =0 .75 30 ;其次是倒 3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通过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间接作用 ,通径系数为 0 .5 90 4;决定系数为0 .96 2 3 ,倒 2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对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 ,通径系数为 0 .5 311,决定系数为 0 .75 70 ;剑叶、倒 2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线性关系 ,倒 3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的平方呈线性关系 ,倒 4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开口向上的 2次抛物线关系 ,比叶重与基肥施N比例呈二欠抛物线关系。增加施N量 ,叶长不同程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方式 群体结构 氮肥 产量 施肥量
下载PDF
水稻不同施氮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叶永印 +1 位作者 杨远平 陆宁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33-36,共4页
8个基、蘖、穗肥施氮数量与比例处理对毕粳 37号的试验结果表明 :将蘖肥提前作基肥深施比其表施效果好。以适宜施氮总量的 70 %~ 80 %作基肥深施 ,2 0 %~ 30 %视苗情作穗肥施用为最佳施氮模式 ,既能显著提高水稻单产和氮素利用率 ,又... 8个基、蘖、穗肥施氮数量与比例处理对毕粳 37号的试验结果表明 :将蘖肥提前作基肥深施比其表施效果好。以适宜施氮总量的 70 %~ 80 %作基肥深施 ,2 0 %~ 30 %视苗情作穗肥施用为最佳施氮模式 ,既能显著提高水稻单产和氮素利用率 ,又减少损失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实现稳产 ;增加施氮量不能显著提高水稻单产 ,而氮素损失却更加严重。于 1997~ 1998年利用该模式在贵州织金、纳雍、毕节三县 (市 )共示范 1985.75hm2 ,每 hm2增产稻谷 718.0 5kg,增产 9.3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总量 施氮方式 水稻 产量 施肥技术
下载PDF
AMMI模型在水稻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本勋 +1 位作者 何友勋 卢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利用AMMI模型对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2条显著的IPCA1I、PCA2主成分轴共解释了84.5%的互作平方和,品种毕08-1、YR709产量高但稳定性较差;云光109、滇杂31、毕粳杂203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好;... 利用AMMI模型对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2条显著的IPCA1I、PCA2主成分轴共解释了84.5%的互作平方和,品种毕08-1、YR709产量高但稳定性较差;云光109、滇杂31、毕粳杂203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好;早丰九号稳产性好但产量较低;W025产量低而不稳。高产类型品种中毕粳杂2035除晴隆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毕08-1、滇杂31、云光109、云光101对毕节、晴隆、都匀具有特殊适应性,YR709对晴隆、贵阳、都匀具有特殊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水稻品种 稳定性 适应性
下载PDF
应用AMMI模型对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本勋 卢运 +1 位作者 何友勋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3期3-6,共4页
利用AMMI模型对贵州省2009年粳稻区域试验参试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在分析基因型与环造互作时优于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AMMI模型中的极显著和显著分别解释了产量、生育期、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的... 利用AMMI模型对贵州省2009年粳稻区域试验参试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MMI模型在分析基因型与环造互作时优于多元回归和相关分析,AMMI模型中的极显著和显著分别解释了产量、生育期、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的93.6%、82.1%、92.6%、88.3%、92.0%的互作平方和。AMMI模型品种稳定性参数Di可量化分析主要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对交互作用达显著和极显著的5个性状稳定性Di值的分析表明,基因型和环境的变化对产量、生育期、千粒重影响较大,对穗粒数和结实率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水稻品种 区域试验 性状 稳定性
下载PDF
黔西北高寒山区水稻移栽密度及施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余本勋 +2 位作者 何友勋 顾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9869-9869,9877,共2页
以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为试验材料,选择移栽密度、追肥纯氮用量及其在分蘖肥和穗肥的分配比例中3个试验因子,采用单纯型格子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参数估计,建立了3个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寻优,得出毕粳42号的... 以粳稻新品种毕粳42号为试验材料,选择移栽密度、追肥纯氮用量及其在分蘖肥和穗肥的分配比例中3个试验因子,采用单纯型格子设计,通过田间试验、参数估计,建立了3个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解析寻优,得出毕粳42号的最适移栽密度30万。33万穴/hm^2,追肥纯氮用量85~103kg/hm^2,分蘖肥纯氮用量占追肥总纯氮用量的57%~68%,穗肥纯氮用量占追肥总纯氮用量的33%~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高寒山区 水稻 移栽密度 施氮技术
下载PDF
粳稻新品种毕粳40·毕粳41大面积推广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本勋 +2 位作者 何友勋 顾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5809-5810,共2页
2004~2005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六盘水等地州市累计推广毕粳40、41粳稻新品种35 973.70 hm2,平均单产6 349.20 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38.69 kg/hm2,增幅9.27%;2年累计实现总产20 556.36万kg,新增稻谷1 269... 2004~2005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六盘水等地州市累计推广毕粳40、41粳稻新品种35 973.70 hm2,平均单产6 349.20 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38.69 kg/hm2,增幅9.27%;2年累计实现总产20 556.36万kg,新增稻谷1 269.53万kg,新增产值2 539.05万元,新增纯收益3 579.02万元,科技投资新增收益率56.69元/元,推广投资新增收益率73.70元/元,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22.11元/元。该粳稻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对贵州粳稻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推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导弹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8
19
作者 陆巍巍 +2 位作者 苏剑 隋维刚 《舰船电子工程》 2021年第6期128-130,148,共4页
针对导弹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复杂,影响因素多的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某型导弹保障能力评估。通过分析保障能力评估的主要环节和某型导弹保障相关因素,确定了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内容,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将... 针对导弹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复杂,影响因素多的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某型导弹保障能力评估。通过分析保障能力评估的主要环节和某型导弹保障相关因素,确定了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内容,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评估指标体系结构划分成不同递阶层级,各指标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确定,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层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该方法克服了导弹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复杂,部分指标属性难以定量衡量的困难,为科学评估导弹保障能力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保障能力 指标体系 评估
下载PDF
粒用菜豆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性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葛平珍 王昭礼 +3 位作者 余莉 何友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86-1394,共9页
【目的】为菜豆育种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加快菜豆新品种的培育。【方法】针对从美国引进的66份菜豆种质资源,研究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对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引进的粒... 【目的】为菜豆育种优势互补亲本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加快菜豆新品种的培育。【方法】针对从美国引进的66份菜豆种质资源,研究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的遗传多样性和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并对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引进的粒用菜豆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关的表型性状(单株荚数、单株产量、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百粒重)变异系数均大于20%,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133~2.027,平均为1.642;66份种质资源可分为2大类,第1类是大粒型(百粒重≥45 g),第2类是中小粒型(百粒重20~40 g);菜豆生育期、株高、荚长、荚宽、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等7个表型性状可作为菜豆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结论】美国引进的直立有限生长型粒用菜豆种质资源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b480、b440、b458、b509、b417区域适应性较强,可作为优势育种亲本种质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用菜豆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综合性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