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逻辑思维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敬 于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48,共9页
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是建立新异联系、突破思维定势、构建思维图像、拥有创新性人格。应高度重视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直觉猜测为着力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以构建... 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条件是建立新异联系、突破思维定势、构建思维图像、拥有创新性人格。应高度重视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直觉猜测为着力点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以构建思维图像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以原型启发为突破口培养学生建立新异联系的顿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非逻辑思维 创造性思维 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原文传递
ChatGPT的教育审思:他异关系技术的教育挑战及应用伦理限度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敬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11,25,共8页
ChatGPT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引起了人们对其应用伦理的热烈讨论。ChatGPT是一种他异关系技术的新形态,同时具备了诠释学技术与背景技术的多重功能,相较于一般性技术... ChatGPT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多个领域造成了巨大冲击,并引起了人们对其应用伦理的热烈讨论。ChatGPT是一种他异关系技术的新形态,同时具备了诠释学技术与背景技术的多重功能,相较于一般性技术其具有更强的他者性,并以居间作用不断转化人们经验的格式塔结构。ChatGPT在应用中产生了一种工具性的主客互换,并且限定了使用主体可认知的范畴,进而增强了技术对主体的“凝视”,影响着人发展的实然走向。在教育应用中,技术“跨越过程性”的效率指向与教育“聚焦过程性”的育人指向矛盾的调和是评判教育技术适用性的标准,对ChatGPT不加限制的应用可能剥夺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应对这一挑战,ChatGPT的教育应用伦理需以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的统一为前提,辅助教学完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聚焦与归纳思维的保护,同时应警惕作为他者的ChatGPT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他异关系 凝视 过程性 主体性
下载PDF
机器的“人化”与人的“机器化”:智能时代教育的主体性危机与破解 被引量:8
3
作者 苏慧丽 张敬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28,共10页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为破解智能时代技术带来的主体性危机,应以“培养人”为意向坚守教育的价值指向,使技术意向性与教育目的性相统一;以“否定性”为奇点透视教育主体的人机之别,着力培养学生的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创变”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新型创造力,使学生在具身认知与机器感知下形成创变能力;以“善智”为目标构建教育中的人机互动,使教育技术在高效应用的同时能被有效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机器的“人化” 人的“机器化” 主体性 生成式人工智能
下载PDF
公共属性抑或资本属性:元宇宙教育的前提性批判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敬 苏慧丽 谢明月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70,共7页
由于技术在创设与使用过程中具有意向性,其在创设之初便被赋予了功能归属,所以技术具有非中立性特征,而元宇宙技术的创设意向与运行意向均具有跨行业垄断的数字化平台属性。所以元宇宙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具有多种不适切性:在前提性维度下... 由于技术在创设与使用过程中具有意向性,其在创设之初便被赋予了功能归属,所以技术具有非中立性特征,而元宇宙技术的创设意向与运行意向均具有跨行业垄断的数字化平台属性。所以元宇宙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具有多种不适切性:在前提性维度下,元宇宙的的资本收益意向与教育技术的育人意向之间具有意向性冲突;在合法性维度下,元宇宙平台的系统标准化权利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在实践性维度下,元宇宙平台以流量为结算标准的运行机制与作为公共产品的教育平台的运行机制相违背。所以元宇宙教育的前提是其具备公共属性而非资本属性,应通过监管与参与规定功能归属,通过异构数据互动规避教育垄断,通过提前布局促进元宇宙教育平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公共属性 资本属性 教育
下载PDF
初任教师社会化过程中角色扮演的困境与突破——基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凡 张敬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91,96,共6页
教师的社会化是指教师从普通社会成员成长为合格教师的全部过程,也就是学习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初任教师由于长期学徒式观察形成了不完整、不系统的角色认知,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角色中断,加之任教学校指导有限,常常陷入角色... 教师的社会化是指教师从普通社会成员成长为合格教师的全部过程,也就是学习教师角色扮演的过程。初任教师由于长期学徒式观察形成了不完整、不系统的角色认知,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角色中断,加之任教学校指导有限,常常陷入角色扮演失调的困境。师范院校加强教师角色认知培养、任教学校加强教师角色实践指导以及初任教师积极实现教师角色内化是突破这一困境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任教师 教师社会化 角色扮演 社会角色理论
原文传递
褐点石斑鱼(♀)×清水石斑鱼(♂)杂交子代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建盛 张敬 +4 位作者 陈刚 张健东 王忠良 施钢 潘传豪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
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杂交子代(下称杂交石斑鱼)3月龄幼鱼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体宽(X_5)、体高(X_6)、尾柄... 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清水石斑鱼(E.polyphekadion,♂)杂交子代(下称杂交石斑鱼)3月龄幼鱼全长(X_1)、体长(X_2)、头长(X_3)、吻长(X_4)、体宽(X_5)、体高(X_6)、尾柄高(X_7)、眼径(X_8)及眼后头长(X_9)等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Y)的影响效果,并建立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月龄杂交石斑鱼9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等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总决定系数为0.933;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713),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高(0.508),体高、体宽及尾柄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较小,主要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质量。以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全长、体高、体宽及尾柄高估计杂交石斑鱼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35.301+3.678 X_1+3.234 X_6+2.432 X_5+2.226 X_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点石斑鱼 清水石斑鱼 杂交子代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有过程的思维呈现”教学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敬 苏慧丽 +1 位作者 信海凤 于伟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思维教学的缺失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困境:单一的教育目标违背了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教条化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思维与操作的割裂,思维培养的指导力不足导致了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践障碍。基于操作、呈现、反思三个核心要素的"有过程的... 思维教学的缺失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困境:单一的教育目标违背了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教条化的教学模式导致了思维与操作的割裂,思维培养的指导力不足导致了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践障碍。基于操作、呈现、反思三个核心要素的"有过程的思维呈现"教学模式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思维教学提供了实践路径,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反思--新的问题--再反思--反思结果的应用步骤,完成"两轮探究、四次呈现、两次反思",使儿童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在反思中完成自我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思维 呈现 批判
下载PDF
远程在场的知识延展与存在收缩——对在线教育的存在论阐释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敬 苏慧丽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0,共6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线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存在论视角对在线教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线教育虽然为教育提供了远程在场与知识延展的手段支撑,但同时也面临学生存在空间收缩的危机。远程在场使知识得以延...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在线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存在论视角对在线教育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线教育虽然为教育提供了远程在场与知识延展的手段支撑,但同时也面临学生存在空间收缩的危机。远程在场使知识得以延展的同时易出现知识内化片面且断裂的现象;界面化与符号化使知识跨地域传输的同时易导致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脱节于真实经验与应用的存储。溯其原因在于远程在场存在收缩而导致的学生认知局限,身体缺席而导致的学生主体冲突,技术呈现中的情境残缺而导致的学生片面发展。因此,在线教育应重述“在场”的意义,区分现实与虚拟的课堂,明确虚拟是现实教学的辅助,以真实经验引领虚拟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远程在场 知识延展 存在收缩
下载PDF
从“经济人”走向“教育人”——论“教育人”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敬 于伟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79,共10页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 人性假设代表一门学科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命题特征与逻辑倾向,并以此影响理论建构与实践。“经济人”假设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具有深远影响,却陷入了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学假设起点推导“教以成人”教育目的的逻辑悖论,“经济人”逻辑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显性资源收益性导向违背了育人的初衷、短周期的反馈形式加剧了教育实践的短视、单一的培养目标造就了单向度的人等问题,使其虽具有较高接受度但却易使教育实践走向功利主义。“教育人”是基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的人性假设,“教育人”逻辑更具教育实践与教育学的“合理性”,更符合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宏观层面遵循新时代对教育的新导向,中观层面构建牵引性教育反馈机制,微观层面明晰协整性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相结合,最终达到以经济实践手段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教以成人”的核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 教以成人 实践逻辑
下载PDF
ChatGPT环境下思政教育的风险预警与纾解路向——一种对意识形态感性叙事教学的教育哲学考察
10
作者 濮丹阳 张敬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媒介变革引发了它异技术对思政教育的主体性挑战,场域变革引发了“伪参与感”对思政教育的环境挑战,向度变革引发了技术拜物教对思政教育的价值性挑战。其产生原因有数字技... 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媒介变革引发了它异技术对思政教育的主体性挑战,场域变革引发了“伪参与感”对思政教育的环境挑战,向度变革引发了技术拜物教对思政教育的价值性挑战。其产生原因有数字技术下个体被感性主导后产生的“故事性对抗”、数字环境竞速下由于线性叙事的缺席而导致路途与景深的消失、在资本对技术意向的渗透下导致的价值的偏离。数字化背景下思政教育应聚焦“大他者”的构建,意识形态感性叙事的教学模式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路径,从开展意识形态感性叙事以构建思政教育的大他者地位、回归思政叙事过程以寻找感性与理性的张力、规范数字化伦理限度谨防意识形态的叙事性渗透三方面出发,保证思政教育“以人为本”的根基,明晰教育技术时代思政教育的“变”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感性叙事 大他者 路途与景深 伦理风险
下载PDF
初生空化数公式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敬 张亚磊 《吉林水利》 2014年第5期25-28,共4页
初生空化数是衡量过流体型是否发生空化的判别标准。传统的托马公式认为液流负压值达到液体饱和蒸汽压时即发生空化。近来研究表明,气核和液体抗拉强度等对初生空化有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把托马公式中的液体饱和蒸汽压替换为临界压强... 初生空化数是衡量过流体型是否发生空化的判别标准。传统的托马公式认为液流负压值达到液体饱和蒸汽压时即发生空化。近来研究表明,气核和液体抗拉强度等对初生空化有重要影响。有学者认为把托马公式中的液体饱和蒸汽压替换为临界压强更为合理。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空化初生机理和影响空化初生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空化仅是气核克服表面张力和液体饱和蒸汽压膨胀而形成的,并没有克服液体抗拉强度,且在空化源附近的液体几乎不具有抗拉强度,并基于此提出新的初生空化数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空化 气核 液体抗拉强度 饱和蒸汽压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学习生态建设的定位与路径——基于他异技术转向的学习样态变革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敬 王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75,127,共10页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教育变革的直接动因。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所在时代的学习目的,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定位变化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唐·伊德的技术哲学理论进一步分析,综合的“他者性”是数字化时代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是教育变革的直接动因。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所在时代的学习目的,数字化时代的人才定位变化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唐·伊德的技术哲学理论进一步分析,综合的“他者性”是数字化时代技术的变革特征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指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是基于综合性他异关系的技术以“他者性”为指向开展学习样态变革,教育数字化转型指向了伙伴化、平台化与生态化的三阶指向。教育数字化平台赋能学习生态构建的关键路径包括构建学生学习的人机协同生态、构建学生学习的协作交流生态以及构建学生学习的叙事性引导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他异技术 学习变革 生态构建
下载PDF
机器的“人化”与人的“机器化”:智能时代教育的主体性危机与破解
13
作者 苏慧丽 张敬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 伴随着智能技术尤其是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人与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互构不断增强。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促使机器不断“人化”,甚至作为行动主体参与到教育当中,不仅重新构建了“人-技术-世界”的关系,而且导致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逐渐从“教学工具”向“教育行动者”转变,并通过“技术凝视主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塑造。另一方面,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介入导致人的“机器化”加剧,体现为:被技术嵌入的教育主体从“自然人”向“赛博格”转变,人类认识形式从身体感知向机器感知转变,人的主体价值被智能技术划界与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工具 智能技术 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 快速迭代 身体感知 主体参与 人与技术
下载PDF
学科核心素养:哲学审思、实践向度与教学设计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敬 于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6,共7页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本质而凝练的,体现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纵观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从哲学层面上分别指向了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从认识论维度揭示了学科重要思想和观念;从方法论维度凸显了学科灵魂精髓;... 学科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本质而凝练的,体现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纵观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从哲学层面上分别指向了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从认识论维度揭示了学科重要思想和观念;从方法论维度凸显了学科灵魂精髓;从价值论维度阐释了学科人文意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握问题、情境和活动三个实践向度,以问题为引擎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结构的创新;以情境为体验场域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以活动为平台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导向的实践化学习。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整体性、统领性和逆向性三个原则,以整体性和联系性确定单元主题;以统领性和核心性突出大概念的地位和作用;以逆向性强化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哲学审思 实践向度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能力培养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敬 《现代教育科学》 2020年第4期6-12,共7页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创新能力放在了其颁布的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甚至首要位置。创新性思维的本质是非逻辑的,创新性的思维形式包括想象、灵感和直觉思维;创新性思维品质包括发散性思维和... 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创新能力放在了其颁布的核心素养框架中的重要甚至首要位置。创新性思维的本质是非逻辑的,创新性的思维形式包括想象、灵感和直觉思维;创新性思维品质包括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新性心理品格包括好奇心、兴趣和意志,这些要素在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显著特征。教育实践中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落地,要突出创新能力主题、抓牢思维训练主线、坚持问题研究导向、创设实践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思维空间、注重全面素质培育、拓展个性培养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创新能力 思维形式 思维品质 心理品格
下载PDF
“双减”路上的功绩性“白噪音”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敬 濮丹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5,113,共8页
“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存在一种功绩性“白噪音”,它以观念渗透的方式阻碍着政策落地,大众对减负增效的理解偏差是功绩性“白噪音”产生的背景,教育指标的异化是功绩性“白噪音”产生的原因。当下教育实践中的“白噪音”具有一种教育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存在一种功绩性“白噪音”,它以观念渗透的方式阻碍着政策落地,大众对减负增效的理解偏差是功绩性“白噪音”产生的背景,教育指标的异化是功绩性“白噪音”产生的原因。当下教育实践中的“白噪音”具有一种教育的功绩符号性指向,它通过在教育实践中频繁呈现功利性教育景观集群完成其扩张,使教育实践成为教育功绩的竞技场。应通过讲好“育人”导向的教育“故事”,破除教育领域的功绩性“白噪音”:以真实“奇点”作为打破功绩性“白噪音”的开端;以景观的更迭促使大众反思功绩性“白噪音”的合理性,以系列“事件”加速具有育人理念的“白噪音”对功绩性“白噪音”的替代,使育人理念走向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白噪音” 功绩社会 教育景观 叙事性对抗
下载PDF
基于ADV的推流式曝气池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亚磊 张法星 +1 位作者 张敬 郑秋文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5,共7页
曝气池内横向水流对气泡的生成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曝气对池内流场也有明显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曝气池内流场特性,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对大尺度Orbal曝气池模型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流经过弯道后流速分布呈现出... 曝气池内横向水流对气泡的生成过程有明显的影响,曝气对池内流场也有明显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曝气池内流场特性,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对大尺度Orbal曝气池模型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流经过弯道后流速分布呈现出内侧小、外侧大的特点,且存在横向流速;进入直段后,流速分布不断调整,内、外侧水流流速差减小,且较浅水深时,流速调整较快。开启曝气盘后与清水时相比,曝气盘上游断面,近水面处流速减小,水面下较深处流速增大;曝气盘下游断面,近水面处流速增大,水面下较深处流速减小;曝气盘下游紊动强度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池 ORBAL氧化沟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流场 紊动强度
下载PDF
气泡尺寸与气核数目对初生空化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亚磊 王伟 +4 位作者 张法星 张敬 陈春祺 邓永婷 阿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5-127,130,共4页
衡量掺气效果的传统方法主要以掺气浓度为指标,认为掺气浓度大于2%时很少发生空蚀破坏。但新的研究表明,掺气浓度即使在很低的范围也可能不发生空蚀破坏。从气泡尺寸和气核数目对初生空化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已有数据,探索衡量掺气效果... 衡量掺气效果的传统方法主要以掺气浓度为指标,认为掺气浓度大于2%时很少发生空蚀破坏。但新的研究表明,掺气浓度即使在很低的范围也可能不发生空蚀破坏。从气泡尺寸和气核数目对初生空化的影响入手,通过分析已有数据,探索衡量掺气效果的因素,得出初步结论。掺气减蚀效果不仅与掺气浓度有关,而且还与气泡尺寸有关,低于10-3m级尺寸的气泡对空泡溃灭冲击波的削弱作用不可忽略;其他条件一定时,气核数目增大,会促进空化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尺寸 气核数目 空化 掺气
下载PDF
功绩构境下的内卷逻辑:现代教育焦虑的表现表征、成因与纾解
19
作者 濮丹阳 张敬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78-86,共9页
培养现代化人才、发展现代化教育刻不容缓,而如今教育焦虑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家长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阻碍。对教育指标的单向度追求,家长教育偏差过大的畸形教育观念,教育竞技场的形成都是教育焦虑恶性... 培养现代化人才、发展现代化教育刻不容缓,而如今教育焦虑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家长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教育现代化道路上的阻碍。对教育指标的单向度追求,家长教育偏差过大的畸形教育观念,教育竞技场的形成都是教育焦虑恶性循环形成的重要原因。走出教育焦虑,重构教育生态迫在眉睫。为此,在方向上需要我们辩证看待教育焦虑,寻求教育焦虑的合理性区间,发挥适度教育焦虑的正向功能;过程中,需要我们对焦虑进行抗争,聚焦教育情境的路途与景深;结果上,对多元化评价进行理念引导,构建学生多元发展向度。以此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焦虑 教育内卷 功绩社会 单向度的人
下载PDF
大学隐喻与高等教育哲学理念的演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敬 平和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共6页
在对大学的诸多隐喻中,"象牙塔"、"服务站"和"有机体"这三种隐喻最具代表性,分别蕴涵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和存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教育哲学理念;大学隐喻的流变是不同时期... 在对大学的诸多隐喻中,"象牙塔"、"服务站"和"有机体"这三种隐喻最具代表性,分别蕴涵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和存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教育哲学理念;大学隐喻的流变是不同时期的大学精神内涵、存在价值以及发展脉络的重要表征,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大学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判断取向的客观反映,是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实践修正的产物。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如下特征: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多元化与整合、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阶段性和特色化、高等学校发展的异质化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隐喻 高等教育哲学理念 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